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解读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有哪些变化? 第3页

           

user avatar   zhen-hao-yu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结论,这意味着国家对这一轮疫情高度重视,以及正在调配资源积极应对。


3月15号发视频吐槽我们的诊疗方案有半年多没有更新了,都没有应对奥美克隆的官方手册,呼吁新的防控手册尽快出台。深夜就看到第九版诊疗方案公布的信息。

新的手册有这样几个明显变化,看出来是针对奥密克戎这种传播快、病程短、症状相对轻的进行的特别针对性调整:

1.优化病例发现和报告程序:

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进一步提高病例早发现能力。同时提高疑似病例诊断或排除效率,要求疑似病例或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者,立即进行核酸检测或闭环转运至有条件的上级医疗机构进行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进行集中隔离管理或送至定点医院治疗,并按照规定进行网络直报。

这一条实际上是为了缩短检测判断周期,实现早期尽快识别、尽快上报和尽快处理的。这是充分考虑了奥密克戎早期传播快、迭代周期缩短的特征的。接下来在具体防控中可能还会有进一步的要求。

2是分类收治,

要求轻症不进定点医院,而是集中隔离,以节省医疗资源。这一点是充分预判了奥密克戎的高传播能力和普遍接种疫苗的群体免疫所实现的轻症状况,预先为医疗资源留余地的思考。

3是重症、危重症、重型高危因素的病症定点治疗,并尽早收治到ICU。

这一条是规范了重症救助的方式,缩短了重症抢救病程,提高ICU效率,提高定点医院周转率。

4.是提供了药物治疗的新方案和标准。

包括增加了两种新批准的药物和进一步规范了中医在治疗过程中的应用。

5.是对出院标准进行了进一步规范。

新的出院标准对出院者病毒载量要求,新要求将CT值临界标准从37调整到35。应该是充分考虑掌握了病毒传播特性,标准更精确了。

6.是出院隔离时间缩短。

解除隔离后居家健康检测周期由14天改为7天。

很多声音认为这一份方案意味着我们对疫情防控有放宽的思考。这个理解是不恰当的。


包括最后一条,也是因为奥密克戎整个病程短、治愈后病毒载量迅速下降,所以解除隔离后居家检测缩短到7天,配合健康检测,可以确保安全。


整体上这份新的指导,与其说是预告黎明,不如说是迎接大战。

更早更快的早期发现,对医疗资源的提前规划,更精确的诊断标准,对出院后安全性的管控标准调整。前几条都是为了应对潜在的危机,最后一条是针对奥密克戎的特征做得适度调整。

“放松”的讨论可以休矣。这不是放松。这是严阵以待。

另外,这只是一个诊疗方案,并非正式的第九版防控方案。估计配套的防控方案会更加强调快捷、严格。我们面临的是武汉疫情之后的新的集中疫情周期,任何轻纵都会出现无可挽回的后果,现在更需要的是相互的配合与坚持不懈。

t.cn/A66f046Q


user avatar   kuwith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很多人因为自己对于国家文件了解以及理解能力有限,看不懂这是放松的开始。我来给你们分析清楚这个思路。

首先昨天发布的是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针对的是确诊患者的管理

而大家更关注的例如无症状、密接、入境人员管理属于防控方案

新发布的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对于轻症解除隔离与现行的防控方案(第八版)密接隔离是有部分bug矛盾的,理论上按照目前的管理办法,得了轻症并在5天左右自愈的患者,只需要隔离6-7天就能解除隔离,而他的密接却要隔离14天。所以新的防控方案一定就在眼前。

我们再来看一看这两个方案的发布规律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修订版)》 2021.04.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 2021.05.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八版)》 2020.08.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2020.09.15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2020.03.0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六版)》2020.03.0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2020.02.19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2020.02.27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 修正版)》2020.02.0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2020.02.12


再往前也没必要找了,看明白了吗,每次更新新版诊疗方案,都会有配套的防控方案的更新,所以最迟4月,就会有新的防控方案第九版来规范对于无症状、密接、入境人员等新的隔离管理方案。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比较值得关注的是对“假阳性”标准提高了,这一项可以说是对于新冠防疫是巨大进步。

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新冠带来的最大困扰就是:隔离。

动不动就被隔离了,而判断标准就是核酸阳性,一旦隔离,14天起步,个人生活工作都受到严重影响。

但是在实践中却发现,很多所谓的“阳性”是假阳性,也就是明明没感染,却被认定是感染,不仅让个人受到影响,也让周围人比如时空伴随者等都受到了影响。

究其原因,在于新冠的检测手段是核酸扩增。

这个扩增过程会有一个ct值(cycle threshold value),也就是用反应循环来判断。

有没有阳性,本质上是到底含不含有新冠片段,于是就可以出现曲线上的明显差异,这样就能直观的判断出是否有阳性。

新的标准改为核酸检测Ct值≥35。

为什么会改为这个数字呢?

其实做过实验的人会有经验,那就是,35的话,其实大概率是背景的杂结果,因为pcr假阳性太多了,扩增的次数越多,对于结果的放大也是越明显,甚至可以说的极端点,30以上都不太可靠了。

在很微量的核酸水平,ct35的话,大概率是假的。

所以,这次直接调整了,不过,还是要谨慎的说“当Ct值大于35时,密接者也不会出现感染,所以这部分‘感染者’不具有传播能力,再把他们隔离,会涉及到更多人群以及隔离资源。”


因此今后,对于新冠阳性的判定会更加的精准,也能够更好地避免假阳性出现,导致人们被错误隔离造成更多的损失。


至于现在出来的抗体试剂盒,em,其实也就那样,远不如金标准核酸。

更别提,自己检测别人认不认都两说。


user avatar   miao-miao-bu-li-n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里不如大胆预测一下,下一步轻症会变成居家隔离。无症状会彻底不管。

反正我只是预测而已,不代表个人倾向。


user avatar   georgech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相比第八版,修改的细节还挺多的。

增加部分

增加了有关变异的描述。

与其他病毒一样,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也会发生变异,某些变异会影响病毒生物学特性,如S 蛋白与ACE-2亲和力的变化将会影响病毒入侵细胞、复制、传播的能力,康复者恢复期和疫苗接种后抗体的产生,以及抗体药物的中和能力, 2 进而引起广泛关注。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的“关切的变异株”(variant of concern, VOC)有5 个,分别为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玛(Gamma)、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Omicron)。目前Omicron 株感染病例已取代Delta 株成为主要流行株。现有证据显示Omicron 株传播力强于 Delta 株,致病力有所减弱,我国境内常规使用的PCR检测诊断准确性未受到影响,但可能降低了一些单克隆抗体药物对其中和作用。

增加了一个传播途径,即物传人。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

增加了对接种疫苗的感染者病情描述。

曾接种过疫苗者及感染 Omicron 株者以无症状及轻症为主。有临床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中低度发热、咽干、咽痛、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轻型病例不再进入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相关集中隔离场所不能同时隔离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人群。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

建议有高危因素且有重症倾向的患者收入重症监护室。

有高危因素且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也宜收入ICU治疗。

单克隆抗体的使用。

单克隆抗体: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联合用于治疗轻型和普通型且伴有进展为重型高风险因素的成人和青少年(12-17 岁,体重≥40kg)患者。用法:二药的剂量分别为 1000 mg。在给药前两种药品分别以100ml生理盐水稀释后,经静脉序贯输注给药,以不高于4ml/min的速度静脉滴注,之间使用生理盐水100ml 冲管。在输注期间对患者进行临床监测,并在输注完成后对患者进行至少1小时的观察。

增加抗凝治疗。

用于具有重症高危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无禁忌证情况下可给予治疗剂量的低分子肝素或普通肝素。发生血栓栓塞事件时,按照相应指南进行治疗。

增加俯卧位治疗。

具有重症高危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普通型,重型和危重型患者,应当给予规范的俯卧位治疗,建议每天不少于12 16 小时。

增加了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应加强营养风险评估,首选肠内营养,保 20 证热量 25~30 千卡/kg/日、蛋白质>1.2g/kg/日摄入,必要时加用肠外营养。可使用肠道微生态调节剂,维持肠道微生态平衡,预防继发细菌感染。

增加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确诊病例解除隔离标准。

轻型病例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 基因和ORF基因 Ct 值均≥35(荧光定量 PCR 方法,界限值为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 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 PCR 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 小时),可解除隔离管理。

修改部分:

传染源统一为病毒感染者。

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在潜伏期即有传染性,发病后 5 天内传染性较强。(第八版为病毒感染的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

修改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标准。

大于 60 岁老年人;(第八版是65岁。)

删掉了2小时直报。

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者,进行集中隔离管理或送至定点医院治疗,并按照规定进行网络直报。(第八版规定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都要在2个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

重型病例应收入重症监护室。

其中重型、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入 ICU 治疗。(第八版要求危重症病例收入重症监护室。)

修改第4个出院标准。

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 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 PCR 方法,界限值为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 24 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 PCR 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

修改普通型及以上出院、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确诊病例解除隔离之后的管控。

解除隔离管理或出院后继续进行7 天居家健康监测,佩戴口罩,有条件的居住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减少与家人的近距离密切接触,分餐饮食,做好手卫生,避免外出活动。(第八版是14天隔离和健康监测。)


删除部分

删除磷酸氯喹的应用。

删除阿比多尔的应用。


删除共享病例资料。

个人看法:

本版最大的修改就是分级诊疗和出院之后的隔离管理。

轻型确诊病例的症状主要是上呼吸道症状,上呼吸道症状就是咱们常说的感冒症状,大多数人在感冒之后只需口服药物或输液治疗,但普通感冒通常不会发展成肺炎,轻型确诊病例还是有机会发展成普通型确诊病例也就是肺炎的。

第九版只说轻型确诊病例(应该也包括无症状感染者)要进行集中管理,但没有规定集中管理的场所,到底是方舱医院,还是隔离酒店。武汉疫情时,大家都看到新冠的方舱医院是怎样的条件,虽然硬件设施不如隔离酒店,但可以随时找到医生,可以随时向医生报告病情,隔离酒店硬件条件虽好,但未必能随时找到医生。

当然了,具体执行的时候,各省市肯定有差异,对于感染者少的省市、地市来说,集中隔离还不如收治到定点医院方便,那就直接收治好了,对于感染者爆开的省市,能去哪里集中管理就去哪里集中管理了,或者是方舱医院,或者是隔离酒店,甚至可能是大学宿舍等地。

个人建议大家还是要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做好防护,医用口罩多买勤换多戴,洗手时别偷懒,平时少线下社交,去人群密集场所时不但要佩戴口罩,还要与人保持2米距离,防止对方的飞沫溅到自己身上,平时多消毒,衣服勤洗勤换,工作场所和自家尽量做到每天通风一定时间。这些防护做下来,虽然麻烦,对于防止各种呼吸道传染病还是很有好处的,同时记得锻炼身体,好身体是对抗病毒的本钱,身体素质好,面对病毒时,受到的伤害可能就会小。说这些好像是自求多福似的,大家很久没在知乎上看见我了吧,发现我现在有点悲观心态了吧?

第八版要求出院之后还要进行14天的隔离,但没有明确是集中隔离还是居家隔离,有的省市进行集中隔离并反复采集核酸,有的省市直接居家隔离要求定期复检核酸。第九版则直接明确了隔离为居家隔离,而且隔离时间缩短为7天。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的新闻中说,《诊疗方案》的修改主要是各地反应奥密克戎毒株轻症多、传播快的特点。

客观地讲,奥密克戎毒株传播速度确实很快,出现社区传播之后,两到三天就可以让感染者数量翻倍,如果把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确诊病例全部收治到定点医院,确实容易出现医疗挤兑,分级诊疗有一定道理;奥密克戎传播速度,一旦爆开,感染者数量就会特别特别多,如果感染者出院或解除集中隔离后仍旧要至少隔离14天,确实会对劳动市场产生较大影响。

针对病毒的新特性和我国的现实条件,对《诊疗方案》进行调整,当然可以理解。但这种技术性调整恐怕会引发种种猜测,譬如我国正计划逐步放开对阳性感染者的管控,等等。

我认为,新冠病毒刚刚被发现两年,人类对新冠的了解还远远不够,新冠也一直在变异,第九版《诊疗方案》也花了篇幅专门介绍新冠的变异,新冠下一次会变异出什么毒株,是没法预测的,所以,我国目前采取的动态清零、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的总方针还需要坚持。

固然,对于北上广深乃至大连沈阳长春哈尔滨这样的省会城市来说,医疗资源丰富,年轻人相对校多,即便是放开对阳性感染者的管控,只要实行分级诊疗方案,也不会出现特别大的医疗挤兑,但对于广大的农村乃至欠发达省份的普通地级市来说,医疗资源本就不多,老年人的数量又不少,人们收入还不高,若是放开对阳性感染者的管控,哪怕普通型只有十分之一,当地医疗机构都会极度被动甚至无能为力,感染者的身体健康将受到极大伤害,预期寿命将下降。

进入三月,新冠疫情在我国出现大面积反弹,一方面当然是因为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力更强同时更具隐蔽性,另一方面是防疫懈怠,诊所、药店、发热门诊没有真正发挥出探头作用,检测资源、隔离房间、负压床位准备不足,更有一些地方没把国家制定的管控措施落实到位,大大打了折扣,从而导致疫情没被及时发现、传染面快速扩大、蔓延到兄弟地市、省市。

倘若我们真的把防疫工作做实做细,我们这个月断不至于如此被动。

我当然知道,从新冠在中国被发现到现在,已经过去两年多了,加上国外不断在宣传口径中忽略新冠的危害以及防疫对经济生活的影响,很多人的心理已经长了草,盼望中国内地效仿国外,早日与新冠共存。

对于这种论调,我个人是反对的,因为我们的医疗资源相对发达国家还是薄弱的,我们的医疗资源又是十分不平衡的,因为我们的新药研发相对欧美国家还是落后的,因为我们对新冠的认识还是不够深入的,一旦放开,我国必将出现比当初意大利、美国更加严重的医疗挤兑,到那时,未必有多少国家愿意帮我们,就算愿意帮,我们付出的代价也将非常大,阳性病例所需的广谱药物必然被西方卡脖子,更严重的是,开工回头箭,一旦放开,就没有再动态清零的可能,万一再变异出杀伤性大且传播力强的毒株,我们就只能再度采取最原始最粗暴的隔离,那时,整个国家都会跟当初的武汉一样,当初的武汉只是中国的一个城市,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若是八方有难,哪方支援啊?


ps。看到一些答主提到无症状感染者的细节,其实第八版的分型中也没有无症状感染者,针对无症状感染者怎么管理,各省市也是自作主张的,有的收治到定点医院隔离观察,有的只是进行医学观察,有的收治到定点医院后给予药物干预。按照第九版对轻症确诊病例的处理方式,我们可以认为,无症状感染者也无需收治到医院了。


user avatar   aspergilloma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天《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刚刚发布

附以下要点,供学习参考:

1、“病原学特点”中提到:目前Omicron株感染病例已取代Delta株成为主要流行株。现有证据显示Omicron株传播力强于Delta株,致病力有所减弱,我国境内常规使用的PCR检测诊断准确性未受到影响,但可能降低了一些单克隆抗体药物对其中和作用。

2、“传播途径”明确: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

3、“临床表现”中提到:曾接种过疫苗者及感染Omicron株者以无症状及轻症为主。有临床症状者主要表现为中低度发热、咽干、咽痛、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4、“诊断原则”提到: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为确诊的首要标准。未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可作为诊断的参考依据。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者和既往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者,原则上抗体不作为诊断依据。

5、“鉴别诊断”增加: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有密切接触者,即便常见呼吸道病原检测阳性,也应及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病原学检测。

6、疑似病例排除标准修改为: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排除疑似病例诊断。(不再要求抗体)

7、“治疗”中提到:轻型病例实行集中隔离管理,相关集中隔离场所不能同时隔离入境人员、密切接触者等人群。隔离管理期间应做好对症治疗和病情监测,如病情加重,应转至定点医院治疗。(轻型病例,集中隔离管理,而不要求去定点医院治疗)

8、“抗病毒治疗”中增加:PF-07321332/利托那韦片(Paxlovid)和安巴韦单抗/罗米司韦单抗注射液。

9、解除隔离标准有较大更新:轻型病例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为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可解除隔离管理。

10、出院标准有较大更新: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N基因和ORF基因Ct值均≥35(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为40,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或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荧光定量PCR方法,界限值低于35,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

11、预防部分提及:接种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可以减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发病,是降低重症和死亡发生率的有效手段,符合接种条件者均应接种。符合加强免疫条件的接种对象,应及时进行加强免疫接种。


下面附全文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哪里看出来要开放了。。。

周末的防控会划重点:守住不发生规模性反弹的底线,坚持动态清零,外防输入是重中之重。

奥密克戎很难清零,新增确诊,无症状大幅增加是事实。

疫情冲击的不仅是医疗,也是防疫容量,医院床位有限,是个阳性就进负压,哪有那么多负压?目前几个疫情城市的传染病医院和隔离场所已经快爆仓了,必然要重新调整隔离容量,所以轻症无症状不进医院进方舱或者其他一些隔离场所,调整出院ct值,降低出院标准,目的就是加快床位轮转,提升防疫容量,分级收纳更多社会面轻症无症状嘛,这时候不改标准,难道等负压病房爆仓了再改?

很明显,轻症,无症状只需要隔离不需要医院治疗:进方舱转阴再出来,未来会建更多的健康驿站,也会划拉出很多场所做集中隔离点。没有一点要放松清零的意思,好消息是你吃盒饭的时候可能有机会多认识几个小阳人。

这和社会面清零没关系,你说在奥密克戎时代之前逐步放开压平曲线还可以,奥密克戎时代,清零不绝对就是绝对不清零,半封和躺平没任何区别:比如香港那种半拉子防疫也是清零哦,也能对付德尔塔哦。不存在所谓逐步有序慢慢放开,稍稍一丢丢放松就是指数级爆发,所以清零措施只会更强力,指望会放开的可能要哭了。日常建议常备洗漱包,随身携带笔记本电脑...

期待回国更容易的可能要失望了:再划重点,外放输入是重中之重,防疫力量有限,必然抽掉更多外防输入的防疫力量转向对付此起彼伏压力增加的国内疫情。你觉得ct值改了你阳了几率降低了,航班熔断概率小了,但你很快就发现机票隔离酒店都订不到了,回国之路会更艰难。还有方案也明确说了:核酸阳性和你入境隔离压根不是一回事儿也不在一起隔离,激动个啥?有酒店不住想去住方舱,学校集体宿舍改的隔离中心?

最后,清零政策不改,或者即使改成“不发生大规模反弹”,出现大规模聚集性疫情就撸领导群众拍手叫好。你无论怎么改诊疗方案,下面也自然有土办法。


user avatar   wang-hao-54-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新诊疗方案出台,不止医护人员需要,普通人也可以行动起来。

2.普通型、重型、危重型病例和有重型高危因素的病例应在定点医院集中治疗,其中重型、危重型病例应当尽早收入ICU治疗,有高危因素且有重症倾向的患者也宜收入ICU治疗。”

什么叫高危因素?我们能未雨绸缪吗?

简单说,改不了的:1,高龄(年龄改不了)2,基础病(高血压、糖尿病、肝肾疾病,通常无法治愈,但可以加强控制)3,免疫力低(艾滋病或者其他,通常无法治愈)

改的了的:

1,肥胖,BMI大于30。(立刻减肥,还来的及)

2,晚期妊娠。(不展开讨论)

3,重度吸烟者。(戒烟


user avatar   zhang-ren-zhe-8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已经热完身了

准备好随着总路线一起摇摆


user avatar   yi-suo-yan-yu-55-15 网友的相关建议: 
      

各派人士都说,事实证明自己才是对的




           

相关话题

  当富婆是怎样一种体验? 
  如何看待陕西境内某云南复工面包车上1名务工人员病亡,确诊为汉坦病毒(出血热),导致同车29人隔离? 
  如果医疗资源稀缺,应该优先供给高存活率患者还是重症患者?这是一个辩题,我方是重症患者? 
  如何评价东莞大朗20220225的这次疫情? 
  如何看待新浪微博号 @远离中医药 对中药的质疑和见解? 
  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正在自我隔离,其妻子新冠检测呈阳性,目前情况如何? 
  医院对医保病人的真实态度是什么样的? 
  女子车祸致颅脑大量出血、全身多处粉碎性骨折,医生称其术后有望恢复正常,如何从医学角度分析此案例 ? 
  有哪些手术之后身体出现的意外变化? 
  为什么特朗普的眼圈是白色的?而我们是黑色的? 

前一个讨论
北大教授劝年轻人别太早买房,建议「政府敦促开发商将一定比例的土地用于建设出租房屋」,如何看待这一建议?
下一个讨论
怎么让当前房地产泡沫破裂而又对经济不造成太大影响?





© 2024-11-23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3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