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
全球都不关灯,而是在全球所有大城市所有能投屏的建筑上,显示最新一期的各国居民人均生活用非环保电力、化石能源、肉类、木材等物资的直接和间接消耗量排名。建筑立面够大,就显示前十名;立面不够大,就显示人口千万以上国家里的前三名即可。
既不会对电网造成冲击,也不会更浪费电,也很有仪式感,且直指问题实质。
。。。。印象中从某个答案中看到过“什么样的提问,就会引来什么样的答案”,果不其然。说实话,如果不是从问题补充中确认了题主犯的错误是由于无知而不是故意诱导,我几乎准备举报问题了,这个提问是赤裸裸的基于错误的前提啊!
地球一小时不是一种环保的方式!
地球一小时不是一种环保的方式!
地球一小时不是一种环保的方式!
看清楚了,重要的话我说了三遍。地球一小时不是一种环保的方式,而是一个坚定、传播环保信念的仪式。和为了达到目的的“方法”不同,仪式本身未必是有助于目的达成的,甚至有时会与目的南辕北辙。
譬如说,某人为了考上清华“削发明志”,考上清华是目的,努力学习是达成目的的方式,削发明志是一种坚定自己信念的“仪式”,削掉自己的头发有助于考上清华吗?没有,除非明年起清华为无发者实施降分录取,否则你充其量就是免受头屑困扰而已。但是这种行为本身会坚定你继续前行的信念,这是一种自我激励的方式。
再譬如说,某人为了考研“破釜沉舟”,把自己的本科文凭放弃掉了,不读研,就蓝翔。放弃本科学位对考研有什么推动作用吗?没有,甚至还有负面作用,过了笔试,面试老师也许就会注意到你没有本科文凭,从而影响你的面试成绩。但是放弃文凭作为一种仪式,就是靠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气势去建立一个毫不动摇的信仰,这就是“仪式”和“方式”的区别。
所以回到本题,很多人的方向一开始就错了。“地球一小时”的目的不是为了环保,而是为了宣传环保,是让不知道环保的人知道环保,让坚持环保的人更加坚定。
本题一开始就问错了,因为这样一场大型仪式的定位本就不是为了节电,对于一场不以节电为主要目的的活动来说,你去批判它没有成功的节电有什么意义?人家本来就不追求这个啊?
当然本题不是没有一个好的问法。
比如,从营销学角度讲,“地球一小时”的策划是否合理?有没有最大限度话题利用本身优势进行传播?
再比如,从成本效益角度,考虑到'地球一小时”本身的组织成本和额外的资源耗费(很多答主分析到了),这个活动本身(对环保)是否是正收益的?
或者,是否有一种(环保角度)很好的替代仪式,可以在总体宣传和仪式效果不变的前提下,以更小的消耗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
知道吗?题主,这个问题有一百种更好的角度,你却偏偏满足于最浅层的那一种解读,你浪费了这个问题,和目前已经看到这个问题的28348位知友对这个话题的关心。
在历史上正常的人类社会,初中生的年纪通常就已经是进入打架斗殴生产生活的主力年纪了。更别说生孩子了。
只是我们近百年来的工业化,强行给这个年龄的人口安排社会任务和标准而已。
你要想初中生不以早恋满口脏话不学习为荣,就得付出克服基因天性的巨大教育成本。也就是说,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教育上的投入不足。
共产主义政党长期治理的喀拉拉邦在印度处于人类发展指数的前茅,这就是共产主义对印度的影响。
另外,南亚人是非常非常喜欢取经名的。这也是一个地域特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