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题目,又让我想起了我和我的团队们共同设计火炬的那段追光岁月。
它在我眼里,“火炬”不像我往常做的工业设计产品,而是一个具有温度的礼器。
“飞扬”的螺旋设计看起来的确像一条舞动的丝带,但我认为,盘旋而上的姿态更像是一种破土而出,奋力生长的新芽。
记得,我第一份工作就在08年奥运“祥云”火炬的设计团队工作,而我从来不能想象,未来有一天我能参与到奥运火炬的设计当中,这该会是一件多么神圣而又自豪的事情。
正是印证了那句“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没有想到,这一天真的来临了。
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举办城市为北京,北京奥组委向全社会公开征集火炬设计方案,我们阿里集团内部也开始筹备应征奥运火炬设计。而我所在的团队恰好是与火炬设计项目需求最匹配的团队,因此,火炬设计的重任便落在了我们的肩上。
此次火炬设计对我们团队或者我个人来说都是十分难得的机遇。
当时奥组委通知我们“瓷火之美”方案入选前三后,花卷儿项目组成立,我应征加入,参与了火炬设计的最终决选;所有人集中到北京保密项目室进行方案的最终修改。出于项目保密的需要,于是起了 “花卷儿”这么一个挺有北方味儿的名字。
然而入选只是一个开始,对于我们来说前方还有很多的难题需要一一克服。
从首次沟通汇报到准备第⼀轮汇报的当头一棒,重头再来,推翻了入选方案“瓷火之美”;到方案通过确立立意、形意、技意设计策略取得突破后,出现了中空螺旋飘带的形式后,对于我们的设计,当时组委会均反馈说很像DNA规则的螺旋,于是我们又陷入了“太过规则旋转向上的魔咒”。
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正当大家因为这个魔咒而发愁时,林老师随手清理办公桌上绿植落下的一片枯叶,成为了我们灵感的来源。那片枯叶的形态灵动而秀美,虽只是一片简单的天然枯叶,却超越了简单机械的螺旋造型,包含着自然造物的独特美感,十分接近我们想要表达的形态。
当时我们邀请了由奥组委推荐的中央美院教授、央美奥运艺术中心常务副主任杭海老师对我们进行了方案指导,杭海老师分享了他对东方文化的研究和理解后,我也突然顿悟了火炬形态的一些关键元素。
火炬作为一个器物,需要有一个东方文化的内涵,这可能需要摒弃通过精密技术理性得来的形态,而应该追求一种更具生命力的状态。我想把这种带有自然的生命力的状态融入到火炬的造型中,于是我开始尝试用更有生命力的线条和带有张力的曲面来构建飘带的形态,以自然的灵动来化解规矩的螺旋感。
在紧张的修改过程中,胡二为了缓解大家的压力在项目室里播放起了郭德纲的相声,新一版的设计方案,就在这特有的欢乐氛围中,慢慢展露了新颜。
经过多次尝试,我们终于摆脱了“太过规则旋转向上的魔咒”。
我还记得汇报那天,奥组会终于对我们的方案表达了极大的肯定,得到消息的我们一片欢呼。而恰巧在那一刻,透过项目室的落地窗,我们竟然看到了望京的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于是我们赶忙用余下的火炬纸板模型与彩虹错位摆拍,记录了这上天眷顾的时刻。
在之后的日子里,我们又经过多番努力终于将最终模型送往了奥组委。
9月22日那天,我们得到了中选的消息,整个团队欢呼雀跃。
曾经那片从绿植落下的枯叶,在我们的努力下成功变化成了一把富有生命力的火炬。
从最初的入选到最后的中选,一路行来,虽然风雪多明媚少,但我们团队里的每一个人都怀着激动的心情和认真的态度投入在设计之中。
火炬飘逸的造型,既代表着新一代设计师在前辈指引下,更为开放的设计风格;也代表着现代化社会中,数字经济蓬勃的姿态;更代表在全球化退潮的背景下,中国开放的态度。而开放与包容,是阿里团队的态度,也是飘逸火炬的精神内涵。
对于我们设计团队来说,由于团队人员大多是来自电子消费领域的设计师,因此对于人文设计领域,我们缺乏足够的经验和关注。通过此次对火炬的设计,我们团队中的每一位设计师都深深爱上了中国文化,并对其有了更加深入地了解。
站在人文的高度实现对国之礼器的艺术创作,再落地于工业设计才能实现产品功能与稳定量产。火炬设计的成功使我们明白人文设计和工业设计相结合的作品,不再是一个冰冷的工业产品,而是一个具有温度的礼器。
而对于我自己来说,从以往对工业产品的设计到如今设计“国之礼器”,我逐渐明白设计不仅仅是商业,它应该有更多的可能性,也多了一份使命感。火炬承载的是中国设计,更是中国文化对世界发声的最好机会;作为一名工业设计师,一直在想设计一款作品,能在历史上留下痕迹,借由奥运火炬这样一个礼器,我想是对这个时代最好的回应吧。能为冬奥会火炬的诞生尽一份绵薄之力,让我和我的父母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骄傲和自豪。
如果说北京冬奥会的火炬设计灵感来自一片树叶,那么我们团队对火炬的执着一定来自那颗炙热的中国心。
最后预祝北京冬奥会圆满成功!
去年火炬公布的时候,就知道火炬的外观是我司设计团队做的,当然整个火炬还有中国航天,中石化等多个团队,历时九个月弄出来的。
后来因为工作原因和他们设计团队聊过,知道了火炬设计的一些小故事。
他们这个设计团队都是自愿报名参加,利用下班时间设计的,核心团队十几个人吧,有70后也有90后,前前后后弄了5个月,据说手绘就弄了万张,送审的文件打印出来有2尺厚。
而且据说方案比拼时压力特别大,先是通过初选,后来多次修改,送外观模型的时候本来计划人肉带去北京,又赶上疫情,只能快递,反正个中辛苦只有当事人自己知道了
不得不说挺牛批的,人家90后都已经设计火炬了,而我呢(T_T),还好是我的同事,心里安慰点。
最后放上我司今年的奥运春联,希望这届奥运给22年开个好头
每一次的奥运圣火传递,都有激动人心的震撼,还有让人眼前一亮的惊艳。
上一次的北京奥运会生活传递,高光时刻是老将李宁,在鸟巢凌空奔跑,点燃了奥运火炬。那一刻,相信很多人都像我一样,脸上不由地流下泪水,是激动,也是自豪。
这一次的圣火传递,火炬“飞扬”还是以祥云纹样打底,延续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传承,传达着吉祥的寓意。
第一棒火炬手是我国首位冬季运动世界冠军罗致焕,第二棒景海鹏是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第三棒火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叶培建,然后一棒棒传接下去,总共有135名火炬手在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进行10.6公里的火炬传递。
由于疫情的关系,这次的火炬传递规模变小了,但是依然有令人惊艳的场景,比如多个机器人跨域协同的火炬接力。
是不是听起来就很酷?
最酷的是,这是两名“机器人”火炬手在水下完成的接力。
这两名“机器人”火炬手,一个是水陆两栖机器人,另一个是水下变结构机器人,他们共同完成了这一系列的惊艳传递,从机器人冰面滑行入水、水下火炬交接传火、到机器人出水,总共三部分,一气呵成。
整个过程中,水下火炬精准对接,火炬的火焰一直熊熊燃烧,在水陆两个环境中火苗都保持着旺盛的跳动。
这是大国科技的实力,属于我们自己的惊艳。
冰壶,奥运会还有比这更无聊的项目?
滑雪滑冰作为运动者确实够刺激,但观赏性比冰壶好不了多少,
夏季奥运会开始前会把拆掉的有线电视盒安装回去,冬奥会开始了,却毫无观看兴趣。
没有什么期待。
不围观 不参与 不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