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多少要看政治立场如何,左翼和古典社会学学者传统上对太平天国有相对较高的评价,例如我以前引用过的马克思和马克斯-韦伯对太平天国的评述。此外认为西方人会视太平天国为异端那也是误解,因为自从近代以来宗教自由已成为西方世界的政治正确,所以反倒有因为基督教而对太平天国增加了亲近感的。(详细内容见: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0414342/answer/345689373)
比方说,国外引用的最多的洪秀全头像似乎是下面这个,似乎是当时人画的,显得很清秀,跟国内最常见的那个大胡子农民领袖形象完全是大相径庭。
不过汉学界的评价似乎就不算很高了,原因有二,一个是因为众所周知的种种原因,英美历史学界和汉学界其实是相对偏保守和不支持群众运动的(我最近说过,其它国家的历史学界知道自己国家曾落后于英美确实是事实,所以必须得倾向变革,而英美方面若光通过自己国家的经验,很容易得出“稳定压倒一切”的印象,所以往往对任何有破坏会死人的运动都比较无感,而对于官逼民反的本质很难有切身体验)。
其二研究太平天国的汉学家应该也多是研究清朝的,研究多了难免就对后者出感情了,国外关于太平天国最具影响力的著作应该是史景迁的《God's Chinese Son》, wiki引用的最多的也是这本书。但史景迁本人是研究整个清朝和近代的,曾认为“中国近代史不该从鸦片战争讲起,应该从清初讲起,因为那是‘中国以较为自信姿态面向国际’的时代“。(美国汉学家史景迁:中国近代史课本不该从屈辱讲起)
可想而知这些作品对太平天国的评价会集中在破坏死人方面,例如史景迁就认为不同于清朝军队以湘淮和绿营为主,太平天国通过天朝田亩制度大量征兵,所以也造成了天国统治地区比较惨重的损失,此外对于双方征伐的描写也比较接近于鲁迅的“贼来了属于官,官来了属于贼”,将其简单地称为“全面战争”,似乎并未仔细辨析这些破坏是由清军还是太平军造成的史料。
至于国内,我觉得反感太平天国的其实两类人最多,一类反感基督教的,一类反感洪秀全的,然而前者在国内甚至可以说是主流,后者其实也很重要,领袖的个人魅力如何历来在历史圈有很大影响力(不然崇祯能一度那么火么)。
不得不说洪秀全的私德问题有点被网文过度渲染,同时国内宣传又过分把他脸谱化成大老粗了(尤其对比上面那张头像),所以这两类人加起来,声势就比较浩大了,我有一次写个罗马人征服马其顿都有人留言说”就像太平天国进了南京城“,这话题都有人黑我也是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