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印同是人口大国,GDP却相差这么大,中国究竟有何优势? 第1页

  

user avatar   bai-xue-88-04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其实根子还在土地制度上,因为土地本身就是一种财富,GDP增长的三架马车——消费、投资、出口,都和土地有至关重要的关系。而这方面可以参考温铁军的《八次危机》。


1、投资。

中国的土地改革是均田地,这就意味着土地的平均化、碎片化,这就带来了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征地变得相对容易。建国后两次比较大的征地,一个是农村集体化,一个是改开后的城市化用地。小农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排斥工业化产品。后来毛主席一挥手,99%的农村办起来集体公社。土地集中超过50亩,拖拉机就有了使用价值,大规模使用化肥就有了市场,这就让城市的工业品和农村形成一个循环。按照温的说法,农村集体化的根本原因是国家要留住苏联的工业转移,而国内市场狭小到不足以支撑这个庞大的工业,所以只能把农村集体化,获取一定的农村剩余支撑这个工业体系。潜意思是说,如果没有严重的国防问题,不需要农村集体化,中国的工业化也会照常进行,只不过来的没那么快而已。

这时候土地集中后的一个好处就是,建设用地不会有成本了,政府就不需要再买地了,只需要把土地上的人安置好就行了。温还说到,政府当年动员农民去修路、修水库、建设城市、修建厂房,报酬就是从农村搜集的余粮。是不是有种羊毛出在羊身上的感觉??

印度的土地改革是失败的,至今仍有地主阶级存在。当政府想要征用一片土地的时候,需要获得绝大多数人的同意,一旦同意就意味着农民失去土地,失去收入来源,所以农民一般都不会放弃土地。如果这片土地有地主阶级,他就会联合当地的农民和你讨价还价,那你征地就会变得更难。你还不能强制性征地,因为印度这个政府是民选政府,农民占了大多数,你能得罪农民吗?

所以,从投资的角度看,因为土地制度和均田程度的不同,使得中国的铁公基能够快速进行,印度则是显得效率极为低下。


2、消费

中国建国后实行了非常彻底的土地改革,中国90%的人均了田地。农民获得了一片土地后,可以稳定劳作,并能够获得一定的财富积累。比如可以到市场上交易余粮,或者用余粮喂养禽畜获取肉、蛋、乳这种高蛋白产品,然后再去交易,活的一定积累。总之呢,土地就是一种财富,均田地之后的农民是有财富来源的,虽然很微薄。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的乡镇企业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力。说到底是因为农民在重新均田地后积累了财富,然后他拿出来消费,而当时中国可是有八亿农民的,简单的衣食住行就是个巨大市场,这一下子激活了村镇企业。乡镇企业活了,就需要加工机器,就需要银行贷款,国家前三十年奠定的大工业有了依托,国有银行也有了依托,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这种消费能力里还体现在2008年经济危机期间。那时候中国的城市化率还没到50%,对外出口大幅度下滑,政府把出口退税转为补贴农民,农民看到买彩电买汽车有补贴,一下子动员了起来,没多长时间就把出口滞销的彩电和汽车消费掉了。而现在,中国的城市化率超过60%,消费的接力棒从农村转移到城市,稳定前进。农村也没有因此被遗忘,前两年又开始了五通一平工程——通水、通电、通路、通讯、通排水、平整土地,而且还建立了覆盖大多数人的医保,农村消费潜力依然巨大。

印度的农村非常的穷,根子在于土地分配不均匀。从中国的角度讲,他当年的土地改革是失败的,至今仍有1/3的农民是没有土地的。农民没有土地就会去租地种,然后需要把自己劳作的很大一部分交给地主,基本上是没有收入的。所以一旦遇到灾年,这些佃农交不起地租,背负沉重的债务。印度北方邦是产棉大邦,但是很多棉农因为没有自己的地,还不起债,最后会就会自焚。因为土地不是他的,没地方说理去,政府又救济不上,那只能自杀了。印度现在仍然有8.7亿的农民,如果算上贫民窟里的1.7亿人,印度的社会底层的人数超过10亿,其中6亿多人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赤贫人数则超过3亿。人口虽然多,但是收入微薄,乡镇企业发展缓慢,一旦遇到危机就会破产倒闭,最后老板把资本投到城市,造成农村更加贫困。国内的大工业没有了一定数量的乡镇企业的支撑,要么财政养着,要么改出口,要么靠城市,但是不能一直养啊,出口又没有竞争力,城市消费也不高,拖累整个国家工业化进程。恶性循环而已。

所以,从消费的角度来看,基本的路子就是:农村分地→农民获得一定收入→农民消费滋养乡镇企业→巨量乡镇企业支撑国内大工业。同为农业国的两国在经济发展初期,农民的消费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3、出口

中国在90年代遭遇生产过剩,国家为了甩包袱,裁剪大量国企员工,农村税负加重,国内消费低迷,解决方法就是投资拉动和出口导向,这就促成中国迫切加入国家市场分工。2001年加入WTO,对外出口巨量增长,成为支撑经济增长的主力。也就是说,当我们的投资和消费下降的时候,出口就成了当时保增长的底牌。

出口就需要竞争力、有效率,要有竞争力就需要降低成本,要有效率首先需要识字率。工业成本有人工开支、土地征集、技术投资、原材料投资。均田地的红利就体现出来了。土地是碎片化的,农民一盘散沙似的政治能力,让当地政府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进行土地征集,成本让农民承担了(先谢农民)。农民失去土地后,政府给套房子变成市民,市民就需要打工,成了廉价劳动力。而这种劳动力是经过教育的,相对印度那种会写自己名字就算脱盲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印度发展加工工业缓慢两大原因,100人劳动法和土地征集法案。说到底,还是和土地分配不均有关。土地不均匀就造成大量无地农民涌入城市,造成巨量的贫民窟。这些人如果就业不足,政府就需要救济,然后就会有财政负担,而且还会面林大量治安问题,要不强奸案变多了?所以政府目标首先要保就业,国企能塞多少塞多少,反而降低了效率。超过100人的企业,没有政府批准不能裁员,反而造成企业不愿扩大生产。而且,为了稳定农村,不让更多的人涌入城市,那么就在土地征集上重重设置门槛,进而保障大多数人的利益。莫迪前两年推动这劳动法和征地法修正案都失败了,很明显的,不改,越来越多的人没有收入,越来越多的人涌入贫民窟,整个社会就会恶化,这是长痛。如果改,国企就要追求效率,企业就会追求效率,土地就要被大量征集然后就会有大量失业,政府选票就会飘摇,这是短痛。其实就是两难。

所以,在GDP三马车中,出口和土地的关系最浅,但也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有较好的基础,可以承担这种社会转型的成本,说到底是土地制度保底。因为你失业了,大不了回家种地,对不对。但是在印度不行,因为土地分配不均匀,保底之策不足,使得政府在治理很多的问题上,土地都会成为拦路虎,动又动不得,不动又不行。


印的工业化还有希望吗?我认为还是有些希望的。最典型的就是现在土地征集法案和劳动法修改不动,说明印度人还是想稳定生活,各种社会问题不足以推动改革,只能等社会问题变得更大,社会变得难以为继的时候,印度国内最终会达成一个共识,向前走一步,然后停下来。等到不得不去解决下一个问题的时候,再往前走一步,再停下来。依次循环。所以,用泥泞的大象形容印度再合适不过。那么就好理解了,缓足的大象,怎么比得上腾飞的巨龙呢?




  

相关话题

  如何看待外媒以所谓「195万名党员资料」,称「中共已经渗透到西方各国的重要领域」? 
  中国大概还要多久会全面超越美国? 
  喜欢那兔的是否以中专,职校和小学生的背景居多,为什么? 
  如果你遇到林心如这样的同事,该怎么办? 
  2013年印度的文盲率? 
  为什么中国人很少做外企高管,却很多成功创业?印度人则相反,高管和创业需要的能力有何差别? 
  如何看待“印度核潜艇演练猎杀中国核潜艇”? 
  如何看待蓬佩奥宣布废除美官员与中国台湾接触的限制,声称「不再讨好北京」? 
  中国为什么要对俄罗斯输血? 
  怎样评价「吃地沟油的命,操中南海的心」这种话? 

前一个讨论
徒步常见的危险有哪些?该如何应对?
下一个讨论
如何看待建军90周年朱日和阅兵?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