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老习惯是,先给题主结论:是的,你的感觉没错。《1566》中的这个胡宗宪不是历史上的胡宗宪,他只是电视剧和小说中的胡宗宪。这是个圣贤的形象,让人敬佩,但和历史事实不尽相符。历史上的胡宗宪有巩固海防、抗击倭寇于国于民有功的一面,也有行事圆滑、结交赵文华和严氏父子相互勾连的一面。无论如何,谈不上完全的正直无私。
所以为什么作者和编剧要塑造这样一个胡宗宪?
首先,这的确是先人占了后人的光。《大明王朝1566》毕竟是2008年播出的电视剧,因为有个后人和他同宗的原因,主创人员出于某种考虑,把他塑造的近乎完美,甚至还把一些历史上的污点洗白,可以理解。
第二,也是很关键的一点:为了剧情推进。这部剧中,前期分量最重的无疑就是“改稻为桑”,然而这个剧情是虚构的。那么这个虚构的剧情推进就需要有足够的合理性。但是主创同时需要表现朝堂上的权力博弈,和地方上的生死相搏。这里就产生了一个矛盾或者说是漏洞:朝堂上的徐阶是个谨小慎微的人,而高拱虽然刚直但不可能和严嵩相抗衡,张居正又城府极深。塑造了这三个人,从叙事逻辑上说就意味着在地方的海瑞、王用汲不可能得到来自最高层直接支持。但是观众从常识上就知道,在地方上的海瑞、王用汲只是个刚刚被调到浙江的七品小官,就算背后可以被认为是裕王的人,但是官小言轻又远在浙江的他们,是不可能和地方上省部级高官相抗衡的。海瑞再怎么刚直,力量对比摆在那里。非要说海瑞等人能以个人的力量以弱抗强,以小搏大,对抗把控了整个浙江的严党势力,这就有点龙傲天了。这种事是不合逻辑的,过于主角光环,会损害一部历史正剧的合理性和观赏性。
于是,为了把这个道理圆过去,在这中间就需要塑造一个过渡角色:这个人必须位高权重,还可以常驻地方保持着和海、王在剧情上的联系;作为高层有足够的力量能给海瑞他们以支持,显然身为浙直总督挂兵部尚书衔的胡宗宪来完成这个工作很合适。
所以胡宗宪这个角色,是主创团队设计的很巧妙的一个机械降神。他总是能在关键时刻推进一把剧情,比如截胡高翰文、施压赵贞吉强行借粮、让谭纶带兵支援高翰文、海瑞,这些措施可以给海瑞、高翰文以最有力的支持。而这些又恰好在胡宗宪这个角色的权力范围内,由胡宗宪来做就非常的合理,观众因此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
为了个把小官不惜得罪整个浙江官场和上层高官,胡宗宪这个角色的定调,就必须绝对正直,绝对的以民为本,否则解释不了他出于什么目的要这样去得罪自己的后台和同僚。有些答案认为剧里的胡宗宪隐藏的深,甚至有些腹黑,这种理解就完全违背了本剧中人物设定的调性,不客气的说,属于严重的脑补。
当然了,主创可以另外重新塑造一个这样的人物。但是从剧情设计来说,新增一个重量级角色,就需要增加新的故事线来塑造人物,故事线太多,很容易冲淡主线。“如非必要,勿增实体”。
第三,我个人觉得,胡宗宪这个角色,也代表着刘和平老师一种精神寄托和社会理想。一个既有传统士大夫的风骨,又有极强的务实精神。一个饱读诗书,又不被经典所误。一个像王阳明那样,知行合一,知道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什么样的事,同时又胸怀天下把万千黎民纳入心中。这个人简直完美,但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人生活中稀少的很,既不误国又不误身,谈何容易。
所以这个胡宗宪,不是历史上的胡宗宪。他只是个剧情的推进工具加上作者的理想化身,同时又照顾到上位者的颜面。小说电视看看就好,不要当真。
根据小管家的建议,不得不对原文开头和第三段做了些删改。虽然通过了,还是感觉没那味儿来,可惜了。但是人在屋檐下,也只能低低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