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一回复 + 补充更新几点:
关于德意志联盟的一段文献(网上这方面资料很少):
2. 几天前问到德银股票该不该抄底 - 我评论里回复过10欧左右可以,不知道几个人买了,截止到今天反弹了22%。但是,引用新债王Gundlach的话,"I would just stay away. It's un-analyzable."
3. 政治博弈我没有否认过,只是这种考量很难分析或者对号入座(哪个是因哪个是果) - 但是阴谋论或者什么美分德分的,这都什么乱七八糟的
原答案:
---------------------------------------------------
我不是阴谋论者,但是打心眼儿里佩服一些民科同学的无边界遐想,真的是唯恐天下不乱。当时一出这个新闻,我就知道某些群体要集体小狂欢了,YY加GC,咱能踏实点儿理性的活着么?下面的回答我尽量避开政治臆测和大国阴谋论(视野太广我hold不住),如果药性让你high不起来,抱歉。
之前美国几个大行已经排队交过罚款了,怎么一到德银搞得好像天要塌下来了似的?那后边排队的一堆欧洲大行还都没谈呢,谈完后是不是就干脆世界大战了?
我们先复习一下过去几个美国大行"面上"都交了多少(媒体告诉公众的数字):
凭良心讲,从同行对比的角度来看(规模,参与度,欺骗方式等),我个人觉得,以德银在08年金融危机时期的所作所为,罚金超过100亿不委屈。但是,就算德银同意支付140亿,谁说德银就是实打实的掏140亿了?大家谈得数字都是面上的而已(安抚群众)。
基于过去的案例,无论是美银还是高盛,我们看到,这类罚款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现金(根据最终判决的不同定性,德银有可能将其归类为可抵税的商业成本);另一部分是消费者救济(consumer relief)-同样,根据处置方法的不同(重组问题贷款等)也会使得最终成本低于新闻里吓人的数字 - 简单来说就是第二部分的"罚款"大部分不会是现金支出,对于银行来说其实影响未必很大,如果再算上一些信贷激励条款(银行可以获得额外的信贷支持),银行最终的支付金额大概在30% - 50%之间。气人的是,很多老百姓如果因此收到补偿款(也没多少),有可能还要因此交税。
具体各银行获得的信贷"补偿"计算可以在美国司法部的网上查到:
说了这些,我们再回过头看下德意志银行:
德银这1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是一块硬骨头的成长史。因为一战二战,德银当时海外资产损失惨重(强制清算),尤其二战后德银被强制拆分为10家地区性银行,直到1957年才重新组成德意志银行,专注于本国的经济发展,而这段时间也是德国特有的银行系统快速发展的时期(国有的非营利型储蓄银行集团和合作银行集团等)。德银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化是大概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的(相继收购英国摩根建富和美国的信孚银行),在这个过程中依靠政府很少。这也是为什么我本来就不惊讶于德国政府的表态-也就是不会用纳税人钱(可以用别的形式)救德银,当然默克尔就算心里不这么想也要这么说,否则按现在的形势,明年她还真悬。顺便补充一下,熟悉德银的朋友会知道,德银的业务有大半不在欧洲,而是美国。
其次,财务上看,相比07年,德银的权益翻了一倍,同时流动性储备是当时的四倍(2150亿欧元外加欧洲央行流动性支持),杠杆也大幅好转,而在险价值(VAR)减少了50%。近期来看的话,在今年7月底欧洲银行监管局(EBA)的压力测试中,哪怕是负面假设情境下(adverse scenario),德银的信贷损失仍是所有欧洲大行里最低的,同时一级资本充足率(12.1%)也远高于2014年的情况(7.8%)。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EBA测试比以前都要严厉,因为第一次包括了对应操作风险的模拟(诉讼成本等)。
说了这么些,其实可以看到,一方面面上的高额罚金是给公众看的,另一方面德银的基本面其实还是稳健的,然而这确实也不代表没问题-很简单:银行是靠信任活着的。而德银目前的情况确实影响到了不论是部分投资人还是某些大客户的信任。而股价的大跌和评级的下滑也不是简单的看着玩儿,对于很多实际业务确实是有实质性影响的。
最后,就想说,德银与其他德国银行相比,从来不是走乖巧路线的,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德国人都会说德银是最不德国的银行-如果德国政府像救德国商业银行一样救德银,估计那个时候的德银就再也不是真正的德银了。但是投资者或客户不会跟你讲情怀,人家讲现实。
只能说到这儿了。最后引用德银自己的话:"Deutsche Bank is determined to meet the challenges on its own."
至于未来会怎样,谁也说不清楚。也许这回答放上来,就是用来多年后打自己脸的。:)
文献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