不仅应该学习写作,而且应该经常发表作品。
中国理工人员的一大软肋就是舆论宣传,搞得大家都不明白理工人员在研究些啥,为什么要研究,以及为什么需要这些钱去研究。
这个方面的正面例子是中科院高能所,经常发表其实跟普通人鸟事都不干的软文,大大提高了知名度;但负面例子也是高能所,虽然发的软文很多,但经常扯些不直接的东西来证明自己的用处,比如前段时间的超级粒子对撞机,我可以明确的说,把互联网和高能粒子扯一起是减分项~``然后最近那个散裂中子源的软文又犯了类似的错误,如果在这些角度引起上级注意,我不认为是好趋势哦~```
所以,如何以合适的角度来介绍自己的领域,是理工人必须要掌握的一门技巧。好消息是,中国这方面的人很缺,如果有点基础而且自己比较勤快的话,是有出头之日的
这个问题,其实很可以换个角度来理解——工科生的软技能。题干的描述略显局限,语言和文字本就不该分割,二者是相辅相成的,笔下生风和言之有物都只不过是外化形成的一种表象,而核心是语言和文字的能力。把“传媒类文章的书写”这个概念稍作放大,换个角度来思考这个问题更精准,工科生该不该花更多精力来提升语言及文字的技能?
很多工科生的思维都局限于技术和工程应用,同时认为语言文字类的工作更接近于文科生的领域范畴。但实际上,这既是学科偏见,也是认知偏差,语言文字的能力对于工科人同样重要。每个人都是以整体的形式呈现出来的,面面俱到太难,但在扬长的时候也一定要避短,若短处掣肘了你的长处,就像输了一场本可以赢的比赛,但那时却为时已晚。对于那些可能被这项软技能设置了天花板的人,就很有必要需要重新构建下自己对这项技能的认识了。
一个浅显的道理,语言和文字是生活的基本技能,不管是做演讲、沟通、谈判、说服、辩论的语言工作,或是做报告、记录、评论的文字工作,这项软技能都将成为极其重要的支撑技能。
仅就个人而言,语言文字影响着两个方面——你自己期望的展现价值和别人眼中看到的潜在价值。
说到这里,其实已经解决了题主“该不该”学习的问题。那具体如何做?题主所提到的课程对不对路呢?
实际上,就像科学实验的思维具有共通性一样,文字的逻辑也是相通相融的。仅就文字工作而言,其基本逻辑与构成要素是一致的(下图),文章都是内容与表达加成的结果,只是为了实现特定的表现形式和表现需求,采用了不同的风格策略。
就语言文字的内容而言,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是基本内容的构建,另一方面的核心价值思想的提炼。具体来讲:
文字是个慢工夫,也需要不断的练习与修改过程来锤炼和提升。同时,好的成果也离不开表达。表达是为了结果而服务,不同的表达需求也反作用于内容的提升与完善。 如果要做演讲,就一定要讲述清晰,表述方式简炼、易懂、接地气。如果要做辩论与谈判,就要让内容直接听者痛点,同时在表述中强化出对方的软肋。如果是做报告,就要注重严谨性、科学性、严肃性。所以,不同的场景是需要不同的表达方式与表达策略的,这更是一个需要历练与积累的过程。
大学前,写文章主要是为了应付考试,而以后,因为实际需要,写作的实际价值也将越来越突显。最后再回看题主的问题,所提到的课程的最大意义在于,帮助你建立正确的文字思维与逻辑。然而,之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将文字当成一种基本必备技能逐步提高,一定会收益颇多,起码不要产生类似“书到用时方恨少”般的遗憾。当然,如果真能发现新的兴趣,无心插柳,也未尝不是一桩美事。
-----------------------------------------------------------------------------------------------------------------------
以下为笔者在知乎的其他相关回答,如有需求,欢迎点击阅读。
文刀:为什么电力系统自动化硕士毕业生越来越不愿意进电力设计院?
【推广】为推广更为成熟的精品文章、干货和观点,本人建立了一个微信公众号(文刀笔记,微信号:wendaonote),私人运营,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