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30+大龄少女,裸辞了国企工作,在家那段时间父母一度唉声叹气,觉得我是废物,找不到更好的工作了。
但是我觉得,真的不要被他们的认知所左右,要自己决定今后的规划和未来。
我试着把兴趣变为工作,利用裸辞的60天时间学习了新媒体运营,改变自己,完成转行逆袭,后来斩获了多个8k+的offer。
想提升和转行的可以看看我0基础转行的这段经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有用的地方大家可以借鉴。
我想说的是,父母年代的想法已经不适用于现在了,按部就班的工作安稳但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自己的人生方向由自己主宰。
转行任何时候都不会太晚,只要你想,随时都可以启程。
更多其他问题,可以给我留言,我会尽我所能给大家建议~
你父母认为你是啥样,代表的是他们基于个人审美与阅历,对过去的你所作所为的失望。
这份失望,有一部分是真实的,有一部分可能是上一辈的认知偏狭。
你有的要听,有的不用全听,因为很多负面情绪,是不准确的。
真实的部分,比如懒惰,比如暴力,比如撒谎成性,比如不学无术这些社会文明中千百年都不被认同的部分。
是你要改变的,别说你了,每个人都要改变。
因为你不改变你很难生存,不改变你自己在社会上步履维艰。
如果你父母是担忧这个,这些担忧是在帮你,是对你有益的,你可以酌情慢慢改善。
偏狭的部分,比如晚婚晚育,比如不肯考研考公务员,比如不愿意留在家乡工作生活。
这些你能沟通就沟通,沟通不了就静默处置。
什么是静默处置?就是你心里知道自己没有错,搁置争议,阳奉阴违,啊对对对!您说得对!
不翻脸不吵架就行了。
因为每代人的标准不一样,要求不一样,很多事情存在误读的可能。
我们不用完全活在父母的期待中,但不代表你不爱他们。
你说世上只剩2个牵挂的人,打算糟蹋自己就此躺平,我觉得是很莫名的。
好像你的一切努力并非为了自己,也不是为了强大以后照顾家人,只是为了让父母满意得分。
万一你爹妈突发奇想,要求你每天必须锻炼身体微信步数刷三万步才能休息,你是不是晚上11点还在外面夜跑呢?
这让我想起我以前看的纪录片,儿子在店里帮忙几十年,终于做出一个父亲满意的煎蛋卷,父亲说出“我认可你”的瞬间,自己已经白发苍苍的儿子在那哭得像个小朋友,说我这些年就等着这一天。
但我觉得好可悲啊,父母的认可像缠在脖子上的三尺白绫,他为了这玩意奋斗一辈子。
何至于此呢?
对于你的心情,我的看法就是,不用管爹妈说啥想啥,你自己搞清楚社会标准,放开手脚往前莽就对了。
说个比较少人知道的例子:
朱自清的背影世人皆知,大家都记得胖胖的父亲翻过栅栏去给我买橘子。
可很少有人知道他写的那句:
“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指向何处。
他的父亲是因为升官发财后金屋藏娇讨小老婆闹得满城风雨被解职,而朱自清关系极好的祖母也因此打击才去世,父子俩因此决裂。
1925年,朱鸿钧提笔给在北大教书的儿子朱自清寄来了一封家书。在信里,他写到:
“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这封信表面在絮叨家常,实际却散发着浓浓的“求和解”的气息。
捏着父亲的信笺,朱自清的眼泪在眼眶里打转。他和父亲这几年的积怨,竟在父亲跟他哀叹“大去不远”的瞬间土崩瓦解了。
《背影》这段剧情背后,是一对父子的原谅和和解。
家人之间有裂痕有不理解,但只要是家人,但依然互相扶持着,羁绊着,在内心深处爱着和牵挂着,不是很正常么?
而且心理学上有个“人际吸引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人会不自觉地攀附有能力的强者,而疏远那些过得很糟糕的人,所谓“拜高踩低”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你强大,我就跟你打得火热,而当你弱小的时候,恨不得踩你一脚。
所以你不用听他们具体的絮叨,手放哪脚放哪每天吃几次饭穿几条秋裤。
你自己取得社会意义上的一些成绩后,很多无端的指责声音就自然消失了。
那如果父母就是怎样都不满意还得指责呢?
你自己的小宇宙强大了,就慢慢可以不在乎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