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小时候觉得史记高大上,长大了才发现史记只是一部小说,有同感吗? 第1页

  

user avatar   present-is-gift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史记不是小说!但是显然史记有小说的特色。

这并非是司马迁不够严谨,而是经历了焚书坑儒和秦末战争,太多材料遗失了。以至于每个历史人物都只有少得可怜的资料。当资料不详实的时候,人物的某些地方就只能靠想象或者野史来补足。而这就给了司马迁更多的空间来艺术加工。

譬如,司马迁写陈胜的时候,那段“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描写其实是用来解释为什么是陈胜会在大泽山起义。这段描写肯定不是司马迁想象出来的,应该是流传甚广的一个段子。司马迁把这个段子记在史记里是带有司马迁独特的历史观的。这个历史观是什么呢?那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就是,平民只要有远大的志向也能成为王侯将相。

所以司马迁把这个段子收入史记是由他独特的逻辑所决定的。而另一方面,这种段子恐怕不止一个,而且几乎都是很难考证其真伪的。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的记忆往往是不可靠的!譬如当大家都是某某在会上说过一句话的时候,你很有可能也会记得某某说过那句话。在这种情况下,记忆其实是会被篡改的!

正因如此,许多类似的段子是可能不尽不实的,也都是无据可考的。那么作为史学家只能选取自己认为最靠谱,最合乎逻辑的那个来记录。而这个过程难免不会夹杂私货,难免不会在无意识中加入自己的个人主观臆断。

司马迁的史记这种小说似的体验也正是因为无据可考的东西可能太多了!倘若仅仅记录可考的事件,那么史记就变成了流水账,枯燥乏味,估计司马迁都会觉得无聊。

或者我们可以这么说,《史记》要看你如何阅读。假如你是历史学家,你肯定对里面什么斩白蛇,蛟龙跟人乱搞,腿上七十二个黑子这类东西自动回避。可是《史记》里那些重大事件,天文现象,帝王家谱,战争时间地点都是很严肃的。而且比《三国演义》这种算是很历史的小说也严谨不知几何。

反过来如果你以读小说的心态来看《史记》其实体验也不错。那些告密和私谈至少有一半不能当真,但对整个事件的完整性却又不可或缺,至少它们提供了一些历史事件的解释。至于历史人物到底怎么想的,怎么说的,这个读史书是读不出来的!任何历史书都没办法告诉你所谓的真相。只有你到了一定阶段才可能与这些历史人物心意相通。

譬如毛主席,他就跟曹操特别心意相通。要想理解曹操,看毛主席的评注可能比看《三国志》还靠谱。




  

相关话题

  那些年骗过我们的名人典故都有什么? 
  有哪些历史人物死在了不该死的时候? 
  辽,金,蒙古的战法有什么异同? 
  如何驳斥西方中心论? 
  阅读安·兰德小说的人中,左倾的人很少吗?我发现一些喜欢马克思的人都爱读。 
  历史上被权臣架空的皇帝都是怎么反抗的? 
  依正史记载,赵云并无太过出彩部分,为何倍受喜爱?PS·三国志里就只有长坂坡救了阿斗和甘夫人和斜谷之战? 
  吴三桂造反条件比朱棣更好,为什么反而失败了? 
  历史上有哪些功高盖主,却能全身而退(不一定是小隐于世,也可以是大隐于朝)的人? 
  能否讲一讲中国外,各个国家其传承的精神,他们所敬仰的传说、故事,或者是人人向往的奇闻小逸事? 

前一个讨论
腾讯游戏达到任天堂这种水准还需要多久?
下一个讨论
男生怎么才能给异地的女朋友足够的安全感?





© 2025-04-17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17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