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光取景器结构复杂,设计制造调整成本都高,自从能够实时取景后就没什么存在的必要了
佳能尼康自家推出无反之前,因为商业原因各种抹黑无反,自己系统的成熟后就必须抛弃了
法兰距只是反光镜结构造成的一个缺点罢了,而且只影响短焦距镜头
当然不是。
人类目前为止所有在相机取景结构上做的努力,原因其实只有一个:
胶片本身是不能取景的。
就这么简单。
不管是旁轴双反还是单反,取景结构的存在都是因为胶片本身是一次性曝光的,没法取景。
如果你要从胶片结构中取景,要么像旁轴或者双反一样牺牲准确性换实效性,要么像单反一样牺牲实效性,要么干脆像早期的湿板盒子一样,直接“盲狙”。
胶片特性决定了你不能兼顾实时和准确,只能无限逼近。单反通过数十年的技术迭代,基本把实效性换了个差不离,同时还能获得最精确的取景预览。
然而代价就是复杂的反光板快门联动结构、额外的成本和较长的法兰距。
而CMOS实时取景彻底终结了这个问题,因为CMOS并不是一次性曝光的,所以可以做到随时曝光——至少理论上你可以随意在预览中截取一张作为照片——虽然实际上因为数据吞吐量的问题并不能。
而数码单反本身就是一个“过渡方案”,因为电子取景技术不成熟,反而不如外挂机械结构的性能、可靠性和成本来的平衡,所以数字单反依然大行其道。但是随着科技进步,电子取景技术的上限要高的多,取而代之是迟早的事。
现在单反最大的优势依然是操作习惯和可靠性,以及巨大产能积累下带来的镜头群、配件群的成本优势。而单反的结构不说挖无可挖,至少可以说已经接近边际,进一步提升性能需要的成本投入很高,已经不如开发微单了。
随着技术的革新,微单的续航不断提升,可靠性也越来越高,单反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而劣势部分则难以突破。所以说各大厂商放弃单反研发,只能说明,时机成熟了。
至于法兰距,只是捎带的一个好处。当然,也是实打实的好处。更短的法兰距可以有更大的镜头设计空间,也方便“无缝过渡”,其实是一个好事。
从玩家的角度讲,手头的镜头不会浪费,只需要进行正常的机身更替即可,而对于厂商来说,也可以降低新镜头开发的迫切程度,也可以扩大微单的镜头群。双赢。
只能说是一个诱因,并不是决定性因素。
其实这事各位摄影师在索尼A7第一代发布的时候大家都应该隐约感受到了。这事是迟早的。
只不过没想到来得这么快而已……
而且说到底,微单也好单反也好,其实大多数干活的摄影师也并不是很执着于这个。毕竟绝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一张照片的质量的,不是相机也不是的镜头,而是相机后面那个头。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