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有哪些影响力被极大高估的历史事件? 第1页

     

user avatar   ai-chi-jin-luo-bu-de-xiao-hui-tu 网友的相关建议: 
      

略微怼这个答案 zhihu.com/question/5276

仅以中国互联网社区的评估标准为例,中华民国与日本军国主义的“八年抗战”被大大高估。中国网民和普罗大众被教育称,此战的重要意义有:全球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一环,是可以与西方战场相并列的东方战场;避免了华人的亡族灭种;向世界彰显了“中国”的存在感。

虽然中国战场的战果确实远远不如欧洲战场、太平洋战场,但是说抗战避免亡国灭种、彰显中国存在并没有问题。

抗战并非为苏联、美国、英国而打,也不是为国民党、蒋介石而打,是为每一个现在的、未来的中国人而打。它极大地加强了中国人作为“中国人”而非的存在,强化了民族的凝聚力。

中法战争,北洋水师可以坐看福建水师覆没;甲午战争,湘军、南阳水师又坐看北洋水师殉国;民国前期,各路军阀在各色外国爸爸支持下互相拼杀;甚至九一八,南京政府坐看东北军弃东三省;一二八,中央海军和日本海军谈笑风生。

但是全面抗战爆发后,事情起了变化:十年前还和蒋介石打得你死我活的各路军阀将自己的精锐部队送进血肉磨坊;和蒋介石血战十年的共产党红军愿意握手言和,深入日军占领区令其不得安宁;全国人民捐钱捐物捐命,仅在南京大屠杀结束不久的1938年1月,六合区的南京人民就自发用农具柴刀打击落单的日军。

讲到沙的粒数,虽不及“恒河沙数”,比我们中华民国的人口数目,一定更多。这无数的沙粒哪里去了呢?东西南北,各自分散,没有法子召集了。因为它们的团结力非常薄弱,一阵风可使它们立刻解散。它们的分子非常细小,一经解散,就不可收拾。
但倘用袋装沙,沙就能显示出伟大的能力来。君不见抗战以来,处处地方堆着沙袋,以防敌人的炮火炸弹的肆虐么?
……
这真是意想不到的力量。
原来沙这种东西,没有约束时不可收拾,一经约束,就有伟大的能力。中国四万万人,曾经被称为“一盘散沙”。抗战“好比一只沙袋‘,现在已经把他们约束了

正是经历的抗战的洗礼,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得到了整合。中国人的命运也才开始了新一轮的触底反弹。说抗战避免了华人的亡族亡种,哪里高估了?


user avatar   huang-he-12-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版劳动法。

记得当时认识的几个老板声泪俱下哀鸿遍野,说完了完了工人要造反了,干不下去了云云。

然而然而……


user avatar   wu-bi-cheng-44 网友的相关建议: 
      

讲一个正在发生的,农田机井建设运动。

粮食安全和耕地红线受到政府极度重视,先后投入巨额资金,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在农田里大规模修建机井和井房,并配置专门供电线路。

修好后的新闻报道画风是这样的

然而实际使用中,效果真的如此?

首先来看模式。农田机井建设一般采用政企一体化模式,既不讲效果又不讲节约。机井的修建不按标准来,偷工减料,平时也不好好维护,就等着快点烂,好再向上级争取建设资金。最终,倒霉的是国家和民众,国家多掏钱,民众受灾受难。但是对上级领导部门、地方相关部门和施工单位,却是三方共赢。

这些机井并非根据地势和水位因地制宜来修建,大量机井深度不足,成了旱井废井,不仅不出力还占用耕地。一成不变的建材,并未考虑水质变化和盐度,机井内部坍塌、堵塞时而发生。

为了防止机井破坏,机井上方特意修建了机井房,每个机井房大致七八平方米。但是机井房的房门钥匙并不在农民手中,机井的数量众多,钥匙房门统一采购,因此钥匙保存在官员手中,不说取钥匙的过程麻烦。单论浇灌田地,需要自备水管,部分还需要自备水泵、燃油。

单个农户的田地其实很少,小小一块,两三亩左右,年产量本来就不高,即使灌溉能增加产量,但除去人工费和物料费并不划算。一个农民工一天工钱200多,两三亩田地就是丰收总收入也就一千来块。得不偿失。

此外,还有其他原因等等。于是,机井的功能变成了:

藏雷

掉儿童


沉尸


于是,即使有灌溉需求,也会借助田间地头的水坑、或者农民自筹费用打井。


user avatar   Daisyfu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迟飞 的回答蠢哭,怒答!

先扔一张Excel表格,自己算算账:


1966年-1977年,中国粮食产量增长32%,年均增速2.56%;自1978年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到1984年,中国粮食产量6年增长31.11%,年均增速5.38%。

(为什么是1978-1984?因为联产承包责任制对于粮食产量的影响是短期快速的,公允的评价是,这一改革在“短短几年内”解决了中国的温饱问题。)

如果换成人均粮指标,1966-1977年,中国人均粮增长3.69%,年均增速0.33%;1978-1984人均粮增长31.11%,年均增速4.62%。

打!不!打!脸!!

各个领域的历史资料都表明,1976年的中国经济,已经走到了破产的边缘。把中国经济拉回正常轨道的第一步,正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小岗村的探索只解救了一个村,但形成的经验却在越来越大的范围推广,最后影响全局。

除了硬邦邦的数字,还有更多活生生的案例,包括那句“要吃米,找万里”。事实上,万里在安徽的探索,不仅是推广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每个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更是政府执政理念的重大改革:人民生活能改善、至少吃饱肚子,这是政府的第一要务。

反观 @迟飞 的回答,谬误的不仅是对数字的分析判断。

究竟那个印象是怎么来的?不过是积累与消费比例调节了的结果。也就是牺牲经济积累,停止技术革新,提高消费比例。也就是收购的粮食不再用于出口创汇、发展工业,而优先消费的结果。

“消费”的意思是让农民能吃饱,维持基本的生活水平。这难道不比发展工业更重要?或者说,发展工业的目的难道是让农民饿死?

新中国工业积累资金被断,……发展后劲没有了,中国的科技发展由此停滞下来。

中国科技发展到今天,说出这样的判断真的……需要勇气。

尽管对粮食生产而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只是短期的。但对于中国发展全局而言,这项改革的影响之深远,怎么强调都不过分。改革释放农民生产活力之后,中国农业劳动生产率随之全面提升,越来越少的农民就能满足粮食生产需求,随之而来的就是越来越多的富裕劳动力从农村涌入城市。这些人曾被称为“盲流”,后来有了官方称呼“农民工”。当我们在30多年后的今天回顾中国经济腾飞奇迹时,没有人会否认,这些勤劳的人们,正是支撑中国经济崛起的最坚实的力量。

这一切,都源于小岗村那几个贫困的农民。

他们的探索不仅没有被高估,反而被大大低估了。


user avatar   man-ke-jie-sen 网友的相关建议: 
      

鸡汤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

嗯,这个运动的宗旨就是,殖民者杀你全家,你也要和平温和的抗议,用和平的手段来唤醒殖民者的觉醒和退让。这个主张非常符合英国佬的口味,哪个殖民者不希望自己的殖民地上面能有个甘地这样的神作, 英国人一边拿着屠刀镇压印度的反殖民革命,一边对甘地的主张含情脉脉。 甘地的主张其实就是英国人用来权衡印度社会矛盾的一个筹码,是英国用来分化印度革命力量的工具,英国人肯定不希望自己的殖民地有一支团结的暴力革命队伍,像甘地这样的人,在矛盾日益激化的英印土地上,让英国人松了一口气,我这样说可能不合适,在英国人眼中,暴力革命唱黑脸,甘地唱白脸,这是英国人最需要的。还有,甘地是反工业化的,他认为殖民者带来的工业化是印度问题的祸源,甘地想要把印度搞成一个小农经济,并且为西方的老大们提供原物料的土地,甘地可以说是殖民者眼中的宝贝了,就像被日本人追捧的汪精卫一样,甘地的那一套,说难听点就是曲线救印投降主义。

甘地的想法就是,让他们杀吧,让他们欺凌吧,让他们剥削吧,反正他们会因为我们的温和而觉醒。

当年戴季陶先生见到甘地,向甘地说明了中国人民抗战的形势,甘地讲了一番毁三观的话:

“不管怎么说,中国不是在实行非暴力。它能英勇对日抗战,说明中国从来没有非暴力意愿。说它只是自卫,从非暴力原则来说,这不是理由。从非暴力主义者的立场来看,我必须说,以一个拥有四亿人口的中国,来对付一个开化了的日本,还是不得不以日本人的同样手段来抵抗日本侵略,我以为这是不适当的。假如中国人有我这样的非暴力信念,就不需要和日本人一样的最新毁灭手段。中国人可以告诉日本人,‘带着你们的毁灭手段来吧,我们以两亿人给你,可是剩下的两亿人我们是不会屈服的。’假如中国人真的这样做了,日本人就会变成中国人的奴隶。”

这句话通俗点就是,中国让日本人杀够两亿,日本人就会认输…

关于纳粹屠杀犹太人,甘地说道:“杀害这么多犹太人固然是罪恶,但犹太人不应该抵抗,而应该用刀自刎或以跳海等方式集体自杀,以唤起德国人民的觉醒”。

像甘地这种充满幻想的鸡汤婊,幸亏是遇到英国这样的殖民者,如果殖民印度的是俄罗斯日本德国,甘地早就磨成咖喱了。

如果殖民印度的是日本,那印度人的头颅可能堆得比喜马拉雅山还高。

如果殖民印度的是俄国,那西伯利亚的严寒会让甘地熬不出那碗鸡汤。

如果殖民印度的是德国,那印度的恒河肥皂早就驰名世界了。

另外,二战之后的民族独立运动是一种趋势,是二战之后崛起的美苏两强对于欧洲老牌殖民国家的重新一次洗牌,目的就是降低欧洲地区的影响力,印度不管有没有甘地,还是换成甘天,甘木,甘火,还是甘水,在那个时代也是会独立的,关于印度独立之后的发展,跟甘地没有啥关系,印度辛亏没有按照甘地的方向来走,不然真的药丸。

反正在我眼里,甘地就是一个虚伪的鸡汤杂碎。


user avatar   zaoyinvyiya 网友的相关建议: 
      

怛罗斯之战,这场战役在中国地摊文学和三无网文中被翻烂了,但是在阿拉伯人的史料上并没有显得有多重要,其实这场战役作为一场边境冲突,本身也没那么重要。

1.阿拉伯史料并没有把这场战役太当回事

@Mansour 兄弟曾经在回答中很详细的说明了,在阿拉伯史书的记载上,关于怛罗斯之战的记载很少,可以用十分简略来形容

在阿拉伯史书《历史大全》中,对伊历133年的历史记录中,怛罗斯之战描述的篇幅很少,只有短短四行文字。相比之下,阿拉伯帝国位于小亚细亚的领土被拜占庭侵犯,这才是年度重点大事件。

怛罗斯之战后,阿拉伯人是怎么评价唐帝国的军队的? - 知乎

在公元八世纪的阿拉伯帝国,无论是对外还是对内,都有比怛罗斯战役更加值得去记录和书写的历史事件和战争战役。对外:和拜占庭帝国的战争一直是阿拉伯史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内:镇压倭马亚王朝的残余势力也是阿拔斯王朝的重中之重(公元751年,刚刚建立的阿拔斯王朝剿灭倭马亚残党的内战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相比之下,怛罗斯之战更像是一个遥远的边陲小地的小小捷报,至少在阿拉伯人看来,并没有什么值得大书特书的事情,怛罗斯之战本身就是由于高仙芝在西域屠灭石国,阿拉伯帝国受石国王子邀请出兵帮助石国的一场边陲战役而已。

2.从用兵上看阿拉伯帝国也没当回事

公元751年的怛罗斯之战,从阿拉伯方面的用兵上,也并没有看出对方的重视。中文网络盛传唐军仅二万,而阿拉伯帝国出兵多达二十多万(其中大食军4万),原是出自柏杨所著的《中国人史纲》,但书中却完全没有提到其史料来源。如果要深究双方交战兵力,很可能评论区又会变成一场口水战,所以就不讨论了。

怛罗斯战役发生的751年,唐朝是安史之乱前的盛唐,阿拔斯王朝则是多线作战且刚刚建立。阿拔斯王朝向西要和拜占庭打仗,内部倭马亚残党势力还非常强大,搞得阿拔斯王朝焦头烂额,还要一直镇压(753年双方还在埃及打了一仗)。再根据《布哈拉史》,750年布哈拉发生什叶派大起义,阿拔斯王朝仅能遣兵一万平叛。怛罗斯靠近阿拉伯帝国的行省呼罗珊,距离帝国本土十分遥远,所以阿拔斯王朝并没有能力像中文网络上说的那样拥有那样大规模的兵力。

3.战役的后果被明显高估

答主不止一起在知乎上看到一种论点:怛罗斯之战后中亚地区伊斯兰化,但实际上阿拉伯人之所以出兵中亚,最直接的原因在于石国王子的求救,阿拉伯人本身并没有那样强烈的传教诉求。中亚地区开始伊斯兰化,还要等到喀喇汗王朝萨图克·博格拉汗皈依并推行伊斯兰教以后(这已经是公元十世纪了),在这之前一直是一些苏菲苦行僧在自由传教。西域的伊斯兰化和阿拉伯人并没有直接关联,没有阿拉伯人来怛罗斯打仗,几百年后喀喇汗人一样会来。所以在答主看来,这场战役造成造纸术的西传可能影响更大

4.中文网络怛罗斯之战火热的原因

我个人认为这是近些年民族主义的情绪上涨的炒作需要。中国历史不像阿拉伯、大不列颠、西班牙、蒙古、奥斯曼、甚至瑞典那样,历史书随便翻一页都是对外热血征服、开疆拓土的案例,光靠研究内战、讨论冉闵屠胡令、在四川打死蒙哥、在朝鲜打打日本是无法满足民族主义者的需要的,而怛罗斯战役满足以下条件:

①属于“外战”、和境外民族直接对抗;

②对手是当时的顶级帝国之一;

③当时我方我朝是鼎盛时期且非少数民族政权的大帝国;

④在非被侵略状态下且交战地在境外的主动出战。

同时符合这四点的战争战役太少了,所以就把怛罗斯战役拿了出来。随便在百度搜怛罗斯之战,网文的逻辑和网友们讨论点无非是唐军2万如何以弱敌强迎战20万阿拉伯大军、唐军如何使用陌刀并吊打阿拉伯骑兵、马上打垮大食军队最后由葛逻禄反叛才惜败云云。

网文的逻辑无非如此,仗打输了没关系,可以甩锅给主帅的韬略和个人道德,根据个人倾向定好结论,史料记载只挑对自己喜欢的、不喜欢的直接无视,带着意淫去夸大对手兵力、低估己方兵力,同时又突出战败原因是由于葛逻禄人的反叛(但实际上葛逻禄部只占唐军一小部分,其战斗力也值得商榷,很难撼动全局),夸大胜利,讳言失败,形成一种英雄惜败的形象。

与此类似,还有近些年兴起的大明VS帖木儿、大秦VS亚历山大的战争猜测也是一样,因为历史上真实案例实在是太少了,一个怛罗斯不够消费,所以只能开脑洞了。


user avatar   kashiwagieri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一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确实是中国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标志和起点,为中国近代史开了一个坏头,但从晚清和英国等西方列强的后续反应来看,真正达到改变中国社会性质和东西方彼此认知程度的,即达到了教科书里评价“鸦片战争”带来的影响力,实际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和英国等西方列强之间总体还是维持了面子上的“均势”,只是让清朝失去了以往“天朝上国”的地位,被迫敞开了国门的一角,但政治经济文化上清朝的改变仍然很少,外交上也只是被动地纳入了当时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体系里,相对以往的高高在上,客观上属于回到了匹配当时清朝真实实力的位置(即,不再是可以游离于世界体系外享受和自身实力不符的贸易顺差“独美”以及超现实“文化自信”的“天朝上国”),从整个世界的角度看,这实际是清朝外交开始近代化的标志,所以清朝和当时的中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也并没有整体性地“痛定思痛”。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受到精神和物质上双重巨大打击的清朝,才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开始全方面的改变并逐步近代化,但这个改变既不彻底又迟到,因而也就没能改变清朝最终覆灭的命运,并真正开始让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了。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冉闵“杀胡令”

先上一张冉魏的图,下面紧邻的那一坨就是半壁江山的晋

———皇位斗争引发的杀胡令———

冉闵被人津津乐道的是“杀胡令”

《晋书》里明确记载了冉闵为啥要这么干,原因是皇室斗争,被他干叔叔逼得实在不行了。

闵知胡之不为己用也,班令:内外赵人,斩一胡首送凤阳门者,文官进位三等,武职悉拜牙门

冉闵本身是汉人,是石虎的养孙。石虎死后,他差点被立为太子。

《晋书》对冉闵的描述很有意思,一是用“石闵”称呼冉闵(因为的确改姓了,后来才有了复姓冉氏的说法);二是反复点出石虎和冉闵的养孙关系。

在同一段话中,就出现了两次

闵字永曾,小字棘奴,季龙之养孙也。

以及

闵幼而果锐,季龙抚之如孙。

可见石虎对冉闵的重视,以及冉闵成长过程石虎的意义


干爷爷死了,干大爷石尊即位,忽悠过冉闵当太子,后来放弃,反而准备杀冉闵。然后冉闵先下手为强,杀了石尊,辅佐干叔叔石鉴为帝,结果石鉴也想着杀冉闵,于是冉闵angry,觉得胡人每一个好东西,于是杀杀杀(其实他还留着石鉴……)

所以这个杀胡令就这么来了

“宣令内外六夷敢称兵杖者斩之”,不过呢,死的都是胡人吗?

那个时候可没有基因鉴定,标准就是“鼻子高胡子多”。

于是,很多汉人跟着遭殃

“于时高鼻多须至有滥死者半

像这种,妥妥被杀了

———干起王师毫不手软———

当时正统晋国还在啊,冉闵在湖北随县西南把王师打败了,东晋将军蔡怀战死

(战争大概发生地)

以夔安为征讨大都督,统五将步骑七万寇荆扬北鄙。石闵败王师于沔阴,将军蔡怀死之。宣将硃保又败王师于白石,将军郑豹、谈玄、郝庄、随相、蔡熊皆遇害。

———对待胡人很好——

他建国之后,先把儿子分为大单于,熟悉历史的人,自然知道这个称号就是胡人的内容。

其子太原王胤为大单于、骠骑大将军

然后他还把胡人作为亲卫

以降胡一千配之为麾下

有个大臣看不过去了,就说这些人都是我们的敌人啊,现在来归附,不过是求个苟且活命,杀了他们,并且去掉“单于”称号,防微杜渐

胡、羯皆我之仇敌,今来归附,苟存性命耳;万一为变,悔之何及!请诛屏降胡,去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

然后冉闵就把这个大臣杀了,而且把大臣的儿子也杀了。

对了,晋书里把冉闵叫“石闵”,“武悼天王”是鲜卑人慕容儁赐的

无论从冉闵的出发点,还是他的执行过程,还是结果,均未拯救汉族,为什么会给他戴上那么多帽子?

所以这种胡汉都杀的类型,非要给汉族脸上贴金,更冠上什么拯救汉族什么的称号,真的是有点……考虑过祖逖,刘裕的感受么?


知乎上大神讨论已经很多了

冉闵是否称得上是拯救汉族的千古一帝? - 知乎

如何评价冉闵?如何评价五胡乱华这段历史?五胡乱华这段历史中国算是被侵略吗? - 知乎

当然你愿意去看史书,也可以,反正没多长


user avatar   chi-fei-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攻击看来不少啊,有人骂我没良心了。不过这里要说明一点——农民吃饱饭与包产到户没多少关联。不包产到户,只要调节积累与消费比例,也能起到同样的效果。

粮食增产增收,更关键地在于化肥生产线的引进,乃至新粮食品种的推广。这在文革时代就已经打好基础了。

71年中国加入联合国,中国开始大规模引进西方成套设备,这参见“四三方案”。到79年为止,二十六个大型项目合同已经履行完毕。此后的粮食大规模增产,不过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而已。

-------------------------------------------------------------------

小岗村经验.

那十八家贫苦农民,分田单干。获得了大丰收,这得到了邓的高度赞扬。人民公社瓦解,从此中国人民实现了温饱!分田到户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主宰中国农村命运。

然而,见统计数据。

年 度  粮产量(万吨) 增率  人口(亿) 增率  人均粮(公斤)

1949年  11318   —   5.4167   —    208.9

1950年   13213  14.34% 5.5196  1.86%   239.4

1951年  14369  8.05%  5.6300  1.96%   255.2

1952年  16392  12.34% 5.7482  2.06%   285.2

1953年  16683  1.74%   5.8796  2.23%   283.7

1954年  16952  1.59%   6.0266  2.44%   281.3

1955年  18394  7.84%   6.1465  1.95%   299.3

1956年  19275  4.57%   6.2828  2.17%   306.8

1957年  19505  1.18%   6.4653  2.82%   301.7

1958年  19765  1.32%   6.5994  2.03%   299.5

1959年  16968 -16.48% 6.7207  1.80%   252.5

1960年  14385 -17.96% 6.6207 -1.51%   217.3

1961年  13650  -5.38%   6.5859 -0.53%   207.3

1962年  15441  11.60% 6.7295  2.13%   229.5

1963年  17000  9.17%   6.9172  2.71%   245.8

1964年  18750  9.33%   7.0499  1.88%  266.0

1965年  19453   3.61%   7.2538  2.81%   268.2

1966年  21400  9.10%   7.4542  2.69%   287.1

1967年  21782  1.75%   7.6368  2.39%   285.2

1968年  20906  -4.19%   7.8534  2.76%   266.2

1969年  21097   0.91%   8.0671  2.65%   261.5

1970年  23996  12.08% 8.2992  2.80%   289.1

1971年  25014  4.07%   8.5229  2.62%   293.5

1972年  24048  -4.02%   8.7177  2.23%   275.9

1973年  26494  9.23%   8.9211  2.28%   297.0

1974年   27527   3.75%   9.0859  1.81%   303.0

1975年  28452   3.25%   9.2420  1.69%   307.9

1976年  28631  0.63%   9.3717  1.38%   305.5

1977年  28273  -1.27%   9.4974  1.32%   297.7

1978年  30477   7.23%   9.6259  1.33%   316.6

1979年   33212   8.23%   9.7542  1.32%   340.5

1980年  32056  -3.61%   9.8705  1.18%   324.8

1981年  32502   1.37%  10.0072  1.37%   324.8

1982年  35450  8.32%  10.1654  1.56%   348.7

1983年  38728  8.46%  10.3008  1.31%   376.0

1984年  40731   4.92%  10.4357  1.29%   390.3

1985年  37911  -7.44%  10.5851  1.41%   358.2

1986年  39151   3.17%  10.7507  1.54%   364.2

1987年  40473   3.27%  10.9300  1.64%   370.3

1988年  39404  -2.71%  11.1026  1.55%   354.9

1989年  40755   3.31%  11.2704  1.49%   361.6

1990年  44624  8.67%  11.4333  1.42%   390.3

有什么证据证明改革开放初期的分田单干对实现粮食增产有显著的效果?放到前三十年中稀松平常。甚至其最高增幅都不如文革某年。而在80年还有大幅减产。

那么是分田单干解决了“温饱”问题么?显然不是。究竟那个印象是怎么来的?不过是积累与消费比例调节了的结果。也就是牺牲经济积累,停止技术革新,提高消费比例。也就是收购的粮食不再用于出口创汇,发展工业,而优先消费的结果。这带来了观感上的温饱问题解决。实际只是个把戏。好争取人心,让人们承认分田单干的正确性——私有化由此而开端。

这导致了严重的后果,就是新中国的工业积累资金被断,科技人员下海摆摊。积累资金被分光吃净,当然生活好些了。然而发展后劲就没有了。中国的科技发展由此停滞了下来。而农村的机械化停滞不前。至今中央政府也不敢推所谓规模化的农业生产。农场化?只是个梦而已。

这分明是件大坏事,却被鼓吹成了实现温饱的大好事。

金融共产主义学堂:eziv587


user avatar   liang-zheng-ru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说一个大家都不愿承认的考古学事实:甲骨文里面的商王武丁征服东亚(当然有点偏题了,决定性的战役,这不是一场战役,而是一系列的征服战争)使得东亚(华夏)人种扩散到整个东亚大陆。在这之前东亚(华夏)人种只是蜗居在太行山区的可怜虫而已(现在研究发现东亚华夏人种和东亚地区的其他遗传学族群差距相当大,和非洲黑人差距是最远的,有强烈的遗传漂变)殷墟殉葬坑里面的人种博物馆就是证据。像东亚这种常染色体极纯粹(比如不算封闭的西北人群受到外部的影响仅仅只有3%,南北汉人其实差距极小,两广汉人差距稍大一点,但是跟其他族群的距离还是很远,虽父系母系很多样,决定体质人类学的常染色体却非常单一)并且规模庞大的族群放到世界范围内都是独一份,分子生物学意义上东亚(华夏)内部分化度是所有亚人种里面最低的却是人口极多的。连一些边疆的小民族都不如(日本人韩国人都是华北汉人的小分支)东亚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显然不是个最佳解释

杨希牧先生曾对近400具祭祀坑头骨进行了测量,划分出五种形态

Ⅰ 北亚人种类型,类似现代布里亚特和楚科奇人,80具,占35.6%

Ⅱ 太平洋尼格罗人种(亚洲昆仑奴)类型,与现代巴布亚人和美拉尼西亚人头骨类似,38具,占16.9%

Ⅲ 欧洲人种类型,与现代英国人头骨类似,只有两具,占0.9%

Ⅳ 爱斯基摩人类型(极北)55具,占24.4%

Ⅴ 小头人骨,50具,占22.2%

添加资料:世界上常染色体纯粹的人群只有东亚,巴布亚,西非,科伊桑。而不是大家认为隔离于新大陆的印第安人

东亚人常染由纯粹的北部东欧亚成分组成,其内部的差距也极其微小。巴布亚人常染由纯粹南部东欧亚成分组成,巴布亚是个研究人种进化的天然博物馆,Y染很多样(而且大多都是接近根部的类型),常染很单一,体质很多样。西非人和布须曼人也是两种不同的纯粹非洲常染人群。

而世界上其他人群的常染构成都较为复杂,欧洲人由西欧亚狩猎采集者WHG,古北欧亚人ANE,Basal Eurasiam这三种差异很大的成分组成。中东人由WHG和Basal Eurasian两种成分组成,部分还有非洲常染。印度除了有欧洲人的三种成分,还有很高比例的西欧亚与南部东欧亚混合形成的印度土著成分。半岛东南亚人由北部东欧亚和一部分印度土著成分组成,岛屿东南亚人由北部东欧亚成分和部分巴布亚成分组成。印第安人和西伯利亚原住民由北东欧亚成分和部分ANE成分组成。中非,东非人由西非成分和部分科伊桑成分和不同比例的西欧亚成分组成




     

相关话题

  为什么武昌起义后清政府迅速土崩瓦解了? 
  历史上有哪些值得尊敬的小人物? 
  为什么唐朝诗人有以汉代唐的习惯? 
  在阿富汗或伊拉克打过仗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如何评价李敖的狂? 
  康乾盛世又被称为番薯盛世靠谱不? 
  马可.奥勒留为什么非要设置两个皇帝? 
  在文革中,中山陵有没有遭到过破坏?如果没有,为什么? 
  如何评价苏联元帅罗科索夫斯基? 
  日军投降前在华局势如何? 

前一个讨论
高通如果不提供芯片给小米,小米会用海思生产的芯片吗?
下一个讨论
台湾经济真的衰退了吗?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