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是对的,也是错的。
过去三年中国电视剧市场呈现的趋势是:小圈子越来越狂热,大众越来越漠视。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抖音、快手短视频平台的崛起,B站等ugc平台的崛起,还有选秀、电竞、直播.....电视剧不再是唯一的娱乐方式。一方面,粉丝向的电视剧越来越多,饭圈内的粉丝越来越狂热;另一方面,流量出圈的概率越来越低,正剧质量开始上升。
1、小圈子越来越狂热
以肖战、王一博为首的耽改101,鞠婧祎、赵露思、杨超越等各路90后小花主演的古装甜宠剧、沙雕恋爱剧,数量越来越多。资本的操作越来越成熟,选秀——组cp——虐粉——提纯——割韭菜,工业糖精流水线生产。
饭圈对电视剧的需求是什么?把他家哥哥姐姐拍得帅拍得美+足够多的“工业糖精”
她们不在意剧情、演技,更在乎演员颜值、服化道、磕cp。假象自己就是男主角/女主角,从潜意识里就在找CP,找男主的另一半、找女主的另一半、这两年男女CP都看腻了,才有了博君一肖。好巧不巧,这些人往往掌握了互联网平台的话语权。你敢说这剧不好看,粉丝一拥而上,把你淹没在口水中,有钱有人有精力进行舆论控评。例如《陈情令》《山河令》各路甜宠剧(小时光系列)到底拍得怎么样?
如果你用饭圈的角度看这些电视剧,那肯定是好剧。因为满足粉丝的需求:男主帅女主美,足够多的糖,足够多的cp。这些电视剧豆瓣评分挺高的。
如果你用圈外的角度看这些电视剧,拿不是一部好剧。剧情脑残,过度打光、磨皮滤镜,几乎没有演技的表演.......
2、大众越来越漠视(饭圈)
2020年最大的一个感受就是“爆剧”基本没有。流量很难出圈,剧播完,热搜过后,什么都记不住。
很多电视剧在小圈子范围内很红,但是,电视剧播完,仿佛从来没有播放过一样。肖战王一博们再红,红不过曾经的鹿晗吴亦凡。因为他们错过了电视台的黄金时代。很多人作为沉默的大多数,被动观看了85花和曾经的顶流们贡献的古偶+大女主+玛丽苏神剧。大晚上回到家,在移动网络、智能手机尚未普及的年代,看电视成了多数人的唯一选择,其中大女主神剧符合一家三口的要求。
以前的电视台黄金时间段晚上7点半-9点半,不可能放《隐秘的角落》《龙岭迷窟》,他们更偏好合家欢的大女主剧。
给了资本一种错觉,这些明星有观众缘、能扛剧。
然而,随着抖音、快手、B站、电竞、直播的普及,沉默的大多数拥有看电视剧之外的娱乐方式,如果电视剧真的太烂,这部分观众真不会看。这也是最近几年现实主义题材回归的原因,《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棋魂》《大江大河》《山海情》《战火熔炉》《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装台》......
2020年好几部营销的大IP剧+老戏骨+大导演翻车,因为不管是圈内还是圈外,他们的审美取向都很明显,走中间路线的基本全部扑街。
现在的中国电视剧市场呈现的状态就是两极分化:饭圈vs圈外。但是,不管是圈内还是圈外,共同点:不愿意当沉默的大多数。
移动互联网的今天,你很难找到一部剧,引发全民讨论。
有的剧,只是在年轻人当中很火而已。例如19年的《亲爱的热爱的》,今年的《司藤》《山河令》都是在年轻人范围内小爆。
有的剧,只是在特定人群中火。例如主打悬疑的《隐秘的角落》.....
有的剧,是因为题材特殊,引发全民讨论。例如重男轻女梗的《都挺好》,关于高考的《小欢喜》,关于买房的《安家》......
是的。
客观来说,现在电视剧在题材上越来越丰富多样,在服化上越来越讲究,在音乐上越来越优秀,在特效上越来越高端,在制作上越来越精良。
当然,在剧本上越来越水,演员也流量得过分,那也是事实,但也不能因此而否认现在国产电视剧的进步。
我常开玩笑说,以为《仙剑奇侠传》是中国仙侠剧的启航,结果是巅峰。
不过仙剑的剧本好没错,但回看一下,服化道各方面毕竟时代印记太强了——比如这种造型。
不好意思,放错图了。
这要不是刘亦菲颜值太能打,根本不能看好吗。
……
算了,我在网络上翻剧照翻烂了了。
我觉得以前电视剧的颜值确实扛打些。
不好意思,溜了溜了……看刘亦菲去了,
过去不到一年时间,已经出现了6部豆瓣9分左右的电视剧:
《隐秘的角落》(豆瓣8.9分),《沉默的真相》(豆瓣9.2分),《大江大河2》(豆瓣9.0分),《山海情》(豆瓣9.4分),《跨过鸭绿江》(豆瓣8.8分),《觉醒年代》(豆瓣9.1分)……
论本身质量口碑,都是放在从前电视剧黄金时代,和那些经典神作相比,也丝毫不觉逊色的好剧。
但是为何我们总觉得现在的电视剧,不如从前好剧扎堆,层出不穷呢?为何这些电视剧也远没有从前经典好剧的影响力和传播广度呢?
因为不分男女老幼,一家老小追看四大名著剧、《雍正王朝》《亮剑》《潜伏》的时代,早已经一去不返了。电视剧早就已经不是大众是主要娱乐方式了。
不止是票房飞速增长的电影市场,互联网和手机平台的短视频、各种游戏,都早已挤占了大众主要的业余时间。
而现在电视剧的主体受众,已经变成了截然不同的两波人:
一部分是依旧以电视剧为主要娱乐的中老年人,各类乡土剧、家庭剧、抗战剧的主体观众,为日益没落的各个电视台,贡献着主要收视率,但他们基本不在网络平台发言,也不会去让广告商“割韭菜”,网络影响力趋近于无,甚至被赞助电视剧的广告商们视为“无效观众”。
另一部分是以唯独知道“磕cp糖”的年轻人,是偶像爱情剧的主要受众,也是各方娱乐资本和广告商的精准投放对象,而他们热衷的剧目,就是各种充斥着“工业化糖精”的流水线产物,粗制滥造的产品层出不穷。
偏偏此类人还最喜欢在各个网络平台喧嚣,很大程度上占据了话题主流。以至于太多人,把他们热衷的这些热播电视剧,当成了当今电视剧的主流,自然觉得今天电视剧的质量,远不能和从前的电视剧黄金时代相比。
偶尔能出几部本身中上水准、兼顾这两类电视剧主体观众,不分年龄段都能看得下去的《我的前半生》《欢乐颂》《都挺好》《三十而已》之类,就已经十分难得了。
而此类剧目,也迅速可以刷上各个平台的话题热播榜,形成“全民爆剧”的假象——但这和当年《亮剑》《潜伏》这样真正的“全民爆剧”,当然全无可比性。
又比如近两年来,某几部纯粹为资本造星工具的“耽改剧”,如果真让其卫视上星,收视率肯定不到《跨过鸭绿江》或《觉醒年代》的零头,可是,——谁在乎?
对现在的互联网娱乐资本来说,对现在的各路广告商来说,这种电视剧的收视率完全不重要,大众口碑也完全无所谓,
只要满足那些受众的“磕糖需求”,更让她们在剧播完后,从“cp粉”迅速转化为两位男主角的“纯粉”,让资本造星成功,从此心甘情愿当“哥哥的提款机”,被各路资本乖乖割韭菜就好。
反之,如多年来公认的“电视剧一姐”孙俪,最近一部剧《安家》,虽然创造了双台破2的超高收视率,但因为在视频平台网播不行,话题度有限,更不可能捧红新的小鲜肉男主,去接代言推广,割粉丝韭菜,所以,已经被唯利是图的娱乐资本,当做“无效观众”创造的“无效收视率”,而评级下调一大档次了。
那些流水线批量生产的耽改网剧,才是现在资本蜂拥而上的最新热门,以至于有了【耽改剧101元年】的说法。
当然,也正因此类剧目,【造星吸粉割韭菜】的目的性过于明显,
所以两个男主角,播剧时是亲密营业cp的“恋人”,播完迅速变陌路人甚至仇人,为了“提纯粉丝”反目成仇,各自团队和粉丝群体互相攻击的事例层出不穷、概无例外,
因为本质都是要捧红这两个主角,迅速收回营销造星成本的娱乐资本的彼此厮杀,断人财路,自然就如杀人父母,灭人满门。
而娱乐资本抱着这种【造星吸粉割韭菜】心态,做出来的所谓“电视剧”,哪怕被那些沉迷磕糖的粉丝们吹上了天,蜂拥而至到豆瓣等平台去控评,刷出8分以上的超高分数,
然而,其真正质量是什么水平,正常人还当真没有数么?
真正进步的是官方正剧,和那些资本流量剧屁关系都没有
这两年高质量剧,总共就那几部——
《隐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棋魂》《大江大河》《山海情》《战火熔炉》《觉醒年代》《跨过鸭绿江》《装台》《唐人街探案网剧前八集》
除了《棋魂》《沉默的真相》《唐人街》
其他都或是官方正剧,或有官方背景(隐秘的角落是韩三平三爷监制背书的)
也就是说,进步的是官方,资本恰恰越来越屎,所谓的粉丝越来越恶心
而其中,像《战火熔炉》这样的良心剧,被剪的支离破碎,悄无声息,远不如同时期脑残的《雷霆战将》有热度话题度收视率,就TMD离谱!(《战火熔炉》这种良心正剧,被不知名原因从20多集剪成十多集。《雷霆战将》这种垃圾竟然一集没剪,还TMD注水了,我都傻了)
所以,别扯了。进步?进什么步?从男女狗血言情,进步到男男狗血言情?如今耽美横行,磕CP成风。好好一个《棋魂》,结尾都要强行腐化塞糖。我们就想安安心心看个剧,咋就这么难?
啥也别说了,心累啊
其实电影电视剧最后还是钱的艺术,2008年的时候一集美剧投资大概在300-600万美元(平均值),当时汇率1:8合计人民币1800万到4800万元人民币。
而那时中国电视剧平均拍摄40集左右,平均投资3000万左右,合计单集成本75万元人民币。
看一看那些年售价较高的电视剧
2008年《潜伏》姜伟、付玮执导,孙红雷姚晨主演,总售价:4710万(共30集)单集售价:157万(首轮4家地面87万/集+首轮4家卫视40万/集+二三轮30万/集)成本:1800万,单集成本60万。
2009年《我的团长我的团》康洪雷执导,段奕宏、张译、张国强、邢佳栋等领衔主演。总售价:6450万(共43集)单集价格:150万(首轮4家卫视共100万/集+二三轮50万/集)成本:5000万,单集成本116万。
2010年《婚姻保卫战》赵宝刚和王迎执导,总售价:4455万(共33集)单集价格:135万(首轮5家卫视共120万/集+网络15万/集)成本:2500万,单集成本75万。
2010年《手机》沈严、王雷执导,王志文、陈道明、梅婷、刘蓓、柯蓝领衔主演总售价:5760万元(共36集)单集价格:160万/集(首轮4家卫视100万/集+二轮4家卫视60万/集),成本:3000万,单集成本83万。
2010年《杨贵妃秘史》尤小刚执导,殷桃,黄秋生,王洛勇,刘灿、张颂文,石小群等主演。总售价:6370万(共49集)单集价格:130万(湖南卫视独家买断首轮播出权及发行权)成本:6000万,单集成本122万
这些电视剧都是头部电视剧,平均拍摄周期都控制在每集2.5天到4天,这就是中国电视剧当时的状况,当时网络没有崛起,电视台是唯一的出口,电视台应有绝对定价权,网络只是辅助。
电视剧制作也就几家公司在运行,因为能淘的起钱的电视台,那时没几家,所有电视剧公司都仰仗他们活着。
美剧单集拍摄,一般工业周期十天,这是行业标准,夹杂特效的电视剧周期会延长。
电视剧的水准始终是和钱挂钩,当然不排除一年里有一两个天才,用很少的钱拍出精美的电视剧。这种情况概率太少,商业化运行是不能普及的。
终究投资是电视剧进步的主要因素,大投资可以引进最优秀的人才,让各部门都用最好的制作人员。
不过2010年到2016年这几年,很多电视剧都遭遇一个大问题,主演占据投资额的60%强,大量投资巨大的电视剧制作成本里,只有1500万到3000万拍摄成本,其他都被演员拿走,电视剧制作水准还是不高。
于是广电几次发文,严控电视剧主演片酬,这几年电视剧投资变成几种状况,老牌电视剧制作公司,投资依旧在3000万到5000万主打电台。网台联动型公司,投资在7000万到1亿五千万之间。纯网剧投资500万到五亿之间。
大量新兴资本进入这个行业,行业内对于技术要求快速前进,新技术伴随新投资的介入,开始有了应用空间,从服装、化妆、美术、道具、摄影这些部门都比以前有钱了,要求也变高了,拍摄周期被拉长到了三天到六天,比美国还是有较大区别,但是在变好。
我差点儿就买票了,临了去了趟豆瓣。
哎!
我差点儿就买票了,临了去了趟豆瓣。
哎!
忙着卡对方脖子呢……
厉害了。
2019年迪士尼等五家跨国影视集团在全球最强法律天团迪士尼法务部带领下起诉谷阿莫,认为x分钟看电影涉嫌侵权。谷阿莫面临刑事指控+两年的牢狱之灾。
该案件在台北审理。最后进入调解阶段,按照谷阿莫照更不误的结果来看,迪士尼法务团队似乎在台北铩羽而归。
注:评论区提醒,谷阿莫赔偿数十万和解,迪士尼等撤诉。
但是实测谷阿莫油管频道迪士尼/迪士尼控股企业视频不受影响。
从结局来看,谷阿莫制作的“x分组看电影”系列并没有在台湾地区法律框架下受到法律诉讼的影响。
“保护影视版权”也算是政治正确的话。
当然,新闻要连起来看。
这究竟是“保护版权”还是无底线恰烂饭,
究竟是“维护创作者创作空间”还是垄断传媒优爱腾面对冉冉升起无广告的b站和新秀字节跳动的打击。
我们心知肚明。
身为普通人我们确实很难做到跟垄断传媒巨头对抗,但是我们可以,拒开视频网站会员。
让他们和日薪208万的明星们自娱自乐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