勉强回答一下:
为了凸显御三家(初始宝可梦)的稀有性(雌性比例低+野外无法收服),一定程度上拉高培养难度,这是一个单纯的游戏设计问题,你们千万不要上升到性别平等的高度。实际上,所有的化石/赠品宝可梦等,也大多是7:1的性别比例,这个性别比例单纯是着眼于培养和“稀有性”,和性别数量/歧视等无关。
众所周知,Pokemon世界中,宝可梦之间没有严格意义的“物种间生殖隔离”,而是以“蛋群”决定双方能够产生后代,蛋群内部的宝可梦可以“跨物种结合”产生后代,而在这一种“跨物种繁育”过程中,母方的宝可梦可以有“决定后代物种”的能力,使得雌性稀有宝可梦在培育中十分关键。
Pokemon依照外形、原型等元素,将所有宝可梦分为“十五蛋群”:
同一蛋群异性之间,可以产生后代,基本的机制是“母亲决定物种”和“父亲决定技能”,前者遗传物种,后者遗传招式:
换言之,你只要有一只相对稀有物种的雌性宝可梦,即使无法获得另外一只同物种宝可梦,只要获得同蛋群的其他雄性宝可梦,可以迅速实现“量产”。所以,稀有宝可梦只要是雌性,哪怕游戏中再难获得,也并不难迅速通过孵蛋、培养而“烂大街”。
所以,所有游戏中希望作为“珍贵宝可梦”刻画的物种,全都是性别比例7:1,也就是说,其中只有12.5%的雌性,却有87.5%的雄性。除部分宝可梦只有雄性(肯泰罗、毛头小鹰等)之外,这个比例是雌性比例最低的一档,游戏中相对最难“量产化”。(当然只是相对,在百变怪存在且允许交换的大背景下,只要愿意花时间,任何宝可梦培育都可以实现,无非累一些,多花一些时间和精力罢了)
这个设计思路下,性别比例7:1的宝可梦,绝大多数(少部分例外)都不能从野生环境中收服,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
只有夜盗火蜥、三蜜蜂这两只宝可梦是属于“7:1性别比”可以在野生环境中获得,原因比较特殊,因为这两种宝可梦只有雌性可以“进化”,所以为了凸显雌性稀有,将他们加入到“7:1性别比”(雌性比例最低一档)之中。
所以,雌性比例低+野外无法收服(只能定点/赠予/获得)代表游戏中“最珍贵宝可梦”。按照这个标准,Pokemon主系列的“稀有性”基本可以“定性排序”:
最珍惜一档,是传说中宝可梦(无性别+未发现蛋群),定点一只,无法培育;
次珍惜一档,便是初始宝可梦(八分之一雌性+获得),获得一只,较难量产;
次珍惜一档,还有化石宝可梦(八分之一雌性+赠予),赠予一只,较难量产;
更次的一档,就是普通宝可梦(其他性别比例+收服),数量不定,容易量产;
综上所述,7:1的性别比例,是主系列游戏中刻画御三家(初始宝可梦)稀有性的数值设计,真的和所谓的“男女平等”和“性别歧视”没有任何关系,单纯游戏设计,就不必为此上纲上线了。
实际上,在Pokemon世界中,御三家(初始宝可梦)也算了“稀有资源”,并不是每一个年满十周岁训练师都可以从博士那里获得的,而且御三家(初始御三家)有专人培养,有特定且地点保密的“养殖基地”,游戏中这样设计其实与后续动画构筑的世界观一致,详情可见:
如有不妥之处,求轻喷,欢迎爱好者们一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