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如何才能把科普做得更有趣,甚至更性感? 第1页

  

user avatar   yaketisi 网友的相关建议: 
      

【本回答共2168字,预计阅读时间4-5分钟,图片1张。欢迎阅读,提前感谢】


这个问题在自己脑子里思考了很久,也一直没有成体系的答案,前段时间有幸和 @孙天任 老师沟通了一下,又仔细阅读了一下其他各位大大的回答,稍微理顺了一些头绪,也就有了这个回答,权作是一个学习笔记,也算是对这个问题的一些补充和感慨吧。


一个必须承认的事实是,当前阶段,中国的科普工作发展是遇到了一些问题,而且这个问题的产生原因又极为复杂,仅在这个问题下的回答里,大家就已经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李雷 的核心观点是,我们的科普有些脱离受众。这个观点我非常认同,科普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把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思想以及科技发展的动态传播到尽可能广的范围,科普的真正受众,恰恰就是缺乏这些基本科学素养的普通群众,而我们现在的科普现状,经常在有意无意中避开了这个群体——无论是传统媒体还是网络,都有许多逻辑非常严谨、角度非常深刻的优秀的科普文章,但这些文章多多少少有一点“科而不普”——写的都是汉字,但对于缺乏专业训练、对研究动态热点所知甚少的普通群众来说,想看懂这样的一篇文章并非易事。这样的科普,传播层面首先就被限制住了,果壳之类的科普网站,也就实际上变成了极客和科学爱好者的小俱乐部。


@Patrick Zhang 针对这个情况有新的解读。诚然,科普想要又科学准确,又生动有趣,对科普作者的综合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想把一个高深的道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准确表达,业绝非易事。我们更不能要求每一个科普都要像网红们一样懂得营销和传播的诀窍。幸运的是,我们终于看到诸如《博物杂志》的@博物君、@售前君, @中国科普博览 的银河路16号团队等都有十分符合网络传播胃口的有趣科普尝试。从效果来看,这种尝试显然是成功的,但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无论是《博物》,还是 @中国科普博览 ,都有强大的后援支撑,而他们的成功道路,是否是其他科普工作者可以轻易复制的呢?


这显然很难, @云舞空城 的观点非常犀利深刻——当前的科普环境下,科普工作者几乎是无法获得回报的:无论是经济、名誉还是小小的个人成就感。而一个行业(请暂且让我这么称呼)无法给从业者带来收益的前提下,显然无法吸引足够的优质人才加入,甚至原有的依靠情怀和热血笔耕不辍的奉献者们,也终将有被迫游走的那天。更为尴尬的是,一个行业的发展不仅需要上下游的供应链配合生产,更离不开需求侧的消费能力,因为无论是上游还是下游,总要有足够的消费者来买单。


那么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消费者呢?目前来看恐怕是没有。对科普产品感兴趣的人是有的,但体量仍不足以支撑起一个行业发展。我不想把这个问题归结为体制,但我们现行的教育方式确实偏于填鸭,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多的聚焦在记忆结论和运用,而极少挖掘知识的乐趣,对学生的探求欲和批判性思维鼓励甚少,更几乎不能容忍“特立独行”的独立思考。这样的结果,是思维方式和价值体系的固化。反映在科普上,就是“不感兴趣不如看韩剧”“看这些有什么用”,“这个说的和上学那会不一样肯定是错的”。


基本上,我们现在的科普困境就是由于上面所描述的那些具体点以及它们互相交织所造成的恶性循环,普通百姓不感兴趣——科普作者没有动力——没有精力去制作吸引人的科普内容——普通百姓于是更不感兴趣。在我个人悲观的看法里,这个困局显然无法依靠时间自我改善。


然而总要有一个点去破局。可能从科普工作者的角度来看,没有能力改变读者,更无法改变教育方式,那么只能改变自己。虽然这个过程很难,可能也会很苦,但也并非完全没有希望,至少在青少年人身上,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勃勃生机,我依然坚信,科普内容做的有趣一些,依然可以在他们的心中埋下一颗种子,虽然这个过程可能会有点漫长,但希望总会萌芽。


我更希望看到的是,有更强有力的力量自上而下的推动科普工作的开展——而不是像现在一样有点流于形式——我们的政府机构真的能把科普工作作为一项启发民智的战略工程来对待,站在科研第一线的科普机构也可以利用自己的智力资源成为科普的主力军。


再次感谢各位对这个问题的关注,尤其感谢 @云舞空城女神的鸿篇巨制,对我很有帮助。


在题目里我已经罗列了几个我感觉还不错的科普案例,这里再安利一遍吧:


中国科普博览--中国优秀文化网站、全国优秀科普网站

简介: 原本只是中科院主办的一个科普网站,现在也在知乎上开通了机构号 @中国科普博览,并在短短几个月内成长为一个近七万粉的大V。中科院的智力资源和权威性自然不用再提,更可喜得是,中国科普博览的运营得到了全方位的支持,据院内人士说,院里的很多人都被邀请和鼓励在此站和知乎上发声,普及科普知识,而他们的作品也非常迎合网友阅读口味,比如最近的一篇——FAST大望远镜最让吃瓜群众操心的5大问题!


果壳网 科技有意思

简介: 虽然热度有些下降,也有一些用户流失,果壳在目前阶段依然是最著名和最成规模的中文科普网站,有那么一段时间我几乎所有的娱乐时间都扔给这个小妖精了


奇趣微课堂

简介:这是最近发现的一个比较有趣的网站,它的玩法是自己拍摄身边的科普趣味视频上传到网站。必须要承认的是,现代人的关注点被海量的信息冲击,很难静下心来阅读长篇的科普文章,而趣味视频就非常迎合网友快节奏、趣味性的浏览。尽管并不是所有的科学知识都能通过这种方式普及,但这种聚焦生活中的科学现象的趣味科普形式,无疑可以起到很好的提升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的效果


user avatar   ceng-shao-xia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腰。

作为一名冷知识和科普知识爱好者,我在知乎上回答过了很多相关的问题,当然,也收到无数的点赞。一位朋友曾经问过我:你知道这些东西,究竟有什么用啊,它既不能吃,也不能用,简直是在浪费时间呀。我什么也没说,我只知道,人生除了升职加薪,迎娶白富美,还有更为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你内心一直想要满足的欲望。


我的欲望就是:了解这个未知的世界。


所有未知的东西,我都怀着无穷无尽的好奇心去探索它,从思考宇宙万物的起源,到探寻地球诞生的第一个生命体,从翻看浩浩荡荡的历史文明,到近观现代风起云涌的科学革命,从惊叹光亮残暴的伽玛射线爆发,到聆听静谧安分的雨露降临,那些恒星、黑洞、暗物质、创生之柱、阳光、白云、闪电、磅礴大雨……


所有的这些,我都抱着敬畏之心,去认识它们,它们让我,如此着迷。


在我答题的过程中,我觉得以下的几点,可以提升科普知识的趣味性,增加读者阅读的兴趣,让双方都能受益。


1. 不要看不起傻问题。

曾经有一位知友私信我:

XXX,你好!看你的回答总能有所收获,我也对宇宙科学充满了兴趣,有一个问题想要请教下你:“我们人类迄今为止,有进入过黑洞吗?”


我当时忍不住笑了,心想:人类走出太阳系,进入星际空间,也不过是这几年的事情,怎么可能有机会机进入黑洞呢?于是以为是恶作剧,不了了之。


后来在刷Quora的时候,看到类似的问题:Has anyone been in space and actually gone into or near a black hole?高票答案令人信服:


不可能。

离地球最近的黑洞,位于V616 Monocerotis system内,距离地球3000光年。3000光年相当于地球到月球距离的73,833,468,262倍,以现在最快人造天体的速度飞向该黑洞,需要80,472,276 年才能到达。

所以,如果恐龙能够在那时启动前往该黑洞的星际飞船,估计它现在应该能够达到这个黑洞了。

相比我之前的不屑与傲慢,这位Quora大神简直就是科普界应有的模范,从那时候起,我对任何看似很傻的问题,都怀着12分的兴趣,并尝试从提问者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

这一点,让我受益匪浅。


2. 激发读者的兴趣。

没有人喜欢枯燥无味式的科普方式,只有将读者的兴趣给激发出来,才能真正达到普及知识的目的,运用读者能够明白的语言,是实现这个目的的方法。


TED总教头Chris Anderson先生提及一个伟大演讲的诞生,离不开演讲者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自己的想法传播出去。我们在进行科普创作时,又何尝不是呢?


没有人喜欢枯燥的言语,大段的文字、无聊般的传教,读者喜欢创作者用简单明了的方式,并善用对比,比喻的手法进行科普。


例如,如果你贸贸然对别人说:非洲好大好大,陆地面积达到3020万平方公里!!!别人很可能会一头雾水,因为他们并不知3020万平方公里是什么概念,但如果你用下面的图表来说明,别人可能会一目了然。

然后你只需补上一句:非洲作为世界第二大洲,陆地面积比美国、中国、印度、东欧、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国家的陆地面积总和还大。

足矣。


3 .勤积累,多分享。

想要让科普更加有趣,甚至更加性感,平时多积累相关的知识,是非常有必要的,毕竟厚实的知识储备,是你分享的前提。


获取科普知识的来源有很多,可以是网上资源,例如Quora,果壳,知乎等等,也可以线下资源,例如购买相关的书籍,参加科普讲座等。


最后一点,要学会分享。毛主席曾说过:我爱分享,分享使我快乐。对科普知识感兴趣的知友,除了在知乎上撰写答案,果壳里回答问题,也可以在三星的“奇趣微课堂”上面,将你的奇思妙想,通过视频的方式,传播出去。


只要你认为你的想法值得分享,能够揭秘科学原理,实现科学知识的传递,你大可将你的想法制作成视频,上传到“奇趣微课堂”,与世界分享你的科学知识。



感谢阅读。


user avatar   tou-tiao-hao-80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个问题让 头条号科学创作者 Sheldon李剑龙 来回答最合适不过了,最近听了Sheldon在海绵演讲的趣味科普,发现原来物理学也能这么有趣!

李剑龙,浙江大学理论物理学博士、今日头条科学漫画创作者。
自称“Sheldon”的他,写得了严谨的诺贝尔奖报道,也能策划华语版“搞笑诺贝尔奖”——“菠萝科学奖”。 2016 年,他更是创办了科学漫画品牌“ Sheldon 科学漫画工作室”,迄今为止,已经制作 100 多篇科学漫画和十几部科学动画短片。科学深奥难懂?那是因为你没有在海绵演讲听过Sheldon讲科普。


原演讲视频可戳此查看:


以下为李剑龙演讲稿:

研究物理的看不起研究化学的 科学家之间竟然也有鄙视链?

大家好,我是李剑龙。

我学习的专业是理论物理学,就是爱因斯坦、玻尔、霍金研究的那种很玄乎的东西。这就是为什么在看过美剧《生活大爆炸》之后,我给自己起了个代号叫Sheldon。

大家看这幅图,这是我翻译的一位国外物理学家Tegmark的论文插图。我把它称为自然科学鄙视链。怎么个鄙视法呢?

比方说在电视剧《生活大爆炸》中,Bernadette和Amy在这个位置,Howard在这个位置。Raj和Leonard大概在这两个位置。而Sheldon呢?他学习的是超弦理论,所以他在鄙视链的顶端,在这个位置。

当然,刚才几位老师(毕导、天师卡赞、Dan · Ariely 、史军、苏萌、邱仁宗老师)也可以放在这个鄙视链中,比如,邱仁宗老师在这儿,史军老师在这儿,毕导和苏萌老师在这儿。我做科研时的研究方向,跟Sheldon有点儿类似,所以我在这儿。(笑声)这是开玩笑啊,请大家不要当真。

为什么所有的这些学科都汇聚到了一起呢?这是因为,许多科学证据表明,每一种自然科学,原则上都可以还原成它的上一级。比如,许多生物学过程,原则上都可以还原成一堆化学反应。化学呢?原则上可以还原成量子力学。

如果你一直向上还原,就会来到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场论的交汇处。这个交汇处是一个问号,因为大家还没有研究出来。这就是爱因斯坦在晚年追求的大统一理论。霍金研究的黑洞蒸发,实际上就是在朝着这个大统一理论努力。

这就是为什么Sheldon那么崇拜霍金,为什么Sheldon不但鄙视Penny,甚至连其他物理博士也鄙视。因为,当一个人第一次发现他和爱因斯坦、霍金成了同行时,肯定会觉得自己特别了不起,肯定希望大家都知道他为什么特别了不起。所以,《生活大爆炸》中的Sheldon会到处讲物理。

其实,后面几季的《生活大爆炸》中,Sheldon讲物理的场合越来越少了。因为Sheldon是一个虚拟的人物,他讲不讲物理不是他说了算,而是编剧说了算。

但我不一样,我是一个真实的、有讲物理强迫症的人。我的讲物理强迫症严重到什么程度?在2013年的时候,我把我心目中最理想的生活改编成了菠萝科学奖颁奖典礼上的一个小节目,请两位配音老师商虹和季冠霖帮我演了出来,请看大屏幕。

点击可查看视频:

当然,这是我理想中的生活。现实生活没有这么理想化,我在家也会给我老婆讲物理,只不过不是白天讲,是在她晚上失眠的时候讲。据她反馈,一听就困,特别管用。(笑声)一开始我还不信。有一次我特意在白天的时候,给果壳网的创始人姬十三讲了一次物理,结果他也睡着了。(笑声)


讲了那么多年物理,不能只当安眠药使

其实,我并不是不懂得怎么讲物理。我讲物理已经讲了10年了,在这10年中,我翻译过科普书、写过科学报道、做过活动的科学策划、也做过线下演讲活动。


其中最值得拿出来炫耀的是,在刘慈欣老师写《三体III》期间,他通过电子邮件跟我讨论过几个理论物理学的问题。所以,有科幻界的老师跟我开玩笑,私下里封我为刘慈欣的科学顾问。

那么,为什么我讲了那么多年物理,只能当安眠药使。为什么《三体III》问世没多久,我发现很多对物理根本不感兴趣的人,也开始问我什么叫量子纠缠,什么叫高维空间了呢?

后来我想明白了,那是因为《三体》里面有好看的故事,我讲的物理里面没故事。喜欢听故事,是所有智人的本性。这就是我得到第一个启示,要想讲物理,至少得先学会讲故事。

后来,我又想明白另一个道理,光学会讲故事还不够。因为文字承载的信息是很有限的,有些事情靠文字说不清楚。比方说,我们经常会说,无图无真相啊!所以,图像比文字更能说明问题。

这是人类在一万多年前在拉斯科洞窟画的壁画。你看,我一句话都不用说,你就知道一万多年前的那位艺术家想要对你说什么。这就是画面的力量。

当然,讲故事、画画和物理一样,都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掌握。在这方面,我恰好有一些积累。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喜欢看漫画书(《七龙珠》《圣斗士》、《机器猫》还有蔡志忠漫画)。


看多了以后,我就忍不住开始自己画,我喜欢把老师、同学都编进我的漫画里,比如:

所以,我把物理、故事和漫画结合在了一起,和几位朋友一起组建了Sheldon科学漫画工作室。我们工作室成立了两年多,已经完成了160篇漫画,11个动画视频和8本儿童科学绘本。

我们的工作可以概括成这么一个公式:

科学论文+公式+图表→(简化)→比喻+故事+漫画

中国人拿的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

竟然是因为这个常识。

那么,实际效果如何呢?今天,我就给大家用这种方法强行讲一次物理。我要讲的题目叫作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问题。为了保证效果,我先问一下,大家昨晚都睡好了吧?现在没有要补觉的吧?

好了,没有就好。我为什么要讲这个题目呢?因为杨振宁和李政道先生通过研究这个问题,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2017年的时候,网上爆出来一条关于杨振宁的新闻。我一看好啊,大家终于开始关心物理学啦。结果我发现,大家都在网上八卦杨先生的私生活,根本没有人讨论物理。于是,我的讲物理强迫症发作了,当场和我的同事合作,用漫画讲了一个杨振宁和李政道是如何获得诺贝尔奖的故事。

有一天,我的朋友山小魈在往板凳上拧一个螺丝,它拧了半天也拧不上,就让我帮忙。我一看就笑了。原来,螺孔里的螺纹是右旋的,它拿的螺丝是左旋的,能拧进去就见鬼了。

这是因为,我们用的大部分螺丝和螺纹都是右旋的,只有少数螺丝才是左旋的。这可能是因为大部分人都喜欢用右手,往右拧顺手,往左拧不顺手。

同样的道理,大自然也会在左和右的问题上有偏好。例如,生命的DNA螺旋大都是右旋的。顺着刚才那个自然科学鄙视链,我们自然会想到一个问题:在已知的最基本的物理定律中,有没有类似这样的左右不对称的现象?这个问题就叫作宇称守恒问题。

在杨振宁和李政道之前,大部分物理学家的回答是:没有!所有基本粒子的反应都是左右对称的!大家看,在基本的物理定律中,一共只有4种不同的相互作用,也叫作4种基本力,它们是引力,电磁力,强核力和弱核力。弱核力就是我们要说的弱相互作用。

每过一秒钟,我们身上都会大约有3000个钾-40原子会通过弱核力,发生放射性衰变。如果左右是对称的,那么每发生一种左边的反应,一定会发生一种右边的反应,而且,两种反应发生的概率应该是相等的。

但是,杨振宁和李政道查阅了大量实验资料发现,这个判断下得太绝对了。他们发现,当时的物理学家根本就没有做实验研究过弱核力的左右对称性。他们建议,可以做一个实验试试看,说不定在弱相互作用中,左右就是不对称呢。

杨振宁和李政道的论文一发表,物理学家就纷纷摇头。他们谁也不相信在基本粒子中真的会有左右对称的现象。物理学家费曼还拿出50美元打赌说绝对不可能!就算真的有可能不对称,杨振宁和李政道也没办法证明。因为他们二人都是理论物理学家,都不会做实验。

本来,杨振宁刚开始到美国读博士的时候,是想往实验发展的,结果他做实验的结果总是不理想。当时他的朋友圈流传一句话:Where is Yang,where is bang! 哪里有杨,哪里就有爆炸!(笑声)

李政道倒是没有这方面的障碍,可是他也是一位理论物理学家。虽然他跟导师学过做实验,可是他没有自己的实验室,想做也做不成。

所以你看,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了新的观点,可是自己没法做实验。由于大佬纷纷表示不看好,有些会做实验的人也不愿意抽空帮他们做实验,他们可能觉得做不出来浪费时间。


这时,一个关键的实验物理学家出现了,她是一位女性,是一位中国人,也曾是我的校友,叫吴健雄。吴健雄做实验的经历很有意思,她本来已经买好票了,打算跟她的先生一起去国外旅游。

可是当吴健雄听说杨振宁李政道需要帮忙做实验时,就一个人留下来做实验,让她的先生一个人happy去了。再插一句八卦,她的先生也是一位华人物理学家,叫袁家骝(liú),袁家骝的爷爷叫袁世凯。

卖了这么多关子,我们可以说说吴健雄的实验。吴健雄用的实验材料叫钴-60。钴-60跟钾-40有点儿类似,都会通过弱核力放出电子和反中微子。结果吴健雄发现,当她让钴-60整整齐齐排列好以后,在朝上放出的电子少,朝下放出的电子多。如果让它们都左右翻转一下,大家觉得应该怎么变化?应该还是朝上放出的电子少,朝下放出的电子多。但是实际上,这样的现象是不存在的。经过左右翻转以后,钴-60会变成这个样子。

这说明了什么问题?这说明钴-60参与的这个弱核力反应,不满足左右对称性。用行话说,正是杨振宁和李政道论文的预言:在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而且是严重地不守恒。

后来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杨振宁和李政道在那一年的冬天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或许是史上最快获得诺奖的研究之一。费曼赌输了50美元。吴健雄虽然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但她后来成为美国物理学会首位女性会长,成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还有一颗小行星以她的名字命名。

所以,我要总结一下。当你下次拧螺丝的时候,注意观察,绝大部分螺丝是不是都是右旋的,你给它照镜子,镜子里的螺丝都是你没见过的。这跟中国人获得的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是同一个道理。

如果你看懂了我讲的故事,恭喜你!因为这个道理物理系是在研究生阶段的量子场论的课程中才能学到。在10分钟之内,你已经从科学鄙视链的最底端,一下子跃升到了这个高度。(笑声)

在火星上跑步,会遇到什么困难?

类似这样的科学故事,我们已经讲了100多个。如果你对科学的漫画故事有兴趣的话,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叫 Sheldon。

创作这些故事的过程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不是每个故事都在我所学的专业范围内。大部分时候,我需要现学现卖,我要自己读论文,自己概括,自己简化,自己写脚本,自己编故事,自己设计画面,然后再请我的同事画下来。完成这样一个流程通常需要十几天。


其中最快的记录是3个小时多一点儿。那是在2018年10月1号下午6点不到的时候,诺奖委员会宣布,两位科学家因为癌症免疫治疗方面的研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那个消息放出来的一刻,我对这个研究几乎一无所知。

到了晚上9点11分的时候,我们的漫画预览链接就已经做好了。那篇漫画当晚在果壳网首发了。

从一无所知到完成漫画,我们一共花了不到4个小时。不吹牛地说,我们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能在4小时内完成诺奖研究漫画解读的工作室。

其实,在我们工作室的作品中,快速解读诺贝尔奖还不是最困难的。因为大家都是成年人,都学过数理化,我讲一个成年人能听懂的故事还是有办法的。在我心目中,是如何把科学的知识编成故事,画成漫画,讲给小孩子听。

例如,我们曾经把上海科技馆的专家讲座的内容,改编成给小学生看的科学故事绘本。比方说,我们把欧阳自远院士关于探索火星的讲座,改编成了这样一本故事绘本。


这个故事绘本的难度在于,我必须用一个小学生能听懂的故事,把欧阳院士讲到的火星知识串起来。

而且,这个故事的节奏必须足够快,因为这是一本绘本,不是漫画书,基本上每翻开一页,情节就要向前推进。情节推进既要合理,都要把欧阳院士讲到的知识自然地引出来,而且不能让小学生觉得是在说教。

欧阳院士讲到了哪些知识呢?他讲到了火星的引力场、火星的大气、土壤、地貌、磁场强度、自转轴还有来自火星的陨石,当然,他还透露了一点点中国的火星探测计划。怎样才能把这些知识串在一个故事里呢?

很幸运,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我设想了一个少年航天员在火星上迷失方向的故事。利用欧阳院士讲到的知识,他最终成功地学会了辨别方向,徒步走到了目的地。这个故事叫作“火星上没有北极星”。

由于时间关系,故事的具体情节我就不给大家透露了。我可以跟大家透露一个关键点:整个故事都是在火星上走路时发生的。所以,如果我要讲好这个故事,就必须搞清楚在人类的航天员到了火星以后,会如何走路。

而且,所有的故事,所有的知识点,都要在走路的过程中展开。大家可能会问了,走路谁不会呢?对,谁都会走路,但不是谁都会在火星上走路。

不信的话,请大家看一个视频,这是一个叫火星研究院的机构模拟的航天员在火星走路、跑步的视频。

点击链接查看视频:


好,看来在火星上走路、跑步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轻松。这就是为什么航天员上火星之前,需要经过大量训练。这也给我们的故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入点。

我们一共做了8本这样的故事绘本。其中有恐龙的故事,有长江的故事,有青藏高原的故事,还有微生物的故事。

每一个故事的创作过程都很艰难。每一个故事都限定了主题和知识点,为了搞清楚这些知识点,我自己查了许多论文和资料,然后我设计了各种可能的故事方案,然后把不好玩的故事统统删除,把其中最有意思的、能最大程度还原专家讲座内容的故事挑出来,再设计每一页的画面,然后请同事画成了绘本。

我们在创作过程中,光是做失败的草稿就有这么多。

当然,过程再困难,我和我的同事也会继续坚持,用漫画为孩子们讲科学的故事。在未来,我们计划创作更多给孩子看的科学漫画、科学动画和科学故事绘本。我们不是想把科学知识都统统塞到孩子们的脑子里。我们是想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亲自去体验,原来科学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搜索关注“ @Sheldon”,获取更多科学脑洞。

海绵演讲是由今日头条主办的,主要面向当代青年人的系列演讲活动。
每场活动,我们都会邀请 8 位今日头条创作者来演讲,他们将在现场分享各自的故事与经历,和对自己所处领域独到的智识与见解。迄今为止,我们已经举办了五场活动。@邓亚萍@姜振宇@火星叔叔郑永春@范志红@李永乐老师@七舅脑爷@毕导@松鼠会Sheldon 等38位讲者登上了海绵演讲的舞台。

user avatar   li-lei-up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谢浪哥和轻风邀请。

@一个男人在流浪@轻风
——————思考——————

其实我也在思考这个问题,最近也在转换角色。

理论的东西云大已经说了很多,我就不狗尾续貂了。

我们的科普,掉进了一个误区,就是,脱离了群众,这是我们最大的问题。

在知乎上,我们的科普会觉得对象是具备一定基础知识、较好的理解能力的人。

然而,这些人,其实不是我们主要的科普对象,事实上这些人,他们本身的学识,基本上不会被一般性谣言迷惑,所以,科普对于他们来说,更多的是拓展下视野

我们真正面对的群体,是广大的人民,他们才是最大的受众。

不接触群众,永远就是象牙塔。

在这之前,我无法想象,一些人不懂细胞,不懂基因,甚至DNA啥的他们都不懂。

所以我们的科普,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天书,也就意味着,我们的科普对他们来说,基本没意义。

而这些人,才是最广泛受众。

他们不懂生物,所以别跟他们扯什么DNA,表观遗传。

他们不懂医学,所以别跟他们扯各种密度的脂蛋白。

所以我看到一群人 口干舌燥的说,这个酵素啊,是个酶,酶的作用是催化,需要发挥温度,ph值,还有底物之类的。

然并卵!

所以,酸碱体质依然有市场,所以很多人宁肯自己熬绿豆也不去医院看病,各种类似张悟本市场非常大。

———————策略——————

其实策略很简单,三个字:接地气!

在我看来,要科普,一定要接地气。

很多人的话,就是“虽然看不懂你说什么,但是觉得很有道理的样子”,或者“太长不看”,这就是问题所在。

如果你的科普别人看不懂,那其实没任何意义。

所以科普的时候一定要遵守以下的原则

1,简单

能不涉及专业名词,尽量别涉及。即使涉及了,也要尽可能的简单的。

比如对于小苏打,你可以这样解释

现在的科学家研究就是想着,一般情况下,癌症是在某一个地方形成(医学上叫病灶)。那么,我们就上去歼灭你,然后又是撒毒药(化疗),又是饿死你(小苏打)。

于是科学家首先把这个癌症的粮草断掉,这就是大家看到的一个专有名词,叫做经导管动脉化学栓塞栓塞就是堵住,先把血管堵住不给癌细胞粮食

断掉以后,然后给它放毒药,就是化疗。当然了,为了保证效果,我们前边提到了,乳酸也是会加速癌症发展啊。所以,我们再加点小苏打进去,把这个酸中和一下,于是,癌症就搞不懂营养状态了,于是就死翘翘了。

2,好看

能多图,一定要多图,看图来的更快。

太多的文字,是很多人的通病。

我就特别看好用图来做科普的,比如混子曰


我们当时写论文的时候,老板经常说,你要让一个根本不懂你方向的人读懂,这才行。

我觉得做科普,更要如此,一定要通俗,易懂。

我最近也在做这方面的转换。

3,耐心

不要埋怨群众太愚昧,他们要是聪明了,要你干啥?

让群众培育科学精神?那是国家的任务。

所以做科普,一定要有耐性,别摆出一副,这你都不懂的样子。


4,我们需要平台。

很多知识的高地,我们不占领,别人就占领了。

就像今天人民日报发了个微博,结果一开头就来了句“碱性水对健康有益是公认的”,呵呵,知乎上几百几千,315,中消协的努力都白费了。

无良媒体和无尽的“碱性水”谣言 - 生生不息 - 知乎专栏

这就是影响力,假如我们有几千万粉丝,那我们的科普就完全不一样,如果有了央视平台,那更不用说。

当然这属于痴人说梦。

但是,利用名人效应,却是非常管用,明星代言广告就是如此。

比如涉及乳腺癌,我们就可以说说朱莉

朱莉切除乳腺自保 “乳腺癌基因”是怎么回事

最后,尽力吧,多一点亮光,可以让世界少一些黑暗。

多一个看到科普的,就少一个迷雾中的人。

附图一乐,这么多年我就靠这张图活着


ps :其实鸽子这么大就是一个不好的科普,因为还是没解释清楚。虽然有人提出了关键原因在于鸽子离相机近。

最好的科普应该是这样

先告诉大家原因是鸽子离相机近

然后告诉大家,视觉里,越近的物体越大

举例,比如你看到的太阳只有盘子那么大,事实上太阳比地球大了100倍(直径)。

再比如随便放个照片,近景和远景,这就好了,

就像这张图,难道美女比山还高???


user avatar   yang-lin-82-9 网友的相关建议: 
      

像兰道尔.门罗一样去科普知识就很有趣。

兰道尔的博客xkcd就有各种各样的科普,像What If 系列就是回答网友提问的一系列古怪的问题,像什么相对论棒球,太空潜水艇了都是非常有趣的,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可以让你了解很多知识,也会让你爱上科学。

附送链接:

xkcd.com/

科学松鼠会的中文链接

zm12.sm-tc.cn/?

还有就是可以像“搞笑诺贝尔”一样,抛开高端的学术,理论。单纯的讲科学,讲各种小发现,绝对是妙趣横生。

啊,还有就是其实你真的喜欢各种科学知识,那么无论如何,科普对于你都是有趣的。

(感谢有这么多好看的人点赞)




  

相关话题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不愿意相信主流的科学理论是正确的? 
  假设地球上的四大洋全部变为酒精,那么这时候往“海”里丢一根点燃的火柴会怎么样? 
  如何评价当下我国高中物理的难度、知识性? 
  数学家 John Horton Conway 或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逝世,如何评价他一生的经历与贡献? 
  为什么人们习惯把熬过的中药倒在路中间? 
  科学家大部分是唯心论,还是唯物论者?为什么? 
  粪便可能会变成化石吗? 
  目前饭圈的名声很臭,可是其他圈子真的就没有饭圈的各种操作吗?还是只是其他圈子规模不够而已? 
  5月22日,袁隆平院士逝世,如何评价他的一生? 
  除了核聚变,还有什么能源可以持续利用? 

前一个讨论
模拟经典粒子体系,有哪些常用的蒙特卡洛模拟软件?
下一个讨论
如何评价北科大的“三高”Nature论文——高强度、高塑性的高熵合金?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