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售?
这是2022年了啊。合着还有人以为合资车的三大件是海外拉回来,国内就造个壳??
像奔驰、宝马、(大众)奥迪、丰田、本田。。在国内都有发动机工厂。
包括变速箱、电子悬架、刹车系统、行车电脑等配件供应商国内都有工厂。
虽然部分高端产品和核心部件是没有国产。问题是我国一年能卖多少V8出去?还别说国内,全球又能卖多少?
像PSA、路虎、沃尔沃、奔驰。。的国内生产的发动机还反向出口。
这不就是可口可乐配方的问题吗?
可口可乐向全世界出售,为什么不怕人们破解他的配方,然后制造出和它同一口味的饮料来抢占他的市场?
答案是就算你做出口味相同的饮料,但是你的成本没有他低,品牌没有他响。所以你在饮料的市场上,你是干不过他的。
另外日本发动机制造厂商跪求各位日吹,不要再宣传他们了。我们真的只是想赚钱,什么工匠精神,只不过是日吹意淫出来的罢了。
大概十年前,中国的GDP总值超过了日本,而且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这时候一些崇拜日本的日吹就开始四处聒噪,开始大泼冷水说:中国其实连个圆珠笔都造不出来。
一时间,生活中常用的圆珠笔似乎就成了中国经济空心化、科技水平落后的铁证,谣言越传越广,以至于有政府高层官员都过问这个事情。
最后太原钢铁厂看不下去了,干脆用业余时间顺手也去做了个圆珠笔车间——事实证明这个生产工艺很容易实现。
这个时候,传统的文具原本就受到电子办公的冲击,日本的圆珠笔厂商已经奄奄一息,只能走薄利多销路线、靠最后一点市场来赚点辛苦钱。
结果被精日分子这么一弄,国产的圆珠笔每年400亿支,迅速抢走了生意,自己彻底倒闭了。
也不知道太君们知道汉奸队这么坑爹,会不会想不开。
十分先进?
日本汽车基本上是平民买菜车,即使是雷克萨斯也不敢吹自己发动机利害,请问一下日本这个所谓的先进体现在哪里?
因为市场经济下,是有专利保护的。
我浅薄了,没听说有啥发动机技术就日本有
1.日本发动机一般先进吧,也不是特别先进,大家都半斤八两。
2.设计是一回事,制造是另一回事,设计即使给了全套图纸,不见得能造出来。打个比方,日系基本上供应链封闭在日本本岛,其他国家咋造啊?找爱信买?找电装买?人家卖不卖啦?即使卖的话,还重新验证不啦?咋验证?
3.很多人以为设计就是画图,这个错得非常离谱。验证体系,是设计环节当中的核心。只给一堆图纸,没有半点用。只能看到形,没有神。
4.当前的工业,最核心的东西都在软件里,控制的逻辑非常关键。即使能抄、能造,不能控制,也不过是破铜废铁。
5.卖发动机没有用,发动机在整车上的匹配又是另一层工作。一样是一座山头,很难爬。
6.技术迭代很快,3年就大变样。但是开发很慢,3-5年才能量产。即使泄漏了,抄了,人家就跌代了,自己还是落后一代,但自己的要5年后才出来,慢了人家2代。慢2代就是天壤之别。
7.真没泄漏吗?主机厂是花朵,咨询公司、离职员工就是传播花粉的蜜蜂,日系有的,早就传遍全球了,大家都知道咋回事。啥都不是秘密。
抄没有意义,永远跟在别人后面,重要的是,自己掌握了什么。
怕别人抄也是可笑的,自己手上只有一丢丢东西,才怕别人抄。
当你手里有几个亿的时候,会担心去菜市场买菜被人忽悠,20块钱一斤的肉卖你50块吗?
专利在保护着吧。
本田汽油车上世纪的CVCC黑科技
上世纪60年代,日本正面临美国相同的空气污染问题,汽车制造商们争先恐后地寻找方法来满足汽车排放的标准。作为回应本田宗一郎建立了空气污染控制(AP)实验室,团队只有30名工程师,负责研究排放控制系统。当时本田还是一家摩托车公司,刚涉足汽车领域,也没预算来开发昂贵的新技术去控制车辆的污染。甚至缺乏测量其发动机污染的能力。研发总监塔斯库伊达在回忆中说,当时对空气污染的原因也没有答案。
“我们所拥有的只是一个测量一氧化碳的设备”,他说,“我们甚至不得不问什么是氮氧化物(NOx)和碳氢化合物(HC),因为在日本没有可以测量它们的设备。起初我们使用气相色谱仪,当抽入注射器的废气被化学试剂处理后,可以看到颜色反应。然而,用这种方法有时滞,在测量时发动机的状况会发生变化。根本无法应用我们的发现"。
当他们建立了正确的测试能力,本田AP实验室的工程师们对昂贵的催化转换器的解决方案并不看好。相反,当时的广告口号是 “我们让一切变得简单”,创新了一种更简单、更便宜的解决方案,命名为 "CVCC"。这代表了复合涡流控制燃烧,字面是故意模糊的,因为本田在获得专利之前就宣布了这项技术。本田宗一郎的意图是通过在产品准备就绪之前宣布产品来激励他的工程团队,这样他们就会感到压力,从而努力工作。
“我们仍在处理我们的专利申请,这意味着发动机的名称必须精心设计,以便公宣时不泄露其结构的任何机密。而且我们还没有决定如何输送油料。大家集思广益想出了一个独特的名字,有冲劲的名字。”
CVCC是一种解决稀薄燃烧的方法,让本田的发动机在空气/燃料比例低于14.7:1的理想化学比例下运行。更少的燃料进入意味着更少的不完全燃烧的燃料作为污染出来。这在理论上是好的,但在这一点上,汽车制造商并没有能够在实践中采用这一想法,因为贫油混合燃料更难点燃。使用双火花塞和高旋流进气口的实验失败了。
本田看到了预燃烧室,这是柴油发动机中采用的设计。
CVCC发动机使用预燃烧室来启动燃烧,这是燃料混合物为14.7:1的隔离区域。当预燃烧室点燃后,一股火焰从预燃烧室射出,继续点燃主燃烧室中的贫油混合物。由此。CVCC发动机的排放物非常干净,足以满足美国1975年新车清洁空气法案的要求,不需要昂贵的带有贵金属活性成分的催化器。EPA于1973年3月19日在华盛顿特区举行公听会。在会上只有本田和东洋工业公司(马自达)证明可以满足1975年法规。1973年12月,本田第一款搭载CVCC的量产车,初代思域civic诞生了,随即开始了美国EPA的认证工作。其实思域在第一次提交测试时是失败的,本田团队调查发现是美国的测试点海拔比日本高几百米,测试人员油门控制方式和日本也不同......经过调整后, 1975年思域在测试中取得了惊人的成绩,获得排放和燃油经济的双重突破,逼近50MPG (6~8升/100km)油耗,对当时美国车普遍的20MPG,一年油钱就省一辆本田。这个历史十分类似近年的PRIUS秒杀美国车。因为没有催化器,CVCC可以加有铅或者无铅汽油,不会像使用三元催化器的美国车面临无油可加的困境。随后CVCC进化到第2代,增加三元催化,以及电喷CVCC,CVCC止于1987年。
1975年后,本田连续四年在美国环保署的燃油经济性评级中名列前茅。本田能够阶段性地 "保持简单",通过简单地思考来生产更便宜、更简单、更耐用和更有效的解决方案。这项技术红利延续至今。
毕业后一直在日企从事发动机的开发,也在日本工作过,深有感触。
从我的个人感觉,日本发动机绝对参数上并不算特别先进,但是实际均衡性做的还是比较好的。核心技术并不是采用了什么什么硬件,而是为何用这些硬件,以及用二流的硬件做出准一流的效果。
从绝对参数来看,比如丰田的TNGA2.0L/2.5L发动机,或者本田的地球梦1.5T发动机,或者马自达的创驰蓝天G系列发动机,在如今的时代,硬件参数都不算顶尖。比如丰田的发动机,高压直喷只有20MPa,本田的L15发动机和国内绝大多数1.5T的硬件规格一模一样,比如马自达创驰蓝天G系列甚至还没有用上外部EGR系统。它们的账面参数并不是最高,如今已经被自主品牌各种完爆,但是它们的实际油耗or性能or可靠性依然优于行业主流水平。
现在媒体搞一个拆车节目就可以知道各个子零件的供应商,车企的解析对标团队技术实力会更强,通过3D扫描就可以逆向建立三维数据,通过拆解对标可以知道零件的具体供应商,甚至能知道这个供应商这个零件的具体参数和价格水平,硬件结构早已不是秘密。控制层面虽然不知道具体逻辑,但是最终效果也可以通过OBD进行初步分析,大体知道一些方案。
但是,这都不是难点,真正难点在于用这种二流的硬件和低硬件成本,做出了准一流的水平。
举个例子,比如丰田的发动机,热效率40%,这是在比较入门的硬件结构上实现的,不少拆车媒体都在喷它的硬件,很多黑科技都没用上。用同样的硬件规格,国内车企其实很难做到这个性能水平的。所以这些车企并不怕人家搞逆向开发,逆向的最终结果也是接近而不是超越。但是国内优势也很明显,干嘛非要用一样的材料炼药?我明明可以用更加高规格的硬件,在其他手段降低综合成本啊!从而达到或者实现更好的技术指标,20MPa高压直喷不行,就上35MPa;机械水泵不行,就用电子水泵;EGR效果不够,上低温EGR;常规排气歧管无法解决爆震那就上集成式排气歧管。。。
为何日本的企业喜欢or善于用二流硬件做准一流效果呢?一方面和日本人性能有关,干什么都是抠搜抠搜的,追求够用的原则,加速够用就好,排放达标就好,油耗够低就好;一方面也和核心技术有关,内部的体系文件和Know How数据库非常详细全面(小到螺栓的扭矩校核方法、操作物品摆放顺序、数据填写的步骤都有详细的规范),技术积累也足够丰富,二流的硬件能够实现较为完善的调教。对于大公司来说,体系文件和Know How数据库才是关键的核心技术,长盛不衰的法宝。
日本企业是非常怕这些东西的泄露的,以前我所在公司的电脑是模拟机一直被监控,手机也没有摄像头,出入要过安检,就是防止把技术资料带出去。现在公司曾经发生过有人把技术规范放到百度文库,被发现后直接追责,现在也对技术资料高度保密,不同层级接触不同材料,关系者外密,机密,极密等等。。
在大变革的技术井喷时代,抠搜抠搜的方式并不适合;在技术稳定时代,日本这种模式才有机会。
刚联上网吗,都什么时代了,不尬吗?
1987年5月27日,日本警察闯入东芝总部,抓捕了东芝的制造部部长和机床事业部部长,最后,日本法院在审判后宣布东芝的两名高管获罪10年。
随后,东芝美国事业部被迫关闭,东芝5年内不得对美国出口,同时缴纳1万亿日元的巨额罚款。
原因是什么呢:
日本警察是根据美国的要求而逮捕的东芝高管,因为东芝向苏联出口高端机床,这样的机床会被苏联用于军事领域,威胁自由世界的安全。
这就类似于美国莫须有的罪名:华为对伊朗有贸易往来,是在支持恐怖组织。
东芝被罚款的真正原因是这个吗,当然不是,挪威、意大利、德国、甚至美国自己的公司都向苏联出口了同样的高端机床。
真正的原因是日本的半导体市场占有率超过了美国,日本,已经杀入了美国垄断技术的底层,对美国的核心技术产生了巨大威胁。
而东芝,当时是日本半导体科技公司的翘楚,是日本芯片公司的领头羊!
所以,为了让美国爸爸满意,日本政府亲手摧毁了自己的半导体事业,在东芝事件之后,日本的媒体不仅不同情自己的企业,还大张旗鼓的指责自己的企业,认为东芝是日本的耻辱。
(当年中兴事件发生后,网上也有人大谈诚信精神,为美国的长臂管辖洗白。)
随后,日本的首相亲自到美国谢罪,东芝董事长与总经理引咎辞职。
整个日本,跪倒在美国面前。
于是,美国与日本签署了半导体保障协议,日本将自己所有的半导体技术完全送给了美国。
今天,我们还有谁听说过日本芯片?
甚至于,今天,日本有互联网公司吗?
随后,美国开始挥舞屠刀,等待日本的,是失去的30年。
1990年,日本的平均工资为2160美元,在全球处于前列,远高于美国的1681美元;
此时,我们的平均工资是38美元,是日本的1.7%;
那个时候,无数人的梦想是在日本打工,因为在日本打工3个月,可以在上海买一套房!
但是,到了今天,30年过去了,日本的平均工资是2786美元,增长了28%;
我们的平均工资根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公布的情况,是1044美元,增长了2747%!涨速是日本的约100倍!
这,就是日本做奴才的代价!
日本,亲手干掉了自己的高端产业,被锁死了自己的上限。
日吹们千万悠着点,太君让你们吹,但别往死了吹,别把日本吹死了,要时刻记住:日本的东西永远没有美国的先进!
有也不能说,哦!
能提出这种问题,说明你没搞过制造业。
只要机器能买的回来,就能拆,只要拆就能,看的见摸得着的,所以机器的构造或者结构就能看清楚,但是一般是有价值、有时候甚至没有价值的设计/结构,企业都会申请专利,专利壁垒是技术不怕泄露的核心之一。
最典型的就是丰田上个世纪90年代就在搞的油电混动技术THS(功率分流路线),明明确实是可以节油,而且结构也很简单,通过一个行星轮就可以实现,为什么这么多年大家不做跟着做,是因为绕不开它的专利,要做就给专利费。直到大家走了另一条路,插电混,通过电机加持在传统系统中不同位置(P0-P1-P2-P3-P4-P5),形成可串联、可并联、可混联的多种混动方式,本田的i-MMD、比亚迪的DM-i、长城的DHT都属于这种方式。
只要上过大学,你一定听过天坑专业,天坑专业必涵盖机械、材料、热动。
而这三个专业又是制造业的基石,为什么说制造业即便没有专利,也抄袭不了。
材料的配方和加工工艺抄袭不了。这样的故事不胜枚举,就说我们引以为傲的高铁来说,直至今日,轴承依然需要靠进口,无论是轴承钢、制造工艺、机加工设备及工具与国外有差距。无论是第一钢生产国家啊,为什么不直接抄呢,抄不到啊,这东西怎么抄。轴承钢是高碳钢,含碳1%,含铬1.5%,材料的纯度怎么提高到6个9、铁水融化到多少度什么时候添加碳、铬,什么温度结晶、怎么保证结晶的颗粒均匀、什么温度出胚,有没有其他我们未知的工艺,这需要多年的研发和积累,并不是把人家的轴承钢拿过来切开做个镜像分析就能做出来的。
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制造精度、机械公差设计这三点是抄不到的,只能靠自己不断的摸索和积累。举个例子,漏油漏水几乎是所有发动机都无法绕开的话题,本质上就是密封问题,那么看似简单,直接封住就好了,为什么密封水平会有这么大的差异。就拿缸盖与缸体之间的垫片来说,垫片用几层、密封筋和凸筋的位置放在哪儿、密封筋和凸筋的设计关系是什么、密封筋设计多高、凸筋应该设计多高、焊点应该设计在哪儿都是需要不断摸索和积累,这些很多时候仿真无法能完全模拟出来。因为,缸体缸盖受热后有形变、而且不同位置处因温度不同,形变不同、还要叠加上他们受到的动力冲击、振动等影响,实际情况远远不是仿真能够表征的,所以只有真正做过的人才知道,就一片小小的缸垫有多难。
更不用说至今都需要依靠国外的几家大的tire1的高压油轨总成。
内燃机燃烧涉及到气动流动(流速、湍动能等)、燃料与助燃剂的配比以及混合均匀性(油气混合雾化效果)、燃烧温度、喷油时刻、点火时刻、气门开闭时刻等等,这些是抄不到的。国内在热动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比机械材料更大,上至飞机上的涡轮发动机,下至汽车、轮船上的内燃机,国产依然处于能做,但做不到高精尖。首先就是热力学、流体力学与国外在基础理论上的巨大差距,其次,就算理论补齐,本身热动就更加需要通过试验来积累,而我们发展时间短,研究少、积累浅。比如比亚迪的DM-i搭载的43%热效率的1.5L自然吸气发动机,是通过和AVL合作研发的,这款发动机单论复杂程度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并没有很突出,仅有一个EGR系统还算近几年比较先进一点的,仅凭不多的新技术,但能做到43%的热效率,真要归功于燃烧做的好。燃烧是看不到摸不着的东西,你可以用透明缸体材料模拟单缸机的燃烧情况,但这完全不足以模拟实际情况,内燃机内通常要达到800-900摄氏度,同时多缸机的谐振效应、各缸相互之间的影响,很难模拟出,只能是通过试验一点点摸索,需要巨大的财力物力以及时间的堆积。
不好意思,只能说比自主先进,和老牌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比,并没有什么优势。
日本喜欢做成熟技术,比如把自吸不断优化,不断提升。在中低端车市场确实有日本的一席之地,毕竟马自达有创驰蓝天发动机、本田有地球梦、丰田有双擎。
而德系喜欢做新技术,比如最早使用增压器、VVL等,不用说超跑,就宝马的B48、B58和奔驰的M256/264/274/278都是碾压日系的存在。
但只要比我们先进,就值得我们学习,所以以上都是我们不断学习和对标的产品,其实抄袭本就是吸收消化的一步,在完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不失为一种办法,但是总归要踏踏实实的潜心研发、耐得住寂寞、厚积薄发、掌握核心技术,“等靠要”是无法立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