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就是对这个事情最好的诠释。
首先我要强调一个概念:
大学本科推免名额(也就是保研名额)≠各研究生院的招生名额
这是完全独立的两个概念,你有保研名额,研究生院有招生名额,才能事成;
缺一条都不行...
我先来科普一段历史吧。
教学[2006]14号:教育部关于印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核心数据如下:
第二章 推荐
第十二条 教育部按照以下原则确定高等学校推免生名额:
(一)教育部批准设立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5%左右确定。
(二)未设立研究生院的“211工程”建设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5%左右确定。
(三)其他高等学校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2%确定,其中初次开展推荐工作的高等学校,前3年每年一般按应届本科毕业生数的1%确定。
(四)经教育部确定的人文、理科等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学校,按教育部批准的基地班招生人数的50%左右,单独增加推免生名额,由学校统筹安排。
(五)对国家发展急需的专业适当增加推免生名额。
教育部可根据研究生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形势,对上述比例做适当调整。
第三章 接收
第十七条 设有研究生院的高等学校接收本校推免生的人数,不得超过本校推免生总数的65%,其中地处西部省份或军工、矿业、石油、地质、农林等特殊类型的高等学校,上述比例可适当放宽,但不得超过75%。
按照这个规定,各个学校接受的推免生中必须有35%来自外校,本校不能超过65%
接下来发生了就到了,
教学厅[2013]8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的通知
核心思想如下:
二、加强推免生校际交流。推免工作提倡不同高校学生交流融合,激发学生创新活力,鼓励学科交叉,推动复合型人才培养。所有推免生均可报考其他招生单位,所有推免生名额均可用于向其他招生单位推荐,推免生的留校数量不得高于教育部下达的留校限额。各有关招生单位要认真落实推免生校际交流政策,在本单位推免办法中须准确完整写明推免生校际交流政策及考生相关权利,不得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校推免生报考其他研究生招生单位。
三、推动推免招生与统考招生协调发展。进一步完善研究生招生多元录取体系,切实维护考生利益和公平竞争环境。各招生单位要统筹做好推免招生和统考招生工作,招收推免生数量不得超过本单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的50%,各专业必须留出一定比例招生计划用于招收统考考生。招生单位要在招生简章和招生专业目录中公布拟招收推免生人数和统考生人数。
说白了,就是三个意思:
①不许故意把人留在自己学校(你们这是阻止人往高出走的做法,是反人类的);
②接收的保研的人不能超过本单位招生名额50%(给考研党留点汤喝...);
③接受的保研的人中,本单位的不能超过65%(嗯这一条是2006年的文件就规定的,不然好的大学全要本校的,那别的学校的学生根本就没上升通道了)
但是对于这个第③条,在操作的过程中,很多单位把专硕、直博的推免名额并不算入教育部规定的推免名额内,来增加学院实际内保的名额,所以教育部又打补丁了:
教学厅[2014]5号: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完善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工作办法的通知
这个我推荐感兴趣的大家用上面的链接看一下全文,毕竟是最新的版本嘛,核心意思如下:
二、切实保障考生自主报考
所有推免生均享有依据招生政策自主选择报考招生单位和专业的权利,所有推免名额(除有特殊政策要求的专项计划外),均可向其他招生单位推荐。推荐高校要充分尊重并维护考生自主选择志愿的权利,不得将报考本校作为遴选推免生的条件,也不得以任何其他形式限制推免生自主报考。 三、维护招生单位公平竞争、科学选拔
2014年起,教育部下达推免名额时不再区分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不再设置留校限额。推荐高校也不得对本校推免名额限制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报考类型,不得自行设置留校限额或名额。
五、调整优化工作程序
2014年起,推荐、接收工作在时间上分为互不交叉的两个阶段。推荐工作统一于每年的9月25日前结束,推荐工作结束后启动接收录取工作,接收录取工作统一于每年的10月25日前结束。推荐阶段招生单位不得进行与考生签订接收录取协议等接收阶段工作,接收阶段不得开展推荐工作。
六、健全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
教育部建立“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信息公开暨管理服务系统”(以下简称“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开通时间另行公告),作为推免工作统一的信息备案公开平台和网上报考录取系统。推免生(含推免硕士生和直博生)资格审核确认、报考、录取以及备案公开等相关工作均须通过“推免服务系统”进行。
主要是几个意思:
①所有名额不分对内对外;
②不再有留校限额(也就是全部保外校都可以);
③推免和接受分开,这也是我最开始就强调的,这是非常重要的;
④推免时不区分学术和专业学位(录取之后再分);
⑤他们做了个新网站,新玩法,据说是可以报3个志愿,目的是不让学生受到强制内保的制约;
其实这历史看下来,我觉得教育部的补丁打的很可以,已经很完美了,
但是...我说了,下有对策;
读研,人心是怎样的呢,我不说那些什么追求最好的专业,为了学术理想贡献人类那些虚的,
就两点:差城市的想去好城市的,图个城市;差学校的去个好学校的,图个简历;
但是差的学校肯定要阻止好的学生走啊,不然他们怎么办呢...
你以为教育部的规则算完备了么,我觉得差就差在他只限定了比例,但是没指定统一规则:
其实想卡人,现在还是四个字:威逼利诱,
利诱很好说,比如读我这里的研究生,每个月给你多2000块钱,
这个我觉得OK,毕竟只是诱惑别人,也算是公平市场嘛,
但是威逼类的就比较烦人了:
首先是惊吓。就说你不要保外校了,外校多难,不会要你之类的,让你自然认为外面都是洪水猛兽还是保自己学校吧;可实际的情况是,有三个志愿呐,外校再怎么不要和还有内校,这和第一志愿放外校并不冲突啊,这是有多怂才把第一志愿填内校了?还是信息不对等?
而且,前面也说了,推免和接受是分开的,
保研名额怎么分是学校自己制定的,你们平均分高是吧,我只需要说一条,保本校的额外+99.8分,你不保本校也得保本校,因为这种政策,只要后面想保本校的,都能排到最前面,拿到保研名额;而你,平时分再高又有什么用呢,连保研名额都拿不到呢,谈什么接收?
你只有两条路,要么保本校,要么考研...
嗯,这个比较文雅,
不文雅的各种给你不开成绩单,不提供材料,还怕你不服?
你们敢曝光?曝光就是给学校抹黑,哼~
(其实是哪些学校很容易想的,双非本来自己研究生院也没啥指望,不如把学生送到好学校还可以宣传出了多少T大P大,也算是方便以后招本科生;京沪无限好,基本不会做限制,你爱走不走,多的是下面的差城市的好大学的人要来;尴尬的就是那些差城市的好大学,研究生院得活下去,好想要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