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目前没有大的变动
空军和陆军则很多,就说最突出的几个:
空军里二战期间的空战准则“高度-速度-高度”在60年代达到顶峰,随后出现了F-15这样的不追求速度高度(相对于当时的其他机型的性能要求)的异端,“高度-速度-高度”理论随后就迅速消失。
陆军的则是“坦克制胜论”,这个东西消失的过程比较缓慢,标志性事件也不明显。由反坦克需求引发的单兵反坦克武器大发展、空地联合战术发展以及冷战最末期的制导技术,联合起来宣告了单一的坦克洪流无法赢得大规模战争。由于这个变化没有在坦克制胜论的最大拥众——苏联陆军上试验过,相信还有不少人拒绝承认这个现实。但在中东战争、海湾战争等大规模局部战争里,坦克面对综合性的打击体系,其效用确实是在明显降低的
严格地说很多二战经验并没有第一时间被抛弃,不少二战武器都是直到60年代才被淘汰的。
先说说陆军:
1. 大口径高射炮
以苏联为例,SA-2取代了KS-30的地位,而SA-4和SA-6算是把大口径防空炮在集团军的位置也抢了。苏联还算导弹化比较晚的,美国的120mm M1和90mm M1/2/3在60年代初就全换成了MIM-3。毕竟火箭推进能带引导头,而且对初速的要求比较低,大口径高射炮的式微是必然的。
2. 栓动步枪
准确地说应该是作为基础步兵武器的栓动步枪。这个趋势在二战中就已经显现出来了,美国人一直在用加兰德,德国人在搞G43和StG44,苏联人一早就有了SVT。总的来说,因为对步枪的远程火力的需求越来越低,再加上步兵机械化,长步枪也不太适合现代战争了。不过治安战长步枪对中间威力弹步枪还是有优势的(手动滑稽)。
3. 重型坦克
重型坦克被淘汰的也比较晚(主要是T-10和M103能续),直到70年代才彻底终结。本来重型坦克是用更强的火力(更粗的管子,更远的射程)来进行突破任务(或者打对方重坦)的,在MBT只用同等级火炮后由于机动的差距已经不再实用,在T-64和M60大规模生产后就销声匿迹了。
4. APCR
被APDS取代算是正常的技术进步。
再说说空军
2. 对空火箭弹
本来就挺少见的,二战后搞了一堆装在截击机上,不过空空导弹出现之后彻底死球了(被用来对地也算是死而不僵吧2333)
3. 俯冲轰炸机/鱼雷轰炸机
由于地面部队防空火力的迅速膨胀,DB这种搏命式攻击已经不适用了。再加上火箭弹和制导炸弹的发展,俯冲轰炸机在二战后期就已经退出地面CAS的行列了。
理论上海上DB能续很久的,但是对手AD-1(那变态的载弹量一路用到了越战,还扔了个马桶)。在二战后盟国海军天下无敌的背景下,AD-1(哪怕是F4U)比起DB和TB更加实用,因为反正都是舔地用的。等到戈尔什科夫成功Make the Soviet Navy great again的时候反舰导弹已经成熟了,也就死的彻彻底底了。
最后谈谈海军
总的来说就是被动防御没有出路,有那空间装装甲还不如多塞点防空武器。当然海军由于设计-建造周期长,替换比较慢,直到58型和长滩服役,巡洋舰才开始轻装导弹化。至于战列舰......战后除了前卫让巴尔还有哪艘战列舰下水了吗?
2. 廉价的护航航母/护卫舰
像北大西洋反潜战那样拿商船改护航航母+千吨护卫舰就能遏制住潜艇的日子已经过去了。战后潜艇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自持、探测和隐蔽能力急速上升,在公海上没有重型反潜机基本是没有可能发现潜艇的(有也没多大几率)。反潜作战已经进化为CVBG的整体作战,猴版CVBG(护航船团)是没有出路的。而护航航母充数也不太现实,毕竟V/STOL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不如航母上的多用途(F-35B论外,而且貌似还有尾焰问题,直接改恐怕不行)。
辽东的问题是在万历的手上直接爆发的,但是万历却没有在自己去世前解决。最终辽东就变成了大明的一个伤口,让大明不断失血。
如果能够遇到嘉靖那种皇帝还好,偏偏遇到了崇祯帝。刚愎自用,还有点儿死脑筋。本来只是伤口出血硬生生被搞成了大动脉出血。
所以啊,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情,因为你还真不知道你的后人是什么货色。
有几点我想说一下:
1,某些人拿李世民重修氏族志来说事,我不知道他们啥脑回路,重修氏族志将崔姓降为三等本身就是李世民瞧不上老牌士族的表现啊这有错吗,某些精神世家也不必挽尊了吧。
2,说世家不是比官职的我又哪一句说世家是比官职的了(当然在贞观朝你也没啥官职可比了,只好比谁家女儿卖的贵)?但李世民看的是官职你酸也没用啊(当然即便北魏定士族时官爵也是一个最重要的考量,很奇怪一个割据半壁的少数民族政权在某些人眼里倒比李唐合法性更高)。官职代表的是功劳才能,你无功于天下,亦无才势可依仗还有啥可豪横的?新中国都建立了你口口声声祖上八大铁帽子王不觉的搞笑么?
3,五姓七宗们口口声声祖上多牛掰也许在那个时代很唬人,可我们站在五千年历史的尽头回望,也就那样。他们可查的祖宗在他们生存的时代大多也不算什么一流人物甚至有些恐怕正史都无传且也不乏泥腿子出身,那后人有什么资格瞧不起别的泥腿子的?某些精神五姓,怕也说不出自家的精神祖上是谁吧?
4,关于李虎家族,目前的说法有陇西李旁支(人家也没说自己是嫡系啊),赵郡李旁支(陈寅恪考证),胡姓改(法琳和尚说的,因为出家人不打妄语?李世民没杀他,因为李世民心虚?)。第三种说法你爱信就信不解释。就说旁支难道就没资格称郡望了么?世家强大靠的不是什么祖宗荣光,而是家学渊源及人多势众,而这两者都不看什么嫡系不嫡系的,你又不是皇家有一个皇位要继承,当然要开枝散叶人越多越好,否则郡望之下不会又分各房,甚至同姓之间如陇西李赵郡李,清河崔博陵崔本出同源是不是也要分一个庶嫡?你五姓七宗数百年间人才代出,难道全是一脉单传?
因为李世民首先嫌弃了他们,所以才有了世家酸溜溜的瞧不上李家,至于什么血统,旁系,破落户,都只是一个理由而非原因。
联姻也好,封官也罢,李世民看的只有才能功劳,说白了就是官爵,在新王朝建立和建设中有功绩起作用的人,自然身居高位,也自然是皇家的结亲对象,这其中既有老牌世家,也有新兴勋爵,所以出身在李世民眼里不重要,才能功劳才重要。
至于说世家瞧不上李家更扯淡了,崔卢李郑王,李家起码排第三,哪怕李虎一支是旁系,但从李虎开始历西魏北周大隋三代公爵即便崔卢也拿不出几个人敢比吧?郑王以下就更别说了。至于南朝的世家,刘宋,萧齐,陈家建国时全是布衣出身怎么没见世家瞧不起?北朝宇文家,外族;高家,精神外族;杨家,精神高门,怎么也没见世家瞧不起?到李唐这真的贵族上位了,确切地说到李世民这世家就瞧不起李家了,为啥?无非是在李世民这里拿不到好处,酸葡萄心理作祟罢了。往前几百年,南边北边,不管谁作皇帝,都要与世家共天下,所以哪怕江山治理一团糟,一堆几十年的短命王朝割据势力,但最后泥腿子出身的皇家倒都摇身一变也跻身世家了,李唐到李渊这也还是这样,还割据一方就已经到处封官许愿滥赏无数了,这些躺赢的世家照例也很满意。但李世民上位后就不一样了,大刀阔斧精简机构一大批无才无功的二世祖不能再寄生于国家公器当然就动了世家利益了,但这些靠祖辈积累的世家确实在新朝中都是边缘人物没什么权重,又不能硬气一点不食周粟,只能酸溜溜的说些敝帚自珍的话了,可笑现在倒有人还真被唬住当了真了。典型的例子如氏族中排名第一的崔家,族长在贞观朝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五品官,他要有能力有势力他不至于只是个五品,他要有气节也不会去作这个五品,李世民要想向他示好也不会只让他当这个五品,李世民也没必要跟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五品官联姻。
所谓人言可畏,譬如明朝时曲阜孔家,瞧不上江西张家道士气,瞧不上凤阳朱家暴发户,多少人当了真还真以为衍圣公霸气外露,其实不过私底下过嘴瘾,你让他当面说啊?当面指不定是受了啥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