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老谋子的成就和身家,他早就不必如此努力。何况,他现在已经是一个70岁的老人。
然而,尽管张艺谋的妻子在这里心疼张艺谋——这种心疼我也理解,我之前在家里写小说的时候,我妈看我能从早直接写到晚,也一直跟我说咱们别这么累——可站在我的角度来看,一个70岁的人尚能有如此的精力,并且能有一个自己如此热爱的东西,这是一件十分幸福且令人羡慕的事情。
拿我自己来说,我喜欢文学,但我不知道我对文学的喜欢能否坚持到70岁,也不知道会不会在四五十岁之后出现职业倦怠。而张艺谋对艺术的热爱,却是实实在在的——否则,他也不至于到了70岁还在拍电影(世界电影史上,能在70岁以上还坚持拍电影的,都是对电影实打实的热爱)。
张艺谋面临的压力,虽然我并并不是他这个组的成员,但想来也能知道。不过,对于张艺谋这种人来说,压力其实也是他们的兴奋点——自《英雄》算起,张艺谋在过去20年里,一直都在求变。从《三枪》、《长城》、《狙击手》这些不同类型的商业片再到《印象》系列的实景演出,张艺谋的尝试虽然不是次次都成功,但也能看出一个他是敢于不断尝试的人。这对于一个50多岁的人实属难得。也正是因为如此,他固然有压力,但也在享受这种成就感带来的刺激。
当然,张艺谋家人的担心我是理解的。毕竟,对于别人来说,张艺谋只是个导演,但对家人来说,张艺谋就是家庭的一部分。但其实从另一方面来讲,“累”与“累”其实真不是一回事。很多老教授退休之后依然早出晚归工作,七八十岁还是精神矍铄。安东尼奥尼、伍迪艾伦、英格玛·伯格曼等导演,都是七八十岁甚至90多岁的时候还在拍电影,虽然电影的质量已经不能跟巅峰时期比,但至少人家的身体能扛得住。
至于张艺谋未来会不会彻底回归家庭,那是他自己的选择。但我估计以张艺谋的脾气,他在上病床之前,应该是会一直拍电影、做导演的。
能有自己的的终生所爱,除了羡慕,我已经没有什么可说的。
我觉得她发这篇文章也不是为了什么,毕竟她又不带货又不做明星,肯定也不是蹭热度之类的。她年纪也挺大了,何必呢。可能是张艺谋的身体不太行了,换句话说,很有可能张冬奥会办完之后,已经耗尽了体力,重病不起了。
我真的觉得大家也不要阴阳怪气嘲讽别人。我看他老婆平时微博上发的也挺正常,她这篇文章很有可能是张的身体特别不好了,一时情绪激动,立即发了一篇。你们永远无法体会一个人快要失去家人的心情。
张艺谋七十多岁,这几年还拍了不少片子,又是G20峰会开幕式,又是冬奥会,对国家的贡献真的很大了。国家用他、也是没有人比他更好了。真的不希望这样一个伟大的人,晚年还要被网友唾弃。好多人还在那扯lhc。我说真的,张说到底就是个导演,完全就是听资本的。资本要谁就捧谁。很多事不是他能够决定的。
张艺谋一辈子也没啥太大的黑料吧?早年对中国电影界的贡献无人能及吧?更别说导演了北京奥运会和冬奥会、G20峰会等。希望大家不要用自己的恶意去揣测别人了。
看过国师的纪录片,七十多岁的老人了,的确是工作狂。
这社会哪有那么多不公?不公都是源于傲和惰
2022年了还能在知乎看到 @郑庄公 这种反智回答
这就是没干过影视行业的门外汉对这一行的粗糙理解,以为导演就是个动嘴皮子、请人代工就能随随便便完成的工作
大型庆典类的导演需要全程管理摄影镜头与直播台切画面的时机、机位摆放位置、音乐配乐的插入时间、灯光、录音、美术道具置景布景、特效、演员动作与移动走位,在这些工作里面,光是摄影这一块就已经足够导演焦头烂额
用arri还是red还是直播机、机位摆在哪里拍什么角度和关系、移动还是定机位、用炮还是用dolly车、伸缩炮还是电子炮、来不来如影2搞大师摇轮、斯坦尼康对哪里、焦点给到哪里、直播台什么时候切镜头什么时候给哪里、什么时候和灯光组配合、用不用nd片、定焦镜头还是变焦镜头、up还是sp还是mp还是阿斯特拉、高脚中脚地锅上哪个,这里面的学问可太多了
摄影指导只负责辅助你给你拍出想要的画面,大家是合作关系,可不负责给你处理这些事情,其余的摄影掌机就更是如此,你是觉得花钱请个人就能把你说的这些东西给处理完毕?
你就tm的来一把横店,随便找个剧组呆一天,就按你说的导演屁事不做花钱请人负责,你看看你这部戏能不能成功杀青就完事了。没有导演的明确命令和指挥,第一天你的组就要出事,通告百分之一百指定拍不完
美术组不知道导演的置景设计没办法展开工作、灯光组没导演的指挥只能按灯光指导的想法布灯、移动组没导演的命令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摇炮推轨道、音乐音效组没导演构想的剧本不知道什么时候正确地插入配乐、直播组没导演的设计没办法随意切画面、甚至是特效组,导演不给他们说明白整个活动整场戏怎么开始怎么结束,这些工作人员都一脸懵逼
导演就是要全程负责这些工作,不可能也没办法只是靠一把嘴说出来就能让所谓“跑腿的”给他完美解决,他要从初期构思一直负责到杀青为止,所有工作他都要介入,所有知识他都要懂,花钱请人完美处理这些工作并且完美收工的事情只存在你的行业,拿来剧组就是见光死,你说的越多就越暴露你啥都不懂,张大个嘴巴得个洞
造房子都需要工头和监理一起合作呢,你把图纸设计直接扔给工头和工人,收房那天给你造个比萨斜塔出来你信不信?
你说知乎一届一届一届换过多少个王路飞了,换汤不换药啊
难道除了张艺谋,就没有后继吗?
最可怕的难道不是这一点?
做国家级大型晚会
一大剧组人,一起在酒店同吃同住创作
每天打鸡血一样,尤其创意会
推翻重来,翻来覆去推敲
每个细节预演
加了减,减了加
一起熬过的通宵就是战场上一起蹲过了战壕
这么成功一场项目下来,那就是过命交情
无论是总导演,还是创作团队每个人
都是鸡血➕兴奋
累肯定累
但是能有这样的机会的人,也知道这是天赐鸿运
因为还有无数团队
拿着同样无数次反复熬命的方案
在大门口翘首以盼
因为生命中,这样预算不制约,资源不制约,在全世界最瞩目的平台上恣意展现自己才华,生命沉淀的机会,能够到的人少之又少。
有这样的机会怎么可能不幸福,不鸡血,不拿生命激动,恨不得把心肝脑子拿出来和世界上曾经的,现在的艺术高度,文明形态较劲。
张导做到了,令华夏儿女自豪,令华夏儿女热血,令华夏儿女钦佩。
但张导也是幸运的,我觉得正午的孔笙导演,《航拍中国》的郭滢导演如果授命,也会呈现非常有高度的项目。
所以这样的机会无论给予谁,都会拼命,毕竟这样的生命经历,可以载入史册。
理解作为家人的担心
但是家人之间的照顾体贴是做在润物无声之间的
是家里的私房话
私下沟通更好
毕竟张导刚刚高赞誉的完成了冬奥开幕式,是代表国家形象的公众人物
相关部门也都在冬奥期间舆情监控格外谨慎
大导演手下有很多跑腿的,耍笔杆子的,出谋划策的人,他无非就是动动嘴皮子,有什么“工作强度近乎疯狂”?
他把高科技用在表演上,他懂高科技吗?无非就是国家给的钱多,他花钱把高科技人员请进去,让高科技人员设计。任谁当导演都可以这样做。
说他辛苦,毕竟大导演吃海参喝茅台,频繁换老婆,生一堆葫芦娃,绞尽脑汁偷税逃税都算工作。
如果他的工作能算近乎疯狂的工作,生活方式不健康,那些五加二,白加黑的,扛水泥的,抡大锤的,挖煤的,在粉尘、烟尘、毒气、噪音环境中工作的呢?
人家张导演七十多岁还虎虎生风,像个小伙子一样,而你们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七十多岁的时候,估计腰早已累弯,疾病缠身了吧。
好多穷人看不见自己或者自己父母工作辛苦,却同情有钱人,大老板工作辛苦,真不知道这些人都怎么想的。
富贵人多矫情,他们的标准常常和贫贱人不一样。他们认为肉糜是最差的食物,所以他们才会说何不食肉糜这种话,而贫贱人则会认为肉糜是天上的美食,过年都难得一见。他们认为做饭刷碗就是又脏又累的活,会损害娇嫩的皮肤,所以要请保姆来做,而贫贱人则认为做饭刷碗不算什么活。
张大导演的老婆夸他工作疯狂,生活方式极度不健康,是以富贵人的标准来看的,不会以贫贱者的标准来看,而且夸他的目的是想说他的钱都不是白拿到的,而是靠辛苦工作赚到的,给他赚的钱找正当理由,这也属于洗白,穷人也可以跟着附和,跟着感动吗?
看了评论我再加几句:
三年前,如果谁说柳教父如何如何不好,许多人也会替柳教父喊冤,说他多辛苦,多有本事,离开他公司就得完蛋,他创造了利润,创造了奇迹,养活了工人,给国家争了光。和珅当红的时候,谁要说他不好,就必然遭一大群人围攻,他们会说和珅如何如何有才,如何如何功劳大,其收入和劳动成正比,理所当然。而等到和珅一被官家拿下,这些人又立码朝和珅吐唾沫,落井下石,就看谁骂得欢。这种无见识的人,什么时候都有。
世界上有很多伟大的导演,从未说过自己太辛苦了,更未见他们的妻子这么矫情过。很多事情其实你可以选择:不干。
很多人说表示理解这么一个妻子,问题是张艺谋如果只是一个普通人,我们可以理解,问题就在于这个不普通。大人物占用着多少资源?这些资源是让你们用来叫屈抬高自己的?你可以不干,有枪指着头吗?你哪怕一百岁了,你不管为了什么去做这个工作,事后你亏了似的让全国人民陪着你疼么?
张艺谋的电影很多年都不看了,原因不想多说,最近一部有很多评论说太煽情,貌似张导觉得光靠电影煽情还打动不了观众的铁石心肠,派老婆出来煽一把。为什么说派呢?陈婷藏起来多少年,都快被遗忘了,一个举报暴露了,好容易息事宁人,二胎三胎政策开放,这下才正大光明露脸了,此前一直是以负面影响作为关注焦点的,张艺谋的确是会谋,错过了冬奥会开幕式总导演这个余生声望最高机遇,再不让老婆走到台前,估计再出来很难。
作为国之大导,为国争光,这时候老婆心疼丈夫,你网民再说不是,都有鸡蛋里挑骨头之嫌。
那么大的工作量,累是必然的,你不说,老百姓对老张同志心怀敬意,你这一说,我们拿老张跟人家那些伟大的同行一比,就你叫屈,就你说什么从内心不支持,是没给你们钱还是嫌钱少?这些年花钱的时候是不是也从内心深处排斥导演这个破工作?
斯皮尔伯格也老了,卡梅隆也老得一塌糊涂,采访的时候人家可都是深表对工作的热爱,没说那是用生命去工作什么的。
所以,差不多就得了,好房子住着,款婆当着,非要借此成为一个有话语权有曝光率的女人,先学会说合适的得体的话。你要是那块聊,老张恐怕早把你捧成影后了,生孩子这种事,有的是人抢着给他做。
张艺谋的妻子发这篇文章前她是很谨慎的,对大众的舆论也有预判,她说了“想了又想要不要发这篇”“实在憋在心里很久了”但是她还是想这样说。
为什么?
是因为她希望,这能至少带来一个态度,那就是该歇歇了,希望大家给张艺谋老师一个休息的机会,不要再给予更多的期待。
他已经72岁了,同时是孩子的爸爸,她希望他能放下肩上的担子,好好歇歇。
冬奥会开幕式的成功,可以说某种程度上延续,甚至是超越2008年他自己的创作,我们中华儿女为之振奋,为之喝彩,但同时,也心里能理解,张艺谋能做出这样一台开幕式,背后的努力和付出,可以想象。
开幕式结束后,凌晨三点还在看观众回复的他,的确是在透支生命。
这样的事情应该做么?应该。
家人应该心疼么?当然也应该。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好的身体,让天赋异禀的导演像彗星一样燃尽自己,不应该提倡,应该想办法优化。
就好像本届冬奥会的圣火点燃仪式,为什么要那么做?难道是因为我们泱泱大国烧不起么?
火炬手将手中的火炬在“大雪花”中一放,主火炬由此点燃。一团小火焰代替了往届奥运会赛场上熊熊燃烧的盛大火焰,所产生的碳排放量只是常规火炬塔的五千分之一。这个出人意料的瞬间拉开了北京冬奥会的帷幕,也传递出中国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令全世界观众眼前一亮。
不也是希望,在气势恢宏的盛大演出与尊重个体生命之间,找到那个平衡点么?
不仅应该,我们也应该去努力思考,如何去找到一个更好的接班人,一个更好的工作与生活的平衡点。
张艺谋老师出色地完成了他的工作,他没有一丝保留,鞠躬尽瘁,这是老一辈西北汉子,是无数和他一样属于那一代人生存和安身立命的价值观,他们在相对困难的岁月接过并跑完了文化传承的第一棒,值得我们所有人敬佩学习。
但我们也应该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去寻求我们自己的答案。
没有人希望自己成为家人赚钱的工具。
当你取得成绩回到家兴奋汇报时,如果你的太太,你的父母不仅没有笑容,反而一脸担忧地盯着你。
当她们开口问询的是我老公我儿子辛不辛苦累不累的时候,请你不要觉得她们是在扫你的兴,抹杀你的成功。
她们是心疼你为这个家做了太多。
此时此刻,他的夫人期盼他能健康,平安归来,这再正常不过了。
这是家人应该做的事情。
我觉得陈婷写的挺好的,正应了那句话。
别人关心你飞得高不高的时候,她关心他飞得累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