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 其实是学历出身论最不明显的网络平台了。
俺在知乎玩, 感觉如鱼得水。 不太明白为什么贴吧网友以及某些论坛的坛友为啥总是蔑称“知乎”为“逼乎”。
俺没啥文化, 初中毕业, 大伙都知道。但是,初中毕业俺同样能在知乎混到 10 级。虽然盐值比一众黄标蓝标的大佬寒碜, 但是也勉强攒了 900+。也许俺是个特例, 或者所谓的幸存者偏差, 但无论如何也不能说 “知乎用户过度推崇清北、 985 和唯本科出身的学历论”。
俺判断一个人有没有上过学的标准十分简单。
那就是看他/她过往的文章或者回答中有没用用书名号把英文文献、电影名或者歌名括起来。
如果有的话, 打死俺也不会再去相信他/她过往的文章或者回答的权威性。
即便是黄标/蓝标旁边用加粗的字体, 俺也不会相信。
俺找老婆也是同样的原则。
为了谨慎, 俺给“用书名号把英文文献、电影名或者歌名括起来”设了一个权重, 10 分的绝对值。总分 100。
不少读者会好奇俺咋整的 70 多万知友。
其实没有什么秘密。
俺爱接茬。
举个例子 (摘自散文)
~~~~~~~~~~~~~~~~~~~~~~~~~~~~~~~~~~~~~~~
......
老乡说:“为了涨姿势,一个村妇误入了一个物理博士群,见到有人问:一滴水从很高的地方落下来,会不会弄死人? 群里一下就热闹起来,各种公式,各种假设,各种阻力,重力,加速度的讨论。一小时后村妇怯怯地问了一句:你们没有淋过雨吗?群里刹那间死一般的静了下来……然后,她就被踢出群了……”
俺乖巧地接茬说:
“村妇真是没见识, 她被踢出群肯定是因为她没见过冰雹。”
......
俺努力回忆起来:
“只要不是祖国发烧圈的那些个老面孔啥这总那总推荐的, 就会推力不足,要不就推过头, 要不就背景不够黑, 总是能挑出毛病来。感觉就是耳机厂原配放大器的设计师同耳机设计师都是内奸/阶级朋友,故意降低产品的用户体验。祖国发烧圈的那几个老湿总是能一阵见血地精辟地找出这些历史底蕴深厚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内奸/阶级朋友的产品弱点。吊诡的是老湿推荐的产品都不约而同地对电源波动敏感。换条电源线就如同换机。换个电源排插就变化天翻地覆。 厂家原配放大器反而对电源波动不敏感。 ”
瘦子又透出沉痛的目光, 似乎在回忆不堪的往事。
俺担心是否俺话太多,就问: ”咋了?“
老乡说:”我毕业后曾经一时没找到单位。在硅胶娃娃工厂打工,有的工友给娃娃装胳膊,有的给娃娃装腿,我的工作是负责装逼,整条流水线上有十几个装逼的人,他们都是靠装逼混日子混工资,只有我装的逼既准确又耐用,工友们都很羡慕我的装逼技术,我们厂是计件装逼,每次我都是装逼装的合格率最高的,业务主管夸我是个装逼能手,每月拿到最多的装逼岗位津贴。。”
俺提醒他道: ”兄弟, 推力! 装逼谁不会啊。“
老乡惆怅地说:“你听说过一句话,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吧。 我装逼装出了水平以后在厂里呆不下去了。 临走前想把装逼的诀窍告诉工友们, 可是没人搭理我。真是夏虫不可语... ”
俺接茬道: “冰!”
......
另外一个秘密, 就是俺擅长复制粘贴。
这个秘技其实大家都会, 只是很多时候不屑去做而已。
最后一个秘密, 就是笑话。
大家都都知道, “麦文学就是个笑话”。
说说笑话就能吸粉, 其实大家都会, 只是很多时候不愿去做而已。
/////////////////////////////////////////////////////////////////////////////////////////////////////
俺知乎阅读总量仅 0.7 亿,没跨出一小步 (n<1.0亿)。俺的回答您当笑话看看就算了, 别太当真, 不然会被贴吧网友耻笑。
“老麦, 大家都说你是笑话、论坛孤儿和神棍。”
“没错。 只有十万分之0.5的读者赞同俺的观点。”
这学期选修了政治心理学,学到一个很有趣的知识:宣扬权威主义的人,往往不是权威本身,而是借助权威抬高自己的身价。
这个理论套到知乎上的学历狗身上再合适不过了。
之前有段时间,我的知乎个人简介隐去了上海交大的背景。在我的回答下面出现了很多学历狗,在一些我批评高校教学制度以及思政制度的回答下,用了一些学校的例子,一些同学用诸如“我们985211和你们不一样”、“阁下能考上我们学校(山东某985)吗?你能理解我们985的教学理念吗?”来反驳我。
在我亮出交大身份后,他们的态度往往会发生很大的转变,比如上述例子中,有同学当即回复“啊,大佬,对不起,我不知道你是交大的,我没经历过你说的那些事,所以之前那样讲。”我看到这种回复也只能不置可否了。当然更多的是直接恼羞成怒把我拉黑。
很讽刺,也很有趣。
这些言论持有者很少有清北复交这个级别的学生,大多都是非头部985(真的想点名山东那所,这个学校的自尊怪出现的频率略高其他学校)以及211。
我有一个同学,在西安某211(211守门员),跟我专业一样都属于计算机类,当我觉得现在就业行情不好卷的要死的时候,她却觉得“我好歹也是个211,还能进不了大厂?”然后大三了六级都还没考过去。
这个心理现象是很有意思的,也是很典型的权威主义人格。就类似我们复交喜欢强调清北复交,来蹭蹭清北的光一样,很多学校背景不是很强的同学也同样很喜欢把自己归属于顶级院校所属的群体,以此emmm,想要显示一些自己的特质?也可能是掩饰。实际上复交和清北的差距很大,985和985的差距也很大,211和211之间的差距那上限更高了。
不过,当你真的走到清北复交这个层次,就会发现大家其实都一个锤子样,这个群体可能更努力更上进一点,但更本质的是,大家都是普通人,差距其实说有多大也没多大,面对动辄上千万的房价,你是年入20w还是年入40w真的有差别吗?尤其是能挣到40w的领域又集中在一线城市。你们可以看看交大历年的就业质量报告,毕业以后的薪酬真的没大家想的那么夸张,2019年,交大本科生就业平均薪酬13.5万,研究生18.9万。(数据来源:2019年上海交通大学就业质量报告,发布者为上海交通大学就业中心)
这数字离某些同学以为的“考上清北复交就能年入50w”差的远着呢。大部分非it金融的同学,毕业以后也就是咸鱼的薪酬。圈子里也不乏清北的同学,大家知根知底的,情况也没好到哪里去,我们那年状元清华化学本硕毕业,现在在某一线城市的研究所拿15w的年薪。单纯从物质角度而言,根本拉不开差距。在人口红利卷到炸的年代,不同学历之间的价值差异被稀释掉了,越是“好”学校,其价值损失越大。如今大家面对的焦虑,我们都是一样在焦虑,大家的困惑和茫然,我们也不少。每个学校都有几个大佬,但大部分人还是要面对现实“无情铁手”的咸鱼。真的没必要对学校好一点的同学就有这种莫名崇拜的心态。(实际上我觉得像交大这种学业要求过于严格的学校,反而学生对社会的各种接触会少一点,每个月都有好几起因为裸聊、赌博、诈骗啥的被通报的同学,想想都搞笑,你们其实可以来欺负欺负他们,哈哈)
尤其是就业几年以后,生活幸福水平跟学历连强相关都算不上。现在年龄大了,更觉得这世界上人人都不容易,无关乎学历、家庭之类的,与人为善,少些戾气,大家互相陪着好好在世间走一遭吧。
无水印的图放在评论区了,xdm自取
恰恰相反,知乎大多数积极发言的用户不仅承认学历的价值,也承认父母家庭的价值,贵人相助的价值,天赋的价值,非学校内的努力的价值。比如我们从来不说马云不是清北的所以事业再大我们也看不起,不会,我们只会说,马云很厉害有眼光,但大多数人没有,所以我们得读书。
为什么我们承认所有这些因素的重要,但偏偏学历重要会被喷呢?因为其他因素都可以是loser的借口,我父母不行不怪我,我天赋不够不怪我,我没有贵人相助不怪我,我真的超努力了(反正你们看不见)…唯独学历,loser们最难找借口,所以只能攻击学历的重要性。
所以,不是知乎唯学历论,而是知乎用户认识到的重要资源里,学历是最能通过自己努力而确定的,反而成为了最难以找借口的,于是被loser们攻击。
在你没成功前,没有人会在意你的想法。
其实你提到这些什么清北啊,985,211,其实一个共同特征就是跟高考有关。 而在这高考角度,清北就是这一次对比的赢家,就是客观事实,必须承认。
但是高考并不是唯一的结果,只是你人生某一段。
上大学就像坐火车一样,北大清华是软卧,重点大学是硬卧,普通本科是硬座,专科是站票。
你如果在未来发展好了,自然就是话语权了。
就以知乎为例,最大的v是张公子,东华大学的,有人一天盯着他的学历吗?
或者很多人一天举例的马云,你真的是看重他的杭州师范吗?你是看重他在互联网经济里的成功啊。
承认现实,追求未来。
这是你要做的。
话说最近不是刚火了一类提问么,
“那些长得好看,学习又好的女同学最后去哪了?”
“那些长得好看,但成绩一般的女同学最后去哪了?”
“那些长得一般,但学习好的女同学最后去哪了?”
如果你点开这三个提问一看,就会发现前两个提问中很多女生积极答题,也积极爆照,动辄上千赞,
而第三个提问,无论是关注数还是最高赞,都不过是前两者的零头罢了。
所以你跟我说知乎过分推崇“本科出身学历论”?
现今的知乎最推崇的明明是那种长得好看,学历好不好没关系,最重要是懂得讲(编)故事,再积极爆照的答案;
其次是那种虽然我出身不行,但通过个人努力,白手起家,年纪轻轻就年入百万,还大方地将自己的发财秘籍分享给大家,最后挂一句:想知道更多内容,欢迎加我的付费群;
而真正在劝大家好好学习,不要迷信“幸存者偏差”,努力考上好大学,有个好平台将来才会有更多机会的答案,则动不动就在评论区被人喷“毒鸡汤”、“优越感太强”、“我有个朋友三本毕业,最后还不是照样成功了”。
其实这也很正常,故事编得好的话,就算是假的也有人愿意相信。而现实就是这么残酷又让人不爽,所以越是大实话,越容易遭到好事者的攻击。
不过回归最开始举例的那三个提问,如果你家里没钱,长相和能力又一般,最起码凭着努力考上好学校,多少还能得到外界的一些认可。
如果连这点都不愿意努力的人,话说,当年读书时班上那几个家里穷、路人脸、成绩还吊车尾的同学,多年不见后,你还叫得出他们的名字么~
————————————————————————
公众号:鬼木知
喜欢就关注下吧 |・ω・`)
本人50岁,丈夫03年意外过世,自己带儿子至今。事业单位工作,业务优秀,职称也评下来了,目前做行政。在帝都,工资不高,再带个儿子,压力还是蛮大的。曾经数年,周末在外面兼职,直到儿子工作。目前一大一小两套房,大房子和车都给儿子,自己去住上班更远小房子。总之,做了一个母亲能做的一切。
工作上并不开心,我应该是个业务型,不适合行政,每天各种瞎忙,也没什么成就感。
至于想什么,感觉自己只有眼前的苟且,攒钱给儿子结婚,自己熬到退休,那时经济压力就小了。
我的诗和原方,就是退休后能去四处走走,好好锻炼身体,拥有好的生命质量。至于再婚,已经不抱希望,过往的经历让我清醒了,有的男人一听说你是儿子,连面都不想见。交往过的,有的对我各种算计。好容易遇到不算计的,却出轨……呵呵,而我偏偏眼里不揉沙子,即使有时候一个人很孤独,也不想将就。
原本不信命的我,现在信了,任凭命运安排吧!
随夫姓不局限于发达国家,但全世界都大差不差。
婚后随夫姓,确实是体现了一种从属关系。如果按今天的政治正确,尤其是按女权思想,简直不可救药。而实际上,把目光放在历史长河当中,能随夫姓简直相当于进了体制内,属于铁饭碗待遇的体现!
苏轼牛不牛?其最爱的小妾,也就是被谪至黄州[1]都没有卖掉[2]的王朝云[3],坟头上也只能写着王氏,而非苏王氏[4]。
另外,关于姓氏,咱中国还略好一些,像日本,姓氏取的那么随意,也实在是没有办法!毕竟天皇到今天还没有姓氏[5],而平民拥有姓氏也只是近150年的事情[6]。姓氏上由于太随意,留下了很多奇葩的存在,例如"一二三、我孙子、肛门、猪鼻、上床、浮気[7]、土肥"……
名字就更随意了,男娃就叫大郎、次郎、三郎,至于山本五十六[8],咱也不敢说,咱也不敢问;女娃就是花子、美子、优子、菜子……并不比我们的大柱、二牛、小凤、翠花更高雅……
欧洲也没好到哪去,别看有些人名字里带个"Von/de/Don"之类的很显洋贵,其实11世纪之前这些贵族连姓都没有[9]。至于平民,那就更好办了,要么领个教姓/名[10],要么干脆看情况起一个,比如Fisher(鱼夫),Smith(铁匠),Hunter(猎人),Johnson(约翰之子),苹果CEO cook祖上大概率是厨子……
但毫无疑问的是,家庭作为社会中最基本的利益共同体,能否成为正式的家庭成员当然是极重要的硬指标。
在长久的旧时代,宗族/家族出身是极重要的,这是不分国界的。于女性而言,几乎不可能独立生存,如果再得不到家族的实名认证,人生大都是悲惨的。如果说有所区别,大概也只是悲惨的程度和花样。
现在回归问题身本:为什么如今在很多发达国家同样以随夫姓为主流呢?
先说,我国是破了四旧[11],烧了不知多少本家/族谱,否则也不会出现争冠姓权这种事。
一方面是惯性使然。这可不只是习惯问题,更不是简单的一句"传统观念"就能解释的。这种惯性,更多的是一种力量,是利益集团的一个标致,其中并非只有男权,而是整个家族的权力征徽,更类似于一家大企业的名号,其庇护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而平民阶层随夫姓的主要原因是效仿权贵阶层,除了自觉拿到了"皇帝的金锄头",再就是"话事人[12]"原则的体现,也就是每家每户,都要有个撑门面的最强者,而普遍上兼具暴力与理性的男性显然更适合这个位置。就普通家庭而言,其实这个位置并没有多爽,责权一体不是说着玩的!如果放在中国,这个位置就更难坐了,很多中国家庭中享有冠姓权的男性,责任与实权、收益并不成正比。
这里面还有个逻辑推导,既从妻子的角度出发“我随他姓是因为他很强,也比我强,如果反过来,他随我姓就说明我比他强,反推就是他比我弱,如果我还不如多数随夫姓的女子,那则说明我们一家子都还不如别人家最弱的那个,那就没法混了呀!”
所以,姓氏对于小家庭意义并不大,但对家庭某一成员的意义很大。且随夫姓并不见得就亏,反而很可能是赚的,无利不起早,这符合人性中的趋利特点。
那一定有人问“为什么现在很多女性/女权还要争冠姓权呢?”
答案就是:不是姓氏有问题,而是人品有问题!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