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们换一种说法:
有一种老年人休闲活动,能锻炼身体,能提倡环保节俭,能挣一些钱,能扩大社交圈,能为社会做出贡献,强度不高,灵活自由,参与成本为0,唯一的缺点就是有点脏,但戴上一副手套一副口罩就能克服,你说老年人们喜不喜欢,支不支持,参不参与?
或者让我们再换一种说法:
目前有没有一种老年人休闲活动,能够包含上述休闲活动所有的优势,让老年人感觉自己「被需要」呢?
很多人以为老年人退休了就应该去培养兴趣爱好,学下棋,学画画,学写字,等等。但仔细想想就知道,这些老年人一生大半部分时间都没培养起这些爱好,凭什么退休时就能突然培养起这些爱好了呢?这种老年人退休了就一定能培养起兴趣爱好的想法,其实是无视老年人心情的偏见。
太多老年人可能一辈子都没有什么兴趣爱好。他们平凡地工作,然后平凡地退休。儿女们可能给了钱,给了房,给了他们需要和不需要的物质上的一切,但他们却在这些物质的环绕中深刻意识到自己「不被需要」。而「不被需要」是一种严重的心理负担,衣食无忧只会让这种负担积累的越来越重。
在这样的背景下,老年人们参与捡瓶子活动是理性行为,一方面是因为捡瓶子能够提供上述所有优势,另一方面是因为没有其他任何休闲活动能够提供相同的优势。工作了一辈子,他们很多人也许从没有喜欢过自己的工作,但他们至少一直是「被需要」的,一直是在「做事」的。
类似捡瓶子活动的,还有捡垃圾,做辅警,植树造林,等等。这些活动共通的地方就是它们从道德,环保,节俭等社会意义上看无懈可击,同时更让老年人们体会到了自己仍然在为儿女,为家庭,为社会发光发热的「被需要」的感觉——这正是他们人生中最熟悉,也最不希望失去的感觉。
压倒她的不是重,而是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