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说,在某一个时间点以前,二战并不具备必然性,估计很多人都会不认可。但事实是,确实在某一个关键节点前,二战不是必然会发生的。
二战前的绥靖与爆发的节点就是39年3月吞并捷克和但泽走廊问题。在一般的叙述里,都认为这两个是德国的无理要求,但是,如果我们把时间向前推进到1914年7月,这两个地区都是属于德国的,再往前上溯到1750年左右,这两个地区仍然是德国的。也就是说,某种意义上说,德国只是在恢复其“故有领土”。如果我们假设德国入侵波兰后,英法没有宣战,那么德国是否还会继续声张自己的领土要求呢?
我说的时间点就在这里。
从第二帝国德国的领土来看,波兰问题解决后,德国的领土要求基本消失,除了阿-洛地区。但是,从事后的情况来看,希特勒对于英法的宣战是完全出乎预料的,以至于被惊呆了,这也表明也许在9月3日以前,希特勒是真没打算与英法作战——从纸面上看也打不过,以至于化了近半年时间来筹划与英法的战争计划。
从一般文学说法里的角度来看,德国由于穷兵黩武,经济上陷入破产,因此也有发动战争的动机。这一点我是不认同的,因为早在1935年,德国就已经在事实上废除了金本位制,并通过经济政策避免了外汇、黄金储备等对于经济的限制,同时,德国在拉美、东欧及土耳其、北欧地区的投资也进入了良性循环,可以说德国在事实上找到了新的市场,至少在10年内不担心经济问题。从资源上说,如果德国不与控制了海运线的英国发生战争的话,德国的工业能力也可以得到安全保障。所以从这一点来说德国也很可能会停止进一步的领土扩张。
所以假设英法不干涉德国入侵波兰,并且德国不索要阿-洛地区的话,战争很有可能不会在西欧爆发。至于苏德之间是否会爆发,那就是另外一个世界线的事了。
或者,希特勒没有采纳曼施坦因计划,而是采用史里芬计划,与英法在比利时平原打成阵地战了,是不是也可能达成一个很快的停战呢,这也是个很有意思的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