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看待 2021 年全年出生人口 1062 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 0.34‰? 第1页

     

user avatar   tang-ji-ke-de-54-11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从目前可查文献资料及中国官方学者接受采访信息综合判断,中国政府对于未来人口下滑趋势是有预判的,并非无动于衷。但是他们忽略了一个前置条件——“快速”。

只要人口结构是合理的,12亿还是4亿,对于中国而言都并非大问题。但是现在中国面临的问题,是在极短的时间内(2016-2021,5年在人口政策中是十分短的周期)出现少子化和老龄化情况。

2021年全年出生人口为1,062万人,相比于2016年的1786万人少了约4成。若无重大政策干预,预计该趋势还将继续维持。


“快速的老龄化”的挑战则更迫在眉睫。

1963年是中国人口出生的高峰年,当年出生了2,900多万人,此后的近十年间,每年的出生人口在2500万以上。到2022年底,1963年出生的男性就满60岁了,届时他们会大量退休,养老保险的赡养负担会继续加重。

以2020年为例,虽然因为疫情,中国实施阶段性减免企业社保费等政策,但2020年财政补贴超过2万亿元,中国全国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缺口仍然高达6219.17亿元,超出年初预算数。为弥补收支缺口,还首次动用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这一战略储备基金。

从参保人群的结构看,各地职工养老保险的可持续性同样不容乐观。目前共8个地区参保赡养率低于2,在黑龙江、吉林等地接近1,这意味着每个在职职工平均都将承担一位退休老人的实质赡养责任,这种赡养压力将随社会老龄化的日益严重而持续增大。


“母亲”锐减 5,000万育龄妇女的窗口期已过

除了老龄化“快速到来”外,造成生育率快速下降的是中国育龄妇女的快速减少。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20-24岁的女性数量只有30-34岁的一半多,也就是说育龄高峰期的女性数量正在快速萎缩。

国际上,一般把15-49岁女性计算为育龄妇女。根据2010年人口普查的数据,当年5岁-39岁的女性,到2020年正处于育龄阶段。计算后发现,2020年15-49岁的女性有3.3387亿人,而2010年处于15-49岁的育龄妇女为3.7978亿人,2020年的育龄妇女数量和2010年相比减少4591万人。

如果计算最佳生育年龄妇女,即20-34岁的女性人口,则同样出现较大比例降幅。2010年,最佳生育年龄妇女的人数为1.6120亿,2020年这一数字为1.4603亿,下降1,517万人。

也就是说,中国育龄妇女规模正在急速缩减,“全面二胎”政策踩在这个趋势的尾巴上。这是为什么后期即使更多政策出炉可能也难以根本扭转生育趋势的原因——想生的人不能生了,生育政策调整有窗口期。


老龄化与补贴生育——地方财政压力加大 以鹤岗为例

同时,现阶段因为中国国内经济形势严峻,失业情况、消费低迷促使政府财政压力加大,如何在“疫情下税收减少且维持政府运转、准备资金应对即将到来的退休潮、经济补贴扭转生育意愿”三者之间取得平衡,是摆在中国政府面前的挑战。

还有一则案例能够作为佐证。2021年12月23日,黑龙江鹤岗发布公告,实施财政重整计划,财力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决定取消公开招聘政府基层工作人员计划。这意味着鹤岗成为建国以来首个财政重整的地级市。而鹤岗某种意义上成为中国人口、财政二元压力的一个缩影。

鹤岗市具有“老龄化严重、退休人口多+人口生育低+无产业支撑”等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特点。鹤岗全市人口从2010年六普的近106万下降到2020年七普的89万,其中60岁及以上人口21.68万,占中人口超过24%。因为国企众多、工业化较早,这二十余万60岁以上人口中绝大多数为退休人口,可领取退休金、养老金。若再加上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医生、教师),粗略估计财政供养人员数量接近鹤岗市总人口的半数。以每人月收入2,000元计算,鹤岗每年要为财政供养人员支出近百亿人民币。

官方数据也印证此预估——《2020年鹤岗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0年鹤岗实现全口径财政收入38.8亿元,比上年下降10.3%,其中,公共财政收入23亿元,下降7.8%。公共财政收入中税收收入13.3亿元,下降11.5%;非税收入9.7亿元,下降2.3%。全口径财政支出157.7亿元,比上年增长0.3%。

放到全国范围内,自2022年开始,中国也将迎来每年1,500-2,000万左右的退休人口。而新增就业人口,仅在1,100万左右。若人口快速下滑趋势得不到扭转,在18-25年后,中国每年新增就业人口将有可能仅维持在600-800万,退休人口则常年维持在1,300万以上。


“真金白银”补贴生育政策有没有用?

任泽平在数日前曾写过一篇文章,建议中国每年多印人民币2万亿元促进生育,这一观点在网上引起了热议。他预期该政策可能会在未来十年内将中国新生儿增加5,000万,他的微博并在随后被中国宣传部门封禁。

中国政府需要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真金白银”补贴生育政策有没有用?

一,从问题性质来看,因为生育问题的复杂性,仅仅靠“真金白银”补贴或许收益甚低。二,以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前车之鉴,事实也证明“真金白银”难以起到直接作用。

但是,无论是中国今天发展的现状——仍然是庞大的发展中国家,居民收入水平较低;还是“他山之石”的经验,或许“真金白银”的补贴可能难以起到“药到病除,立竿见影”的作用,但是如果没有“真金白银”,政府仅仅想依靠“要钱没有,要政策管够”的思维去应对,显然将更于事无补。

以相对而言解决生育问题较好的北欧、新加坡来看,在工作制度、福利保障、现金补贴、社会公平等诸多方面进行全方位改革,才有可能逐步走出生育陷阱这一当代人类面临的发展难题。

某种意义上,回看中国数十年的生育政策,既有其当时的正确性,也有一段时期内的迟钝与误判,生育问题是由经济、财政、社会情绪、政府反应等诸多因素构成的问题。在中国,它一方面“教育”了中国政府,不要认为一个“大政府”就是无所不能的,总有一些问题依靠强硬的行政手段或组织动员能力无法解决的。另一方面也“考验”中国政府,若其能够抓住解决人口问题窗口期的尾巴,较妥善的让中国实现人口数量减少,人口结构完善的情况,那中国政府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能给全世界做出一个正确表率。


user avatar   rewrgf 网友的相关建议: 
      

1062万人出生,去掉早夭的、残疾的、智障的之类,大概1000万人。

按这个趋势,20年后基本就是12年义务教育了,而且所有人都能上大学。


user avatar   xie-dan-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在好几年前,我就说过,死亡数字有矛盾。那么看看2020年7普之后,这数据怎么不对劲吧。


7普2020年准确数据:

65岁及以上:19063万,占比13.5%。

2021年:

65岁及以上:20056万人,占全国人口的14.2%。

相差:

20056-19065=993万。
(也就是说全年65岁以上净增加了993万人)


那么:这65岁到底是哪一年?

2021-65=1956 年。

这一年的人口是:7普(更新这个七普有数据出来了。是1565万人)

但是,2021年死亡1014万人,所以人口增长应该是:

1565-1014=551 万。还需要减少64到65岁1年内死亡的 1.35% =20万

=531万。

(7普60-64死亡率1%,65-69%为1.7%。平均中间值 )。


这993-531= 462 万人到底哪里来的呢????

只能是65岁以下死亡人数了。这个和过去数据大矛盾的。

2020年才普查了,2021年这误差也太大了吧。


核心点:2020年普查是准确的。1956年人口差再多也不该那么多


有的人提到65岁之前会有死亡人数,其实这个是考虑了的。

1956年5普的44岁:17364027 54岁:10858446, 64岁:8248125

1956年6普的54岁:16847642 64岁:9951467 74岁:4062359

1956年7普的64岁:1565万。



add:不断有人提到数据中,死亡还有年轻人的死亡数据。

我回答的本意就是因为数据被人为地进行了“平面非平整”过程,所以,这个比例不对。

这个1年之内从13.5->14.2 太快了。


正常的年份的死亡数据比例。7普还没出来(出来了我再更新),我拿6普的A0601表格:


也就是 65岁以上:4996958.

65岁以下 2425032

二者和:7421990 。两者比例 67.32 :32.67


假设今年真死亡1014万,那按照该比例,应该是 682万:332万。


我个人认为年轻人死亡的统计很难作假,老年人的死亡统计容易作假。

假设 462 万 年轻人是真实死亡统计数据,那2021的真实死亡人数可能是 462/0.3267 = 1414万。


我个人觉得这个数据有点高。即使考虑误差,今年应该真实死亡人数在1200万上。


等7普2020年死亡人数出来后,我再来更新。。。





user avatar   shuo-shu-44-1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趋势可能没讲错,但是这几年的数据没意义。万一丈夫下岗了呢?万一临产被隔离了呢?


user avatar   lin-xiao-63-71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样总和生育率就有了,

2012-2021,大陆根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


其实最终还是要接受【我们这代人见证人类极盛而衰】吧?

虽然绝大多数人现在肯定还是不甘心,但是科技现在2021还在进步,靠的就是东亚人巨大的人口基数 & 欧美人较大的人口基数。随着人口衰减,当社会朝冲绳-夏威夷稳态、或者冰岛-格陵兰稳态(仙岛稳态)发展,科技进步就真的会趋向于零。

三百年后也许生育率会回到仙岛稳态的2.0,但大家都高中学历,没有能力推动科技进步的,18世纪可以,24世纪不行。


user avatar   wa-bang-a-mei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21年新生儿数量1062万,老龄化和少子化扑面而来,再想想男女比例失调3000万光棍问题。。。

2021年7月,我的朋友缅甸傻妞从湖南怀化遣返缅甸。她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一个劳动力,两个新生儿,消灭一个光棍,某种程度解决两个老人养老问题!

那么100万个傻妞能为中国带来什么?100万青壮年劳动力,200万新生儿,消灭100万光棍,某种程度解决200万老人养老问题!河南省2021年新生儿也不过84万而已!

中国不是移民国家,但是我认为现在的中国非常需要外籍新娘缓解人口问题!应该鼓励外籍新娘合法嫁入中国!(我说的是外籍新娘,而不是外籍新郎)


user avatar   bao-zao-yi-xue-she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几十年以来,

一直有人唱衰我国经济,今天我国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基础上,gdp增速8.1已然达到2000年-2010年高增速时期的增速,不要说是去年增速慢了,要知道去年全球普跌,但我国依然保持正增长,增速全球第一!

一直有人唱衰我国房价,80年,90年,00年,10年,20年都有人说买不起房房价高,实际上这是不想让别人资产增加的黑嘴,一边唱衰一边自己偷偷上车资产翻倍惊艳所有人,无论什么时候,永远上车永远翻倍,房价让奋斗有了动力,唱衰房价就是和全国人作对,除非你唱衰美日的房价。

一直有人唱衰我国科研,结果我国有了诺贝尔奖,有了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论文全球第一,高质量论文全球第二,6g深海探测空间站超级计算机射电望远镜等领域依然全球第一,在美国人不公正的评判制度下涌现出一批世界顶流名校和顶级医疗机构,科研人员待遇逐年攀升已经超越美国同行,科研投入也越来越多,可依然有很多人总觉得我们不行,找出一堆奇奇怪怪的黑点,有这功夫你咋不去黑日本呢?因为日本早就被我们全方面超过,没有黑的必要了,所以黑者也是希望我们好的一种表现,但是黑美国还是更好一点。

一直有人唱衰我国反贪反腐不彻底,觉得昨天纪录片里面的贪官居然还嬉皮笑脸的,确实我承认贪污腐败一直有,但是试问人类几千年文明世上200多个国家,哪个王朝哪个国家哪个文明能彻彻底底没有腐败,我国反腐的决心和力度依然是人类文明史上最强的了,甚至有好些在岗位上做出了成就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的好官腐败贪污后我们也是毫不留情,该抓的抓,该判的判。为何不看看灯塔农村国,政治割裂,官员防疫无力核酸阴性清零,内耗严重,阶级固化,肆意妄为,贪得无厌。我们虽然做不到圣人水平,但一直以来都是向着最理想社会前进的。

一直有人唱衰我国出生率,要知道欧日韩等落后国家人口体量那么低,人口负增长那么多年了加上新冠来袭s横遍野都没啥事,依然是很多公知心目中的圣地,就这咱们世界第一人口体量依然正增速就有那么多人来说风凉话感觉大厦将倾,这都凉凉的话欧美日韩是不是早凉透了,而且很多人笑话人口增长率降低不知道什么心态,是想看有的人终于输一次嘛?放心吧,输的人不是你想的有的人,而正是你自己,人口少了,未来没人给你贴病例,没人给你倒水,没人给你发文章挂你通讯,没人给你当保姆你只能去找菲佣印佣,没人考大专让你211的孩子没有优越感,所以增长率低了不应该冷嘲热讽,而是应该立刻实践起来为了自己的未来去逆天改命。

经济会增长,居民资产会增长,科研水平会提高,反贪力度会加大,人口会增长,这几者是内在统一的必然历史趋势,绝不因网上小部分的看乐子心态而动摇。


user avatar   long-65-5 网友的相关建议: 
      

事实证明,前几年出生的孩子真的是亏爆了。

16年出生人口1883w,17年1764w。

他们只需要晚出生几年,录取率就能暴涨接近一倍。

现在好了,生的那么早,复读都没法拖这么多年。


user avatar    网友的相关建议: 
      

统计局的同志辛苦了


user avatar   zhi-ye-zi-xun-shi-jacky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二个必须要分享的核心数据,是人口数据。2021年我国总人口141260万人,较2020年的141210万,总算是还增加了50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呢?2016年是我国阶段性的人口增长峰值年份,当年度增加906万人。到2021年,短短5年时间,人口增量减少了94.5%。同时,我相信,到2022年,人口增量会变成负值。

人口增量背后,其实是大量的就业。教育医疗食品服装等等等等。现在这些行业瑟瑟发抖中。

我个人不知道怎么评价这件旷古烁金的事。并且,我认为,这件事也只能交给历史来评价。(来自微博用户陈酿数据库)




     

相关话题

  七普数据显示 15-59 岁人口下降 6.79 %,这意味着什么?对劳动力市场有哪些影响? 
  中国和东欧小国哪些生活水平更高? 
  如何看待人民网发布 2020 年中国将进入人口负增长? 
  如何看待江苏省统计局说女性接受教育程度提高,导致少生或不生? 
  既然人口负增长不可避免,那中国何时才能停止负增长?届时的人口结构如何? 
  为什么人们的生活水准更高的地区,生育率反而越低呢?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回归制造业? 
  中国政府能够控制人口老龄化甚至负增长的趋势吗? 
  「北京常住人口被低估 800 万」的观点是正确的吗?是否有论据支持? 
  2021 年台湾地区人口出现负增长,全年出生人数创史上新低,这意味着什么?会对两岸经济造成什么影响? 

前一个讨论
自从看了《红楼梦》是明后人隐写朱家的解读后,再看到任何说红楼梦写曹家的就不屑一顾了,怎么办?
下一个讨论
左壬和右壬分别是什么意思?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