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如此。
不瞒你说,我做梦都想改变这个畸形的生态。
但是我太弱小了,没有力量啊。
叹气。
很多时候确实是这样。
以前上法学院的时候,一个做律师的教授气愤地介绍了一个案例:
说的是某地有个律所主任,关系非常广,虽然他水平很差,但是总能接到大案子。有一次,他接到了一个企业改制的案件,收费500万。
他自己不会做,但是他并不慌张。合同签了以后,他马上招了两个助理。这两个助理都是top1大学的法学博士生,他让这两个博士生,一边读书,一边兼职帮他打工。
干了一两年,这个案子干完了,他给了每个博士生10万元,其余的钱进了自己口袋。据说这两个博士生还很高兴,觉得赚大发了。
这个故事不知真假,但是教授当年说起这个案例唾沫横飞,气愤不已,想来也是受了不少的刺激。
一般而言,教授兼职做律师,都自认为水平是比较高的,但是这种案子,估计一般的教授也拿不到,只能望梅兴叹。
所以,你法律水平强又有啥用?你如果拿不到案子,法律水平也无用武之地。能拿到案子的人,即使法律水平很白菜,也可以通过暗箱“转包”、“分包”,或者聘请法律牛人等方式将案子做完。
在我的职业生涯中,我也见过不少很水的老律师,案源不断,财源滚滚,而一些法律水平很高的年轻律师,却只能沦为能拿到案源的老律师的打工仔,拿着可怜的薪水。正如《食神》里的一句台词:烧菜烧的好,要饭要到老!
这种事太多了,真是一言难尽。所以,我一直说,做律师,本质上是经商,律师执照就是营业执照,光有法律水平,并不能获得案源,也不一定能获得当事人的信任。
律师的人际关系、营销能力、为人处事能力等,都与法律水平一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