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又在死亡人数上较正回归,累计新增死亡病例是117+55,共172新增死亡病例。
可能大家都麻了。
新增死亡117例,一天死117个。
人在香港,今天已经五万+了,特首竟然斩钉截铁地否认禁足令,那前几天议会讨论是在过家家吗?
港府腐败无能,港人反智自私,在抗疫这件事上香港真是集中西之糟粕,酿成今日之乱局。
只希望广东省能守好内地的南大门,这几年来香港总是在关键时刻给国家添堵。贸易战时暴乱不止,俄乌战争之时疫情爆发,令人窒息。
可以去新回答了,自行检测已经阳性-.-
香港政府还在说让老人打针,但这也太晚了。 。 。
特首又再说3月做全民检测了,然后又说考虑港人习惯不禁足,但内地专家队伍建议禁足,我没什么好说的。另外3月中的话,我们做做算法,也就是30k * 15 -> 450k,6.4%的香港人口啊orz
全民检测打算三星期内检测三次。并尽量用叫的方式去让人不出门(不强迫草)。
然后港府说将样本送回去内地检测,我真的麻了。 。 。什么都靠内地,说好的高度自治呢。
昨天中国建筑集团兴建花了七天建设了青衣的方仓医院,建好,提供3000床位,以一层为设计,每个病房三张床,八间房二十人共用一个公共洗手间。但3000完全不满足需求啊。 。 。
今天就只能写这么多了,为什么,因为我在发烧,没气力写了,坐等阳性中orz,香港政府真的一言难尽。 。 。
香港大约750W人,假设60%人群感染(按照去年疫情重灾区的感染率),按照英美的奥密克戎病毒病死率在0.1%到0.2%,大约死亡4500到9000人;按照新闻报道里香港统计的病死率在0.3%,大约死亡13500人。
但香港情况略有不同。主流毒株为BA.2,传播性比BA.1强1.4倍,致病性也比BA.1强。
香港80岁以上老人有38.5W人,两针疫苗接种率只有25%。假设80岁以上老人因为病毒住院的有10%,按照英国的病死率统计没有接种疫苗的高龄人群的病死率是22%,接种疫苗的高龄人群的病死率是13%,则80岁以上老人大约死亡7500人。65岁到80岁的约有94W人,有兴趣的可以根据分年龄人口和英国的统计数据进行计算,估计死亡3000人。加上其它年龄段,最终估计11500人。
最新的预印本论文表明,BA.2的有效繁殖数是BA.1的1.4倍。中和实验表明,疫苗诱导的体液免疫不能像BA.1一样对BA.2起作用,并且值得注意的是,BA.2的抗原性不同于BA.1。细胞培养实验表明,与BA.1相比,BA.2在人鼻上皮细胞中的复制性更强,融合性更强。此外,使用仓鼠进行的感染实验表明,BA.2 比 BA.1 更具致病性。我们的多尺度调查表明,BA.2 对全球健康的风险可能高于 BA.1。
新增保持高位且没有大幅上涨,
说明,
现有检测能力已至极限。
如按之前10%阳性率计算,现在全港可能有超过50万患者……….
新增死亡172人,真的得考虑移动火化炉的问题了……
按照官方预估本轮最终的30万左右确诊,即便按2%的死亡率,也得6000,恐怕还要考虑一下墓地的问题…………
作为香港市民,首先想给各位因香港疫情输入压力而失望和愤怒的内地网民,特别是广东省的同胞们,来个真诚的道歉。
这次疫情办法以来政府的表现真的让人大失所望,疫情发展到现在如此严峻的地步,政府对疫情的误判和完全不到位,朝令夕改的防疫政策要负上很大的责任。
疫情发生初期,政府的反应的确是及时迅速的。除了没有实施公务员在家工作外,其余措施基本与第四波疫情最严重时候的政策一致。香港疫情也一度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每天只有几宗个案。
但此后,政府对于控制疫情的盲目乐观,且两年以来对于时紧时松的防疫政策疲于奔命的香港市民,让疫情渐渐走向失控。
首先是社交距离措施的失效,抗疫两年,市民早已对抗疫松懈,除了口罩还在室内外带着以外,基本生活如常,还照常进行着各种社交活动,市面人流不减。犹记得在2020年第一波的时候,就算没那么多处所关闭,大家基本都自觉留家怕了病毒,但来到第五波,早已麻痹,大家的心态改成在带好口罩的情况下,马照跑,舞照跳。一直到新年前后,人流只减少了两成左右不到三成。政府却以为措施已经够辣,没注意到措施的作用大不如前。
其次是奥米克戎的传播力实在太强,尽管带好口罩,有些案例显示,在地铁出口管道里,尽管只是九秒间的擦身而过,也能被感染到,可以说已经防不胜防。
其后发生了两次比较大的群组爆发,一个是葵涌村大厦式爆发,一个是仓鼠传人群组。其实这个时候日增数已经超过上一波日增的顶峰,但是经历了两次大爆发以后,政府的政策丝毫没有调整,还抱着侥幸心态,盼着农历年后可以解封,专家也一直说只要传播链能找到就不用收紧。
既然论点如此乐观,市民也就毫不避讳,该聚的聚,该玩的玩,果然农历年以后,各种团年饭群居感染陆续大爆发。
但政府只多关了发型店和教育中心,可以说已经没招了,广发检测通知但没做好其他准备,结果聚集的检测人群也成了爆发热点。
在日增数过千之际,医管局已经喊说公立医院快爆满,但隔离设施不但没有及时增加,反而只叫人回家等待。可以说,从这个时候已经开始躺平了。
就这样,爆疫的楼宇越来越多,封楼的人员数却跟不上,隔离设施也跟不上,政策也跟不上,检测治病全靠自觉,疫情还能怎么扭转?
很多网民说部分年轻人心存对抗,故意不接种疫苗。但其实在第五波刚爆发之时,接种率已经超过七成五,新年前后已经超过八成。问题在于,老年人接种率异常低,但他们却是在疫情中最高危最深受其害的一群,老年人多数支持政府了吧,那为什么他们不打呢?
说到底就是怕。
怕副作用归怕副作用,更多的是怕麻烦,不到推出疫苗通行证所迫也不打,政府对于打疫苗的宣传力度其实真的不弱了,到处可见打疫苗的广告,还推各种抽奖,但很多还是到第五波开始后才不得已打,偏偏这时候流行的是传播力最强的奥米克戎,那中了怪谁呢?
在疫情越趋严峻的时候,高官的应对方式却跟2019年如出一辙,直接消失了。
虽说这次奥米克戎疫情爆发之快也有环境因素,例如香港的高密度面积少的居住环境让居家隔离者特别容易传染,公共空间人多密集也是,但也不至于说可以直接躺平摆烂。
但政府从农历新年过后,基本就是这个怂样。一方面坚撑再观察,另一方面去深圳跟内地官员开会,却没有任何准备。
犹记得林郑及其官员从深圳回来那天,她自己在深圳湾做了个挺长的访问,政务司长李家超也召开了记者会。但听了一个多小时的讲话,除了把中央说的「支持」搬字过纸以外,根本没有说出任何实质性的措施,只在干等中央协调。
这还不止,请求中央帮忙,跟要的一样的,中央派了两台流动检测车,林郑却说「其实我要求了几十部」,这听了谁能不冒火,连我都觉得很过分。
那时候,我彻底对这次防疫失望了。
跟2019一样,除了刚开始摆个样,后面看没辙不凑效就直接消失。
失败并不可怕,不愿承认失败,固执己见才更可怕。
往后的措施,除了疯狂撒钱,基本没有任何调整。封城又不愿意,禁足又不愿意,专家说什么统统拒绝,搞全民检测也能拖这么久,拿什么搞「动态清零」?
拖着拖着,病毒已经海啸式爆发,现在推什么措施也没用了。
从日增过千后开始,连一贯支持政府的蓝营人士也开始猛烈批评政府,面对第五波疫情,毫无准备,犹豫不决,还拒绝承认错误,我觉得这次特区政府面对的管治危机比2019年更大。
然而在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政府却无计可施,哪儿出问题连补救措施也不提,直接找中央要。
跨境司机被隔离,直接找内地「要」船
屠房爆疫,直接找内地「要」屠夫
老人院舍,直接找广东「要」人员
我想说,很多前线人员其实还没放弃,医院、救护、检测、运输、封区的纪律部队人员,还有一些有必要上班的人,一直在日夜奔波,努力扑火。
但搞决策的,不但隔岸观火,还扇风点火。
搞大范围检测却不隔离
把在急诊室的病人赶回家
搞围封却连晚饭都不准备
搞方仓医院却不准备人手,检疫中心一片混乱
前几天,TVB报道竹篙湾检疫中心的乱况,等待检疫的等了一个多星期都等不到,在营里的,等不到人派检测瓶,派到的都不收,问检疫安排一无所知,已经转阴好几天的,迟迟不安排出营,甚至开始发生针对宝安人员的冲突。
在这样的情况下,就算中央派多少物质,好不容易凑到人了,也无法好好调配,无法正常运转。
可以说,整个防疫安排已经完全乱套了
到今天日增三万的时候,甚至社会已经无法正常运转。
运输业,港铁和巴士等过千人染疫,被迫削减服务。
餐饮业,人手不足被迫停止堂食甚至关门。
甚至正常上班的人,因为等不到检测报告无法上班。
疫情刚开始,宣称检测报告只需等24个小时内。
到后来不断延长,48,72,现在等一个多礼拜都没有。
我上星期一共去过检测三次,至今音讯全无。
到目前这个境况,政府不主动实施封城,病毒已经把我们弄成被动封城了。
问题大家都知道在哪儿,但政府就是拿不出决心,没有能力协调,我们作为市民也只能干焦急,自己买快測剂,自己申报时,自己吃药躺到病愈为止。
很多人反对派员过来,我自己也觉得「援物不援人」最好了,派了多少专家过来,就是听,就是参考,一点行动力都没有。
这次疫情,真的愧对中央的支持,看到在知乎上的批评与愤怒,很惭愧,也很无奈。
现在,只能听天由命了。
特首选举还得延迟,唉。
事先声明:以下内容只是根据自己的阅读来帮各位梳理下思路。
为了方便理解,我们先排列个表:
排完表后,我们需要确定看这个表的角度。
第一种是以认识汉武帝晚年的真实情况为目的来看。采用这一角度,《汉书》、《汉武故事》、《通鉴》等书就转换为研究汉武帝晚年的史料了。既然成了史料,那么,就有价值高低的差别,而判断史料价值高低,则是以其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汉武帝时代为标准。其次,是考察各书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史源学追溯,例如《汉纪》是《汉书》的改编,没有独立的史料价值,即在《汉书》存世的情况下,《汉纪》没有史料学价值。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史书成书年代与史书包含内容的时代有不一致的地方。
在这样的思路下,辛著的若干观点是:
这5点层层递进,首先在研究汉武帝晚期的历史真相时,《汉书》的史料价值大于《通鉴》,这是没有问题的。然后对《通鉴》涉及汉武帝晚期历史的叙述进行史源学分析,指出除了《汉书》等基本史料之外,还采用了《汉武故事》和《赵飞燕外传》,这也是没有问题的。最后指出田余庆《论轮台诏》一文据《通鉴》立论。问题在于可信还是不可信。
如果找出班固认为汉武帝晚年有悔,那么《通鉴》采录《汉武故事》进而说明汉武帝晚年有悔,就有了历史来源,于是田余庆采用通鉴说明汉武帝晚年有悔,在文献学上就有了支撑。但是,支撑不等于结论成立。
第二种是以汉武帝历史形象的建构为目的来看。采用这一角度,也就进入了历史书写层面,即要考察作者思想及其所处时代的关系:
在这一视角下,王俭为什么编辑《汉武故事呢》?辛著认为与刘宋时期的政治有关。司马光为什么这样做呢?辛著认为与他的政治思想有关。现在,林文认为:班固也认为汉武帝晚年有悔,不但班固认为,唐宋的很多人都这么认为,不但司马光这么认为,王益之也这么认为。因此,这不是司马光个人的看法。
我的看法是:首先,对于汉武帝时期的历史书写,都可以视为对汉武帝形象的构建。其次,即便是班固认为汉武帝晚年有悔,那也是班固的看法,其看法是否符合真实情况,需要考察。第三,为什么班固、司马光或者唐宋人会这样认为呢?与他们的儒家思想有关,在儒家思想的伦理取向评价中,汉武帝大多是负面形象。第四,这一评价是否具有普遍性,这个很难考察,但可以肯定的是,还有从功利主义取向评价的声音,如刘歆《毁武帝庙议》。因此,辛著认为司马光对汉武帝晚年政治形象进行构建,没有问题,认为这一构建与司马光的政治思想有关,也没有问题。
综上,林文对辛著的商榷,主要在细枝末节的点上,而且这些点的商榷即使成立,也没有撼动辛著的整体观点。提醒一下,我说的是辛著,不是辛本人的其他言论,而且辛著应以最新版本为准,即在增订本、初版本和论文之间,选择增订本。同其他商榷者相比,林文的新意在指出班固也认为汉武帝晚年有悔。
从简单的说,“渲染多内容”的优化主要方法是剔除(culling)和细致程度(level of detail, LOD)。
不在视角范围的物体可剔除、被其他物体遮挡的物体可剔除、占据屏幕面积太小的物体可(有损地)剔除。
LOD 则是(有损地)缩减较远距离的物体表示方式,除了减面,可用较简单的 shader,也可换成 billboard/imposter 等。
还有一些要改变渲染器的架构。详情请看RTR3 和 GEA。
中国的平头老百姓是啥都不懂的、啥都做不了的、啥都不想做的贱民吗?
英雄的老百姓关心美国,因为它就横亘在面前。
“Because it's there.”
因为山就在那里,所以英雄的老百姓就想征服一下呐,人类的天性而已,家畜或许不能理解。
全世界所有厉害的东西,中国的平头老百姓都关心:上至国际空间站,卡西尼,奥陌陌,旅行者;下至下水道油布包,煮饭仙人,圆珠笔尖,还有猛禽,幽灵,高精狙,福特号,电磁炮,可燃冰,盾构机,大豪斯,大牛排,电瓶车,鸟语花香,老虎大象,GPS,NMD,M1p,RTX,诺贝尔,太平洋。
我想要的不多。你给不了,我就自己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