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香港人对内地人真的很不友好吗? 第1页

  

user avatar   windskymagic 网友的相关建议: 
      

之前一次跟女朋友去中环办事,走的路太多女朋友的脚被鞋子磨破了。回来的地铁上我们也顾不上仪表,脱了鞋拿纸巾擦拭了起来。这时候对面坐的一位老奶奶,看了我们一眼后在小布包里面翻了好长时间,找出来一卷纱布,几张创可贴,笑眯眯的递了过来。后来她给的太多,我们诚惶诚恐一边摆手一边谢谢不用了,但她还是用蹩脚的普通话跟我们说拿着吧,说不定还会用上。类似这样暖心的故事,我在香港经历了太多次。

而在香港的一些饭店和商店里,因为说普通话而被怠慢,没有好脸色看的经历,我同样经历过很多次。


之前一次在维港看烟花时突然下大雨,我跟同学被淋成了落汤鸡。边上的游客一听我们是大陆人立马就把伞分过来一半,全然不顾自己半边的肩膀也被淋的透湿。这样的经历,我也有过。

而走在路上被大陆的游客问完路,好心好意指完路之后,大叔带着浓浓的优越感跟我闲聊,满嘴都是香港现在除了购物方便点之外已经全面沦落了,搞不懂为什么还有人过来读书,真是崇洋媚外不爱国,听的我满脸黑线。这样的经历,我也有过。


香港人里面有对大陆人友好的,也有对大陆人不友好的,就好比大陆人有对同胞友好的,也有对同胞不那么友好的。这些都是废话。非要给这个答案定个感情基调的话,我只能说:

我见过最高尚的兽人,也见过最卑劣的人类。

至于这句话为什么不反过来说,结合知乎上的氛围自行领悟。


user avatar   canace-li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更新一点祖辈的陈年旧事。

其实忘记说了,我祖爷爷是国民党下的一名少将,解放战争的时候在上海来不及回家,仓促之间带着小妾逃去了香港,丢下了他的正房夫人(祖奶奶)和当时才4岁的我爷爷在内地。后来迫于形势,我祖奶奶改嫁给长工,爷爷出于对家庭的不满,9岁就离开了家孤身一人在外头当学徒,做木匠(后来成为了一名建筑师)。此后的近三十年,他和他逃去香港的父亲杳无音讯,一度以为他父亲在战乱中已经过世了。

突然有一天我爷爷(我爸爸当时十多岁)收到了一封来自香港的家书。

原来是内地和香港关系缓和之后,我祖爷爷四处托人打听终于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

阔别近三十年,他们终于建立了书信交流,一家人激动不已。祖爷爷还给我当会计的奶奶寄来了日产计算器作为送给素未蒙面的儿媳妇的礼物。

书信交流了几年,局势稳定后,我祖爷爷年事已高,决定要离开香港回到大陆他儿子身边来。回家前夕和在香港的朋友们一一告别,告别宴的时候,他由于过于兴奋喝了酒,竟突发心脏病,在紧急送往医院的路程中不幸去世。

而这边我爷爷等了三十多年最后等来的是一封死亡通知书。


后来去香港处理后事才知道,到了香港我祖爷爷和小老婆定居之后,也曾生过一个儿子。

但有一年美国的航母经停香港,这个小男孩跑上去玩,直到航母离开了也没见他下来,一个活生生的人就这样失踪了。

祖辈们都说这个儿子被美国大兵拐跑了。

此后小老婆整天以泪洗面,郁郁而终,留下我祖爷爷一个人,直到跟这边重新建立了联系。


谁曾想,三十多年前的那一场巨变发生后,我祖爷爷漂泊他乡数十载,直到临终前也没能踏上回家的路。

而我爷爷四岁跟父亲仓促分离后,再见时只看见了黄土一抔。

阴差阳错间,再相聚竟是如此艰难,真是人生如戏。


此次更新将经历中的第二个例子中的“中文”改成“普通话”,对评论里认为受到了冒犯的知友表示抱歉。当时那个年纪并没有想到那个空姐虽然不会说普通话但还可能会说香港话(粤语的一种),早知道如此我可能会把普通话翻译成香港话(粤语的一种)再去尝试和那个空姐进行交流。

这段经历发生时潜意识里将“中文”等同于了“国语”,但同时当时所指的“中文”既没有香港话(粤语)的意思,也没有北京话、上海话、云南话、湖南话、海南话等等地方方言的意思。

本文在描述旧年经历时难免带入了主观色彩和受到当时情况局限的个人感官立场,如有纰漏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原答案:

不请自来,以一个曾经的内地生的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近期因为港中大的事件重新关注了一下,有了一些感慨。之前我是抱着香港人对大陆人真的有偏见和敌视的看法,但去年经历了一次交换之后,我有了新的认识。

先说说之前的看法。(仅讲述经历,可以跳过)

第一次是十多年前小学的时候和麻麻去过香港迪士尼乐园,当时的第一感觉就是惊讶又带有一点点羡慕,这个城市的建设真是“先进”,和内地的环境真不一样!刚到香港,进门就看到了法轮功的传单和批判gcd的大海报,贴得路边满满都是。其次东西也特别贵,五星级的标准间都很小,虽然迪士尼的飞跃星空过山车真的很好玩儿,但到现在都记得在里头的纪念品只买了一根米奇的手机链,做工很简单,但因为产商是迪士尼,小小的一条,68块。(十多年了,我到现在都记得这个价格= =)

后来几次就是在香港转机了,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大概13年)我和家人坐港龙航空转机,她对我们周围坐的外国人态度特别客气、一脸笑眯眯的,但是等轮到了我们这儿,她很快地看了一眼,面无表情,用生硬的普通话说“喝什么?”(语速特别快而且很不耐烦,感觉就是想赶紧把我们应付了到下一桌),我心里突然有点紧张(当时比较呆,以为自己哪里得罪了她),问有没有奶茶,她没听懂, 我用普通话说了好几遍,她还是表示听不懂,后来我就用英文说是milk tea,她说没有这个,我就指了指台子上说把牛奶和红茶倒在一个杯子里就可以了,然后下一秒她竟然直接说“ Sorry, we don't have it.",然后强硬地给我倒了一杯红茶放桌上就走了.......??虽然坐的是香港飞机,空姐也大概是香港人,她的衣服铭牌上的英文名字下赫然还有一排中文名,我当时潜意识中认为虽然这里是香港,但大家都是同胞,但没想到这个空姐不愿意说普通话,态度还这么差。当时我涉世未深,内心比较敏感,她走了以后我因为心里的落差感想了一会儿居然呆呆地哭了.......(囧)后来我妈察觉到了我的傻样,了解了以后就骂我一个客人居然被服务人员欺负了,然后叫了另一个空姐过来,这次这个空姐看我一个小孩儿还问我怎么了,我只好很囧地说我感冒了有点不舒服,然后她给我倒了一杯热腾腾的奶茶。(这绝对是我在飞机上发生过的最囧一件事了,我到现在还记得/(ㄒoㄒ)/~~)

后来一次是在海洋魅力游轮上,前台有一个说中文接待华人的服务员,我们刚进去对一些娱乐设施和活动不太熟悉和清楚就去向她咨询,没想到她一开口就一口港台腔说:“你们这些大陆人什么什么的”然后问什么都很不耐烦让我们自己去找。爸妈不太会英语,在船上呆的那段时间里总有需要前台帮忙的地方,但每一次去都无一例外要看到那个人不耐烦且隐隐有一些鄙视的神情。后来在离开的前一天爸妈忍不住气了,要我用英文写了一封投诉信留在了房间。后来顺便查了一下员工档案,发现这个人是个香港人。

再后来是去南非旅游,食物(烤香肠,炒蛋,烤香菇)说实话并不好吃,有一次去一个地方终于看到了一家中餐馆,我们赶紧进去换换口味,这家店主也特别热情,说自己是香港移民过来的,在这里终于碰见了同胞实在是很亲切啥的,说了一大堆大家都很开心,然后我们点了菜结单刷卡的时候,我爸发现不对,价格怎么跟之前的菜单上相比变贵了这么多,然后折腾了一番,要店家把菜单拿出来核对等等,店家死活不认,侥幸我妈不知怎么拍下了之前的菜单一角,一对比发现这尼玛菜单有两个啊....!!!菜的名字相同价格不同!
因为这些不好的经历都恰好跟香港这两个字挂了钩,所以在我心里的的印象越来越坏。

再再后来又发生了港独事件,新闻炒得沸沸扬扬,众人皆知,偶尔的几次因为好奇翻墙上facebook稍作询问也被一些香港网民用难听的语言骂了回来。之后我就再也没有主动去关心过香港的事情,眼不见心不烦。

去年交换的时候听说是香港我本来不太想去,因为之前印象已经不好了。但后来自己想了想之前的那些可能只是个例,学校的环境应该会相对单纯一些,同时我也确实希望能进修一下自己的专业知识。

就这样在香港呆了一段跟之前相比较长的时间,跟我最初抱着“都是中国,只是去国内的另一个区域学习”的想法大相径庭,在这里我竟然受到了culture shock(文化冲击)。

除了语言问题(大部分人都不懂普通话,或不大愿意说普通话,与此同时非常推崇英语)之外,最奇怪的莫过于校园里头的政治文化了。认识的呆了好几年的内地生告诉我说,这里对大陆生抱有敌意的活动挺多,特别是学生会。年前有学生会发全校邮件指责内地生抢占香港学位的事情,但HKBU算是在几所香港学校中对大陆生最友好的了,local和内地生之间的冲突比较小。至于港大和港中文则非常激烈了。

生活在政治环境还算较为友好的一个校园里,但民主墙上的“小插曲”还是屡见不鲜,路过的时候也就在心里笑笑就过去了(因为知道政治大环境不会改变)。有的老师讲课动不动就会扯上政府,借机批判一番。譬如讲内地珠海和荷兰的风力发电的能源问题,明明更多地是地理因素的区别,却搬来内地风扇质量低劣作为内地风力低效的主要原因等等。关于学习文化,一些local更会嘲笑内地生只懂学习,“真是学习的机器”。除此之外,更遑论周围总会有一些由于地域问题而带着呼之欲出的优越感和有色眼镜的人,他们不分性别,不分年龄,不分职业。

记得一次在餐厅,路上一个陌生的香港女生突然过来缠着我搭话,我一开始还以为搞推销的(lll¬ω¬),一问之下原来是刚从港城大转学过来,英语不好被班上同学歧视心里特别难受,看出我是内地生来我这里找安慰,说我一个内地生可能混得比她更惨能同病相怜。这么幼稚真是又好气又好笑,看着哭得挺可怜的还是安慰了她……( ╯□╰ )


渐渐地这些事情经历得越来越多,我开始明白,在香港,来不及分辨,你身上就已经被贴上了标签。

且人是做不到独善其身,轻松脱离社会环境和自身背景的。

有些标签会伴随你一生,而不保护这些标签,不捍卫自己的话语权,为自己发声,少有人会顾及到你,甚至会认为你好欺负。


处在政治文化冲突的前线(某种程度上),香港人和大陆人之间的关系其实是每两个内地生或者是内地生和local朋友之间茶余饭后必聊的话题。

话虽如此,但香港和大陆之间的冲突归根结底其实是对个人的拷问。


这些问题其实都在自问:

你身上有哪些抹不去的标签?

你在社会中如何找到自己的定位?

哪些是你需要适应环境来改变的?

哪些是你坚持不能动摇的?

你是谁?


当你对这些答案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之后,并且转换视角从周围的人身上出发思考这些问题时,再看香港人对大陆人友不友好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很多冲突其实是来自于不了解,对自身处境的恐慌和盲目从众的心理。


而人与人相处,最重要的不是管中窥豹轻易地就下定义,而是站在海滩上一颗一颗地捡贝壳。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如此之大,值得寻找的仅仅是那些意见相合之人。

忍受寂寞,坚持做自己,才能找到真正适合你的朋友。


在香港,不要安于抱团取暖,勇于走出去接受考验,明辨是非,以此来磨练双眼和内心。

但何时何地都需要记得尊严不可容人侵犯,要为自己而发声。

自信的态度,果敢的姿势,直率坦荡的胸怀,勤学不辍的习惯,加上很好的英语(这个必须加上) ,会为你赢得尊敬。


现在回想起来很怀念当时那种每天都要面临新的考验的战斗状态,不仅锻炼了意志,于乱境中也更加明白了自己的意义和责任所在。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敞开心胸让自己去接受。经历着,感受着,让自己充分接受风雨的洗礼。

从学地理的角度上来说,把自己当成一坨必要经历风霜雪雨的沉积岩。

那么接受这些其实并没有那么难。(●'◡'●)


回过头来,那些记忆里同胞之间的互相扶持,和得来不易的能跨越冲突偏见的友谊也更值得珍惜和怀念。


user avatar   forkburn 网友的相关建议: 
      

是时候上这张图了:

via SMBC




  

相关话题

  生活在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是什么体验? 
  如何看待《觉醒年代》7月12日起,以普通话原声在全港足本播出?你觉得还有哪些影视作品也适合在港播出? 
  香港向 18 岁以上永久性居民每人派发 1 万港币,这一举措经济意义有多大? 
  为什么香港那么小的地方会出那么多美人? 
  外国也有地域歧视吗? 
  为什么说香港是自由港? 
  怎么评价龙应台在香港演讲关于一首歌代表一个时代,台下唱《我的祖国》? 
  香港为什么可以成为富豪聚集地? 
  汕头未来会怎么发展?发展之路怎么样? 
  赌王何鸿燊的葬礼于7月9日举行公祭,这场世纪葬礼有哪些值得关注的点? 

前一个讨论
因为坚持跑步得罪了同事和领导,怎么办?
下一个讨论
马来西亚华人对自己的国家和中国的认同感是怎么样的?





© 2024-11-09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9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