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哪些心态是你刻意练习的? 第1页

     

user avatar   wei-an-53-17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不内耗

不让负面情绪影响自己超过3天,能强行抽离。

不苦情,不让心理活动消耗自己太多时间。有想做的事想说的话,就直接争取直接表达,不犹犹豫豫。得到负面的回应懂得立马抽身撤退,不猜测不内耗。

2. 不让别人消耗自己

跟简单的人做朋友。远离强势的、给人带来压迫感,会负面打压别人的人。即使对方再优秀,也不让对方进入自己的朋友圈和内心领土。把朋友圈过滤的尽量干净。

3. 戒掉虚荣心

已经完全戒掉虚荣心。认为包只是装东西的工具,车只是代步工具。消费时只在意自己的喜好和感受,不在意别人的眼光。购入的奢侈品都仅仅是因为喜欢物品本身,即使没有logo也会买。

4.表达出来的跟内心完全一致,并相信别人也如此

不害怕表达真实的自己,表达出来的跟内心完全一致,不让别人猜。

并且推己及人,相信别人表达出来的也跟内心表达出来的完全一致。所以任何对方语言或者行动上没有表达出来的,我也没观察到,那我就认定为没有。

这点看起来简单粗暴,但实际非常有用——不表达出来我就认为没有。能锻炼出这个心态,就再也不会浪费时间揣测别人的心思,不花费无谓的时间。

5. 不害怕表达对别人的好感

医学心理课上老师说过一个理论,“没有人会讨厌一个喜欢自己的人”。

这句话对我的影响是,让我对我的朋友亲人总是发自内心的鼓励,总是发现他们的优点,生活中帮助他们,不吝啬付出。

国内从小的教育似乎都是“谁先表达好感谁就输了”,实际上,对方那些优点是因为我们对他们有好感,是因为我们有温柔的眼睛,所以那些优点才能被看到。

所以为什么要害怕赞扬,害怕表达好感呢。如果对方会因为你的好感和善良来轻视你,不尊重你,那你走的一瞬间,他们就没有优点了。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他们的光是你亲自点亮的,你也能亲手熄灭。


user avatar   chai-sang-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告诉你一个有用到不可置信的,简单粗暴的方法:

“如果当下你感觉很不开心,那只要做一些和你现在的所作所为完全反着来的事,多半就能得到最优解。

比如早上从醒来就玩了一个小时的手机啊玩得眼睛都疼了,那立马做相反的事,比如放下手机去读书,就是对你大脑有益的反向行为。

比如周末在家用同一个姿势葛优躺了一下午啊躺得意识都恍惚了,那立马做相反的事,比如利索爬起来下楼跑两圈,就是对你身体有益的反向行为。

但不止是玩手机和葛优躺,生活中,还有许多那种“嗯?好像是有哪里不对,但是一时又说不出来”的模糊的,不太容易被人意识到的心态问题。

所以这篇柴桑就来跟你直接分享自己踩过的心态坑啦,都是我亲身验证的!这样就不用你自己去特地走个弯路再反着找解法了哈哈,快,小本本拿出来记好(不拿也行)~

ps:仔细看啊,你会发现几乎都是和我们的许多日常心态反着来的,没准你还可以从中找到一些很厉害的规律呢哈哈~


1、「为什么不能是我呢?」的心态

人的认知天性中存在着「慕好,艳羡,自利」的心态。在看见别人有什么好时尤其如此。

如果看见别人,尤其是自己身边的人偶然间取得了什么成就,接住了什么橄榄枝,总是会不由自主心痒痒的想着:

“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虽然老这样想让我看上去很酸……其实我明白别人也不会是一直这么顺利,可能他也在一直努力厚积薄发,但这是人的本性心态,我也从没想过刻意去克制。(想克制也克制不住呀)

直到大学时有一次遇到了一件很倒霉的事,特别沮丧时,我也试着想了想这句话:

“为什么不能是我呢?”

那一刻,好像突然发现了自己曾经一度认为是羞耻的心态的一种全新用法……

心理学家肖恩-阿克尔指出,我们不能单单依靠别人拥有的外部条件,去推测这个人的长期快乐程度。那同理我们也不能单单依靠自己遭遇的一些不顺,就过度否定自己,质疑老天不公。

既然“为什么不能是我呢?”这个心态很容易被用在别人遇到的好事上,那我们不也可以把它用在自己遇到的坏事上嘛。

人生简直就豁然开朗了呢。



2、「懂得越多就越少」的心态

现在我越来越觉得,学习是一个反主为客,发现无知的过程。

以前我学习,是为了感受“天哪我真是懂得越来越多了呢!”,但现在我学习,是为了感受“嗯,原来我还有这么多不懂的啊!”。

2013 年,由瑞典教授 Hans Rosling 发起的 Gapminder 基金会,启动了一个项目,叫做「无知」(Ignorance Project)。

无知项目采访了全球各地区的学生、教授、学者,让他们回答一系列关于「我们这个世界」的问题 ——比如全球人均预期寿命是多少、有多少人能够用电,等等。

结果他们发现:许多人的正确率还不如黑猩猩随机选择答案。

不知道有没有夸张2333,但足够说明一件事:即使是对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我们似乎也并不是那么了解。

以前我觉得知识是一片拼图,只要我懂得越来越多,总能把这块拼图给补得越来越全。

但现在我发现,知识并不是像一块块静止的拼图碎片那样只需要收集拼凑,而是像一颗颗种子、每收集一颗,只要用心的培养和浇灌,它就会生长蔓延得越发旺盛,会开出未知的花朵,会结出意想不到的果实。

世界如同汪洋大海,我们漂流于其中。

每往前一步,我们看到的海平线只会更加辽阔。

在这里我也必须告诉你:听名人的演讲,直观感受大佬的思维,真的是高速提升自己最快,最便宜的途径,千万别在年轻时放弃这种好事。

死读书有时候我会感觉很无力,但听演讲就不会,我经常下午吃着零食就能顺便听完一两节。我收藏了觉得最有启发的100场演讲,如果你也需要,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拾柴院】,我把我分类整理好的演讲都分享给你hh(害,真的是私人宝藏)

如果你暂时看不进去书,一定要试试听演讲,真的,不然真的没什么能让你学习进去的了……

还有一些我在大学成长为自媒体作者的私人书单和学习课,极大的提升了我的行动力和认知,我也一起整理了一份,都是我花很大心思搜集的,相信一定能帮助你少走弯路啊!



3、「没有终点线,只有里程碑」的心态

人类随着上千万年的达尔文洗礼,一直留存着「熬出头就轻松了」的基因后遗症。

因为人是高等动物嘛,不像蛾子螳螂啥的,繁殖一次就油尽灯枯,我们的祖先为了繁衍后代和适应生存,几乎耗尽了所有。

所以我们的骨子里,也总是渴望着在付出这份巨大代价后,有某种“抵达乌托邦,一劳永逸”的方法。

这些句式你一定从小听到大:

  • “等你上大学了就轻松了。”
  • “等你工作了就安心了。”
  • “等你结婚了就稳定了。”

而有终点线心态的人,往往也会变成这样:

  • 大学甚至高中毕业后就不再学习。——「认为应试教育的结束是学习的终点」
  • 找到一份体制内国企的工作就安于现状。——「认为稳定的工作是职业生涯的终点」
  • 结婚后就不再想着如何维系感情,甚至表白成功恋爱后就不多陪女朋友了。——「认为把对方追到手是亲密关系的终点」

这就是「终点线心态」,它会让人认为人生的意义感非常有限,自己无需再努力去求知和探索,凑合活着就行。(因为感觉已经到终点了呀)

我之前也在自己学习中,生活中的舒适圈里混……但试着踏出去后,我才发现世界只会变得更广阔,并不会有一条终点线躺平等着我,现在顶多就算个里程碑而已。

感觉经验的累积就像是垫脚石一样的东西,可以不断把你往高处托,不断探索人生的天花板。

“觉得舒服了,就可以躺下了。”这样真的会让你错过很多啊。



4、「最大阻力路径」的心态

在我最头疼的物理学里有个让我印象深刻的词——「最小阻力路径」

它是说所有物体,都是沿着阻力最小的道路运行的。

但后来我发现,不仅是宇宙真理,就连人的本能,也总是会选择那个具有“最小阻力”的路径去做。

比如,读罗素的《西方哲学史》很烧脑,但读《霸道总裁爱上我》网络小说就容易得多了,我周末躺在家一天就能读完两本。

思考明天怎么安排学习计划很头疼,但思考晚上吃什么就容易得多了。我特么以前真的宁愿想一下午晚上吃啥都不愿意想想后天的考试怎么复习。

这就是“最小阻力路径”,它让我们习惯于去选择那些更容易,阻力更小的事情去想,去做。

但长期只想这些肤浅的事,我们就会逐渐丧失深度思考的能力,甚至不知不觉变废,变成咸鱼……

所以在这之后我的逆向操作就是:在有这种认知之后,就刻意选择阻力较大的那个路径。

也就是说,当我现在想看一本网络小说的时候,我就偏偏反其道而行之,选一本需要深入阅读和思考的书,比如《白鹿原》来看。

当我发现我一直在想晚上吃什么的时候,那我就偏偏要去想想明天的学习计划并列出优先级,等思考完这个问题后,再去想晚上吃什么。

听上去真的有点反人性啊,但是相信我,你一定要试试,不要害怕。

我前一个星期也不太适应,但等我习惯了这样反向思考后,我生活中许多曾经纠结的,拖延的困扰都消失了,相信你可以适应得比我更快的~



5、「少忍耐,多发发脾气」的心态

不知道是不是许多人曾经都当过讨好型人格啊……(至少我看见很多人,包括我都是)

哪怕我自己还没收拾好,同学让我帮忙占座我就会跑着去,哪怕我自己还没复习好,室友找我借笔记我也会先借。

我总是尽量把自己好的一面展示出来,认为这样别人也会好好的珍惜我。

但有时我也会迷惑,好像有些人看着很有棱角,很我行我素,而且还会经常做出一些「不够善解人意」的事,但却得到了更多的尊重和认可。

但后来我明白了,其实别人并不是看中了他们「不够体贴」的一面,而是被他们那种「想要什么就会表达,不愿意的事也会直说」的坦率气质所吸引了。

并不是说体贴不好,付出不好,只是如果对一切索取都全盘满足,不懂得在一些自己不太乐意的场合发发脾气,那大家就不知道你“对人好的底线在哪”,没有底线的“好”,是很难被人重视和珍惜的。

说得可能会不太礼貌一些:对“免费”的东西,大家可能会喜欢,但不会珍惜。

所以一定要学会发脾气啊,就是得发脾气才好使,弱弱的说一句,很少有人愿意听进去的。

也送你一本帮我从曾经的敏感和小心翼翼,转变到现在有底气拒绝别人,让我生活变得开心了很多的书吧——《亲密关系》,来公众号【拾柴院】就可以看到这本电子书,如果你现在处于以上的状况,记得一定要看啊,或许会帮助你改变你的未来啊。多爱自己一点,对自己上点心,你是值得的(^し^)。

而且啊,其实只要发过一次脾气了,大家就懂得你的底线在哪里,尽量不会做让你再发脾气的事了。但如果你忍了下来,那大家还会做很多很多次需要让你忍的事情。

林奕含在《房思琪的初恋乐园》说:忍耐不是美德,把忍耐当成美德是这个伪善的世界维持它扭曲的秩序的方式,生气才是美德。(可能有点极端,但也可以参考的)

所以要记得「在某些时刻,在意自己比付出和给予更重要」。


6、「渴望痛苦」的心态

之前读《工具》这本书,里面有一个叫做「逆转渴望」的工具,初次看的时候觉得特别魔幻,但去实践了一下,我才发现这个工具的牛逼之处。

这个工具的具体操作就是「三句话」:

⑴ 「放马过来吧!」:将出现在你面前的痛苦视为一朵云,然后对着那朵云默默呐喊:「放马过来吧!」感觉到有一股对痛苦的强烈渴望把你推向云里。

⑵ 「我爱痛苦!」:当你在云中持续前进时,无声地呐喊:「我爱痛苦!」尽可能深入痛苦之中,让自己与它合二为一。

⑶「痛苦让我自由!」:你会感觉到那朵乌云把你吐了出来,并在你身后合上。这时,请带着坚定的信念在心里对自己说:「痛苦让我自由」

其实这个工具,就是试图去帮我们克服痛苦,并且让我们主动去“渴望痛苦”。

此时你的第一反应可能是:哈?痛苦我躲都来不及,柴桑你还让我去求虐?

别急别急……我来告诉你这个心态为什么你一定得去试试。

其实我们生活中许多痛苦都是被幻想出来的,比如上课不敢提问,怕提了弱智问题被人嘲笑,走在街上不敢和陌生人搭话,怕显得自己突兀很没礼貌……

但其实,让我们觉得痛苦的东西并不是那件事本身,而只是在害怕做之前的未知。所以只有先去做了,才能真正的克服痛苦。

想要真正的改变,就必须先改变行为,而不仅仅只是改变态度,所以你要先去「渴望痛苦」,才有机会「击败痛苦」,并且发现:很多痛苦都只不过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罢了。

不信?你现在回想一下是不是许多曾经让自己紧张害怕得不行的事,最后都不过是虚惊一场?~



8、看见好的回答不只收藏,还点个赞

(疯狂暗示,疯狂暗示)

点赞是对创作者最大的鼓励和支持,给ta点一个赞就是无声的鼓励,让ta未来还能写出更多更精彩,实用的内容。

点赞还可以让知乎懂你的心思,给你以后推送更多相似的优质内容哦~


对了,最后跟你介绍一下我自己

我是柴桑,一个会画画,会写段子,懂营养学的干货答主,也是个喜欢用自己接地气的文风去帮助你走出年轻的迷茫,扩宽眼界和思维的人。

我有一个公众号,叫【拾柴院】

虽然现在毕业不到一年,但我已经在知乎/公众号输出了超过200篇原创内容,目前大概有二十万人在看我的文章。在我的每条推送下,都会有比我正文还长的读者留言和心得分享,许多人都在我的留言区找到了共鸣和收获。

同时我也总结了我写作三年以来的经验和技巧,这些经验让我在知乎获得了60w+的赞同,也让我收获了近20w的读者,这些经验我都总结成了干货,来公众号【拾柴院】就可以看到我给你的分享。

我也会不定期抽奖送书,请大家喝奶茶,给大家看看我画的画,我把【拾柴院】当成我的小家一样经营,把它打造成一个很有爱的地方。也欢迎你来玩~

最后别忘了,关注我可以随时查看往期的高质量回答~

@柴桑

我的新书《另一种天才》已上市,希望给到你更多成长启发,认知外挂~

期待你的阅读和收获噢~期待你的阅读和收获噢~我的这些回答也可能帮助到你:


user avatar   EulerAI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欺骗自己。

不论情况有多糟糕,任何时候都直面问题,不停止思考与解决问题。如果不开心,也不回避负面情绪,不假装开心,而是会完全接受这样的状况,因此有时也会刻意提醒自己释放一下,再继续解决问题。

比较小的时候,每当遇到一些问题,周围通常没有人会试图帮助解决,大人却总是要求我“人就必须时刻活泼、开朗、积极、乐观”,好像表现出任何负面情绪,指出真相的确糟糕透顶,就都是道德有亏的,或者是一种弱小的表现。后来我意识到,这主要是因为那时身边很多人的精神力量与做事能力都太不足,不敢面对现实,以至于还没仔细了解问题,就已经投降了。

然而对遇到问题的我来说,不论如何努力按着鸡汤去说服自己用积极乐观的方式思考,实际情况总还是一样的极端糟糕,什么也改善不了。那些糟糕的信息,没能被及时处理,而是被我自欺欺人地一时糊弄过大脑,却只会一点也不漏地堆积下来,堵住正常的知觉。强行乐观,导致我天长日久地处于一种精神越来越麻木的状态,过着行尸走肉的生活。不,或许都不该叫“生活”,只能算勉强活着而已。

也不知道从多大的年龄起,好不容易才学会了直面问题,再也不强行乐观,不逼迫自己“听话”。从那以来,任何极端的情况都能接受并努力应对。很多时候,尤其是做公益的情况下,总会不停地遇到超出常态的状况。那些把事情估计得过于轻松、美好的人,总是被吓得一筹莫展,乱成一团,甚至会开始给团队增添困难。但对我来说,情况越难,我就越会很快平静地接受一切,做事反倒更加有条不紊。这种状态也有助于把许多人稳住,还能帮他人梳理负面情绪和矛盾。

如果情况确实就是那么糟,该悲观就得悲观,该不开心就接受不开心。一时半会儿有部分问题解决不了,就接受这个状况,能解决多少问题就解决多少,不必为一个人没有无穷的能力而感到自卑、自责。所以,每多做一点事,就会多一点幸运和被认可。不强行乐观,并不是懦弱,反而是一种强大,也正是脚踏实地解决问题的动力。

这样的心态之下,死都不怕,同时却又永远都会谨慎地、努力地生活、做事。


user avatar   dai-45-60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不做圈子里的最弱鸡

之所以这个心态要刻意练习,是因为现在的人很强调圈子理论,每时每刻都想往更好的圈子里面挤。

但如果你是圈子里最弱那个,往往会因为“踢猫效应”,而成为受害者。

因为对弱于自己的人发泄自己的不满跟怨恨几乎可以说是本能,而一旦你身处于链条上最弱的一环,那你就很容易成为这些不满跟怨恨的载体。

一旦发现自己配不上某个圈子的时候,要么争取上游,要么岔道而走,这不是容易的事,有的时候这意味着放弃,但一定要知道,来日方长。


2、有些事情你是做不好的,时刻提醒自己不是人民币

很多时候,即使你做到99.9%完美了,也会有人抓住那0.1%不放。

时刻提醒自己不是人民币这个心态,真的帮了我很多忙,以前是讨好型人格,面对周遭人的请求,我很难拒绝,经常搞得自己很痛苦,又想维持前后一致的个人形象,活得很心累。

后来看了《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跟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的一些作品,才知道,人痛苦的根源之一,就是:我必须把事情做好,得到别人的认可,否则我就是个loser

即使是人民币,不是还有人是金钱如粪土吗,对吧?


3、时刻保持可归零的姿态

我大学学的是伪生化专业,不是我的志向所在,后来在学校尝试了电商创业,虽然赚了自己第一桶金(对我自己而言),但还是觉得不适合自己。

大学接近尾声的时候,看上了互联网的前卫跟活力,所以就开始自学互联网的知识,进了互联网的公司实习,现在虽然刚毕业不久,也开始着手自己的新一轮互联网小创业。

不是过于浮躁,而是年龄越大,选择跟归零的成本就越高,如果当时没有选择尝试各种各样的东西,尝试突破自己,我今天可能是一个专业学不好,又没有其它技能的差劲毕业生而已。

一定要保持可归零的姿态,试错是需要成本的,但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永远是现在。


4、5分钟原则

这个原则是我在著名心理治疗专家威廉.克瑙斯在他的代表作《终结拖延症》里学来的。

所谓5分钟原则,就是把要做的事情,最容易的部分放到第一个五分钟,完成第一个五分钟之后,自然而然地就进入下一个五分钟。

就比如现在这篇回答,每天在工作之余,还要做到分享其实是一件很难坚持的事情,至少对于我这种一开始500字要憋3天的人来说是这样。

所以,在我极不想打开电脑敲键盘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花五分钟打开电脑,选择一个能回答的问题,如果还是不想写,就换成健身或者打扫房间吧。

就这样,居然莫名其妙地把码字输出的习惯坚持了下来。

不要轻言放弃,凡事先开始五分钟再说。

看到这你一定也是想认真培养好心态啦,前5分钟,先给君佳点个赞点个收藏,做做笔记吧~


5、 可以偷灵感,但不要模仿照搬别人

乔布斯说过,对于偷取好的灵感,我们向来都是厚颜无耻的,但模仿灵感是需要硬实力的,你可要一天整成范冰冰,但不能一天读成一个林徽因,美丑各有赛道,每个人都是原创,但总有人会不知不觉间活成盗版。


6、避免过度消耗自己

过度消耗自己并不等于努力,用过度消耗换来的成功,你也无福消受,因为身体的健康程度不可逆。

以前总是喜欢用熬夜做事标榜自己,小创业那会儿,后来才发现,周边优秀的人都有一个共性,踏实的自律跟足够优质的睡眠。

你需要过度消耗自己才能做好事情,只能说明自己对生活的把控跟做事效率还有待升级。


7、不要等一切准备就绪再开始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有枣没枣,打一杆子再说”,美国有句名言说:“Hit the road and see what hapeens”

听起来都很有道理,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话出现呢,就是因为,你永远能找到不行动的理由,要么是天时,要么是地利,要么是人和。

在学校装模装样创业之前,其实是跟着一个师兄在学习电商的东西,那时候总是觉得,自己学的不够全面,安排还不够妥当,直到后来师兄想转型,才被迫自己做。

谁知道一起跟着学习的同学,已经老早就开始“自立门户”了,边学习边做,后来他发展得不错,还获得了学校3万块创业基金奖励。

做一件事,如果你立刻开始,你就会遇到具体的问题,具体缺少的资源,要考虑的问题,就不是怎么移动面前的大山,而是变成了手里的锄头要往哪里出力。

很多同学可能没有那么多的学习方向,其实在我发现自己的专业不适合自己后,我学习了一系列的东西,比如说写作、摄影、PS、心理学等等,尤其是学习写作技巧跟新媒体运营,这小两年里我的收入翻了有5倍不止,在学校里就成为了独立创业者,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愿君佳」通过“技能”的方式,我把这些经验跟方法都分享出来,只要认真些,你的方向感跟实践能力会大幅提升~


8、不重复地向别人解释自己

能理解你的人,即使你说一遍,他没能理解,也会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与你讨论;

不能理解你的人,你再怎么解释,他们只会跟你保持一定距离猜忌地凝视你,或者根本不会放在心上。

实际上,漫漫长路,除了真正看中你的人跟合作伙伴,没有谁会给你加持,内心敞亮,自知自事,做到问心无愧就够了,别人一两句肯定,真的算不了什么。


9、珍视自己已得到的东西

心理学上有个效应叫“蔡戈尼效应”,指的是人总是会偏向于忘记那些已经有结果或者已得到的事物,而对中断了、未完成的、未得到的事物耿耿于怀,有始有终,一件事情一旦开始了,不完成就会很难受。

这是一个很中性的效应,用在做一件事情上,很多时候是有利的,但在值得我们珍视的东西上,就需要刻意抵抗了。

以为得不到就是最好的,失去了才知道自己是活该,这种剧情每天都在上演。

刻意去珍视值得我们本该珍视的一切,是每个人都要有的心态。


10、最好的一面应该展现给最爱你的人

我们犯的最大的一个错误,就是把最爱的人当成避风港湾的同时,还当成了情绪宣泄的出口,把自己最糟糕的一面,理所应当地展现在最爱的人面前,反而把体面、耐心、跟冲到最前线的勇气都留给了逢场作戏的陌生人。

最爱的我们的人愿意与我们分担,不应该成为我们恣意妄为的筹码。


1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不要小看这个老生常谈,这是我一直注意的心态,这句话也对应了一个心理学效应叫投射效应,指的是把自己的特点简单归因到他人身上的倾向,以己度人本身就是一种认知障碍。

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你觉得美的东西,别人未必欣赏,你的价值观,在别人看来可能愚蠢野蛮,懂了这句老话,或者说这个效应,可以做到对很多事情都释然。

《奇葩说》里,黄执中说过一个观点,就是他女朋友很喜欢看《名侦探柯南》,他自己一点也看不下去,但从来都不会阻止他女朋友去看,即使自己不参与,但也会最大程度地尊重。

当别人不理解的时候,不用硬碰,当自己不理解别人的时候,不用强求。

就像现在,如果这个答案又触碰到你,就麻烦你花一秒钟点赞支持一下君佳,如果没有,也感谢你的阅读。


12、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

一句话,就道破了做事情的秘诀,很多人就是在最后一步松懈了,才给了竞争对手可乘之机,如果做不到像短跑运动员那样最后关头权利以赴,至少也要保持刚开始时的谨慎跟谦卑。


13、不要表现得一无所求

我很讨厌佛系这个词,因为普通人根本做不到,表面佛系,内心渴求,那叫虚伪。

但“会哭的小孩有糖吃”,这句话有前提条件,就是你必须惹人疼,惹人疼是本事,敢哭是勇气。

一定要做一个惹人疼又会哭的“宝贝”,因为“若你总是一无所求,别人索性就不给了。


14、撕掉别人给你的标签

因为别人一句你真能喝,就不顾自身健康死命往里灌;

因为别人一句你人真好,就忘了自己手头里的事务,成为万金油;

因为别人一句你真大方,就把生活费、养家钱都用到请客上面;

因为别人一句你真强壮,就把脏活累活往身上揽;

别人只是客套,你就把自己累趴。

做自己从来都不难,量力而行啊,亲。


15、节省不必要的争辩

以实力取胜,往往能收获善意,争辩一旦开始,就没有赢家。

尼采说:“与恶龙缠斗,自身也成为恶龙。”

段子说:“不要跟猪摔跤,你一身泥泞,猪可能乐在其中。”

曾国藩说:“欲以口舌胜人,转为人所不服也。”

如果觉得能赢,就赶紧拿到奖杯,如果觉得不能,就赶紧闭嘴。


16、永远保有20%神秘

不是耍心机,也不是阴谋诡计,仅仅只是保留神秘跟实力,把自己100%交付给他人,一旦受到伤害便是100%的暴击,而保持过多的神秘,又很容易让他人觉得冷漠,所以,根据二八定律,保留20%

留下20%让对方去探索,是个很有趣的过程,20%会不断减少,这意味着我们需要不断地更新,积累自己,也倒逼着自己输入,这样便形成了良性的循环。

所以,即使你已经把自己展露无遗了,不用担心,你也可以通过学习,成为更有魅力的自己。


17、无论如何也要试试

我是大四才开始准备扎根互联网方向的,当时周边的人大都劝我不要想不开,不是自己的专业,又没有靠谱的经验,还不如考公或者直接去学校当老师。

但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当时跟老妈说了这样一句话:“反正我也没有什么可以输的,让我去试试。”

后来真的小有起色,也开始着手组建了自己的小团队,拿着对我来说算不错的收入。

即使不为证明我可以,也为证明我不可以,这才叫年轻。


18、我所遇见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是我的老师,因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东西。 ——爱默生

感谢大家每一个点赞跟阅读,能看到这里,说明你是一个真正想改变的人。

对了,自我介绍一下,我是君佳,一个(立志成为)生活区up主,爱摄影,爱旅行,爱说大实话的干货学习答主。

现在大概有20万个读者在看我的输出,80多篇回答获得了60w左右的点赞,目标是不仅要有趣,还要有料,还要爆照,我会精心撰写心理,学习,理财,运动,习惯,人际关系,思维,生活等方面的文章,因为我一直认为,只有全方面地精进,才能获得更轻松幸福的人生,点击关注 @君佳 随时点击查看各类高质量回答~


近期比较热门的回答,希望也能给到你参考:

生活中有哪些不起眼的坏习惯需要改变?

有哪些人际关系方面的小技巧可以保护自己?


user avatar   chen-wen-bin-97-6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每天告诉自己一遍,危机在追赶我。


user avatar   leihuangd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掐指一算,今年正好是我出国第 11 年。

我从一个 17 岁中二迷茫少年,逆袭到海德堡大学博士生各方各面的心态,都至少有 361 度的转变。


以前呢,我身边有谁就跟谁玩,对未来的计划= 0,人生最重大的事情就是刷人人网、发帖(暴露年龄了捂脸逃走)。

现在有一套高效的学习方法,每天计划日程,懂得自动屏蔽社交媒体,还拥有着一个优质、有趣的朋友圈


好基友在 Bloomberg 工作,伦敦办公室的风景:


很庆幸能够学会转换心态,我回顾了一下过去这 10 年,总结出 10 个让我收获最大的心态,跟你分享,希望也能给你带来一丝启发。


1. 校准情绪时间线

你早干嘛去了!
刚才怎么不说?
我当初真是瞎了 眼!
生块叉烧都好过生你!


熟悉吗?

这些吵架常用语有一个共同点:他们的情绪时间线都在过去,而不是现在

气别人没有早点行动;
气自己当初做的决定;
没生个省心的孩子......


情绪停留在过去,不会解决手头上的问题;更可怕的是,它还会产生新的矛盾,影响你现在和未来的心情和人际关系。


所以,下一次发现自己为小事烦到爆炸的时候,先深呼吸一口气,把你的时间线拉到现在,想一想

  1. 我手头有什么问题?
  2. 生气能解决它吗?
  3. 有什么解决方法、能够最大程度地接近我的预期目标?


多练、多调整,你的气会越来越顺,心态越来越好。


2. 小池塘的大鱼 vs 大池塘的小鱼

我先说个自己的故事:

我在考研的时候迷茫了。

一个声名远扬的牛津大学,一个是名不见经传、但教授很牛的音乐学院;两个都给我 offer 。


当时的导师听我诉完苦,问了我一个问题:

Do you want to be a big fish in a small pond, or a small fish in a big pond?


的确,牛津是个很棒的学校,机会多多,所有人都会挤破头争取;但另外那所,到底也是皇家音乐学院,资源一样不会少,竞争却大幅减少。


后来我调整心态,放弃了牛津,来到威尔士。

后来嘛......我硕士成绩拿到年级第一,成为了简历上骄傲的一笔;获得跟 Angela Hewitt 这种钢琴家上大师课的机会;享受了两年斯坦威三角钢琴,毕业表演还很荣幸地,在一台 18 世纪的法国琴上演奏。


是不是很美腻?看上面的画:


我庆幸当时选择了小池塘,并成为了其中的一条比较大的鱼。如果你也在纠结类似的人生抉择,这个心态或许会帮助你做出决定。


3. 努力绕开负面

UCD 的心理与行为科学教授 Alison Ledgerwood 做过一个很有趣的实验,测试正面/负面的信息对选举中投票者的影响

他们告诉实验者,有一个州的时任州长准备参选,并以正面/负面的角度呈现他的业绩。
第一组实验者被告知,该州长保住了全州 40% 的岗位;
第二组则被告知,该州张失去了全州 60% 的岗位。

有趣的是,当第二组得到正面的信息时,他们还是没有改变对州长的坏印象


Ledgerwood 教授在她的 TED 演讲中的一句话我一直牢牢地记得:


从好到坏很容易,从坏转换到好要难得多。

简直是人脑的一个大 bug。


所以你必须有意识地、努力不让自己被负面想法吸进去:

  • 多想今天发生的好事情
  • 记下值得开心的小确幸,有空翻看
  • 收集一个听了就高兴的歌单


4. 10-10-10 思考

再上一个大脑的 bugthe Region Beta Paradox [1](「贝塔区域悖论」?暂时没找到中文翻译):

人不会被强烈、持续时间长的痛苦打倒,却会被不那么强烈的、一时的破事击溃。


这背后是有科学解释的:

极其不幸的遭遇会激发人体的保护机制,让你尽快恢复;

而不太严重的烦恼,不会激发这个机制,你也因此容易沉浸在负面情绪里无法自拔


想想好像的确是这样:

有多少女生碰到男朋友劈腿,整个人变身私家侦探,表面镇定、理性分析、查找证据

而男朋友如果饭后不刷碗,上床不洗脚,却能引爆五百次核能大吵


这里献上一个有用的小技巧,来自苏西女士『10-10-10 改变生命的决策工具』书里的三个问题

10 分钟后我对这个决定会有什么感觉?
10 个月后我对它会有什么感觉?
10 年后呢?


下次要崩溃之前,先考虑这几个问题,再来解决矛盾,不要再让这个 bug 控制你的情绪啦。


5. 假设无辜心态

英文有一个短语很有趣,也很难翻译:

to give someone the benefit of the doubt


一个解释是:当你有「相信别人好的一面」和「相信坏的一面」两种选择,选好的那一面。

还有一个解释是:还没有全面的证据时,假设对方是无辜的而不是恶意的。



操作很简单:问问题,而不是下结论。


比如,一个匆匆跑过的人,撞了你一下。

与其下一个「太不小心了,我差点被撞倒、很可能受伤!他有什么毛病啊」的结论,

你可以想,

  • 他为什么要这么赶?
  • 他是不是有什么很急的急事?
  • 可能他脑子在想别的事,没注意到自己碰到别人。还好我也没事。


这样的心态会从内而外,让你变成一个更美好的人:

心态更开放;
共情能力更强;
不会因为小事纠结;
更乐意帮助他人。

6. 自私无罪

说到讨好型人格,我不得不想到『老友记』里的莫妮卡,敲可爱:


人和耶稣的之间的区别在于:

耶稣是乐意牺牲自己的,

人需要把自己考虑进去。

你是人,不是耶稣;共情是必要的,但是健康的共情,永远把自己摆在跟对方平等的位置


下次有说不出口的「不」时,想想自己会得到什么,而不是他人会得到什么。

这种“自私“不仅无罪,感觉还很好;因为这其实是自爱


等你习惯这种内心充满爱的感觉以后,就不需要再以讨好别人来获得认可啦。


7. 无知的心态

亚里士多德有一个金句:

The more you know, the more you realise you don't know.


做学术完全就是这样的感觉。

论文读得越多,越觉得学海无涯;理论知道得越多,越明白山外有山


有人把知识比喻成一个圆圈,已知的在里面,未知的在外面;

你在学习的时候,其实不断地在增长圆圈的直径,所以圆周更长、接触到的未知领域也越多 [2]


为了方便理解,我作了一张示意图,感受一下来自音乐生的灵魂美术



但是你的圈圈在变得够大之前——也就是你成为专业人士或者经验丰富之前,会有一个自信爆棚期,也叫“傻峰/愚昧山峰”;但其实此时你的知识储备,还完全不足以支撑你的蜜汁自信

这也是专业人士“看傻子一样看你”的时候。这种现象,叫 Dunning Kruger Effect /「邓宁克鲁格效应」,或「达克效应」)


大家还记得前两年风靡朋友圈的这张图吧:


所以为了避免傻峰,你要一直保持谦逊、无知的心态,才能够慢慢得到丰富的知识+与之相匹配的自信


我开始写这个答案的时候,万万没想到还要考验我的美术功底......这图画得我手都断了,要不你送我个赞吧,我也有动力画更多的灵魂示意图。


8. 习惯不舒适


美国最硬的海军三栖特战队——海豹部队」有一个很有名的警句:

get comfortable being uncomfortable

「习惯不舒适」,原谅我的能力翻不出英文对称的美感......


一直蜷缩在自己舒适圈、不挑战自己的人永远没法进步;但是另一方面,走出舒适圈的确是个难以享受的过程。


对于习惯不舒适,可以这样想:

先不想这个有多难受,先做最小的一步/坚持一分钟,然后下一步/下一分钟,等你一点点坚持下来,会发现自己其实已经走了很远。


等你习惯它的时候,这个强大心态会给你带来质的变化:


9. 吵架归吵架,吵完要复盘

对所有跟重要的人吵的架,都要抱着回看电影的心态

千万别心大,吵完就忘,下次再吵,无限循环。


等双方的火气过去,可以坐下来一起回顾

  • 我为什么这么生气?
  • 我对对方的期待是否太高?
  • 我下次可以如何改进?

如果你觉得当局者迷,还可以换成别人的角度

  • 别人会怎么看这个问题?
  • 别人会怎么处理它?


每次吵完架抱有这种心态,只会出现更少的言语冲突,不会经历更多的火山爆发。


10. 好就赞。

我曾一直觉得自己在知乎的赞同很珍贵,轻易不给赞。

自己开始写才发现,一个回答需要多少积累、查书、找图、推敲字句、反复修改,所以,读到好内容,随手点个赞,鼓励更多的优质内容~


洋洋洒洒写了快 3000 字,希望能给你一些启发,帮你调整好心态,找到自己的最佳状态。



要是你觉得这篇盘点还有点儿用处,就收藏/关注我一下吧将来的成长干货,再也不怕错过。

我就是那个,搞搞学术、英文挺溜的蝶泳专家。欢迎关注,不教游泳。

参考

  1. ^ 原研究:http://www.careymorewedge.com/papers/thingsnotsobad.pdf
  2. ^ 示意图来自ardalis.com; 「未知的未知」是美国著名政客/国防部长 Donald Rumsfeld 的回答:The Unknown Unknowns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iPe1OiKQuk)

user avatar   xiong-xian-sheng-21-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1.不要脸。

我不在乎别人说什么,必须不敏感,不玻璃心,钝感力强。

2.重视自己的感受。

一点都不在乎别人的评价、议论、看法,即使听了,也完全不当回事,别人对他的负面的看法,丝毫影响不了他。

3.胆儿大

遇到事情不慌张,很镇定,很镇静,敢做敢当,不怕困难。

4.无所谓

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能吃得好,睡得好,内心可能会有点小波澜,但不影响他的正常生活。

5.心大

不斤斤计较,对一些小事情、小问题不计较,不纠结,不纠缠,为人大方大气大度。

6.记性不好

对于一些烦心事,看得开,想得开,放得下。

7.装傻

拥有非常好的心态,积极、乐观、向上、平和。

8.禁欲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随便

懂得跟自己和解,懂得接受自己的缺点,懂得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不跟自己较劲,不跟自己过不去,不喜欢钻牛角尖。

10.好(HAO四声)事儿

爱学习,喜欢读书,懂的东西非常多。

11.聪明

格局非常高,想的东西一般比较深刻。

12.边界感

自动远离烂人烂事,远离不靠谱的人,远离那些让自己感觉不舒服的人。

13.闷骚

不拒绝孤独,反而觉得孤独是一种享受,很享受一个人的世界。

14.格局

有很强的包容心,对于别人的小错误都可以包容。

15. 懂礼

懂得尊重他人,懂得忍让,懂得谦让他人。

16.不臆想

对于一些事情,不过度解读。

17.装逼

喜怒哀乐不会表现在脸上,懂得控制自己的脾气,不会乱发脾气,甚至没什么脾气。

18.爱咋咋地

不喜欢跟别人争,不喜欢争辩,觉得争辩没什么意义,喜欢顺其自然。

19.笑面虎

很少生气,很少动怒,性格温和。

20.蔫坏

城府很深,运筹帷幄。

21.睁眼说瞎话,拍马屁

情商高的体现。


user avatar   zhai-mou-94-79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你对友谊怎么定义的,如果是指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友情,我觉得我在知乎上认识的兄弟和我几乎都是纯友谊。

我们只聊人生,工作,生活,只字不提风月,说真的,我们之间的友谊太纯了,完全没任何杂念,如果你跟我说我们不是纯友谊,我都觉得你在侮辱我们。


但是如果你说的友谊是那种互相知道对方的一切事情,已经把对方引为人生的知己了。彼此之间完全信任,发自内心的欣赏对方所有的优点,能包容对方所有的缺点,而且不出意外,两个人准备相处一辈子。

这种情况,你跟我说这是纯友谊,我不太信。或者说我是有一点点信的,毕竟这个世界太大了,总有一些人,非常的欣赏对方,但是对对方是真的没有红尘中男女之间的那种兴趣。

比如说女方喜欢大叔,男方喜欢御姐,但是男方是小鲜肉,女方是萌妹,彼此觉得对方贼优秀,但是就是不符合自己的喜好啊,那确实可能存在纯友谊。

但是我信归信,我不接受我的男人有,也不会让自己有,这是底线问题。都有灵魂上的知己了,另一半的存在是干嘛的,身体上的伴侣吗?

或者说的再直白点,我相信有,但是我不接受这种关系的存在。


user avatar   qi-qi-ba-ba-84-7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你对友谊怎么定义的,如果是指君子之交淡如水的那种友情,我觉得我在知乎上认识的兄弟和我几乎都是纯友谊。

我们只聊人生,工作,生活,只字不提风月,说真的,我们之间的友谊太纯了,完全没任何杂念,如果你跟我说我们不是纯友谊,我都觉得你在侮辱我们。


但是如果你说的友谊是那种互相知道对方的一切事情,已经把对方引为人生的知己了。彼此之间完全信任,发自内心的欣赏对方所有的优点,能包容对方所有的缺点,而且不出意外,两个人准备相处一辈子。

这种情况,你跟我说这是纯友谊,我不太信。或者说我是有一点点信的,毕竟这个世界太大了,总有一些人,非常的欣赏对方,但是对对方是真的没有红尘中男女之间的那种兴趣。

比如说女方喜欢大叔,男方喜欢御姐,但是男方是小鲜肉,女方是萌妹,彼此觉得对方贼优秀,但是就是不符合自己的喜好啊,那确实可能存在纯友谊。

但是我信归信,我不接受我的男人有,也不会让自己有,这是底线问题。都有灵魂上的知己了,另一半的存在是干嘛的,身体上的伴侣吗?

或者说的再直白点,我相信有,但是我不接受这种关系的存在。


user avatar   he-jia-43 网友的相关建议: 
      

对于传染病防控,疫苗的研发虽因为时间长而无法在早期使用,却能成为后期避免长期传播的有力武器,

快速发展的疫苗技术,可能是今后我们应对传染病的一个关键科技。

疫苗是通过将病原体的特征物质(抗原)暴露在机体免疫系统中,但减去了其有害或者致病的部分,从而使得机体在不患病的情况下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因此,如何鉴别并研发病原体的特征性物质,是疫苗研发的关键。

那么,我们都有哪些疫苗技术了呢?

  1. 减毒或灭活疫苗

这一类疫苗的远离很粗暴简单,就是把病原体杀死(灭活),或者杀死一部分(减毒),使得其致病力显著下降甚至消失,但其抗原却能被身体很好的识别,因此是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类技术。

但这一种技术的缺点在于,产生的免疫原性较弱(特别是灭活疫苗),因此常常需要加强免疫(也就是打好几针),通过多次激发身体的免疫反应来建立长时程的免疫力。

在此次新冠病毒疫苗的研制中,基于vero细胞的灭火病毒疫苗就是用的这个原理,所以也是需要加强免疫的(目前是两针)。

2. 类毒素疫苗

这一类疫苗主要针对致病原因是病原体产生的毒素物质。比如破伤风、白喉等,主要致病原因是破伤风毒素和白喉毒素。机体对这一类毒素也会有免疫反应,产生对应的“抗毒素”,从而中和毒素的破坏作用。

类毒素疫苗就是分离获得细菌产生的类毒素,或者采用生物方法,把类毒素进行一定程度的改造(例如白喉毒素的第52位氨基酸改造后,毒力降低,但仍具有诱发抗毒素产生的能力),降低其毒力,诱发免疫反应,从而建立免疫力。

3. 亚单位疫苗

这一类疫苗就是典型的基因工程的产物。其原理就是,通过基因工程技术直接合成抗原,注射到体内,诱发免疫反应。因为抗原纯度高,所以极小的量就能引起剧烈的免疫反应,同时又避免了其他的疫苗副作用等。

比如乙肝的治疗型疫苗,就是通过基因工程在真核细胞中表达重组HBsAg,获得高纯度的乙肝病毒抗原分子,注射到体内从而建立针对乙肝病毒的特异性免疫。

4. 载体疫苗

之前提到的疫苗技术,都是通过各种手段把抗原从体外注射到体内。而载体疫苗,则是直接在体内产生抗原,诱发免疫反应。

这一类疫苗是采用已知的病毒载体(例如腺病毒),通过基因工程,在病毒载体中加入病原体的特征性抗原物质的基因序列。注射到体内以后,这个载体(腺病毒)会感染身体的细胞,然后在细胞中表达插入的病原体的抗原序列,从而产生大量的病原体抗原,激发免疫。

这一类疫苗的优势在于,能够模拟病原体感染的自然过程,即感染-识别-建立免疫这样一个过程,能够诱发较好的细胞免疫,这是之前的积累疫苗很难做到的。

腺病毒等载体是人类常用的病毒载体,对身体本身是无害的。我们利用它能感染细胞并表达自身基因组的特点,通过改造,把它的基因组放入我们的“抗原包裹”。它侵入了细胞之后,会自动把这些包裹表达出来,从而合成抗原物质,激发免疫力。

在新冠疫情中,军科院的陈薇院士就是采用腺病毒载体技术研发的新冠疫苗,目前已进入了三期临床评价。

5. 核酸疫苗

核酸疫苗的远离和载体疫苗类似,但更加直接。是直接通过将含有病原体抗原信息的DNA或RNA序列,注射到细胞中,使其在机体细胞中表达,最后抗原被识别而产生免疫力。

目前,较为成熟的是以脂质体等膜结构,包裹含有抗原信息的DNA或mRNA,注射到肌肉等位置后,使其与细胞膜结构,倒入DNA或mRNA。这些DNA和mRNA是经过特定修饰的,能够直接在细胞中表达,从而产生抗原,诱发免疫。

想较于载体疫苗,理论上核酸疫苗的效率更高,同时能够避免载体疫苗中载体引起的潜在反应,同时生产更加便捷。

在这次新冠疫情中,欧美有些国家采用的就是mRNA疫苗的方法,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


疫苗的研发技术,不仅仅针对传染病领域,也针对恶性肿瘤、遗传病等领域。疫苗技术的发展,依赖于全面丰富的基础医学和生物医药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基础科研”。

传染病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化和演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已经逐步认识到传染病的关键所在,早期的“传染病三要素”的控制,和后期基于疫苗的防控技术,都是我们的有力武器。

回顾新冠疫情期间我们国家的成就,和国外持续蔓延的现状,

尊重并相信科学,才是现代传染病防控的关键技术加成。




     

相关话题

  有哪些时间管理的好习惯? 
  现在国内服务业是不是到了需要给小费的时候? 
  怎么才能够让自己彻底远离手机? 
  为什么我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 
  世道太乱,想学一门实用防身搏击术,学什么好?提供下学习途径。 
  坚持每天输出千字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什么造就了现在的你? 
  有哪些能给人带来极大幸福感的家具或家居用品? 
  为什么现在的一部分男孩子对夜店毫无兴趣,甚至排斥夜店? 
  如果有重来的机会,你会选择现在的生活方式吗? 






© 2025-01-1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1-1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