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函谷关对秦国的重要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第1页

  

user avatar   dai-zong-66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来看函谷关在哪?


函谷关位于今天河南省灵宝市北15公里处的王垛村,距三门峡市约75公里,地处"长安古道",紧靠黄河岸边。



函谷关位处于洛阳至西安故道中间的崤山至潼关段多在涧谷之中,深险如函,古称函谷。


此关关城东西长7.5公里,关道仅容一车通行,"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最早这个词就是从这里来的。


函谷关复原图


这道函谷关之所以著名,在于它卡在了沟通东西的主干道豫西通道上。


豫西通道从今天的华山,潼关向东一条线经过洛阳一直走到成皋(虎牢关),才进入无险可守的四战之地,豫东平原。





豫北通道是东西跨越太行山脉的最省力途径;


豫西通道是黄河以南联通东西的最主要交通线。


战国时期,主要国家的活动争夺地区基本上可分为关中、山西、河北、中原这四大板块。



而自古以来,能够连接起关中,山西,中原、河北这一条线上的一大片的,基本上只有上面的这两条路线。

无论你多牛,想要东西两头来往,只能走豫西和豫北这两条道。

为什么呢?

别的路不是不能走,而是你如果走的话,大概率还没走到那,就饿死了,或者摔死了,或者淹死了,反正难得善终。

今天高速公路遍地,当年的路,难走的很,一旦遇到了山川大泽就基本断交了。


几万人的部队,就更加无法走不好走的道路。


我们总以为军队很牛,振臂一呼成千上万,大军一过寸草不生。

但实际上军队很脆弱,军粮,士气,疫病,阴雨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到战斗力,一个环节出问题就有可能出现哗变或叛逃。

从古至今,行军途中的非战斗减员通常是大于战斗减员的。

现在我们看地图,各种各样的交通线基本上已经画满了,从A地到B地有好多种去法,而且开车狠得话一天一千多公里就开出去了,从北京到西安,到南京,基本上一天工夫。

但在两千多年前,可选择的却并不多。

我们中华大地看着非常大,但除了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这三块平地以外,剩下的路况基本上就没有省心的。(长江中下游平原虽然也是平原,但水网纵横,路况同样是到了三国后才渐渐改善的)

战国时代的主要战场基本就在华北平原与关中平原间展开,剩下的东北和南方还全都没有走向历史舞台的中央。

它们还有至少五百年的候场时间(跟孙长老的刑期一样)。




这四个板块,是战国时代的主旋律。

中间那个关键交通线,就是刚才我们所说的豫西、豫北两条通道。


秦国后面在这两条关键通道上打了上百年。


在华北平原的西面一道太行山脉拔地而起,然后整个山西地区就是千沟万壑状,南面秦岭、伏牛、嵩山连成一片。


话说当年抗日敌后根据地为啥山西打的好?

为啥李云龙这么牛?

因为黄土高坡千沟万壑嘛,你的机械化部队铺不开,打你一枪我就躲山里了,今天的塔利班让美国人头疼也在于此。





关中平原的南面,一道秦岭巍峨耸立,飞鸟不过,再加上黄河恰到好处的一个大直角,连接东西的主要道路,就只剩屈指可数的这两条了。



黑色为山脉,红色为豫西、豫北两条主干道


这两条路,最平整宽阔,阻碍最少,而且过三门峡后可以借的上黄河之力。(马上会讲)

路如果狭窄颠簸,物资损耗就会严重,速度就会受影响,粮草与部队间就非常容易脱节。

有的地方看着很近,就隔两座山,但这两座山没一个月你过得去?有时候看着很远,好几百里,但道路是坦途,三五天赶到了。

在冷兵器时代,装备技术水平低下,机动作战能力很差,无论是攀越,徒涉,舟济还是架桥,山脉、河流的阻断对部队的行军与补给的阻碍都是非常大的难题。

总之,路不好走,你的战略投放能力就会很弱。

如果通天大道宽又阔,大部队就可以顺利开进,粮草辎重也可以跟上队伍,这就非常容易达到每个领导梦寐以求的效果:指哪打哪。

秦国所在的被秦岭黄河拱卫的关中平原,被称为四塞之地,意思就是有四个关隘,你把这四个关守住了,谁也进不来。


它们分别是:萧关,散关,武关,函谷关。





这四关中最重要的一关,是被称之为关中咽喉的函谷关。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古有诗云: "天开函谷壮关中,万谷惊尘向北空 "、 "双峰高耸大河旁,自古函谷一战场 "。

函谷关作为兵家必争之地,为战国第一雄关,没有之一,原因在于,沟通东西的豫西通道和豫北通道最值钱的区域在西半段。





为啥这两条道最值钱的是西半段?


因为三门峡的黄河天险!


黄河的航道到了三门峡后黄河水流突然90度大转向,与此同时还有鬼门、神门、人门三岛突然出现。





黄河到了三门峡不仅水流湍急而且神人鬼三门凶险,根本就无法航行大船。


所以说如果自西向东入侵的话,水路走到三门峡就必须要上岸了。


从北上岸要走难走的中条山;往南就要面对不远处的超级天险函谷关。





并不是说少了一条水路之后,就必须从函谷关的陆地要塞死磕才显得这条路重要。


而是你将失去一条成本极低的运粮方式。


战争最可怕的地方是什么呢?


是后勤,是运粮的成本。


同时代的专业书籍《孙子兵法》是这么说的:“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内外骚动,怠于道路,不得操事者,七十万家。


啥意思呢?


就是给你算了个数,10万人出征千里,有70万家要停止农业生产来专门供给这个士兵征途上的给养。


当时的一户人家均5口,也就是10万人出征要350万人运粮。


为什么会这么大的成本呢?


因为运粮的人和牲畜路上也要吃饭,还要准备好返程的口粮。


举个例子,一个民夫,推小推车装500斤粮食,他自己去的时候吃240斤,到了前线只能交20斤粮食,因为他返程的时候还要再吃240斤。


为了供养前线交这20斤粮食,好好的480斤粮食就这么被吃了。


所以一个民夫能送到前线的粮草是极其有限的,35个人做运粮的民夫才能供的起一个前线士兵的粮食。


这还没完,那35个人也是纯亏空,是从事不了耕作的,还需要再有人来供养这35人明年的粮食。


之前我们算过,一口人一年大约吃18石粮食,粗略算10万人出征一年的总成本是(10万战士+350万民夫)乘18石等于6480万石。


一户人家每年交15石粮食的税,所以需要再有432万户才能养得起这10万士兵打仗,就算按每年最大量的挣60石税,也需要108万户。


这个动员水平,基本上算是当时超级大国的全国动员力量了。


所以这样的仗谁也打不起,那有没有便宜一点的方式呢?


有,水路!


比如说后面秦自巴蜀沿江而下打楚国,日行300余里(下水而浮,一日行三百余里),一船装50人和供养他这50人的三月之粮。(舫船载卒,一舫载五十人,与三月之粮)


水路运输解决了运粮最大的四个问题:


1、船不吃饭。


船不像民夫和牛马一样需要消耗。


2、船装的多。


一艘船大约是100头牛的运输量。


3、船速度快。


顺水是陆运的10倍,逆水是陆运的2.5倍。


4、船损耗低。


一艘船只要不触礁就能一直跑下去,一辆车要是推百里会损坏十分之七。


后面我们讲到几乎所有的战争,都需要考虑到水路运输线路。


黄河的中下游作为交通输血管道相对来说还是比较靠谱的,但是,自黄河往西走到三门峡后水路就再也走不动了。


只能上岸走陆路往前走,而100里外,就是战国第一雄关函谷关。





而函谷关由于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以这个关口放不多的人,就能堵死这个缺口。


就按1万人来守函谷关来计算,每年需要消耗18万石粮食。


这只需要当地1.2万户的百姓交税就可以养活,因为没有运输距离消耗,就地就可以取粮。


但是想打下1万人的函谷关,保守需要10万人。


单算这十万人自三门峡到函谷关的500里运粮成本,就按千里运粮的二十分之一成本来算,也需要25万户来进行供养。

守方和攻方的成本达到了1比20!


所以说,后来秦国为啥凭借函谷关傲视关东六国那么多年呢?


因为函谷关不仅天险难打,别的国家还因为三门峡的存在根本打不起这个仗!


综上所述,函谷关对秦国重要性体现在两方面:


1、自东入西的时候豫西通道是主干道,而豫西通道咽喉的函谷关天险难打。


2、国力放大器,秦国只需要很少的一点兵力就能够起到防御的力量,人家在不打仗的年份就可以全员大生产,人家盈余的粮食就多,人家生孩子养战士的速度就快,国力的差距就这么一点点的出来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渤海小吏的封建脉络百战




  

相关话题

  夏朝及之前的远古时代其实就是古埃及吗? 
  古代人拉屎之后怎么擦屁股的? 
  如何看待作家斩鞍因质疑张哲瀚事件中媒体宣传方向,而遭受半月谈的反对,微博账号被封? 
  历史上有哪些学识高,但是人品差的人? 
  为什么美国各州划分整齐,而中国各省划分不整齐? 
  明朝所有皇帝和清朝皇帝聚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趣事? 
  为什么说「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 
  为什么在日本流行灭族的说法? 
  拉丁美洲国家可以视为罗马帝国的延续吗? 
  如果李白,辛弃疾等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诗人都顺利地得到可以为国家贡献,将会发生什么? 

前一个讨论
律师们,你会接鲍毓明的案子吗?
下一个讨论
你是否同意禁食狗肉,为什么?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