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里有一位朋友的评论,令我感慨万千,我自以为看了两遍《三体》,但还真没体会到大刘的洞察力。
大刘真是一个乐观主义者,竟然还写了有光速飞船的那一天。
这几天我封控在家,事情不多,顿时有了一些写作欲望,连续回答了有关上海近期疫情的六个问题。
这应该是有关此类话题的最后一个回答。
为什么都在嘲上海,我认为其中有一部分1450在带节奏,另一部分无脑跟风。
而且,之前嘲西安的情况,我也同样认为,主力和带头的并非各地群众。
特征:
1,没有头像或头像粗制滥造,可以看出任务很急,来不及在细节上走心。
2,突击开号或购买一个几年不用的僵尸号,来不及多写几个和时事政治无关的小清新回答来掩饰,以用作被封号后的预备队。
3,统一创造攻击性地域黑的绰号或话术,如知乎老铁、北方人、南方系、精准市、黄俄孝子等,以挑拨群众对立为目的。
4,看得出是以计件制发薪,发一句挑拨的话就有提成,但和人互撕则无提成,所以不参与评论中互撕。
5,有心人留意一下上线发言的时间,很有看头。
果然有很可疑的来私信骂我。
诸位可以看一下此人的主页,动态里关注的话题,回答的问题和内容,果然很有代表性呢。
多加几句题外话:
上海这次精准模式的失败,不仅仅是上海一个城市的失败,也是中国在探索“西方式放任自流式共存躺平”和“严防死守层层加码封控核酸隔离式躺平”以外第三条出路的失败。
可以预见,接下来的日子里,为了乌纱帽的安稳、舆论的稳定,几例确诊就全面封控核酸全城停摆,会成为中国的唯一防疫模式。
可惜,第一种躺平虽然绝不可行,但第二种躺平一样不具有可持续性。
原因很简单,第二种躺平,对于政府来说,是一种进少出多、坐吃山空的模式。
这也就是为什么精准模式(姑且还是这么称呼吧)曾经很有诱惑力的原因。
一个运转正常的政府,需要收税挣钱,花钱办事。
政府要办的事:造铁路、造地铁、修高速、开矿山、造公园体育场、办医院、办学校、搞科研、搞市民数字平台、造大飞机、造歼20、造航母、养军队、给警察消防员政府公务员发工资、给退休人员发工资.......等等等等。
这一切都来自于税收,而税收来自于企业的利润。
而城市一旦频繁封控停摆,大量企业陷入危机,税收就很难收。
然后,为了保就业岗位,要减免税收,要减免社保,要花钱核酸,要给防疫人员志愿者补贴,要给市民送菜。
钱花在这里,就必然要减少甚至停止给那里。
长此以往,企业半死不活,旅游餐饮服务单位难以恢复,税收少到一定程度,第二种躺平模式也会没钱继续的。
我们单位,是做政府生意的,是一种涉及民生的对老百姓生活非常有好处的项目。
现在财政的钱,大部分去防疫了,原本的很多进一步提高民生的项目,不仅仅是我们单位的,都停了下来。
政府钱包瘪了。
当然,封控清零后,仍然能带来一定程度的经济恢复,能收上来一些税,所以我也认为“西方式躺平”绝不可行,第二种躺平要比第一种躺平效果要好。
但满足于严防死守,毫不探索新模式,说到底仍是一种保守的躺平。
如果找到一种新方式,防疫效果和“严防死守式”完全一样,而更加有利于国际经贸物流、有利于人民生活出行便利,为什么不去探索呢?
哪怕新方式能多收上来一百块的税,这一百块钱也能投入到原本政府该花的项目中去,可能会使人民生活得更好,治安更好、看病更方便、报销比例更高、出行成本更低,交流更简便有效率。
所以,其实嘲笑上海的失败,甚至幸灾乐祸,是格局很低的。
这是中国的一次探索的失败,影响的是我们每个人。
第二种躺平并不难,十八线县城也有能力做到,这次栽了,虚心去学县城就行。
曾经以为上海相对比较文明先进,现在看来在国境线内都一样
武汉疫情的时候,你只要不是骂武汉市民,武汉人跟着你一起骂武汉政府做得不够;
南京疫情的时候,你只要不是骂南京市民,南京人跟着你一起骂南京政府做得不够;
西安疫情的时候,你只要不是骂西安市民,西安人跟着你一起骂西安政府做得不够;
上海疫情的时候,虽然上海政府悄摸摸推共存捅出大篓子祸祸了数十省市,但“你们怎么可以骂它?你们知道它有多努力吗?”
网上这样的洗地,生活中我还真没看几个上海人有过。
众所周知,现在给上海本轮疫情前期决策张目的、和拼命黑防疫刷共存的言论,其中不乏某些势力的推波助澜。
他们故意通过言语来回挑拨,让全国群众和上海群众对立起来,把上海群众的利益和防疫本身对立起来。
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大家喷上海,喷的是上海普通市民吗?是要看上海普通市民的笑话吗?明明是要督促上海政府快解决问题。
作为全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上海的命运和国家、以及全体国民是息息相关的。
能给某些人拿来这样玩?
甚至有人敢昧着良心说“这是共存的试点”。且不说香港的例子就摆在眼前,就算想做试点,有拿经济中心直接上的吗?有谁想试刀是往自己大动脉上捅的?
我知道上海市民很辛苦。除了网上能看到的的信息,我也有很多在上海的朋友,其中还有相识三十年的儿时玩伴,我很担心他们的安全。
所以我们应当要求、也有资格要求该负责任的人负起责任来。
上海普通市民是无辜的,但有些人不是。
评论区关掉了,删掉了一些互相攻讦的无意义的对话。
请努力理解“你并不知道网络对面是不是一条狗”,然后再仔细想想顶着外地人的名头骂上海人的,和顶着上海人的名头喷外地人的,到底是些什么人?而他们在统计上是否又有代表意义。
不然呢?嘲讽上海的病毒来源地么?你账号不想要了?
其实这个问题本身是很简单的,那就是诸多外地人2年来看了很多上海相关的宣传,再见识了本次疫情种种,期间巨大反差自然会让他们发笑,上海人不照样在嘲,光kds上嘲“奶茶店”的就一直有,这不值得怪罪。
至于疫情期间我们和外地人间诸多矛盾的产生,无非来源于对大量事物和事件基础认知的差异,即所谓“鸡同鸭讲”。所以借此,我就直白地讲几条,你们敬请随意,理解万岁。其实我觉得只要在上海打工超过10年的,应该也都懂。
因为你上海在拖所有人下水啊。
外溢70多个城市咱就不说了,上海市居民的生活也被严重影响,真的是里外不是人。
然后呢,网络上,对上海的防疫措施疏漏的问题不去批评、对上海市拖延防疫造成的民生问题不去批评,反而把话题往共存上引导,居然去怪防疫封锁影响“生活”,甚至搞出什么“上海不仅仅是上海人的上海”的神论,那些被封在小区、堵在家里个把月的生活不便的上海居民的付出,就这么被你们无视了?
封闭检测期间,民生保障搞成这个烂样子,上海这所谓的“引以为傲”的基层治理,实际也就半斤八两嘛。
请问,中国除了上海(还有一个奇葩香港),哪个城市的在封闭检测期间,是带节奏往共存上引的?其他城市都是积极修补防疫措施漏洞、强化民生物资供应,让被封在家的居民可以生活的好一点、受到的影响尽可能小一点,一边喷本市的防疫疏漏一边积配合防疫工作。就这个上海特殊,居然带节奏要求开放共存,直接摊牌干脆别防疫了……
其他城市的人民不喷上海喷谁?卧槽,你上海什么毛病,为了个什么虚无飘渺的“世界的上海”,就要上海全市人民甚至全国人民陪着你赌运?脑子抽了吧!
注意,那些想把嘲讽“上海”与嘲讽“上海人民”联系起来的、以及积极带节奏在上海疫情失控边缘线上搞什么共存的虫豸们,是要慎重警惕的。我严重怀疑这帮垃圾是在反串实际是盼着上海人民去死。
其心可诛!
首先表明我没有嘲过上海。
但我还记得当初嘲讽俺们西安的,或者踩着俺们西安捧上海的可是有不少上海大V呢,所以说一报还一报罢了。
微博上有人统计了上海媒体的偏向性报道:https://m.weibo.cn/1582199901/4752712598557546
我没嘲讽上海,也不打算这么做,因为上海2500万人,我难道要嘲讽每一个上海人?没必要。精准嘲讽就行。
本来大家疫情管控之下就很困难了,结果作为标杆的上海这次竟然爆了,爆了之后,管控也不到位,病例到处跑,有怨气是很正常的。
作为对比,深圳守着香港这么大一个疫区,还有偷渡客,整体管控都非常有效,相比之下上海这次确实拉胯。本来按照大家的认知,上海防疫水平至少也是深圳级别,结果呢?
前两天四川乐山检出病例,结果一看,列车员,上海局的,从上海出发到成都,然后又套跑了一趟成都到乐山,在乐山下车过夜时去检测,结果阳性。因为她去的比较晚,出结果的时候都第二天了,可是等通知到人的时候,这位列车员姐姐已经随车跑到湖南娄底了。我没有怪罪列车员的意思,相反她做的很好,可以看出平时单位上进行了到位的抗疫教育,她入住酒店后就未再外出,只是第二天一早下楼买了个包子,尽最大限度减少了暴露。作为对比,乐山的另两例,也是从上海回来,普通人,到家之后去聚餐,然后逛街,打牌,吃饭,还去洗了脚,行程轨迹简直不要太丰富。
列车员被感染,传染源未知,而且火车是密闭空间,全车几百人都是密接。上海到成都,成都到乐山,乐山回成都,成都回上海,一共四趟车,几千人。
我是觉得很迷惑,像铁路局这样的半军事化单位,管理也是很到位的,但还是被病毒突破了,为什么列车员会被传染?问题出现在哪里?
于是我就去搜了一下关于上海抗疫的新闻,然后我就被一个人给惊到了,凡尔赛的不行。
现在我要开始精准嘲讽了,复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上海疫情防控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吴女士。
1月20日,吴女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提到了五个度:
吴凡女士称,有朋友问:上海防疫做得好,那是因为上海有钱。
我后来跟他们讲,刚才我讲的五个度:
就是:上海的力度、速度、精度、温度,老百姓能感受到的幸福度;没有一个“度”是跟有钱有关系的。
这五个度虽然字面上都跟钱没关系,但背后都是钱在做后盾,没钱你拿什么去保证力度速度精度温度?抗疫物资的储备要不要花钱?精准定位需要用到的技术手段要不要花钱?出现病例后进行溯源要不要花钱?检测要不要花钱?医疗物资,民生物资要不要花钱?20年刚爆发的时候,农村里面怎么做的?靠的是最野蛮最原始的以邻为壑,村口派人24小时守着,非本村人不得进入。村里难道比上海有钱?没有,所以只能靠这种土办法。
而且,这次疫情上海这五个度起到作用了吗?论力度,需要隔壁浙江省派医护去支援,论速度,半个多月都还没控制下来,论精度,感染病例漏网之鱼全国都有,论温度,我上海的朋友们都在朋友圈吐槽抢不到菜,论幸福度,洋人的幸福度吧???看到有新闻说有老外觉得方舱太吵,于是特事特办给他转移到瑞金医院去了(真假未知),还有上海六院的丁丁保卫战。
3月26日,吴女士在接受采访的时候又说了:
我也看到网上有人建议,我们就下定决心封上三五天,封上一周不行吗?不行。为什么不行?因为上海我们这个城市承载了不仅仅是上海人民自己的上海,我们这个城市载了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当中承载发挥了重要的功能,甚至于对全球经济都有影响。
先不说这语言组织的乱七八糟,这话里话外都是一股子优越感啊。因为上海经济发达,就不能封?什么狗屁逻辑,本能地让我想起上海之外都是农村这句话。而且不封城的后果就是现在这样,病例到处跑,全国跟着遭殃。
更重要的是,她作为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上海市的防疫政策肯定会听取她的意见,结果就这?就这???如果她只是一个普通人这么说也就罢了,但是她的专业背景给她的言论背了书,可她的言论并没能体现她的专业程度,更像是一个夸夸其谈的政客。
当她说五个度的时候,我们真正想知道的是,既然跟钱没啥关系,那就是和制度有关了,具体是什么制度,怎么做的?有什么其他地区可以参考的经验没?没有。就在那儿凡尔赛,我们也没怎么花钱啦,就是平时囤的物资有点多,耗的起。
当她说为什么不能封城的时候,我们真正想看想听的是,(模仿她口吻)我们上海投入了多少人力物力,已经实现了对每个病例的精准定位,同时通过大数据联网,能够有效阻止有传染风险的人离开上海。结果还是在那儿凡尔赛,我们上海经济发达,封城损失你们承担不起。
我觉得吴女士一个人就可以因为这张大嘴背下上海整口锅。
对比一下我们边远穷省四川的老省长就很低调,人家八十年代末公派留学苏联,卫生经济学博士,专业非常之对口。非典的时候,他还在哈佛做访问学者,临危受命回来领导抗非典,从此获重用,先后任WHO执委会副主席,卫生部副部长等职。然而,在抗疫上你根本查不到他做出过任何不专业的事,说过任何不专业的话。而且对于我们市民来说,成都几次疫情,控制得都比较快,平时也感觉不到任何防疫措施的存在(除了扫码),可以说是真正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了。吴女士还是要学习一个。
这几天我看下来,我觉得有必要扩大打击面。这不是一个两个人的问题,是上海整个治理体系有问题。外地货进不去,内部又保证不了供应,然后搞个保供名单,正规企业没几家,三无假货满天飞,京东进去三千人,结果不让送货也不让收货人下楼来提,最后只有取消。
这背后到底有多大的黑幕?
嘲讽上海是安全的
太能吹了。
任何事任何人任何产品,吹过了就只能招致这样的结果。
我是北京人,北京前后两个老梆菜骂其他省市人招致网上一些人的反感,讽刺了几句北京人。我默默受着。只能说一句,北京的确有一撮这样的老bee,现在年轻人好很多,有这样的想法的少之又少,希望大家谅解。
因为我知道中国任何一个省市的经济出色都是全国人共同建设,甚至可以说伴随一些牺牲的。比如河北。是国家政策,是全国人民的付出,是地理位置,是特殊原因。并不是因为本地人多出色。
没有新中国成立,大量人才五湖四海而来汇聚北京,就没有今天的北京。北京能享受到更好的教育医疗资源,是因为他是首都。是全国人民的首都。并不是因为我们北京人多天才,比其他省市的人勤快。相反,老北京人有点懒,有点过于洒脱这是不争的事实。
上海更是如此。上海的经济不是上海老一辈人喝咖啡,讲情调,喜欢洋楼换来的。是因为地理位置、国家政策让全国人才、让外国投资汇聚于此共同建设起来的。
可上海老一辈人给人的感觉就仿佛如果没有其他省市拖累他,他已经突破地球表面了。
就像大张伟在脱口秀大会里说的那个故事,上海出租车司机认为北京人到上海是来大城市看一看。对北京的感官都是小地方、小城市,那如何看其他省市?
我不知道上海身处内地,是怎么慢慢产生了类似于香港人的优越感。这种优越感不是类似于北京人觉得我牛bee那种优越感。而是我上面说到的,他们感觉都是因为其他省市、其他省市人都是在拖累他们,没有其他省市没有其他人,他们早就起飞了的那种优越感。
香港人不愿承认香港是依托于内地庞大的市场和体系发展起来的,老上海人不愿承认是全国人民共同建设了上海。
那无处不在的优越感,那无处不在的小资情节,那无孔不入的城市营销。。。渐渐就激起了全国人的反感。
同是有些非议的北京人和上海人,为什么对上海人的非议似乎更多一些?
因为老一辈北京人是冷漠的,老北京人是觉得自己牛逼,但是你怎么样那就特么不管我的事了,我就是觉得我牛逼,我也不知道为什么牛逼,但是爷就是这么牛逼。
老一辈上海人是冷漠又爱显摆和说教的。老上海人觉得自己牛逼,他还要天天告诉你我为什么牛逼,我怎么怎么牛逼,你为什么不如我牛逼,你永远也不可能像我这样牛逼。
这么一比是不是就感觉老北京人特么讨厌,但是别搭理他就完了。老上海人特么讨厌,还叨逼叨的烦死了。
实际上北京上海年轻人都没有老一辈人那莫名其妙的优越感。年轻人都知道北京是全国人的北京,上海是全国人的上海。相反,因为全国各地天才人才都汇聚而来,反而有危机感、有竞争意识。而不是依托虚无缥缈的地域优势来掩盖自己的无能和无力。
我虽然知道那些老一辈人可能不上网,可能根本看不到我们说什么。但是我想请那些看到的年轻人去告诉身边的有优越感的老一辈,别再特么丢北京和上海的人了。北京和上海的优越感是建立在别人牺牲上面的,别占尽了别人便宜还他妈卖乖。
至于疫情我不想提及,不管谁的错,都是全中国的灾难。那些友好普通的上海人也不该因为一些老梆菜的言论和举止而被波及,上海更生活着无数其他省市的人们,他们也不该成为大家嘲笑上海防疫拉胯的分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