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防可控有限人传人
青岛是三个独立的疫情。
武汉回来引发市北的疫情,发现快立即摁死了。
黄岛的疫情大规模核酸,发现未扩散,问题也不大。
莱西的疫情严重,发现的时候已经传播了一段。
而且市南区有一个去莱西支教的老师被感染,市南区也很紧张。
这一轮莱西的疫情会比较麻烦,不知道范围扩散多大,需要一周确定范围。
青岛疫苗率很高了,直接威胁不是太大,需要一段时间扑灭。
青岛88例阳性,全是“确诊病例”;上海28例阳性,全是“无症状感染者”。
青岛新增 88+0;
吉林新增 25+36;
广东新增 20+33;
上海新增 0+28;
感染的都是同一种病毒,为何青岛的全部“有症状”,上海的全部“无症状”?这符合统计学规律吗?
国外根本没有“无症状感染者”这一种说法,只要是阳性,一律统计在内。上海如果把轻症都统计为“无症状”,那就可以算作“零新增确诊”?
“无症状感染者”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各地标准是否一致?
在昨天晚上44例新增的回答上,结合现有的情况更新一波。
首先更新一个好消息,黄岛的疫情流调结束了,已经找到了源头。
也就是说,黄岛的病例是一个偶发病例。与莱西没有关系。
但这里也要吐槽一下,既然确定了是外省疫情地区发送来的快递,那么这个快递势上的疫情势必跟外省的测序毒株是一致的,那么在测序比对的时候应该能做出判断。
但发布会和通告里又说这个毒株和国内已知的序列对比未发现同源性,但又说不是新的变异毒株。
不觉得这个很咬嘴吗?又是又不是?
如果不是的话,那么就没法确定这个快递是从某个外省市输入进来的。所以从结果推测,就是一样的。
所以对当下这个前后矛盾的猜测原因是,黄岛发现的毒株的基因序列没有100%跟某个外省市的已上报的序列一致,但是后续比对发现,可能也只是有微小的差异(比如一些SNP的不同)。所以就只能折中搞出来一个即是一样又不一样的这种别扭公告。
那么在说回来莱西,昨天我就说,如果黄岛的疫情和莱西的疫情不是同一源头这是个好事。最少外溢的范围和时间都会缩小了很多。
但莱西的局面依然不乐观。
从4号的莱西市3例,发现的原因是有学生因为发热去医院看病被筛出来的。
我们知道病毒从感染到发病是有一个阶段的,当我们在医院发现一个病人的时候,背后就可能有许多未发现的病例。这种医院检测的被动发现病例可以说是最糟糕的情况,很多场疫情都说明了这一情况,不管是西安,石家庄还是东北等地的疫情,都一再说明了,当医院在发热门诊检测出确诊病例的时候,后边一定牵扯着一串病例。
而昨天白天报告新增的8个病例都来自于昨日莱西市确诊的学校的同学和老师,这就是一个进一步的坏消息。推测病毒已经在学校广泛的传播,甚至时间已经很久了。
晚上的44例确诊和今天早上最后修订的88例总数,更是确定了这一推论。
我查了下2020年莱西七中计划招生人数是600人,那么3个年级平均下就是1800,加上老师保守超过2000人了。在加上学生家长的数字会更大,最少翻倍4000。考虑到学生,老师,家长这个扩散链条,学生和老师可能活动范围还相对固定,但家长的范围就很难说了。
而且现在流调的难度也非常大,突然在2,3天的时间里新增6000人的流调要做,想想都可怕。这现在对莱西和整个青岛都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可以想象的是,在过去的一周里,这些同学,老师和家长在社会上的活动范围,密接的人群,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而且现在检测到的确诊病例,应该都属于已经感染一段时间的病例,肯定还有一批感染者没有发病,处于核酸窗口期未被检测出来,未来的几天肯定还会有持续的新增病例。
我们假设某个家长是一代感染者,直接接触过境外输入感染者或者物品上的病毒(比如从事冷链或者港口等相关工作),他家的学生是二代,学校的同学和老师是三代,同学的家长应该就是四代。按着奥密克戎的平均传代周期推算,这场疫情最少要向前上溯到10-15天以上,甚至要更久。
想想几天内就得做出6000人的,15天的流调,现在的青岛的压力有多大就可想而知。
总之现在莱西,以及青岛和周边的包括烟台等地都需要抓紧排查过去半个月的往来人员,莱西需要启动大范围的核酸摸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