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曼学习法,你如果真的会是要能给别人讲。
而且知乎是目前汉语本科数学物理这方面最好的交流论坛了,你能找到的质量较高的本科生笔记大部分都出自这里。
从这个角度没有可以取代的论坛,举个简单的例子:为什么热统里定义熵要用对数函数,为什么牛顿力学不研究加加速度……说实话你百度经常也是直接到知乎了。
贴吧以前不错,现在不行;校内论坛和超理论坛人少得一批;外网有些论坛倒是不错然而聊天总是习惯汉语了……
很多时候促使着一个人做成某些事情的最主要的东西,并不是资源的多寡,而是动机的强弱,在创作领域尤其如此。知乎恰好能够给很多人以这个创作的动机,促使着很多人将自己的人生经历与存量思考挖掘出来,同时又有各种各样迷幻的原因,能够把另一部分人创作的动机彻底打掉。
回答专业问题的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种将脑海里面混沌想法整理出来,使之条理化清晰化系统化的梳理过程。知乎可能有着中文互联网上最多的“杠精”和“问题儿童”,出于其信息流的组织形式,在原理上就应当能够输出最高质量的问题,给出高质量的comment。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便能够发现那个对的问题,沿着问题走下去思考,并且通过知乎的社群生态,对原来一些错误的理解进行修正,这种自我梳理与自我提升是极其重要而难得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有那个心性和能力保持着学习的强度,对自己诸多的视觉盲区进行一一补全,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够分辨洞察(知乎最为宝贵的内容)本身的质量,这也会极大地影响用户体验(不详细解释过程)。
此外再简单地谈一谈知乎的社群和用户账号。
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知乎这一社区的生态位和特征也变得复杂多元起来,内部的议题、圈层与用户网络逐渐演变为“内部多角化”。一些(相对)小众议题,比如热统板块、、计量史学板块、联邦学习板块等,围绕特定的议题进行讨论,由于其小众的特性以及本身的专业讨论门槛,尚且可以保证其信息密度与讨论质量,但是讨论的活跃度往往要依赖于某些“发动机”账号,能够引起更多人关注、讨论,能够维持相关的话题热度,并且在广度和质量当中维持一个平衡,那这个大类就繁荣起来了。
在军事和政治类话题中,他可算是知乎一宝。
山高县长期高效率地输出专业内容,立场极鲜明,原创性很强,言之自有其理。这样的人知乎里面非常少。
知乎任何一个大类里面如果有五个山高县,就可以繁荣起来了。
——持续低熵的回答:如何评价知乎用户@山高县。
知乎的发展历程当中最为可惜的事情便是,没有让一些较为安全的领域的头部账号参与到社群生态建设当中,对具有足够专业的知乎用户并没有开出足够的价码,从而使得知乎的整体生态沿着分水岭的另一条不归路踩下了油门。
大众话题则鱼龙混杂泥沙俱下,呈现出舆论战场的趋势。一些较为古早的用户以社交为主,发布的内容包含着许多的生活日常,有着个人的性格与脾气,但相对来说便不是那么“安全”,也很难承受得起另一个数量级的戾气投送。于是随着版本的演变,现在的一些用户注册账号就是为了讨论和宣传一类议题,或者是借由某些观点来做成某些生意,此时便也已经脱离了“无偿”的范畴,那便是另一个世界了。
谢邀。
我回答的“专业问题”其实不多,很多数学问题也就习题难度,顺手做一下。真正到研究生级别的数学问题,不是我这个方向的我基本答不上来,我这个方向的问题知乎上又太少(也不一定答得上来)。然后还有问学习建议的,那就更简单了,随便做个课程内容概括或者开个书单就行了。在你们看来可能是专业回答,在我看来都不是严肃回答,消遣而已。知乎上很多数学问题都不过相当于MathOverFlow上的soft questions,而hard questions很少,即使有关注者也很少,因为真有这样的问题都去MOF上问了(简单一点的就去stackexchange上问了,MOF对问题难度还是有门槛要求的),谁上知乎问啊。。
另外我答题基本就是文字+LaTeX公式,从没贴过图片。我并没有把答案做得更精致的兴致,在没有其他激励因素的情况下。
居然有人来邀请我回答这个帖子,也好,就和大家说说吧。
我的确是写了很多东西,也被知友们认为是提供了最多干货的人。至于是否是大V,我自己认为不是。若真的是大V,他们是不会写这些东西的。
首先,我来讲一讲我为何要写这些所谓的干货,或者说专业问题。
第一:我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写书
写书不同于写帖子。写书的内容必须是完整的,而且具有自洽性,尽量不留瑕疵。但这样一来,可读性就差了。所以我把书稿中的内容部分地拆开放到知乎上,让知友们来评判。如果某个观点和看法能得到知友们的欢迎,那么这篇东西就为大众们所接受。
由于我的书稿内容广泛,因此帖子的内容自然也就十分广泛了。
为何如此?这与电气专业有关。
电气专业,它不但牵涉到电力,还涉及到电器技术、半导体材料技术、电力电子技术、模电和数电技术、数据通信技术、机械原理、电磁原理、材料的发热理论、电动力理论、电弧理论、电接触理论、传感器技术、工厂供配电技术、高压电器和低压电器技术,还有自动控制原理等等。
除此之外,有一门基础课,就是电路分析。
由于电气材料也会受到氧化腐蚀,因此还需要知道电化学原理,如此一来,对无机化学也必须知晓。
与供配电技术相关的数学工具有:高数和复变函数。高数一般用于求解导数、积分和微分,而复变函数则作为电气分析的基本数学工具。例如相量,它是电学计算的最基本方法之一。
可见,电气专业的知识确是博大精深,它的任何一个分支,就足够一个人研究一辈子。
我还在大学担任一定的教职,给大三的本科生上专业课。上课不同于上班,上课必须把自己知晓的东西,结合教材,有机地全面地讲解给学生听。因此,上课是最锻炼人的理论知识和表达能力的。
下图是我的学生们,在课前的放松状态。
注意到他们中间是有女生的,这在电气专业中有点稀罕。我曾经连续几个学期一位女生也见不到的。
可能是写书和上课的历练吧,我写的东西一般都比较容易接受。也即知友们说的深入浅出,且能旁引出许多相关知识。我认为这就是科普作者写作的必须风格。
当我和客户见面交互时,客户也能得到许多信息和资料。客户告诉我,他们着实是上了一堂课。我很喜欢这种感觉:为人师者毕竟不多,何况这是需要有技术知识在背后作支撑的。
第二:对科普的爱好
小时候曾经看过一本科普书,叫做《太阳》,是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一位研究员写的。这本书对我的影响很大,而且作者还到我们学校给孩子们上科普课,给我留下终生的记忆。
我们天天见到的太阳,它居然有如此多的知识和未知世界!小学5年级的我,感到非常惊讶。当时就在想,如果我能成为一名科普作家该多好。
然而事不由人,生活现实却让我当了电气工程师。当下在知乎上重新拾起对科普的爱好,真有点峰回路转的感觉。这要感谢我的女儿,是她把知乎推介给我的。
当下,电子工业出版社和机械工业出版社都和我约稿来写科普书籍。书名叫做《你所不知道的电气知识——电气世界漫游》。按计划,此书应当在今年8月底截稿。然而今年8月对我来说犹如拿破仑的滑铁卢,电脑的硬盘居然损毁,并且无法修复,资料和稿件尽失。没法子,只好重新写。新学期虽然已经开学,好在课程负担不重,每周只有2天有课,我会尽量让此书与本月底前完成。
我最喜欢的科普作家是阿西莫夫,一位美国科普作家。他的作品对我影响也很大。
电子工业出版社的编辑告诉我,中国在科普方面有点弱势,他们期望我在这方面能有所突破。
我很热爱科普事业,也希望能够我国的科普工作贡献一份自己微薄的力量。因此,我在知乎上写了许多科普帖,目的就在于此。
第三:是否有钱可挣?答案是否定的:在知乎上写帖子,一分钱也没有。
正是因为在知乎上写帖子没有任何补偿,我才有可能把这些文章写好。
如果知乎上写帖子有钱可挣,说实在的,人一旦奔钱而去,写出来的东西可想而知是什么样子的:一定是类似产品样本的内容,这种东西还会有人要看吗?
钱这东西,烫手得很。作为知识分子的一员,我会主动地适度隔离。只要生活过得去,有一份工资可拿,就足够了。名和利,对我来说没有意义,我不需要这些。
我还写了另外两本书,分别是《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原理及其控制技术》、《老帕讲低压电器技术》。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的原理及其控制技术》刚出了第三版,被机工社评为优质技术丛书之一。此书在个大专院校图书馆里都有,读者群也很多。
这两本书的稿费与流行文学读物的作家相比,可能连零头的再零头都不到。即便如此,我还是乐此不疲,原因就在于热爱。
热爱,源于兴趣;而兴趣,会更加提高自己的热爱。这就是我写作的原因。
第四:会很花时间吗?
答案是:还好。
我写帖子有一个特点,其中配图较多,且配图与内容紧密关联。
配图绘制,对一般人来说,是很消耗时间的,并且选用何种软件来绘图,也是一件很难的事。
由于我长期进行工程制图,对AutoCAD(以下简称ACAD)十分熟悉,我能修改它的菜单和若干功能块为我服务。所以,我能利用ACAD快速的绘图,这应当也是我制图基本功比较扎实所致。
除了ACAD,还有MATLAB制图,以及ACAD的三维制图等等。
MATLAB,主要用来绘制准确的函数曲线,以及用来仿真,并获得仿真后的效果图。
ACAD的三维制图,不同于动画片中的三维图,它是为写作服务的。ACAD三维图用于描述被解释对象,并且把对象用便于识别的三维形象表达出来。例如我用ACAD三维制图来绘制谐波和电弧分析,效果特别好。
每每我提到ACAD的三维图,立马就有知友说不如EPLAN好用等等。其实,这很容易理解,EPLAN本来就是为了绘制三维机械图服务的,当然它的机械功能比ACAD强。但这种图非常死板,不适用于我。
下图是我的ACAD界面图:
常看我帖子的知友不难从中看到最近帖子的插图。
再一个就是打字速度。盲打是必须的,我的盲打最高速度是每分钟140个字。如果写作时还要看着键盘来输入,可想而知写出来的东西需要花掉多少时间,这是划不来的。
在知乎写帖子,很多时候都是在往返学校的班车上完成的。
班车距离市区较远,路上单程耗时约50分钟,再加上等车时间,耗时1个小时。这时间足以让我写一个帖子了,还能利用空余时间,一举N得。当然,这要事先做好功课,就是在电脑上把图绘好,并保存在手机中,在班车上只是打字而已。可见,这种方法并不适用于大众。
第五:知友们能从我的帖子中学到什么?
这就因人而异了。
由于帖子上的内容都是一个个的点,而不是能连贯成线成面的知识。读者只能从帖子中看到问题的局部,而不能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
建议知友们如果有时间,还是系统性地学习比较好。
第六:工作经历是否会起作用?
这是肯定的。
我在大型玻璃企业呆过,又在外资企业工作多年,从中建立起来的知识量当然很丰富。不管是PLC技术也好,机械设计也好,甚至是化学试验也好,都能讲出一些道道来。
当然,这些知识与专业人士相比,要逊色得多。但不管怎么说,这些经历给我带来了许多知识储备。给人的印象是:什么都知道,笑!
其实,从事于电气设计,最后的结果必然如此,因为涉及面的确有点广。
记得有次和同事讨论电动机保护装置的外壳设计,居然与人的视觉效果和美学挂上了沟,还专程到工艺美术学校找老师来讨论,收获颇丰。
——————————————————
主要就是这些。谢谢大家的阅读!
这也算是国内互联网上老生常谈的谣言了,比如本问题下某些把“党卫军”和苏式“近卫军”类比的胡扯。
“战斗力强”的问题要从两个尺度上讨论:人员构成和装备。
如果从装备上讨论“战斗力强”很容易看出来。
比方说,国军的德械师为啥号称“精锐”?一个师有一个山炮营,这在当时就很了不得了,要知道当时国军大多数军乃至集团军指挥官手里都没什么身管火炮。驻印军就更是,早期仅仅两个师就加强了四五个炮兵团外加数个坦克营,自然战斗力强,根本没有讨论的价值。
苏德这种半摩托化军队也一样,装甲师装掷师/坦克军机械化军,全摩托化,一天轻松机动七八十乃至上百公里,自然不是普通的骡马化步兵师可比。至于本问题,SS的那些装甲师、装甲掷弹兵师天然就是摩托化的,当然比一般的国防军“战斗力强”。
但如果是英美军队,全军摩托化,一个师加强的AFV有时都不比一个装甲师少多少。这种情况下从装备上讨论战斗力强的概念就很淡漠了。
1935年希特勒废除凡尔赛条约,恢复义务兵役制后,德国国防军就是一支完全的义务兵役制的“标准化”军队了,各师都是由德国本土划分的15个征兵区的义务兵分区编成,接受的也是同样的训练,按理除了种类的差别没有别太大区别,最多是一些地域歧视(东普鲁士武德充沛,莱茵兰费拉不堪)上的问题。当然,随着战争爆发,国防军的不同波次的师人力构成上又有了很大区别,这是后话了。
至于武装党卫队,我们可以说,前中期的武装党卫队确实是精锐强军的集合:装备好,人员素质高,作战狂热,也十分残忍。但中后期的武装党卫队实际上已经成了杂牌部队和外国人的大杂烩的集合,这就是人员构成上的问题了。
早期的武装党卫队是希姆莱在希特勒的授意下组织的,目的当然是为了形成对国防军的牵制。这些武装党卫队,直接来自狂热的纳粹党徒、警察和集中营的看守。而这些纳粹党徒中,不少都是一战时期的德国右翼军人,有些还是著名的自由军团(freikorps)成员,如旗队师师长迪特里希,帝国师师长豪塞尔,以及骷髅师师长艾克,这些人既有能力又有热情,手段也残酷无比,自然显得战力强悍,令人胆战心惊。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天天的东线战争让武装党卫队伤亡日益惨重,而希特勒对国防军日益膨胀的不满让他更需要扩充武装党卫队。问题在于,德国本土的男性公民都被纳入了国防军分区征兵体制之下,武装党卫队也没法插手进去。除了1943年从青年团里征集了一批17岁的狂热青年纳粹搞了个青年团师,靠志愿者从军越来越难以维系了。
不过这也难不倒希姆莱——党卫队在德国占领区扮演的是“内务总管”的角色,在占领区和仆从国有很大势力,于是得以利用这些地方的人力资源。另外希姆莱也得到了希特勒的法令,负责沟通党卫队和各个“优等民族”之间的意识形态关系,实际上为他在这些地方抓壮丁打开了方便之门。
比如欧根亲王师来自克罗地亚的所谓“德裔居民”(Volksdeutsche),很多人实际上侨居百年,早就不会说德语了,有多少战力可想而知。到了43年以后,越来越紧张的战事让希姆莱只能不择手段的抓壮丁,就连“劣等种族”的人员、战俘被大量抓壮丁,白俄罗斯人两个师,俄罗斯人两个师,加利西亚人一个师。更有甚者,什么卡明斯基旅(SS-29师),迪莱万格旅(SS-36师)干脆就是罪犯的集合,让他们镇压游击队、屠戮居民还能胜任,要让他们去正面战场对付苏军和盟军的坦克,那只有作鸟兽散的份。实际上这些杂七杂八的部队在党卫军的38个师中占了一半以上(序号SS-12以后的部队几乎都是这些乱七八糟的部队)。
空军野战师其实也是类似问题,为啥德军中空野被广泛认为战斗力差?因为空野的人员全部来自多余的地勤人员,很少有国防军或者早期党卫军那些经验丰富的陆军军官和军士,所以战力低下,
分清楚责任
一件事情如果做错了,会找到责任人,责任人很重要,不要帮人背锅。当然,也不要随便推锅。如果有人推锅给你,一定要怼回去,用邮件怼。
做好自己的事情
如果自己负责的事情做砸了,不要慌,也不要推锅。要分析一下root cause,找个solution出来,即使这个solution你自己搞不定,这个步骤也要做。尽量从工作流程中找到问题的根源 :)
不要放下自己的工作帮别人
除非老大正式的让你去协助别人(邮件为证),否则不要帮别人完成工作。很多时候,帮别人做不该做的事情,就是背锅的开始。
一切以邮件为准,不要口头协议
如果是口头确定过的东西,写个邮件发出来,抄收给所有相关的人,特别是相关的老大。并且,找他们要comments。这是以后避免背锅的最重要步骤。
这些不仅仅针对印度同事,而是针对所有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