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既然你是从《人民的名义》看到的,我们就从《人民的名义》中找例子来说。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孙连城,没有个人利益,什么都不干。这是90年代到2010年许多官员的真实写照,包括我们现在诟病的办事难、审批难、各种奇怪的证明等等,都是为了不承担责任而选择不作为。经过长时间的沉淀,才有了:腐败是发展的润滑剂,这一个说法,只要钱到位,事就能顺利办下来。
接下来我们看人民的名义中已经出现的几个案例。
案例A:易学习、李达康、王大路集资修路。
结果:逼死一个村干部,易学习和王大路顶雷。
案例B:李达康主持利用挖矿塌陷修景区。
结果:似乎是皆大欢喜,但是实际上呢?煤炭塌陷区施工是非常容易出事故的,如果在当时哪怕是李达康调走以后,塌陷区出了事怎么办?
案例C:高玉梁批的美食城项目。
结果:一方面客观带动了GDP,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污染。成为了高玉梁政治生涯的污点。
但是,餐饮污染其实远远比工业污染容易治理,赵公子完全可以投资污染治理设备。作为一个县,享受了旅游业带来的发展以后,现在回过头又喊:不要污染的GDP,是不是有点唱高调的意思?
案例D:易学习主持的建筑队生产自救活动。
结果:成了外出建筑大县。
实际情况:(1)在90年代,外出务工大县中,有超过1/4比例的县最后成了犯罪大县。(2)留守儿童和留守妇女问题现在是我国基层存在问题主要源头之一。岳云鹏讲过一个相声:我在保安队的日子。。。里面的许多包袱实际是青壮年外流严重乡镇的客观问题。
~~~~~~~~~~~~~~~~~~~~~~~~~~~~~~~~~~~~~~~~~~~~~~~~~~~~~~~~~~~~~~~~~~~~~~
以上举例,只是说明,任何政治决策,对于决策者而言都有很大风险,包括上海那个什么建筑工地的火灾,这些事情都是无法预料的。《人民的名义》中,通过一个上帝视角,过于神话了李达康这个角色,这样的干部是我们需要的,也是我们想要的,也许他客观存在,但是,我们现有的制度和管理模式并没有办法保证这样的干部能够,我不说脱颖而出,全身而退都不容易。
~~~~~~~~~~~~~~~~~~~~~~~~~~~~~~~~~~~~~~~~~~~~~~~~~~~~~~~~~~~~~~~~~~~~~~~
我们看一个现实案例:张曙光。
在所有的贪官中,张曙光是被分析得最多但是也是讨论得最少的人。
第一:他敢想,在我国铁路严重负债的情况下,敢于提出搞高铁。
第二:他能力强,在高铁建设初期,通过许多很神奇的方式,骗到了其他高铁国家的技术,最后以:自我研发,为主要口径展开了高铁建设。单单在技术方面为国家节省资金最少200亿人民币。(法国的一个线控技术,人家开价90亿,结果他看看日本的,看看法国的,最后折腾出了中国自己的。)
第三:他敢干,我们现在看高铁,中国的骄傲,实际上高铁上马初期,非议也很多,包括是否有必要、技术是否能够支撑、负债怎么办等等。没有他的坚持,估计我们的高铁网现在还在规划室里放着呢。
但是他也敢贪,最后落实了4千多万,实际坊间传言可能高达2、3个亿。
然而在高铁建成后,也并没有像李达康一样成为他的亮点工程,原因大家都知道,高铁追尾事件。这一事件的影响延续至今。如果张曙光没有因为贪腐落马,这一事件也可能成为他政治生涯的毒瘤。
~~~~~~~~~~~~~~~~~~~~~~~~~~~~~~~~~~~~~~~~~~~~~~~~~~~~~~~~~~~~~~~~~~~~~~~
党员不都是圣人,干部也不是,在整体制度,管理体系等等尚未达到理想环境之前,我们只能通过“党员高度自治,高标要求”这种话去要求各级领导。因此在90年代一直到2010年期间,贪腐是发展的润滑剂这句话是真的有很强的现实意义的。
但是,这并不是腐败存在的理由,从严治党、高压反腐、清除庸官、改善官场环境、甄选一批敢想,敢干,有原则,有底线的优秀党员干部,才是我党改革和发展的目标。
~~~~~~~~~~~~~~~~~~~~~~~~~~~~~~~~~~~~~~~~~~~~~~~~~~~~~~~~~~~~~~~~~~~~~~~
最后,改革开放第二阶段目前已经进入尾声,新的改革措施必然会触动旧的既得利益,就像高玉梁批的那个美食城项目一样,作为GDP发动机的启动任务已经完成,就应该退出历史舞台,拆,果断拆,而这个时候,贪腐又成了发展的绊脚石,在现实中,山西煤矿改革、河南钢铁企业改革就是很典型的例子。更不用说贪腐对党对政府对社会带来的整体负面影响已经触及了一些底线!
贪腐是发展的润滑剂,是一个特殊的历史阶段出现的一种不健康的情况,历史走到今天,很难去推断他到底是历史的必然还是偶然的错误。
总结写不出来,大家凑合看吧,搞不好会被删除掉的这个答案。。就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