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国为什么鲜有知名的音乐制作人? 第1页

  

user avatar   huang-xin-18-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制作人本质上是匠人,虽然我们反感各种鼓吹出来的异国匠人,但中国当代缺乏匠人文化是事实。看看民间追捧的都是什么,最红的明星,最富的商人,大家都梦着暴红暴富。匠人是干什么的?匠人是十年磨一剑,只为在技艺上进步那最后的5%,做这种事在民间主流思想里会被当成傻子。

具体到音乐领域,各利益相关方所作所为也在造成这种局面。有歌手的作品,各种渠道的宣传,平台的流量导向,都是只关注歌手的。一首好听的歌,照理说制作人功不可没吧,但作为一个普通听众,不去主动搜索,你会留意到制作人是谁吗?没有任何渠道会主动告诉你,把它放到显眼位置。游戏配乐这块更严重了,挑制作人,提需求的时候,都对音乐的重要性一清二楚。作品做出来了,你谁啊?能提一嘴制作人,十次里面有三次就要谢天谢地了。大部分情况咱就是彻彻底底的幕后无名氏。动画这块倒还好,应该是比较接轨国际了,写主题歌的,插曲的,配乐的,是谁谁,都能在显眼的位置看到。

当然我说的这些都是现象,至于为什么我们有这样的现象,讲清楚的话超过我能力范围了。


user avatar   fu-fu-de-zheng-55-56 网友的相关建议: 
      

首先纠正一个误区,题主将音乐制作人这个角色类比成影视界的导演,我觉得不是很恰当。

关于这个问题郭佳老师早就有过非常好的解释。

所以制作人是充分根据歌手的需求来服务的(这里不排除歌手本身直接兼任制作人),在专辑制作的过程中的主导性远不如影视导演。

那么回归到知名度这个问题上,中国为什么没有非常出名的音乐制作人,我觉得很大程度上是和文化氛围有关。

至少就我观察来看,中国(特指内地)对于音乐/音乐人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国外的一些发达地区(这个不解释,如果要解释的话就扯的太远了),所以也就导致了大量的听众在涉及一些音乐方面的专业领域时会产生很多的障碍与误会。至少就我身边的人来看,能说清楚“作曲和编曲区别在哪”的人都绝对屈指可数,甚至还会有不少人觉得这两件事是一个东西。

所以就国内听众的审美习惯来看,「歌手」是我们最能直接与我们搭建起桥梁的角色,而制作人则是身居幕后神龙见首不见尾,和普通听众之间的距离远大于歌手,所以大众没那么关心制作人也是一件可以理解的事。

所以对国内绝大多数听众来讲,他们听到一首歌觉得好听会觉得是歌手的功劳,而鲜有人会去细究幕后的制作人、编曲师、乐手等等,这就是对音乐的重视程度不同所导致的差异。

还有一点是我的推测,我觉得还可能和宣传方式有关。在国内不论是公司还是媒体,都会优先宣传和包装歌手,是因为歌手能直接给他们创造更大的价值。

但是在国外有所不同,比如说在美国有一个世界闻名的音乐大奖叫格莱美,而像题主提到的艾维奇、大卫库塔本身就是得到过格莱美音乐制作类奖项的,所以以格莱美的权威性和影响力自然会给这样的音乐制作人镀一层金,之后自然也不会缺少大牌歌手主动向他们邀歌合作。同样的,能够与这样得到格莱美奖认可的音乐制作人合作,对于歌手来讲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宣传和卖点,属于一个互利共赢的结果。所以这些音乐制作人的知名度自然不会同日而语。

不过中国台湾地区的金曲奖也有类似的效果,只不过论影响力和格莱美相比差的可不是一星半点。在我看来,这就是文化影响力的差距所带来的结果。

最后题主说国内艺术造诣高的音乐制作人主要集中在港台,其实现在内地出色的音乐制作人也有很多,而且整体的音乐审美和音乐理念在我看来是要强过如今的港台地区的。比如说我很喜欢的常石磊、lbg罗赓、金承志、秦四风、田汨、彭飞、陆希文、韦伟、荒井十一等等,都是当今华语音乐出类拔萃的音乐制作人,我也很希望他们能够继续将更多优秀的作品带给听众。




  

相关话题

  作为一个职业音乐人,平常听歌只听自己喜欢的还是什么风格都会听? 
  非专业歌手的首支单曲如何请到金牌制作团队? 
  大佬帮看看我这个电脑配置单做编曲够用吗?自用。? 
  如何在电子音乐制作中实现响度最大化? 
  为什么编曲做作品,在耳机、音响里明明都还不错的,拿到手机上放却很难听? 
  有哪些好音源值得推荐? 
  你是如何成为一名音乐制作人/音乐人的? 
  键盘可以模仿这么多乐器,那可以一个乐队全是键盘吗? 
  你什么时候会对华语乐坛感到失望? 
  多名音乐制作人是怎么合作的?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我们依然需要马克思?
下一个讨论
作曲家作曲为什么要用升降调直接用C大调不行吗?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