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赢
乌克兰最好的局面就是放弃北约,部分的加入欧盟,主要是加入申根国,加入欧元就不要想了。
然后什么军队,军工,通通不要了,中立就中立,无所谓。既然要卖国,不如卖的彻底一点。
乌克兰可以和俄罗斯谈条件,你不是要安全吗,给你。但是你要惠我,你的从我这走气,让我白嫖,顿卢你拿走,乌克兰境内愿意去的俄罗斯族随便去,东乌给予高度自治,只要俄罗斯不驻兵什么都可以。给能源就行。
对于欧盟,你也要惠我,不然我就摆烂让俄罗斯人为所欲为,你波兰想正面俄军吗?不想你就答应我加入申根国,允许西乌的人可以随便run。反正已经是欧洲子宫了,不如把生意放到明处。再怎么说乌克兰移民的质量也比什么非洲,土耳其好多了吧。
这样乌克兰未来可以成为一个黑暗面的香港,成为俄罗斯与西方的资金和贸易自由港。乌克兰从里面抽水就行。美国的金融集团随意搅合,想怎么卖国就怎么卖国,在任总统分大头。
这样一来,就乌克兰现在4000万老百姓,能跑的就跑,跑不了的喝口汤也比现在生活能好点。
主权,主权这东西也不能当钱花,有啥用啊。
俄罗斯民族与生俱来的秉性,就是可以忍受统治者的极度残暴与奢侈,但绝不能接受统治者的失败与无能,从彼得三世到保罗一世,从尼古拉一世到尼古拉二世,都是这样死于非命。
如果献祭10个中将、30个少将、30万士兵,人均gdp下降一半,
就能夺回乌克兰这大片宜居的黑土地,那么整个俄罗斯民族,都会上下一心,心甘情愿付出这样的代价!
不要天真以为,冷战后就再不能吞并一个主权国家,看看现在的白俄罗斯,和俄联邦的加盟共和国,还有什么不同?
战事近一个月,俄罗斯已经付出了这么惨重的代价,已经不可能接受:将乌克兰“白俄罗斯化”的其他任何结果,任何妥协者就是丧权辱国,肯定会被愤怒的民众掀翻。
如果换成任何一个欧美国家,遭遇俄罗斯这样的全方位极限制裁,被直接赶出世界金融贸易体系,肯定是政府直接垮台,政权直接更易了,
而俄罗斯国内的经济与货币汇率,居然都初步稳定下来了,就是明证!
俄罗斯军队的传统,一直就以将帅阵亡率极高、士兵阵亡率极高、初期战事不利而著称,
但凭他们冠绝世界的伤亡承受能力,把将帅士兵到普通人口,全部当成战争消耗品的决然意志,赢得了一次次最终胜利,
才能在四百年间,就从一个小小的莫斯科大公国,金帐汗国蒙古人的附庸,就变成横跨两大洲的世界最大版图的。
两千万平方公里的庞大疆土,那从来都是用数不胜数的尸骨堆出来的!
现在的欧美世界,一群白左懦夫和无能虫豸当道,实在太低估了俄罗斯民族的铁血意志与决心。
两百年间十次俄土战争,几百万士兵的鲜血,俄罗斯才夺取了乌克兰与克里米亚,
现在的乌克兰想靠拢欧美,彻底离开俄罗斯的掌控,那就拿至少100万颗人头来换!
俄罗斯人想要帝国复兴,乌克兰人想要真正独立,那么就让他们秉承自己祖先的优良传统,来不惜一切代价,决出最终胜负!——哪怕前路是尸横遍野,血海尸山!
这肯定是乌克兰赢了。
因为这就是战争前的局面,实际上乌克兰也加入不了北约,顿卢本来也不受乌克兰控制,和克里米亚一样。国际社会也没有承认两个共和国和克里米亚。
现在战争打完还是这种结果,那俄罗斯等于白打这场战争了。
而此战以后,泽连斯基以举国抵抗俄罗斯成名,世界级的政治明星,国内支持率90%,等于他把反对派全部扫清了,还有哪个寡头敢和他作对?就算乌克兰不谋求加入北约,在欧洲也等于成为抵挡俄罗斯的防火墙,整个欧盟都会支持它。
泽连斯基可以利用自己的巨大威望加入欧盟,利用欧盟让乌克兰经济复兴,只要经济恢复,两个共和国和克里米亚地区迟早有一天能回来。
而俄罗斯,不但要派兵保护两个独立共和国,而且和克里米亚,车臣一样,一分钱税收不到,还需要投入巨大资金养着。在世界的共同制裁之下,只能加强和东方大国的合作。其他国家都会减少和俄罗斯的合作,越来越被孤立。
最重要的,是让全世界国家看到了俄罗斯的外强中干。就这种水平,打个乌克兰都打成这样,水平怕不是连北朝鲜都不如。日本都敢在北方四岛晃悠了。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叙利亚等国家估计也要考虑是不是换个老大了,普京一走,估计这些国家都要崩。
乌克兰不可能接受这个条件,战争打到现在,高层或许有人想和谈,但乌克兰军民只想赢;
前两天乌总参部呼吁后方不要乱扣卖国的帽子,试探性的放出点和谈的消息;结果直接被冲塔了,网友大骂腐败的犹太政客想要跳车。泽连斯基打下去,那他就是乌克兰的民族英雄;如果接受丧权辱国的条约,估计连命都保不住。
而俄国方面恰恰相反,俄国军民根本不想打这场战争,军队全程划水,国家电视台和支持普京的集会上都有人冲塔。现在真正阻碍和平的就是普京集团,这场战争就是普京集团为了延续自己的统治而发起的,战争结束之日,也就是普京集团覆灭之时。
战前俄罗斯大概控制了顿巴斯的二分之一领土,如果全控制顿巴斯的话,领土上得到了扩张。
不过,这样无法让国际社会解除对俄罗斯的制裁,对俄罗斯的长期经济发展非常不利,长久下去,俄罗斯恐怕会变成一个“大号朝鲜”。
要想解除国际对俄罗斯的制裁,俄罗斯恐怕要撤军到开战之前的实控范围。
家里有祖辈,率部打过朝鲜战争,隶属第9兵团(27军80师)。
稍微了解历史的人,听到第9兵团,必然会紧接着想到长津湖战役,或者用美国人的说法,“朝鲜水库之战”。那次战斗中,志愿军战略战术都大体正确,但凡双方的海空保证和后勤装备在“一个数量级” - 差距能在十倍之内 - 最终也不会以第9兵团实质失去战斗能力的代价,才换得惨胜一场。
最终统计,双方减员大体上是5万:1万8。其中,因低温和后勤保障等原因,志愿军一方非战斗减员近3万人,很多都是生生冻死的。
连同第一、第三次战役,朝鲜战争前三次战役整体,是我国近代以来(等同于有史以来),面对西方工业国家(包括日本),第一次取得战役级别的全面胜利。
相信对于经历过、了解过这些历史,并把这些历史当作自己国家民族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人,以下的那些歌词、旋律,确实就如龙应台在这次活动中所说,“所谓的经典,它一定是超越所有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而能够触及到你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的,一定会成为经典”:
-----------------------------------------------------------------------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为什么大地春常在,英雄的生命开鲜花”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大地,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我们团结友爱坚强如钢。”
“好山好水好地方,条条大路都宽畅。
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他的有猎枪。 这是英雄的祖国,是我生长的地方;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到处都有青春的力量。”
-----------------------------------------------------------------------
后来来了美国,一个可能在不少“龙应台们”的眼中,灯塔一般的存在。这么多年下来,借用龙应台的那句话,“你或许在乎大国崛起,我只在乎小民尊严”,那么美国的真实状况恐怕就是,“我们既在乎大国统御,也在乎大民福祉,且互为保障,且互为天然因果”。
我不愿做一个在美国生活个几年就开始高谈阔论“美国怎么怎么样”的“公知”笨蛋,但姑且允许我用类似的文体表达:
在来美国之前,我并不知晓,
几乎每个大学里,都有“战争纪念碑”;
几乎每个城镇的小广场,都有“战死烈士纪念碑”;
重大体育比赛国歌仪式末尾,常会安排军机通场飞过;
每当有阵亡士兵归乡时,车队规模和迎接民众都类似国家元首一般;
......
绝大多数美国人,对其国旗和国歌的热爱,相比普遍的中国人,有过之而不及。
我想,这些“表征”背后的“情感”,必然也是基于对特定历史的经历、了解和认同,并把这些历史当成自己国家民族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铭记于心。而正是因为这种“情感”,特定的艺术作品,才能“超越所有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而能够触及到你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成为经典:
-----------------------------------------------------------------------
“哦,你可看见,透过一线曙光,
我们对着什么,发出欢呼的声浪?
谁的阔条明星,冒着一夜炮火,
依然迎风招展,在我军碉堡上?
火箭闪闪发光,炸弹轰轰作响,
它们都是见证,国旗安然无恙。
你看那星条旗,不还在高高飘扬,
在这自由的大地,勇士的家乡?”
-----------------------------------------------------------------------
之后机缘巧合,在聚会中见过朋友家的祖辈,二战末期入伍的马润,打过太平洋战争和朝鲜战争。老爷子坚持认为朝鲜战争是平手,同时表示,没想到中国人比日本人还能打(可能是因为二战他打酱油为主吧,但他也确实对当时的日本人用了“animal”一词来形容)。同时他表示,美国现在如果选择和中国对着干,将是最大的愚蠢。不知这是来自于他对历史和现状观察后的系统思考,还是只是基于个人经历的,对“伟大的敌人”的惺惺相惜。不禁想到之前听家中祖辈谈起,对曾经的敌人,曾经在名义上战胜过的敌人,字里行间,总是多少充满敬意。
好,说回龙应台。我个人非常认同她在末尾做的一个比喻:“歌,它就像一棵树,树需要有根,根在土里头,非常地要看它是附着在什么样的土壤里头...”
她说的没错,所以我全文也就是在描写这种“土壤”,中国的土壤,美国的土壤。
这是一种非常底层的土壤,不会因为其他平行因素而被动摇甚至否定的土壤。
我清楚地知道,我的另两位祖上,父亲是23年的党员,儿子(我的外祖父)是大学教授,在文革中,父子二人莫名经历了那么多苦难,甚至这种扭曲的经历到今天都有影子一般的影响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意识形态害死人”的“树”的土壤。相信也有一少部分中国人知道,第9兵团的宋时轮上将,生涯晚期曾经反对过某件事 -- 虽然对此我个人表示不置可否,但对一些人,也是一种土壤,能长出特定的“树”来。
美国人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其他历史,如当年艾森豪威尔总统,直接调动101空降师来护卫最早的5个黑人孩子,安全地进入白人学校上学的历史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人与人生来平等”的“树”的土壤。
俄国人也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其他历史,如当初的红色帝国,造得出上万颗核导弹,造不出不同款式的丝袜来 -- 这也是一种土壤,一种可以长出“计划经济行不通”的“树”的土壤。
但这些土壤,并不矛盾,正如“大国”和“大民”也绝无矛盾,更有可能是互为因果,互为保证一般。在追求最底层土壤的同时,我们也从未放弃过争取其他内容:自由、平等、文明、互助...吃得起茶叶蛋,买得起猪肉。
但我依然能理解龙应台的那种“恐慌”,甚至是“恐惧”,一种稍有洞察力的人,就能透过屏幕闻到的,无处不在的不自信和恐惧。这种“恐惧”其实也是“树”,而这颗“树”,也有“根”,也有“土壤”。这片“土壤”,对应的是这样的一个历史,这样的一个事实:
如果“你们”不选择和“我们”一起当“咱们”,那么“你们”就没有“国”,没有“民族”,没有“历史光荣”,没有“文明荣光”,是前朝的战败的弃民,是内战失利的败将,是大国博弈的砝码,是即将上不了台面的弃子。
说到底,如果“你们”不是“咱们”,而只是“你们”,那么“你们”连根都没有,谈何“土壤”?
美国和中国就像那云杉,而英国日本等“小国”,也必然算的上苍柏。而台湾呢?最恰当的比喻,恐怕就是松萝 -- 也有根,但是是气根。
于是,我终究也不会怪罪龙应台。毕竟,什么样的土壤,就会长出什么样的树,培育出什么样的人。台湾没有“土壤”,于是只能培养出松萝一般的龙应台来,临时依附在一颗大树上,觉得自己高高在上,然后因为附着的大树有根有土壤,就产生了自己也有根有土壤的幻觉。却不知,松萝这种植物,人称“空气质量的检测仪” -- 都不需要环境怎么腥风血雨,而只要空气质量稍稍下降,就会死掉。
而龙女士追求的,貌似不仅仅是作为松萝,一切静好地活下去,而是,不但要作为松萝优雅地凌空飞舞,而且要否定大树的根,大树的土壤,希望大树的根烂掉,大树尽快倒下去...甚至直接否定这棵树,一颗彻底摒弃了“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彻底由万亿人民“最普遍的,人心深处最柔软的那一块”凝练成的大树,将其描绘成“假造的规范跟强制的压迫”下的非本心产物...
那么,这可能依然无关是非,但必然有关立场。相信龙女士如果身体健康的话,有生之年必会看到,架空了国之尊严,你追求的小民之确幸,是多么地虚无缥缈,多么容易灰飞烟灭。
好在,虽然龙女士恐怕没得改变了,但她还是反复提到了一个词,“希望”,而年轻人永远有希望。这个希望,在此设定下,其实也异常简单:你要做没有根的“你们”,还是要做根深叶茂的“咱们”?怎么选,自己想,皮球在“你们”那里,“我们”真的无所谓。
-----------------------------------------------------------------------
“愿这石头比人更坚强”,俄罗斯,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卫国战争纪念碑
无名英雄之墓,美国,弗吉尼亚,阿灵顿国家公墓
此图不解释
有些“土壤”,以及土壤上面长出的“树”,在伟大的国家间,本质上是共通的,现在一些台湾人不理解而已。这是他们的不幸,可悲,可怜。
-----------------------------------------------------------------------
偶然看到本问题下一些匿名或非匿名的答文,我自己道行不够,还是忍不住多说两句:
我对龙的评价,对“龙应台”们的评价,可以翻我的答文历史,是一贯的,是基于对这个人的作品、历史、言论的较充分了解,而下的个人结论。依然,这只是个人结论,而不是客观真理,于是人人都可以表示不同意。但这结论确实与我是否知晓此次事件,看到的是3分钟?5分钟?21分钟?24分钟?还是一个半小时的视频,没有任何关系 - 我看的视频是21分钟版本,我觉得足够充分了。
同时我相信,但凡看过20+分钟“完整版”的人,如果对龙的立场和目的,依然表示无知无觉 -- 若你是真心的,我只能说你情商不足,辜负了龙的“一片苦心”,她要气背过气去了;若你是假意的,那么你对我来说,就只是“你们”,而不是“咱们” -- 如前所述,你愿意做“你们”,还是愿意做“咱们”,是你的事情,我无所谓。
这就引出了下一个很重要的话题,而以下的内容也是主要说给对我这篇答文多少表示认同的朋友讲的:我整篇答文,既没有对当时在场的大陆学生表示任何赞许,也没有对“香港学生”/“香港年轻人”的观感发表任何评价。这种评价的缺失,确实是我有意不为之。而我真实的评价就是:不知道、无所谓、不相关。我们也看到,本问题下面也有一些朋友提到了,在场的大陆学生“并不这么觉得”,在场的香港年轻学生“很少”,以及,“香港的年轻学生根本不这么觉得”。
于是,如果你们真的对港台真实民意有兴趣,还是建议不要因为这么一个单一的事件,而脑补出一些可能与真实状况相去甚远的想象,然后产生不必要的额外感动,最后口口声声说什么“龙应台被香港人打脸”之类的话,结果却让个别香港人跳出来说什么 “我们大多数人其实根本不这么想” 来刷存在感。非要总结一个“真实民意”的个体感知,现在的香港年轻人,对中国政权无好感的,过半大概无疑问 -- 这也无所谓;而真正重要的是,这群人之中,对“中国人”的身份有真诚的认同感的,是否过半?我还真没这个信心。
最终,正确的“姿势”只有一个,原答文也已经说过了:“你们”到底是愿意当“你们”,还是跟“我们”一起当“咱们”,皮球在“你们”那里,“我们”根本无所谓。如果“你们”选择跟“我们”一起当“咱们”,那也是“你们”自己的主观选择,“我们”可以表示“多一个不嫌多”而表示欢迎,但终究只是不置可否;但如果“你们”只想要当“你们”,乐于跟“我们”划分清楚,那“我们”一定表示“少一个不嫌少”,您自求多福;而如果“你们”不但不愿意跟“我们”一起当“咱们”,而且还轻则贬低“我们”的历史认同和现实追求,重则始终盘算着对“我们”的利益进行实质的损害,那么,“你们”也就不仅仅是不相关的“你们”了,而是“我们”的“敌人”。
所以最后真想说的是,为何一群没有血脉联系的人,愿意聚在一起当“咱们”,就是因为那些共同的历史烙印、文化脉络、意识形态设定,把我们天然地,不带任何强制和压迫地,绑定在了一起,才有了民族,才有了国家,才有了“同胞”一说。绝不是一个人,他身为“华人”,那就天然成了“同胞”,否则骆家辉也该是“同胞”了。对于那些无意与我们共享历史烙印、文化脉络、意识形态设定的“华人”,不但不该有让他们当“同胞”的强迫,甚至都不需要有对他们希望当“同胞”的期许。
21世纪,个体自由为大,一个人认同或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一个人爱或不爱特定的社会符号,都是个体无所谓是非的个体核心自由。“龙应台们”愿意当无根之草,就让他们当去;一些不认同自己是中国人的香港人、台湾人,愿意在中国的土地上暂住,那就合法地暂住下去;住不下去了,愿移民就移民,也没人需要拦着。
卢卡申科去了莫斯科又回来了,说明还是有统战价值的,所以他依旧可以为自己的利益打一点小九九。
当然有且仅有一点而已,主要还是主子心意。
一来白俄逢独立三十年之大变革,国内动荡需要军队给他撑腰,而白俄对于俄罗斯的意义远比中亚斯坦重要,所以这个部队本身抽不得。
二来白俄本身军力非常拉胯,整个东欧可能也就是真摩尔多瓦比他弱鸡,根本派不派兵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还徒增后勤压力,就不如继续当狗腿子化身军事基地有用。
三则既然白俄出不了兵,出兵也没有贡献,那么舆论上就不如光棍点,作为政治经济上的缓冲,也凸显西方国家制裁的不合理,里子的实惠现在比白俄出兵的政治意义对于普京重要。
提名1919席卷美国的猩红之夏。
图示是一名被处以私刑的黑人,他的尸体正在歧视的火焰中毕剥作响。
迫害黑人似乎并不那么残暴,但是这是发生在黑人解放后将近六十年之后的全国性迫害热潮。其残暴不仅仅在于对黑人的残暴迫害,更是对民主,对法治,对平等,甚至对人理的残忍暴凌。所谓的政治精英与民主卫士,正是迫害的最大推手。
不知道美国有什么脸面去说民主与平等。
(给文章点赞时麻烦给这个回答也点个赞同吧,如果能点个关注就更好了。祝各位新春快乐。)
哦,还有美国人在瘟疫时期的鬼才操作
外加一个加拿大的
那些评论烦死了!之前因为评论还被知乎制裁了,现在评论区封闭!
中途岛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