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中世纪的头盔有比现在的安全头盔结实吗? 第1页

  

user avatar   DEGod-ptrx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说武器是人类对于暴力追求的完美诠释,那么盔甲便是人类对于防御极致的最终诠释。

人类作为一种动物,对暴力的渴望是牢牢地写在了DNA之中。从千万年前简单的徒手蛮力厮杀,再到如今的炸弹子弹。人类对于暴力的渴望,对于杀戮的渴望便从未停止过。与之相对的,人类也从未停止研究过对自身的防护。为了增强厮杀中的存活时间,有一种东西便诞生了,那就是盔甲。

盔甲,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初始便存在,也曾在一段时间内几乎消失,而如今,在21世纪的今天,盔甲也重新返回了我们的视野当中。甚至在未来,盔甲也将伴随人类一同发展。

要举例最能代表人类生产工艺的几样物品的话,剑与盔甲肯定要算入其中。它们是最能够直接反应人类对金属冶炼锻造工艺水平的物品之一。

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盔甲(Armour)一词,最早源于古拉丁语的“Armatura”。 “Armatura”用今天的话说也就是武装,装备的意思。 Armatura在传入古法语后,演变成了“Armure”,之后在大约13世纪晚期的时候开始指代“在战斗中套在身上的链甲”。最终,从"Armure"演变至今天的盔甲“Armour”。

在随着中世纪的发展,各个阵营之间也在展开着军备竞赛,武器装具就是最直接的体现,当我们要理解盔甲,理解武器,我们就要先了解它们诞生的理由,以及在他们背后所透露出来的军事理论思想。 如果说武器是为了杀人而存在,那么盔甲的意义则更为重大,盔甲所要面对的,可不仅仅只是一种武器,而要面对同时期的全部兵器。毕竟盔甲是士兵的一道有力保险。

这一时期盔甲的另一个特色就是头部防御,也就是头盔(Helmet)。蛮族的头盔很大程度上继承了罗马人头盔的不少特点。当然,开放式头盔当时还是主流,通常头盔会保护脑壳然后会有一个护鼻从头盔上延伸下来。安格鲁撒克逊人的头盔除了增大护鼻以外,两侧的护腮也相对较大,能够覆盖大部分脸部。

11世纪左右,链甲开始向两个方向加长了,向上延伸开始包裹头部,向下延伸从原先的及腰链甲加长至大腿一带。这样能够保护的要害器官也变多了。袖子也开始变得越来越长。

而头部也开始变得复杂,链甲能够保护的部分基本上除了正脸以外都能覆盖到,甚至有额外的链甲部分用来盖在口部以增加防御面积。


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武器随着盔甲进化,那么盔甲也要适应战场情况进行超进化。这时候盔甲迎来了中世纪史上的一道曙光,那就是板甲的引入。从这一时期,广大玩家熟悉的板甲骑士,大水桶时代开始到来了!

前面说到人们发现钝器对链甲非常有用以后,制造盔甲的师傅们就要想办法对付这一不平衡的行为。他们发现,在链甲之上加入金属板,能够进行更好地防护。而金属板定型以后,在关节部位会非常坚固不易变形。这一时期,头盔也开始进化,开始封闭化以覆盖更多头部面积,从而更好地保护穿戴者的生命安全。

士兵们开始重新在链甲外面套上头盔。这里可能不少玩游戏的玩家会提出疑问了:游戏中我们经常看见各种骑士都是直接戴头盔的,为什么历史上不是这样呢?

原因很简单,正所谓多穿一层东西,多一层保护。头盔链甲一起佩戴,防护效果得到增强,同时头盔因为构造问题会阻挡视线、阻碍呼吸,因情况需要得摘掉头盔的时候,里层的链甲这时候就能保护穿戴者在没有头盔的情况下抵挡攻击。

而一般游戏、文艺作品里的表现往往是出于以下几点:

  • 突出人物角色形象,链甲容易让角色看起来“猥琐”,特征不鲜明。
  • 节省资源,头盔内部再做一层模型麻烦。

就这样,历史进入了14世纪——中世纪中期,也是军备竞赛的一个顶峰时期。

14世纪左右的板甲开始大幅度进化,金属片的运用也越来越频繁,面积也越来(xiao)越大(zhang)。这时期金属片开始嵌在链甲上,用来加固关键部位。

魔高一丈道高两尺,当武器也开始了进化时,人们也开始考虑如何进行穿甲。人们发现弓箭能够造成非常好的穿甲效果,箭头可以轻易射穿链甲杀伤人体。 于是盔甲师傅们开始在要害部位增加更大的金属板。这也就造成了14世纪时期混合盔甲的出现,你能够看到很多战士戴着头盔,身着胸甲,胳膊,肘子膝盖上都有护具,但是其他部分还都是链甲。

最终到了15世纪,这一时代,全身板甲正式引入,链甲从此退居二位。从此链甲开始佩戴在板甲之下,作为内衬使用。

为了应对全身板甲,武器也开始变得更尖锐,在穿甲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尤其是剑类武器,则更加注重受力结构的均匀,从而能够更加轻易地游走于板甲缝隙之间攻击关节。

于是为了应对刺剑的崛起,盔甲师傅也开始尝试解决这一棘手问题。终于在中世纪晚期,也就是15世纪晚期到16世纪这段期间,盔甲上开始出现了各种圆片(Besagew)用来遮盖关节部位,同时肩甲(Pauldron)也开始变大变得能够覆盖部分胸部,从而减小胸甲与臂甲之间的间隙。

现代人普遍对于盔甲的刻板印象基本来自于15世纪晚期-16世纪中后期这段时间的盔甲样式。白盔甲的盛行也是“金闪闪”、“银闪闪”等一系列称呼的来源。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盔甲上剩下能够被刺剑找到的空子也逐一被解决。以至于在全身板甲的末期,板甲佩戴者看起来就跟一个人形龙虾一样(那时候还没有人形水柜一说)。

而中世纪盔甲最终没落,则是因为一样东西,那就是火枪的崛起。

当我们提到欧洲全身板甲的时候,通常的刻板印象会有这两个名词:米兰板甲,哥特板甲。那么究竟什么是米兰板甲,什么是哥特板甲?接下来将逐一进行介绍。

在详细介绍这两种不同类别的盔甲之前,我们首先要搞明白一个东西,那就是白盔甲(White Armour)。那么什么是白盔甲呢?这要从罩袍开始说起。

在上一章节中,我们提到过十字军,也提到了十字军士兵会在链甲外套一件罩袍(surcoat)用来防尘降温,同时罩袍上绘以图案纹章也能够起到敌我识别的作用。在之后更是一度流行在罩袍上绘制纹章以显示骑士身份。基本上在12世纪晚期到13世纪早期这段时间里,链甲+罩袍+桶盔(Great Helm)一度成为骑士标配。

尽管罩袍能够起到很好的炫耀效果,但是随着战斗方式,战术的进化,罩袍所带来的不方便也凸显出来,十字军时期的罩袍通常很长,前摆和后摆长度相当,作战奔跑的时候容易绊倒穿戴者。而欧洲人又十分注重传统,于是罩袍这种相对不好的习惯也被保留了很长一段时间。同时穿着罩袍也是因为底下通常也就链甲这一层金属甲,链甲贴身且几乎覆盖全身,这样的配置在当时的世界防护面积基本是第一。同时西欧士兵人手一块盾牌也能够很好地保护士兵。

在前文中我们提到:当锁子甲覆盖全身之后,士兵基本处于“无敌”状态,为了对付这种小银人,人们开始把注意力从身体转向四肢关节。我砍不穿你盔甲,把你关节砸烂你也差不多是半个废人了。于是在13世纪末期,骑士们开始使用护腕护胫护肘等一系列防护措施。这个时期,护肘护膝等局部护具大行其道,不过这是这些护具还不是封闭式的,而往往是半开式。胸甲也并非一个整体,而是一小块一小块。盔甲在这一时期开始演变成为一种叫做板甲衣(coats of Plate)的东西。

板甲衣也开启了欧洲板甲时代的大门。板甲衣上的盔甲并不是一体的,而是由一块一块小的金属板组成,通过覆盖在表面的编织物进行连接。至于金属板的放置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横向放置,另一种则是纵向放置。

当时间到达14世纪的时候,罩袍的长度开始变短。这时候骑士罩袍通常前摆缩短至膝盖高度,从而强化穿戴者的灵活性。同时,这也缓解了骑兵罩袍布料卡住的危险。从此以后,罩袍的长度越来越短,以至于最后变成一种叫做紧身袄(Jupon),紧身袄非常适合穿戴,也容易修身。而紧身袄流行的时期也正好是英法百年战争的高潮。不少游戏文艺作品里我们也经常能看到这种衣服。

与紧身袄类似的还有一种叫做Gambeson的软盔甲。多用亚麻布与羊毛制作,其抗穿刺和打击效果非常好,甚至可以抵挡住长弓的弓箭。这种Gambeson一般可以直接单穿,也可以作为打底盔甲使用,在Gambeson上穿着链甲、板甲等额外防护。

当然这时候我们也知道,在盔甲演化的时候武器也在跟进。武器此时更讲究用途,更加专业化。剑类武器越来越剑,为了应对这一情况。紧身袄就显得没什么实际作用了,士兵们骑士们需要的是更加完善的防护,能把自己武装成罐头那是最好。

于是到了15世纪,罩袍以及它的各种衍生品开始被淘汰。盔甲终于进入了无罩袍时代(Surcoatless Period)。这里我就能回到白盔甲(White Armour)这件事上了。

白盔甲指无罩袍的盔甲,同时这里的白(White)也是指未上色,即金属原本颜色,也就是银白色。白盔甲(White Armour)基本是中世纪后期全身板甲的特征,可以同时用来形容哥特式板甲和米兰式板甲(因为他们都是没罩袍,金属全部露出的)。

板甲 ——哥特式板甲(Gothic Plate Armour)

有一点要注意的是,哥特式板甲最早由意大利人发明,由不列颠、法国、荷兰等国先后使用,之后来到德国

那么什么是哥特式板甲呢(Gothic Armour)? 可能一般人会想到哥特式艺术(Gothic Art),注意哥特式艺术(Gothic Art)是用于艺术史上的一个词汇用来形容某一艺术特色,哥特式风格(Gothic Art)覆盖的历史时期大概是12-15世纪。但是我们今天讨论的是盔甲不是艺术,那么哥特式板甲大概是什么时期的呢? 是15世纪-16世纪这段时间。

如上图所示,哥特式板甲的一大特点是开槽褶皱(Fluting),可能很多人谈及哥特式板甲并不会描述这个东西。那么什么是开槽褶皱(Fluting)呢?这里指的是工艺技术手法,最常出现在哥特式板甲上,是铠甲在表面形成一个凸起的边缘,这种工艺手法能在不增加重量的情况下达到加强盔甲强度的作用。当然还有美观显眼。 这种褶皱(Fluting)所形成的突出弧面能够很有效地对抗剑类武器的劈砍(弧面往往是最为坚固的结构),同时这些凸起的槽也能够吸收一些打击武器的冲击。有意思的是,这种褶皱手法不单单是盔甲上使用,建筑工艺上也会使用它们,比如各种希腊式立柱。

哥特式板甲还有一个特征就是夏雷尔式头盔(Sallet),这种头盔的起源应该来自意大利的Celata。 Celata头盔其实在不少中世纪风格游戏当中能见到(比如猎魔人3和黑暗灵魂),样子用今天的审美角度来看挺土的,Celata盔能够覆盖住大部分头部,尤其是增加了不少侧脸腮部的防护。当Celata演化成为夏雷尔式头盔(Sallet)时,增加了能保住护嘴的护目(Visor)。护目的设计也非常出色,能够提供足够不错的视野,而且也非常方便打开合上。当然夏雷尔盔并不能保护你的下巴和脖子,于是需要搭配颈甲(Bevor)来达到完整保护头部的效果。 有的人可能不用颈甲而用链甲盖住下脸,这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护方式。而夏雷尔式盔也足足使用了整个15世纪下半叶。

而哥特式板甲发展到最高峰时期,当属著名的马科斯米兰板甲了。马科斯米兰板甲在游戏当中也屡次出现,比如著名的《黑暗灵魂》、《恶魔灵魂》系列。

马克思米兰板甲(Maximilian Plate Armour)的出现也标志着,我们进入16世纪了!马科斯米兰板甲正如其名,是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科斯米兰1世所穿的盔甲。马克思米兰板甲如图所示将褶皱瓦楞发挥到了极致,几乎全身上下各个部件上都充满了密密麻麻的瓦楞。相比过去的哥特式板甲的棱角分明,马克思米兰板甲变得圆滑,盔甲更加修身。综合来说,马克思米兰板甲是综合了意大利式盔甲和德国盔甲集大成之作,即拥有华丽的瓦楞褶皱,也拥有意大利式盔甲的圆滑曲线。

马克思米兰板甲的头盔也不再是夏雷尔盔(Sallet),其头盔形状更接近于武装盔(Armet)。

板甲——意大利米兰式板甲(Italian Milanese Plate Armour)

那么什么是意大利式板甲呢?

如图所示,意大利板甲和哥特式板甲的区别之一,就是意大利式板甲的不对称结构,尤其是肩甲(Pauldron),而左肩甲大,右肩甲小则是典型的米兰式板甲(意大利北部地区)的特征。而为什么左右肩甲要不一样大呢?可能玩过《黑暗灵魂》,《恶魔灵魂》的玩家会非常熟悉。没错!左臂一般是用作防御,持盾的手臂,所以左侧肩膀要承受敌人的攻击。所以左臂的肩甲会做的很大以增加防御面积。而右臂则是使用武器的手臂,所以不需要太多防护(左右分工明确),同时右侧肩甲做小也是为了能够让右臂有足够的活动空间保证灵活性。对于骑兵而言,右臂肩甲小也能够让他们更好地握住骑枪(此段可参考纽约大都会博物馆的米兰式板甲穿着演示视频)。以《黑暗灵魂》为例,其游戏角色默认都是左手持盾,右手持武器,当玩家将左右手装备对调的时候,左手的武器会做出格挡动作,而右手的盾牌则不能够使用弹反。这也是在告诉玩家身上盔甲的正确使用方法。

其次米兰式板甲对于关节的防护更加到位。

至于意大利板甲的头盔,更多的是采用武装盔(Armet)的造型。但跟哥特式板甲的夏雷尔盔(Sallet)对比时,意大利式武装盔(Armet)有一个包裹护颈(Wrapper)的设计,包裹护颈使得正脸拥有了双层防护。这个在战场和比武(Joust)中尤为关键,因为在16世纪之前,通常胸甲和头盔之间还是有一段间隙的,这里包裹护颈就能起到防止剑刃或者长矛碎片插进脖子的危险。

板甲——格林威治板甲(Greenwich Armour)

格林威治式板甲是由亨利八世在16世纪初期于格林威治处建立的皇家冶炼盔甲工坊生产的一种英式板甲。格林威治的皇家冶炼制造厂汇集了一些来自意大利和德国的盔甲工匠。在15世纪中后期到16世纪早期,是皇家冶炼制造厂的顶峰时期,这一时期的板甲特色非常明显,以华丽的都铎时代雕花、紧随潮流的装饰物为主。格林威治板甲本身并不是作为实战盔甲使用,而更多的是用于比武竞技。因此皇家冶炼制造厂也主要针对上流贵族客户。格林威治盔甲比起意大利式和哥特式板甲,更注重装饰的华丽程度。

格林威治板甲主要经历了三个时期:

亨利八世时期,黄金时期,以及斯图亚特时期。

亨利八世时期,也就是格林威治板甲的诞生时代,亨利八世从意大利德国招募来不少盔甲铸造工匠,并开设了皇家冶炼铸造厂。这时的盔甲特点基本与德国北部一带的板甲相似。为了符合亨利八世这个老胖子的身材,盔甲专门设计了类似服饰中束腰的结构,用来支撑亨利八世的大肚子。铁靴则和马克思米兰板甲一样是宽头靴。 同时针对竞技比武,右肩甲也弄得比较大。

在亨利八世之后,格林威治板甲进入了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格林威治板甲开始模仿学习当时流行的民间服饰,加入了色彩和雕花。与马克思米兰板甲和哥特式板甲相比,格林威治板甲的色彩运用非常夸张。其他的板甲一般是在金属工艺上做功夫,比如弄瓦楞凹槽啊之流。格林威治板甲已经开始针对不同客户的身材进行修身裁剪,大量的艳丽色彩以及夸张之际的雕花彰显穿戴者的奢华气质。

胸甲在这时也开始呈现非常夸张的弧线,胸甲的凸面已经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尖角形状。如此奢华的设计,使得格林威治板甲简直堪称艺术工艺品。当然色彩的搭配以及雕花的复杂程度取决于客户能够掏出的银子的多少。就跟跑车订做一个道理,还是属于有钱人能够消费的奢侈品。

当提到格林威治板甲的时候,一个不得不提及的东西就是格林威治头盔。格林威治头盔由武装盔(Armet)演化而来,会在面甲左右两侧挖出细长竖条形状,或小圆孔形状的观察口。 然后头盔的曲线被加重,从侧面看有一种类似船只的轮廓。头盔的中脊被太高以增加曲线的陡峭程度。

在斯图亚特时期, 随着亨利八世比武事故导致骑士比武没落,格林威治板甲也逐渐放弃了雕花和装饰。盔甲也不再抛光,样式也逐渐像胸甲骑兵的局部甲靠拢。船型轮廓的头盔仍然被保留。此时也开始了英国内战,盔甲也开始注重实际作战。

格林威治板甲因为其华丽的装饰性,也成为不少游戏的盔甲参考原型首选。而很多人对于穿着华丽的骑士的印象也主要来自于此。

那么如何对付全身板甲(Plate Armour)?

首先我们说说全身板甲的优点:

  1. 板甲对抗打击武器有不错的防护性能。
  2. 板甲对抗劈砍武器非常有效。

一个身穿全身板甲的骑士在近战中,面对劈砍武器比如剑(Swords)基本是无敌,打击武器性能也不错。但是板甲在面对穿甲武器的时候相对劣势,但也得看是什么样的穿甲武器。

而在骑士对打的时候,根据中世纪武术指南(Martial Arts Treatises)的教学,尤其是北意大利的剑客们总结的经验来看,当要跟一个身穿全身板甲的骑士打架的时候,基本不用剑去对付骑士,通常使用战镐(Pickaxe),战锤(Warhammer)来对盔甲造成破坏。通过破坏盔甲形状或直接击穿盔甲来达到伤害目的。而用剑的话,则要瞄准板甲无法防护到的位置,比如腋窝啊胳膊肘内侧啊这种地方。

但骑士本身也不是吃素的,为了应对专门瞄准缝隙的穿甲攻击,骑士的板甲也会在这些重点部位增加防护片、防护板来遮盖,同时也会在这些部位上套上链甲加强防御。

全身板甲的另一大优势就是,甲胄相互覆盖形成多层防护。盔甲甲胄每一片之间不是独立固定,而是上面一层甲胄覆盖住一部分下方甲胄。这样等同于每一块甲胄都有两层甲片组成,非常坚固。同时盔甲多为弧面,剑斧砍上去多半也会顺着曲面而滑开。

所以除了页锤、晨星棍这样钝器简单粗暴地进攻,人们也发明了鹤嘴锄。一种同时具有尖头和蹲头的武器。大家可以试想一下家里的羊角锤,一头尖一头钝。尖头可以在盔甲上开洞,而锤头部分则可以把盔甲打变形。而剑类武器对付骑士最后也演变成类似摔跤一样的格斗术。

我们经常会说:盔甲跟纸糊的一样。这一点在好莱坞电影中尤为常见。我们经常看到主角拿着剑,一下捅穿穿着板甲的敌人的胸口。甚至游戏当中也屡见不鲜。我们要明白这是文艺作品为了表演性而做出的牺牲,请不要当真。胸甲可以说是盔甲上最为坚固的一个部分,能用剑一下对着胸口把穿着板甲的人捅个对穿,或者左右乱挥两下敌人倒地,他的名字可能叫格斯,很有可能用的不是长剑,而是一把双手巨剑。

骑士比武(Jousting)一词来自于古法语中的Joster,而Joster源于拉丁语的Infare,Infare的意思就是接近、靠近。顾名思义,骑士比武的一种比赛规则就是:两名骑马骑士手持骑枪,快速接近对方并将对方下马。

当然骑士比武并不只有马上比武这一种比赛,还会有混战式比武(多人对打大赛)。

在非战争期间(战争在中世纪更多的是一种外交手段)一般会举行比武大赛,来自全国各地的骑士齐聚一堂展示身手。由于比武大赛很受贵族青睐,所以骑士比武大赛也成为骑士们提升名望财富走上人生巅峰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我们知道,骑士比武比的是什么,本质还是打架。人穿上盔甲以后看起来也都差不多,都是一个个会走路的罐头。那么怎么样让贵族小姐们认出谁是谁呢?那就要在盔甲上下功夫,在满足防护要求的同时增加个人的特色来提高辨识度。

不过毕竟是打架性质的比赛,比武大赛也容易出现事故,比如某个骑士失手打死人了,或者不幸意外被弄死了。于是铠甲就在此时出现了分化,盔甲不能简单地只是作战用的盔甲改一改就拿来用,毕竟不是战争年代你死我活打仗。和平年代意外死掉毫无意义。于是竞技类盔甲开始出现,竞技类盔甲厚度更厚,重量更重。

竞技盔甲比作战盔甲要更重原因也简单:为了不让使用者在骑马的时候被对方的长矛撞下马。竞技类盔甲也会覆盖更多部位,尤其是马上比武。因为马上比武是用长矛对冲,不需要骑士做太多动作,所以马上比武的盔甲会进行特殊设计,会在胸甲上增加一块凹面盾牌(也可以手持)。因为马上比武都是跑直线,所以也不需要骑士做转头一类的动作,于是头盔和脖子开始一体化,并且着重增加头盔的金属强度。

整体竞技类铠甲在接触面上均采用凹面设计,而非战争用铠甲的凸面设计。毕竟和平年代不是你死我活的战斗,而为了避免流血事故的发生,长矛也经过特殊设计,改为由易碎木头制成的长矛,矛头也不才用尖头设计。这样在相撞之后长矛碎掉而避免击穿对方。

对比作战盔甲40-50磅的重量,竞技盔甲则会达到100磅甚至以上的重量。根据比武类别的不同,盔甲也不同。不过这些对于骑士本身而言都不是问题,问题则在于马匹能不能够承受住竞技类盔甲的超级重量。

其次在文艺复兴时期,竞技类盔甲趋向于混搭结构。盔甲则更加贴身且包裹住全身,尽量不留空隙。

然而就算是这样,包裹防护到了极致,比武比赛仍然有不幸事故发生,比如法国骑士比武终结于亨利二世的意外死亡。 亨利二世由于盔甲没有穿戴完整便上阵,在比武过程中,对方长矛在撞击后产生的碎片卡在了亨利二世的头盔上,旋转着从头盔的观察口刺入了国王的右眼,最终抵达终点站大脑。国王当场昏迷最终几天后伤势不见好转而死。骑士比武就此没落。

竞技类盔甲也经常出现在游戏当中,尤其是《黑暗灵魂》系列。

以上内容摘自

几万字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下。




  

相关话题

  如果我穿着一身16世纪的欧洲板甲走在明朝中期的街头上会怎样? 
  倾全国之力可以研发出钢铁侠的盔甲吗? 
  钓鱼要不要戴头盔? 
  如何评价B站盔甲大师论证战锤是否能破板甲? 
  这两张图中的盔甲属于日本盔甲中的哪个种类?大约多少kg?自己一个人能穿的上吗?防御力怎么样? 
  你是怎么入了骑行的坑? 
  洛基头上那种带角的头盔是漫威独创的,还是北欧文化中已经有某种头盔样式? 
  既然有人给新三国翻案,为什么没人翻《赤壁》,如何正确评价这两部电影,他们可以称为中国的epic吗? 
  明代布面甲到底有没有腿裙? 
  宋朝的神臂弓这种强弩是不是能够穿透金军的盔甲射死敌人? 

前一个讨论
如果你是「原神」策划,你会如何设计怪物以降低护盾类角色的依赖?
下一个讨论
有不用任何铁钉的古建筑吗?





© 2024-11-22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2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