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我们难道必须发展人工智能吗? 第1页

  

user avatar   masterp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乔布斯 1992 年在 MIT 有个演讲,里面他说 Next 会支持面向对象编程,这样程序应用的开发程序速度就会从 3 - 5 年缩短到 1 - 2 年。更多组织就能开始部署自己的软件来服务公司。面向对象编程就像是直接买品牌电脑,而面向过程编程像是自己 DIY 电脑。乔布斯说的是对的,速度快需要的人少的确是明显优势;但是 Next 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因为他说的是面向对象编程的优势,不是 Next 独家的优势。几年之后他带着 Next 的底子回到苹果,顺着大势起来,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很多人(尤其是创业者)总容易出一个错:把历史的进程当成了个人的努力。比如人工智能就是一个例子。你看很多人工智能创业者演讲,总是愿意把人工智能并列在计算机、飞机这个级别。但实际上人工智能和面向对象编程一样,是计算机领域的一部分

面向对象编程是历史发展的趋势,现阶段的人工智能技术也一样,这不过是历史的必然。并不是我们要发展人工智能,而是我们发展到这一步了,现在需要人工智能。就像是软件越来越重要,面向过程编程已经满足不了软件的开发速度,所以我们后来选择面向对象编程。人工智能也是一样,你看为什么 20 年前人工智能没这么火?因为没需求啊!没有今天这么多的摄像头;也没有各种各样的硬件终端,这些都是人工智能的地基。在实际中,都是因为摄像头多了,才需要人工智能去识别画面内容。这时候我们不能说人工智能怎么取代了人的工作,而是几千上万台摄像头, 本身就不应该让人去肉眼看。


所以,这个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发展人工智能,而在于我们要不要发展?


举个例子,东北三省每年人口净流出约 180 万人(有些统计口径下是 20 万人),而且这些流出的人口基本都是青壮年劳动力。那么很简单的一个问题:如果东北的劳动力再继续流逝,那么该如何保障经济增长呢?解决办法之一就是提升生产力。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提升生产力的办法无非是两种:人口红利与人口素质提升、新技术带来的生产力。但前面的方法需要依赖人,而人对于中国来讲,可能不会与过去 40 年一样可以依赖了。那么我们能做的,就是依靠技术提升生产力。而人工智能只不过是我们诸多可依赖的技术之一。过去我们坐公交还需要人来检票,但能刷手机之后,还怀念人力检票的年代吗?


我在另一个回答里写过:

担心人工智能取代金融、律师、画家?眼光放的广一点吧,我们的社会非常非常大,总有很多领域不适合人类去做,但因为技术限制我们还必须依靠人。而这恰恰就是现在所谓的「人工智能」技术再帮我们干的事情:把人类从这些工作中解放出来——准确的来说不论是两百年前被路德派抗议的珍妮机,还是现在的人工智能,都在做同样的事情。

引用来源:


要我说也是人工智能名字起的不好,怎么没人说面向对象编程会毁灭人类呢?过去 20 年里让工作消失这件事可都是面向对象编程技术实现的啊,这么说面向对象才是万恶之源!

大面向过程编程存在数十载,开拓疆土,该怎么做,就怎么做,称霸程序圈,征服创业界。

无机器码之晦涩难懂;

无 JS 之边用边骂;

无 Pyhon 之简单粗暴;

无 PHP 之天天引战;

无 Java 之三十亿设备。

壮哉我大面向过程!

死守命令行,拒绝 GUI,驱逐对象,永葆单身!


user avatar   ffancage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取决于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1,以现有生产力来看,人类的上限,恐怕依然是,“几千万人”过着豪华的日子;“几亿人 - 十几亿人”劳苦地工作;“几十亿”人活得跟动物一样。若想让“几十亿”人都过上“几千万人”的日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没搞出受控聚变),基本上只有一种可能,即创造出合法合德的奴隶来。人工智能的发展目标之一,并非让我们失去工作,而是让我们不需要工作。最理想的人工智能,其实就是这个“合法合德的奴隶”。


2,我们这个物种的存在性,和任何个体的存在性一样,都是不确定的。我们存在的意义是什么?没有正确答案,但有方向性。

一个方向的极端,把人看作是动物,一种过得还不错的动物,大多数人饿不死,但也谈不上太多物质的追求,几千几万年,就一直原地踏步,混吃等死就好。这不一定不好,毕竟对其中的每一个个体来说,也还是有可能,度过一个个谈不上不幸福的人生。

而另一个方向的极端,即信奉物种必须发展,自认高级的物种尤其如此。小则提升生产力,而永恒的大目标,自然还是探索事物的终极规律(可以理解为“物理”或“科技”)。但麻烦在于,因为种种原因,我们对自然认知的边界在扩大,但我们作为一种生物,并没有进化,于是我们认知边界扩大的效率,愈发趋于边际递减。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确实也需要试图去创造认知能力的延伸。过去,这种延伸主要是在存储和计算领域,而现在和未来,我们在尝试让“延伸”得以承担一部分“思考”,甚至更多。


3,有关我们的发展方向,还有一种可能,即世界和生活的虚拟化。其背后的哲学大问题,说白了就是对何谓“真实”的思考,也就是黑客帝国的那一套。现在的尝试,类似VR一类,还很初级,跟人工智能的关系也不大。个别创新者,在尝试脑机接口,算是迈出了第一步。当然,这已经不只是人工智能了,而是认知科学的一部分。典型而“理想”的生态,99%的人,选择吃蓝片(blue pill),在虚拟中开心地混吃等死一辈子。今天的游戏、娱乐等产业,其实已经在成规模养猪了,仅是还不够彻底而已 -- 真心无贬义,这没有绝对的好或者不好。而1%的人,凭着兴趣和信念去选择吃红片(red pill),在现实的宇宙中,继续拓展物种认知边界。


4,不局限于人工智能,而是说广义的认知科学,对3进行拓展,还有一种可能的追求,即“思维”的非生物化,甚至以此来达成永生。这涉及另一个哲学层面的大问题,即何谓“生命”,或者,何谓“人”?我们每一个人,自然是人,那么,一个全部由人工设备供能的大脑,是否也是人?如果是的话,如果能将此大脑的所有记忆和功能,平移至一个人工设备里,继续工作,那么这个人工设备是否还是人,还是你自己?


以上所说,即我们追求人工智能的一些终极目标。

而与此实现途径平行的,还有一些其他的途径。最典型的如,说过千百次的,受控核聚变、有关人的功能和寿命解锁有关的生物科技,以及,跨越式的宇航技术。

当然,最“给力”的依然是,我们在“物理”领域,有了飞跃式的更底层认知(解决当今物理界的漫天“乌云”,甚至更多),于是改变了一切 -- 用一种没人能想象的方式,改变了一切。既然无法想象,于是就只能说到此。

(从这个角度讲,我一直都隐隐觉得,我们可能点错科技树了。通过强人工智能来实现终极目标 vs 通过物理学突破来实现终极目标,虽然可能性都不大,但我觉得还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些。现如今的这些所谓人工智能,更有可能的结果是,我们屁都搞不出来,但文明却因此永久收敛了 -- 逻辑自洽的论述太长,此处点到为止。总之,目前的所谓人工智能,这个搞下去,有“终极退化”的可能,而不是自我进化。)


以上说的一切,围绕题主的问题,基本上都是在扯淡,或者说,没什么意义。

为何?

今天在人工智能领域最前沿的个人和公司,以及背后的国家,研究和发展人工智能的原因,没前面说得这么高大上。个人想发财,公司想多赚钱,政府想控制人心,国家想实现相对竞争优势,甚至区域或全球霸权。


总之,这背后的主要目的,根本不是我前面说的那些高大上的情怀,而确实就是另一个答主提到的那些,很冰冷的事实:100个人想把原来10000个人的钱全赚了,超爽;一群人/一个国家想把全球的财富都搜刮了,超嗨。总生产力是否提升了?是;是否所有人都会变得更好?并不是。


然后,题主说得没错,在这个机器下围棋秒杀人类的2018年,弱人工智能也就那么回事儿,强人工智能连边儿都没碰到呢。那个经典的比喻,“炼金术士”,其实很恰当,大家都只是在已经存在了半个多世纪的传统计算机架构上碰运气。我们确实在计算机更底层物理架构上,有所突破,如量子计算机等,这是个好事儿。但起码今天,你我听到的一切所谓人工智能的重大突破,性质依然是在Jensen Huang家的二极管上面搅汤药。而全民热潮呢?学什么?Python! 天呐......

而就算我们有所突破,让机器能在更大规模和深度上,代替我们人类的功能,放心,起码几十年,这种“替代”的好处,只会被少数人拿走。生产力变化引起的生产/分配关系变化,始终都会有滞后性。滞后多久?节点在哪儿?没人知道。


有关于此,有个很普遍的说法,即“旧职业没有了,新职业会出现,甚至数量更多”。这里直接给断言(“断言”的意思是,我只负责扯淡,不负责举证和论述,就当是我个人的洞察结论好了),对于人工智能相关的产业革命,这种说法是纯扯淡,纯粹彻底的扯淡 -- 与前几次工业革命不同,人工智能相关的产业革命,旧的工作被替代了,工作确实就没有了,也并不会有新的同等数量/报酬的工作被创造出来 -- 最起码,对于当下已经成年的人来说,想回炉重造,基本上甭想了。

此技术发展的终点,如前所说,确实是大多数人都不需要工作了;而现状是,大多数人都需要工作才能生活。但这两者之间如何过渡?过渡期怎么办?人工智能并不负责,人工智能的从业者也不负责。

至于政府是否负责,这会引起什么生产关系的变化,这个话题大了去了,拭目以待吧。


user avatar   zhen-hao-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东德并入西德之前,东德秘密警察达9.1万人。而间接充当线人、密探工作的总人数则接近50万。在柏林墙倒塌前约30年里,平均每天有8位东德人以“破坏国家安全”的罪名遭逮捕。如果算上线民,平均每66名东德公民中就有一人常年为秘密警察工作,对比于盖世太保(1:2000)和克格勃(1:5830),这个比例可谓高的离谱。前东德仅有的1800万人口中,有600多万人被建立了秘密档案,也就是说,每3个东德人中就有一人曾处于秘密警察的监控之下。

——百度百科rc.mbd.baidu.com/8hbk8k

然而这并没阻止柏林墙倒塌和东德并入西德。

每每回顾这段历史,我总是感慨,靠人力监督社会,不仅耗资巨大,也完全不现实。

但是有了人工智能,这一切就简单得多了。

是的,我们必须发展人工智能。

图片:东德秘密警察题材电影《窃听风暴》,柏林电影节金奖,可以一看。


user avatar   wang-xiao-c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非洲马赛人平均身高一米八,成年礼是从狮子口中夺食。狮子们也很配合,毕竟被杀的多了,也就知道暂时撤退不丢人。

100万年前,渔猎文明的人类都是这么彪悍的。但自从人类学会了农业,平均身高就成了宋小宝——只有一米六。


我要是个人类,我肯定反对农业。一堆农民长得跟侏儒一样,又骨瘦如柴。这样子太丢人类的脸了。

可是渔猎文明被打败了,农业文明得胜了。

因为渔猎文明人少,还生得慢。就算是北京这么大的面积,也不过能养活3000个猎人。但是,可以养活三十万个农民。

人多,确实力量大呀。


AI带来的失业可以预见,那么我们就不发展了?

可以。

但问题是别人要去发展它我们怎么办?他们要来打我们怎么办?



更新:大家对一些数据讨论的很热烈呀。

马赛人没有2米,但有1米8。农民也不是1米4,而是1米6。(zh.wikipedia.org/wiki/%),但是我想,我的论点不必改变。

旧石器时代开始于200万年前。

大北京2521亩土地,自己算算能养活多少农民。

除了身高,我并没有搞错其他数据。

纠结于数据的人,我送你们费曼的一句话:原来你们把脑子都花费在了记这些东西上面了。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设想一下最极端的情况,当人工智能完全取代了人类所以劳动,人类就不需要工作了,直接分配下就行了。

人类的经济活动归根结底就是两个问题:制造和分配。

所以如果人工智能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怎么可能是一种悲观的未来?

一个物品的价值是取决其中凝固了多少人类劳动的时间,如果一个商品完全不需要人类的劳动参与,那么这种商品的价格将是零。

实际上自工业革命以来,机器已经取得了99%的人类劳动,人类不是没活干了,而是活的更轻松更幸福了。


user avatar   tommaxmim-18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给岁月以文明,而不是给文明以岁月。

硅铁基必胜!!!

:)


user avatar   Padmasambhav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井上从灌篮高手到浪客行是怎样一个跨度?看节目看到井上因为浪客行的一个场面休刊了一年,因为想更好地表达意境经常休刊,他对于漫画是怎样一个深度和看法?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大批疑似回形针团伙的各个马甲小号开始活跃? 
  美国的专家是不是没有在美国做过转基因食品的人体试验? 
  如果将玄幻小说中的修士放到现代社会能创造多大价值? 
  程序员在 35 岁后绝大多数都会被淘汰吗? 
  为什么说深度学习没有理论基础? 
  如何评论华为官方对闪存事件的回复? 
  2019 年 3 月 25 日举办的 Apple 特别活动有哪些亮点和槽点? 
  2016 年国内外有哪些让你眼前一亮的 手机应用(App)? 
  现在有人能写出类似《寻乌调查》的考察报告吗? 
  为什么有人呼吁互联网打工人不要下班后去健身房运动,说会让疲惫的身体更累…这说法靠谱吗? 

前一个讨论
如何快速成为数据分析师?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扎克伯格听证会中参议员的表现?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