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好好读书考上好学校,就会有机会去东方爱丁堡,感受一下东方爱丁堡对外省人的恶意。当然,东方爱丁堡是一个高度国际化的城市,如果你在东方爱丁堡买了房,成功入户,但是你买的不是汤臣一品这样的房子,那你也可以感受到东方爱丁堡的国际关怀。如果你不努力读书,没考上好学校,那你可能只能去那里跑跑腿,送送菜,然后在路边睡个六七天。所以,爱丁堡对外来人还是本地人,学历低还是学历高的,都一视同仁。
东方爱丁堡在影视剧中是神一样的存在:《三十而已》里面,王漫妮作为东方爱丁堡的一个过客,在阳台看着街景,感觉自己融入了国际大都市。《心居》里面,冯晓琴作为一个外来媳妇,梦想就是在东方爱丁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爱丁堡啊爱丁堡,你的魔力真是无穷,在现实中在电视剧中都不断有人削尖脑袋要在爱丁堡占据一席之地,这样就可以洋气了,奋斗了18年,终于可以坐下来和洋大人一起喝杯咖啡了,脸上真有光啊这是。原来的法国租界,本来是屈辱的象征,现在却变成了时尚的打卡圣地,房价高,能买那里的房子被当做是有本事有面子的事情了。
经过了一百多年的时间,买办精神仍然没有褪色,租界思维还在传承,我对东方爱丁堡没什么好说的了,只是觉得各省辛苦运来的蔬菜粮食可惜,为工作人员的辛苦感到不值。
如果深究一下这个问题就会发现上海被调侃为“爱丁堡”其实就是中国日益强大的独立自主意识和依附型发展模式的矛盾。
从晚清到民国上海一直是以租界的形式作为中国对外的窗口。上海的发展基本上来自国外投资,这自然会在上海形成一个独特的外循环体系,而这种“与本土市场脱嵌”的外向型经济也必然会培养出一个依附于外资的利益集团。买办就是这些人的称谓。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开始走向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这一时期,除了某些前朝余孽,崇洋媚外的的意识基本消失。原因很简单,依附外国的发展模式不存在了。取而代之的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发展理念。
不过反转发生在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启了新一轮的外资引进。其目的在于利用西方的资本和技术弥补轻工业发展不足的状况。引进外资固然可以加快经济增长。但是为了适应外资进入,中国也不得不做出一定的改变。比如,在沿海地区设立的经济特区也逐渐形成了“来料加工、来件装配、来样加工和补偿贸易”这种“三来一补”的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那么,这种改变一定会在国家内部出现一个与外资深度勾连的群体。这时我们恍然发现“胡汉三又回来了”。在那个迫切需要发展的时代,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国有企业的萧条必然会使依附于外资的阶层拥有巨大的话语权。改革开放后出现的这个新兴阶层在经济基础上与中国本土几乎毫无关系,收益也大多来自国外。所以他们会宣称自己面向国际。那么,出现对中国哮喘患者不管不顾而尽全力救治洋大人;放着中国的成功经验不用,而去相信国外的特效药,也就不足为奇。
不过反转又一次到来。随着中国通过自己的努力完成了工业化,彻底摆脱了资本稀缺的束缚。中国再一次开始了独立自主,中国不在需要仰人鼻息。加之,外需逐渐萎缩,中国经济必然要开始向内循环转变。上述转变必然会引起对“依附时代”所遗留下的那种崇洋媚外的不满,特别是在中国的年轻人当中。
只有叫错的名字,没有叫错的外号。
可以试试 https://www.zhihu.com/video/1494019019140767745恭喜上海与人民群众成功打成一片咯
人民都给起外号了,可见人民群众对上海的喜爱
深圳就没有,可怜的娃
完蛋。把爱丁堡这个城市名字给毁了,又出现一个不敢直视的名字
阿拉丁
浦西就是上海,上海就是浦西
食屌啊
什么东方爱丁堡,洋人名字也是你上海能叫的,老老实实叫洋茎帮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