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2017年七八月份蒙古国杭爱山发现班固为大破匈奴所书摩崖《燕然山铭》(“燕然勒石”遗迹)? 第1页

        

user avatar   ma-qian-zu 网友的相关建议: 
      
user avatar   xin-zhi-akir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记得当年读《明朝那些事》最令人激动的是当作者生动地讲完明军有啥啥特别牛逼的武器然后通过机智地使用取得了多么辉煌的胜利后,在后面轻轻加上的一句:“这个东西今天还在~”,瞬间觉得有一种历史穿梭的力量感和神圣感,再回头看那段精彩的描写也不再像是听说书了。后来我好几个同学去北京实习还专门去了趟军博,瞻仰了一下这个“今天还在”的历史。

我在知乎上另一个关于“五星出东方利中国”蜀锦的价值的回答里也写了那种记录着历史、和史书记载和历史人物相互印证的文物在今天能给普通人带来的震撼:

对于我来说曾经把我震撼到想流泪的文物从来都是那些看上去不是特别起眼的东西。比如说湖北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越王勾践剑”,小小的一个,比古装剧里的各种大宝剑袖珍多了,可能从“纯粹文物价值”来看无非是“代表了春秋冶炼技术的巅峰”“领先西方N年的某种合成材料”“历经千年依然寒光闪闪能一次切掉N层纸”之类的,可能围观者还会讨论上面的菱形花纹蜜汁相似某国外奢侈品LOGO,但是当你在博物馆深沉的背景中看到越王勾践曾经用过的宝剑和吴王夫差曾经用过的矛并肩静静伫立在冷色的寒光中相距不到五米的时候,那种肃穆和仪式感绝不是一句‘’代表了极高的青铜铸造水平”可以形容的。

同样,在国家博物馆地下中国历史展的秦汉厅,一进大门就是一个将近一米八的兵马俑真品,然后旁边就是一块看似不起眼的黑色石碑,这是秦始皇一统天下后东巡琅琊派命李斯刻下的铭文,下面就附有百年之后司马迁《史记》中相应的记载,秦始皇、李斯、司马迁还有你,就在相距30厘米的狭小空间里交汇,而载体就是这个看似不起眼黑不溜秋的石头,你们都摸过这同一块石头(貌似博物馆里是不可以摸的,当时没有玻璃罩我轻轻碰了一下哈哈)

我觉得这就是中华文明作为迄今唯一活着的古文明最大的魅力,我们和几千年前的中国人是真正的心意相通,那些历史书上的上古人物,甚至是上古的普通人,他们的精神意志,喜怒哀乐都是可以被几千年后同样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感同身受的。

比如说在博物馆里看到的这个秦国的九九乘法:



六七岁的小孩子看了都会兴奋地喊:“爸爸!你看,三四十二!二九十八!我们老师刚教我们的!”(你能想象一七岁外国小孩指着锲形文字:daddy!我们老师昨天教的!)我们每个情侣都会日常说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也是中国上古先民的歌谣(虽然人家说的是同性友爱来着)。

这就造成了中国人非常独特的历史记忆。为什么很多日本右翼甚至普通人一再强调“侵华战争都是爷爷辈的事情了为什么你们中国人还盯着我们这些孙子不放?”——对于一个民族记忆好几千年的国家70年前的事TM就好比是几个小时前发生的好吗?你居然有脸问我为什么还在生气?

于是,这种历史记忆让中国人天生背负着比别人多的东西。

就像这个“燕然勒石”,我第一次知道并非直接来自窦宪、班固,而是小学的时候背范仲淹的词:“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一个北宋人,想到“燕然未勒”会痛苦,会哭,虽然匈奴早已不在,朝廷也从“汉”变成了“宋”。时间又过去好几百年,民国年间的人再去看宋朝,小孩子在学堂学会了《满江红》,回家唱着:“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也会哭,也会动容,也会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即使范仲淹一辈子没见过燕然山,民国人也见不到传说中的贺兰山……那个时候的所谓中华,面临的就四个字——“亡国灭种”,可谓是落魄到不能再落魄,这个时候的青年毛泽东依然在哀悼同学的诗歌里写:“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多年之后已是一方诸侯的他在祭扫黄帝陵时写的是:“琉台不守,三韩为墟。”——一群刚在穷山恶水里死里逃生的人,面对黄帝,说的还是琉球和朝鲜半岛没守住,惭愧啊惭愧!

所以正是这样的鲜活历史依然铭刻在民族的记忆中,才让这个民族在多么看不见希望的黑暗深渊里都能如困兽之斗般地寻找奋发的途径,拒绝永远沉沦,因为否则就只能一辈子生活在羞愧和耻辱中。所以这个历史实物的发现让我们每个人在兴奋之余,在感叹中国古代史官多么靠谱之余,心里也有那么一点不可言状的感觉。最近流行一句话,叫:“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这个“历史”应该也只是很短的那个“近代史”吧,而这个“接近”,到底离终点有多近?这个也很值得玩味了。

一句话,这个石头是“今天还在”,那当年的英雄,当年的功绩是否“今天还在”呢?

(PS.当今全球化萎缩,民族主义的高涨似乎是难以避免了,中国更是如此。但个人认为民族主义也是一柄双刃剑,如果我们依然是一片民族虚无主义,必然是危险;但如果走向极端,也会在民族复兴道路上走很大的弯路。)


user avatar   guan-mao-12 网友的相关建议: 
      

大家可以在评论区瞻仰下该问题匿名题主的言论。

加个笑料~~~~~~~~~~~~~~~~~~~~~~~~~~~~~~~


情景再现:


该世界级油画出于:于阗传奇于阗涂鸦史8·班超不断开挂



我已经为土耳其拟好了新闻:

7月27日至8月1日,中国内蒙古大学与蒙古国成吉思汗大学合作实地踏察,解读东汉永元元年国舅窦宪率大军大破北匈奴后所立摩崖石刻。经辩识,初步确认此刻石即班固所书《燕然山铭》。这块铭文距今两千多年,记载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战争,这次战争中勇敢的土耳其人被中国化的土耳其败类和中国人用阴谋诡计击败,掀开了伟大的土耳其民族西迁的波澜壮阔的历史。而中国人也终于脱离了被土耳其人统治八千年的屈辱,并开始疯狂地修长城阻挡土耳其人回归故乡。这块石碑的发现,证明了土耳其历史的真实性。

铭文译文如下:

永远的第一年(即西元89年,由于这一年中国人获得了民族独立,所以被称为永远的第一年)秋天的七月,汉人的舅舅窦宪(历史上曾有土耳其女人嫁给中国人,土耳其人和汉人互相称呼外甥舅舅,所以证明这个窦宪是个土耳其人),和拿着金子准备去贿赂土耳其人的耿秉,联合了勾结汉人的土耳其人国家西匈奴帝国、乌桓帝国、西戎帝国(这里证明,中国只是依附着三个土耳其帝国生存的弱者),率领三万骑兵和三千辆战车(中国人只有这么点兵力,证明真正征服大土耳其匈奴帝国的还是西匈奴等三国),分为八个方阵,祭拜了万能的真主后(可见当时中国人还是正教信徒,或许是因为他们被土耳其人统治了八千年的缘故),和土耳其帝国展开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决战。毁坏了伟大的巴图可汗(即乌古斯可汗,中国人篡改后的冒顿单于)和老上可汗华丽的宫廷,然后在刻下这块汉字石碑,以发泄中国人被土耳其人统治了八千年的愤怒。


user avatar   bian-xing-jing-gang-64 网友的相关建议: 
      

突然觉得,古人的以汉书下酒,于我,也不是那么难以理解了。

啊,我的这个民族啊!

有能对孤月发出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这样浪漫而宏伟的问题的文人。

也有能骁骑三万,兵锋森森映古月,铁蹄漫漫卷狼烟 这种张扬而霸气纵横的猛将。

生而为汉,生在中华,何其幸也!

暂将加分关照,自我矮化,民族区隔这种听来烦心,遇见恼火的事丢得远远的。

现在谈这个,我愧对我的汉人祖宗。

我的祖辈啊,有江畔拔剑吟孤月的浪漫,有原上飞骑平苍茫的潇洒,有僵卧孤村思国事的大气,有热血飞扬护我疆的坚强!

我们不能在以鲜血与生命护佑我们成长的先辈面前丢脸!

我们这民族自有天生的洒脱与豪气!

来,喝酒!

听血液里这千年坚强的呐喊 ,

品基因中那永不屈服的勃发!

我这民族,千年苦难,千年奋战!从没愿意低头久居人下,从没势弱而放弃兴复之心。

我等后人,眼见着民族先辈从战火中,纷乱中传下的大旗,今日再举在我等之手,却如何能轻言失败,将旗放下?

壮哉,我之民族,光耀千古!

壮哉,我之中华,永续万年!

写于酒后,乱!只求痛快!

哎哟,好像喝多了些……

反正就是痛快,想笑想叫……


user avatar   mu-rong-chen-xi 网友的相关建议: 
      

封狼居胥,燕然勒石,这是华夏民族永恒的骄傲,是炎黄子孙永久的丰碑。

华夏民族和华夏文明,从来不是仅靠在家里种地缝衣,而就是用火与犁、书与剑,去征服和同化了北狄、南蛮、东夷、西羌的一个个野蛮落后部族,才从黄河流域一个小小部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第一大族群。

『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臣妾。殊俗百蛮,义无亲疏,服顺者褒赏,畔逆者诛罚,善恶之效,呼韩、郅支是也。』

正如昭君出塞的佳话背后,是一个匈奴单于对汉朝俯首称臣,是另一个匈奴单于的人头高悬长安阙下,是犯我强汉,虽远必诛!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臣妾!

这才是大汉之所以为大汉,这才是华夏之所以为华夏。

至于那些被迫西迁的匈奴人怎么号泣「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大争之世,胜者为王,无情的历史车轮又怎会在乎失败者的哀号?

高原雪域,天山南海,凡日月所照、江河所经,华夏先民拓土开疆之地,皆为华夏之疆土!又岂止长城以内中原各省?

千百年来东亚大陆有多少民族兴起,又有多少民族湮灭?鬼方、东胡、匈奴、肃慎、乌桓、鲜卑、柔然、高车、铁勒、扶余、渤海、契丹、党项……

长城之北、祁连之西,多少夷狄族群此起彼落,唯有我汉家儿女,与之对峙千年,延绵至今。哪怕是气运游丝于缕,哪怕是曾经窘迫到了绝境,但是一直延续到现今的,还是我华夏神州!

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开疆拓土所得,大汉之卫霍、大唐之英卫、大明之徐常,这些华夏英杰横绝戈壁朔漠开创的千年基业,虽寸土亦不可再让!

从汉宣帝接受呼韩邪单于纳款称臣,到唐太宗设置安北都护府,管辖降附突厥部众;从蓝玉扫灭北元、朱棣横绝大漠,到络绎不绝的晋商们成为草原上的无冕之王。

昔日封狼居胥之所,勒马燕然之地,华夏历代先贤建功立业的广阔天地,从秦汉到隋唐到宋明,中国历史上这样的复兴轮回本是注定,且笑待金龙腾飞之来日便好。


user avatar   wang-wei-lin-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怎么能说是“大破匈奴”呢?

这叫“多数民族北上”。

我警告你们不要侮辱我们多数民族。


user avatar   yu-huan-80-37 网友的相关建议: 
      

补更在前面,给汉武帝脑残粉补习一点历史常识(8.24修正):

汉匈征战简易年表

-119年,武帝。卫青、霍去病。封狼居胥。匈奴放弃漠南。

-36年,元帝。陈汤。郅支之战。斩杀北匈奴单于。

-33年,元帝。昭君出塞。匈奴又占据漠南。

4年,王莽。新朝建立。匈奴继续称臣。

10-21年,王莽。王莽与匈奴交恶,开始北征匈奴。

23年,更始帝。王莽之乱开始。匈奴与彭宠、卢芳联合。

30年,光武帝。冯异破卢芳、匈奴联军。

33年,光武帝。吴汉讨匈奴。无功。

46年,光武帝。匈奴单于死,发生继位之争,此后并灾荒。

48年,光武帝。匈奴王比归附东汉,拜单于。自此匈奴再次分南北。

89年,和帝。窦宪联合南匈奴讨北匈奴。燕然勒功。

————

1.东汉与西汉之间有新朝。这是断代。从建国过程看,不存在东汉受益于西汉之说。如果把东汉对西汉法理上的继承引申为实力受益,再延伸到汉匈战争上东汉受益,这算是强盗逻辑吗?

2.从封狼居胥到燕然勒功,跨度200年时间,其中汉匈打打和和,不存续匈奴在东汉时会畏惧汉帝国的情况,不然,卢芳和吴汉是什么情况?

3.武帝粉抛出所谓“三碗饭(馒头)吃饱”理论,证明东汉“最后一碗饭(一个馒头)”是得益于西汉之前吃过了。拜托!你吃饱一顿饭需要200年时间?!你敢说你中间没饿(汉匈关系敌对)过?


本文是教你们正确认识历史,尊重历史,而不是瞎鸡儿乱吹得无边无际。


8.18增加一篇文章

臭咸鱼:《封燕然山铭》--窦氏家族与东汉帝国的荣光


——以下原文——

我看到这个话题下面有皇汉猛吹我大汉天威就算了,理解理解,但不知道什么情况,汉武帝粉也来凑热闹。

窦宪、班固都是东汉人好吧,猛吹西汉算什么?因为西汉奠定了东汉的政治、经济基础?

那汉武帝粉们知道新莽吗?

西汉平帝时5919万人口(公元2年,被史书上称为汉之极盛),到刘秀逝世时(57年)才2100万人口,新莽之乱导致全国人口减大半看的出来吗?

25年东汉开国,37年一统天下,然后养民20年,人口还没恢复到西汉之盛时的一半!

窦宪出征匈奴,“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的时间是89年,前一年(88年)的全国人口是4335万人。

这国力兴盛的功劳怎么能算到汉武帝头上?

顺便说个冷知识:东汉的人口“极盛”是在汉桓帝(156年)5648万人口。

下面,我就说一下,这场战争的前后事。

或者说,在这场战争中,如果我们应该去赞美谁。弄明白这件事,也算是好事一件。


窦宪其人

窦宪这个人在史书上的形象是不堪的,大概是跟跋扈将军梁冀一样,属于政治失败者。但是窦宪比梁冀强的地方就是,打赢了这场对外战争。

有的人会认为我是给史书上的“英雄”窦宪抹黑,持这部分观点的朋友不愿意去看《窦宪传》,就去看一下百度百科的窦宪词条也好。

他早年连皇帝(刘炟)的姐妹(沁水公主)都敢欺负,霸占她的园田,窦宪这得有多猖狂啊!

然后就是在和帝时,他直接派人刺杀了前来京师的汉室宗亲刘畅,还造冤案,说是刘畅的弟弟刘刚所为,厉不厉害?等到真相大白之后,他不但没被问罪,只是被太后(窦太后)关在宫内(犯了命案只是被软禁,也是厉害)。

然后,才有了这场对外战争。

窦宪传原文是:宪惧诛,自求击匈奴以赎死。会南单于请兵北伐,乃拜宪车骑将军。
解读一下:

1.窦宪虽然被软禁,但还是怕死,以求戴罪立功,才主动要求出征北匈奴。“赎死”两个字也足以说明,他是带了死罪的。

2.正在这时候,南匈奴单于也请战讨伐北匈奴。
这么一凑合,东汉政府组织的一次伟大的远征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和帝纪:(章和二年,88年)冬十月乙亥(17日),以侍中窦宪为车骑将军,伐北匈奴。

战争经过

这场“登燕然山,刻石勒功”的历史性胜利发生在次年(89年)六月。

和帝纪:夏六月,车骑将军窦宪出鸡鹿塞,度辽将军邓鸿出稒阳塞,南单于出满夷谷,与北匈奴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追至私渠比鞮海。窦宪遂登燕然山,刻石勒功而还。北单于遣弟右温禺鞮王奉奏贡献。
窦宪传:宪惧诛,自求击匈奴以赎死。会南单于请兵北伐,乃拜宪车骑将军,金印紫绶,官属依司空,以执金吾耿秉为副,发北军五校、黎阳、雍营、缘边十二郡骑士,及羌胡兵出塞。明年,(窦)宪与秉各将四千骑及南匈奴左谷蠡王师子万骑出朔方鸡鹿塞,南单于屯屠河,将万余骑出满夷谷,度辽将军邓鸿【邓禹少子。】及缘边义从羌胡八千骑,与左贤王安国万骑出稒阳塞,皆会涿邪山。宪分遣副校尉阎盘、司马耿夔、耿谭将左谷蠡王师子、右呼衍王须訾等,精骑万余,与北单于战于稽落山,大破之,虏众崩溃,单于遁走,追击诸部,遂临私渠比鞮海。斩名王已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于是温犊须、日逐、温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宪、秉遂登燕然山,去塞三千余里,刻石勒功,纪汉威德,令班固作铭。

此后,窦宪屯于凉州,与北匈奴的战争,时和时战。

分别在永元二年(90年)十月、三年(91年)二月,汉军又连续两次击败北匈奴。

最终,四年(92年)正月,北匈奴单于向东汉政府乞降。

【90年】
(五月)己未(10日),遣副校尉阎盘讨北匈奴,取伊吾卢地。
秋七月乙卯(7日),大将军窦宪出屯凉州。
九月,北匈奴遣使称臣。
冬十月,遣行中郎将班固报命南单于。遣左谷蠡王师子出鸡鹿塞,击北匈奴于河云北,大破之。
【91年】
二月,大将军窦宪遣左校尉耿夔出居延塞,围北单于于金微山,大破之,获其母阏氏。
【92年】
(永元)四年(92年)春正月,北匈奴右谷蠡王于除鞬自立为单于,款塞乞降。遣大将军左校尉耿夔授玺绶。
夏四月丙辰(18日),大将军窦宪还至京师。

后面的故事也很简单。汉和帝早就想除掉窦宪,不管是不是窦宪的同党真的有作乱谋反,还是窦宪是被冤枉的,四月,窦宪回到京师,六月,汉和帝以接见窦宪为名,突然发动政变,下诏给窦宪等人定罪。

到底是窦宪罪有应得也好,是良弓藏走狗烹也好,还是和帝要替生母复仇也好(和帝生母梁贵人为窦太后所嫉害),已经都不重要了。


谁是功臣

其实,我是不相信窦宪这个纨绔子弟真有什么不世出的军事才能,包括他的跟班:班固。

班固的弟弟班超倒是早就出征西域,定西域三十国,官拜西域都护,坐镇西域三十一年。

班超传:(班)超在西域三十一岁。十四年八月至洛阳,拜为射声校尉。超素有匈胁疾,既至,病遂加。帝遣中黄门问疾,赐医药。其年九月卒,年七十一。

班超还在史书上留下了“投笔从戎”、“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经典故事。

从起步到成绩来看,班固抵不上弟弟班超的。

窦宪从来就没有带兵的经验,一下子能取得这么大的成绩,

很显然,这场铭刻于历史上的丰功伟绩,是属于那些冲锋在阵前的将士们。他们的功劳被淡化,在班固的笔下,在这块石碑上,成就了窦宪的功名。

至于窦宪,我不认为他有军事才能,但我肯定他有着很不错的领导能力,能让各路、各族将领互相协调,同心协力,不至于乱成一团。

窦宪的军队不止汉军,还有前文提到的南匈奴军,还有归附汉廷的羌人,乌桓人,氐人。


最后,我要告诉大家是,窦宪取得的成绩,主要是仰赖耿氏的军事能力,喜欢仰慕汉人英雄的朋友,知道该发出什么样的声音了吧?

1.征西将军耿秉,为第一次远征军副帅。

耿秉传:章和二年(88年),(耿秉)复拜征西将军,副车骑将军窦宪击北匈奴,大破之。事并事宪传。封秉美阳侯。食邑三千户。秉性勇壮而简易于事,军行常自被甲在前,休止不结营部,然远斥候,明要誓,有警,军陈立成,士卒皆乐为死。

在89年大捷之后,耿秉入朝为官,91年病逝,年仅50多岁。

2.大将军窦宪左校尉耿夔

耿夔传:三年(91年),(窦)宪复出河西,以(耿)夔为大将军左校尉。将精骑八百,出居延塞,直奔北单于廷,于金微山斩阏氏、名王已下五千余级,单于与数骑脱亡,尽获其匈奴珍宝财畜,去塞五千余里而还,自汉出师所未尝至也

耿秉的弟弟耿夔,在哥哥逝世后,就扛起了重任。

史书上的数字可能有水分,但事实总不会错,耿夔率骑兵,直接杀向北匈奴王庭,杀得北匈奴人沿路而逃,范晔一句:自汉出师所未尝至也。足够夸赞了耿夔的威名。

耿秉和耿夔都是东汉开国名将耿弇的侄子,其族人长期担任东汉帝国的军官,《耿弇列传》传末的总结如下:

耿氏自中兴已后迄建安之末,大将军二人,将军九人,卿十三人,尚公主三人,列侯十九人,中郎将、护羌校尉及刺史、二千石数十百人,遂与汉兴衰云。
这样一个与东汉帝国兴衰与共的家族,才是值得后人称赞的英雄!


user avatar   divinites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为报如今都护雄,匈奴且莫下云中。
请书塞北阴山石,愿比燕然车骑功。


看到这个消息,真是非常非常的激动。大约十年前,我在写一个系列历史散文的时候,就认真的搜索过前人的考证,基本认定窦宪燕然勒石的遗址,应该就在如今蒙古的杭爱山。


当时就在想啊,不知道勒石的字迹还在不在?我就搜啊搜啊,并没有找到任何相应的新闻或者论文,想来两千年雨淋日晒加风化,尤其是人工的开采和发掘,大石头可能已经不存在了吧。或许是后来隋唐宋元时期,其他大漠民族崛起之后,悄悄的毁掉了?没想到今天早晨看到这个新闻…… 尤其是看到勒石铭一字不差,只有“漫卷诗书喜欲狂”能形容现在的心情。


在这里可以看到燕然石的视频,在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官网上。

《燕然山铭》摩崖石刻碑文解读有了重大突破-蒙古学研究中心


user avatar   lin-xiao-63-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朋友们可以搭配 大情感主题 -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 - 单曲 - 网易云音乐 阅读,体验更佳

************************************************

我觉得这就是「汉字」最大的延伸价值之一

如果当时刻的东西是:

Qhliauk gwang sri gee,tieng hmang lets.

(公元前后仍在用公元前800年的拼写,可能还有不少屈折变形)

后人:?????


所有的英雄都希望国家的后人,能够永远看得懂他为这个国家所拼尽的一切

只要内心有了这样的寄托,生死就再也不是需要顾虑的事情

就算他的肉身已经不在,他曾经挥洒的热血,他在战场上对家和国渗入骨髓的爱

都会穿越几千年的黄沙和风雪,传递到今人的心中

汉字提供了这个血脉相连的通道

因为有汉字,所以「文王在上,於昭于天」走过了三千年的狼烟

因为有汉字,所以己丑年的「剿凶虐兮截海外」和丙申年的战狼相视一笑

如班固所愿,如范晔所愿,我们作为今人,感受着他们的落笔,震颤于他们的篇章


我们生活在东亚这片季风区的土地上,

阳春金秋,酷暑寒冬,造就了我们的容颜,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闪耀在我们的星空,

英雄长啸,佳人娇俏,萦绕了我们回忆里的时光。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吉兆啊,这证明了蒙古自古以来(这四个字需加重)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啊!




        

相关话题

  古人吃的菜是怎么样的? 
  中国每次改朝换代都会消灭一多半人口,古代战争怎么会造成这么大的破坏? 
  你觉得什么算是俗? 
  如何看待南奥塞梯有意加入俄罗斯,美国称 「不会承认公投结果」? 
  为什么在战争时期,在弹尽粮绝相同的情况下,西方大多会选择投降,而东方大多选择同归于尽? 
  如何看待“近代中国因清王朝而衰落” 这样的观点?中国近代的落后是历史必然吗? 
  各国国歌里有哪些鲜为人知的梗? 
  朱祁钰如果不废朱见深,依旧以朱见深为太子,并向朝臣申明,自己会传位给朱见深,那朱祁镇还会复辟吗? 
  刘邦入关中为何能秋毫无犯? 
  博斯普鲁斯海峡因什么而得名?这个海峡的名称与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博斯普鲁斯王国有关系吗? 

前一个讨论
如果结构形状与弯矩图一样,会是怎么样?
下一个讨论
有哪些令人拍案笑蠢的推理桥段?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