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教育部发布通知提出,暂时下线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不良学习方法的作业 App ,将产生哪些作用? 第1页

     

user avatar   nogirlnotalk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邀。

这种问题吧,就尼玛很头疼...


如果单纯从教学角度来说,禁得好。

因为教学里非常忌惮“直接给出答案”。

站在老师的角度,尤其是老师那本教案的角度,学生要掌握的是大纲里的知识点,习题不过是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的一类素材。

例如教案希望你掌握“王子君很帅”这个知识点,可能会对应出以下习题:

“王子君应当和以下谁归类:A,吴彦祖;B,克苏鲁;C,郭德纲”。

你选B,答案告诉你错了,你想,“啊一个是人一个是古神”;你选C,答案告诉你错了,你想,“啊一个是不知道哪里人一个是天津人”。

就算你选A,对了,你也有可能是因为“王子君和吴彦祖都能说广东话”而选的。

换言之,你没有理解“王子君很帅”——即“王子君有帅这个属性”——这个知识点。不能理解知识点就不能理解题目,更难以理解答案。

一旦学生在理解知识点的层面上断档了,那学生很容易陷入“蒙”的状态:

要不就选C吧?

上次长这样的题目就是用多项式答的,这次我还是用多项式来解吧?

反正题目有提到清朝,我就把“封建专制主义的巅峰”再写一遍?

这就麻烦大了,学生会长期在这类习题上死循环,他们不知道错在哪甚至也不知道对在哪。


当然,现在的拍照解题都会给出具体的解题思路。

但扪心自问,大家都做过学生,多数人肯定只会把答案照抄一遍。

能根据答案里的解题结果来反推题目想考的知识点,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学习能力。说这样的学生百里挑一,毫不夸张。


但咱也得回归现实。

禁止或限制这类辅助应用,有个前提,就是你的教学资源非常充足。

如果你有足够多的老师摆在那,帮每个学生仔细过一遍错题本,那你是可以砍一刀的。

但你没有。

实际上,题海战术就是教学资源不足的一种体现。

题海战术确实有助于学生深度掌握知识点和解题技巧,也确实是认知能力不健全的孩子所需要的。但要注意:题海战术的主要学习压力是在学生自己身上。

你把一个知识点伪装成一百付面孔,用各种姿势千奇百怪地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认出来。这就是眼下的题海战术。

题海战术里,老师只有精力去给出主流的解题逻辑,即这个知识点大概长什么样子;有关这个知识点的细节,只能靠学生自己通过那一百付面孔刷出来。

我只能给你一张王子君的照片,然后我给你一百张王子君的疑似照片让你来筛,我只告诉你结果。这就是自主学习的“人工智能”。

如果有充足的教学资源,我直接给你王子君的500G高清无码得了。


所以这是个符合教学逻辑但不符合教学资源现实的政策。

这些辅助应用确实带来不了太多教学里的增量,但毕竟能让一小部分学生有更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也能事实上消灭一部分低水平习题的存在意义。

如果在没有加大教学资源的前提下限制这些辅助应用,那就会消灭这些仅有的增量,是在事实上深化不平等。

假设这个学科总共也就一万道题。我就算对知识点和大纲从头到尾懵懂,但我头铁,我硬刷硬记,我的应试能力还是有希望提升的。

做题家嘛。

现在你把我刷题的素材都断了,我连成为做题家的几率都大打折扣,这就是深化不平等。

所以我觉得这是个脱离现实的政策。

不改变根本的题海现实却又去消灭别人的题海工具,收益在哪里?


user avatar   si-da-wang-45 网友的相关建议: 
      

游戏平衡策划组常见的削弱热门英雄(或BD或出装)的操作。


user avatar   chenq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年双减政策刚刚出来,就说到了要禁止拍照搜题——「线上培训机构不得提供和传播“拍照搜题”等惰化学生思维能力、影响学生独立思考、违背教育教学规律的不良学习方法」。现在只不过是靴子落地了。

取消课外辅导班,其实也不是不能理解,课外辅导班毕竟还要收费,虽然最有钱的家庭都使用更难以监管的一对一辅导,但毕竟是打掉了一批“学习不咋地却有点钱”的学生,所以支持者也很多。

可是现在禁止拍照搜题,到底有利于谁?

说真的,一个学生,但凡家里条件好一点,能上个辅导班;或者家长教育程度高一点,家长能帮着辅导题目;或者是学区好一点,老师能帮着辅导,这个学生都用不上拍照搜题。

通过PISA数据,我们可以算出不同社会家庭地位的学生所在初中中具有研究生学位的教师比例。结果很明显——家庭条件最好的学生所在的学校,有近20%的老师有研究生学位。而家庭条件最差的学生所在的学校,不到2%的老师有研究生学位,这个数据还是来自上海、江苏、北京、广东四个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

所以,取消了拍照搜题,上图左边的这些学生,这样的师资情况,家庭情况,他到底从哪学到难题的解法?

有人可能会说,现在有公开的网课,不需要拍照搜题!

现在确实有政策,比如北京市近日印发《北京市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试行)》(下称“开放辅导计划”),2021下半年和2022年,面向全市所有初中学生,由公办学校名师提供免费的一对一、一对多实时在线辅导。

但问题是,这类辅导,只要稍加了解就知道,面对的是最平均的学生,或者补差,而不是拔高用的。而考试就是为了选拔,就必然会存在一些只有少部分可以做出来的难题。现在许多考试题目的压轴题,师资稍微差一点的学校,整个学校很可能就一个老师都做不出来!如果一个学生的问题已经在学校里面没有老师可问,难道这类给平均学生的价格低廉的网课就能帮助他们?

又有人可能会说,现在有了师资轮换,保证有老师可问,不需要拍照搜题!

师资轮换当然是好事,但是师资轮换能把学校之间的师资差距抹平吗?只能减小,根本不能抹平。那这时取消拍照搜题岂不是将还没缩小的差距更加扩大了吗?

拍照搜题,能免费得到各种难题的解答,简直就是数字经济下对穷困但拔尖学生的最大福利。

而这个福利,现在被取消了。

四个月前双减政策刚刚出台时,也有许多回答对拍照搜题的取消提出了强烈反对:

作业帮真的会被取消拍题功能吗?

像下面的评论,比比皆是。

现在四个月过去,拍照搜题如约下架。

反对固反对,你看有人理你吗?


user avatar   hou-tian-zao-sh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表面上是在双减,实际上是在筛选家长。

因为所有的措施,都拦不住真正想卷的家长。


user avatar   liu-yu-tao-83-8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你们总是说高考人数太多,考研人数太多,学习之路太卷。

你看,现在不叫你们卷了,你们还不满意/doge


user avatar   yang-leoni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今年已经有不少本科专业在缩招了。啥时候本科招录比会缩到1995年甚至80年代的水平?这可能会导致一大批三本改回高等专科学校,一些质量非顶尖的高校教师资源向大专以下院校回流。


user avatar   xin-cun-xing-gu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刚当老师的时候,做过一些傻事,其中就包括——把练习册发下去以后,再让课代表把答案重新收上来。

为什么说是傻事呢?因为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老师使用任何教育教学方法的立足点,都应该出于「对学生起到的实际效果」,而不是「想当然的效果」和「无意义的跟风」。

然后我就发现,课代表不会老老实实地给你全部收齐,总会留下几本漏网之鱼,好供想抄的人互相抄,反正老师又不会真的一本一本数。

如果老师真的要一本一本数,也有的是办法。答案无非就是薄薄几张纸,可以去复印,甚至可以再去校外买一本一样的。

就算一个班真的完全杜绝了答案的存在,还可以抄别人的啊。反正我给你写了(划重点:给你写了),写的对不对,就不是我的事了。

你最多因为我没写而罚我,总不能因为我写错罚我啊?什么?你说我抄袭?你有证据吗?你看清楚,我跟他写的完全一样吗?明明改了几个字啊!


后来我就不收答案了。

不是怕麻烦,也不是相信他们。而是我发现,大部分有自主性的学生,如果不收答案,他们一般也会先选择先自己写,写完再对,或者在写的过程中遇到思考障碍,再去翻答案;

而少部分没有自主性的学生,会习惯性地把作业当成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应付了事。他们懒得思考,写作业也仅仅是出于害怕检查和惩罚,所以,抄就完了。

(补充:此处不是说学生只有两个极端,没有中间状态,而是就我所教的高中语文学科来说,主观题没有标准答案,答案不唯一,需要学生思考的是【如何分点】,看答案看的也是【如何分点】,所以他们只需要思考每一点的关键词,然后把关键词和答案相对照,看看自己和答案的思路是否一致。至于语言组织,因为只有【参考答案】,没有【标准答案】,所以除非想让老师一眼识别出来,都不能照抄,都得靠自己去写。)

所以,如果不收答案,那些选择自己写的学生,他们写完还可以及时对答案来修正不足。

那些抄作业的学生,与其让他们抄别人不一定对的答案,还不如让他们抄一遍书上的答案,好歹留点记忆。

【答案】这个东西,并不仅仅只有【用来抄】这一个用处,更重要的是【核对思路】和【总结提高】。所以,「不收答案」带给学生的实际效果,反而更好。


与上课听讲不同,「作业」更依赖于学生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往深了说,也是一种反馈机制

如果你觉得思考的过程很快乐,通过独立思考,把题做出来以后再对答案,发现「哇,做对了」的那种成就感,会在之后的学习进程中指引你一直坚持自己思考,在没做出来之前,手上有答案也不会看。

如果你觉得做题本身毫无乐趣可言,对自己的思考也没有信心,那么会一直习惯性地依赖答案,依赖获取答案的路径——你会习惯性地觉得「我不会做/做不对」,抓耳挠腮十分痛苦,就算老师在课上当场给全班布置了一道题,又给了大家充足的时间思考之后,再提问你,你也只好站起来说:「我不会」。


我去年教高一。因为是刚入学,国庆节放了七天假,学校布置了十几套卷子(年级统一布置),班主任在发作业的时候,同时把答案也发了下去。

后来,有学生在随笔里写到这件事:

「我第一次遇见发卷子同时竟然还发答案,这让我感触很深。原来,一中的老师是如此信任我们;原来,上了高中真的是要靠你的自主性来学习的,老师不在乎我们抄不抄,因为我们学习不是为老师学的,是为自己学的。这个道理我虽然以前也明白,但从来没像这一刻这么有感触过。我好像更知道以后自己该怎么做了……」

我当时看到这篇随笔,也很感慨。这个学生能写出这样的领悟,必然是真正体会了我以上啰啰嗦嗦说的一堆道理。


再分享一点与本题有关的感慨吧:

从教七年,我已经固定形成了很温和的风格,但我的课纪律很好,教的班成绩也拔尖,并没有因为我的温和,导致一些不太好的结果。

我现在很少批评学生,能不批评,就不批评。如果我要批评,那么在我找他之前,一定会先预设好我要怎么说,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可能会有什么反应,以及谈话以后他的行为会有哪些改观,程度如何。我不会高估学生,但我基本上都能准确预判。

如果我觉得批评了没用(确实有很多说了没用的话),学生听了这番话以后不会有改变,我就不会说。

(补充:但这不意味着我不会管他,不会提问他,不会找他背书,更不意味着我不会下课对他笑,跟他打招呼,请不要在评论区脑补我会放弃学生

因为,不止是答案不答案的事——所有教育方法,都应该基于「有效」的前提才去实行。如果没有效,那就是无用功,就是自我感动,或者徒劳多生一场气罢了。


作为一个高中语文老师,我一直告诉学生的是:

好好地利用你手头的答案。

比如选择题,不能因为你做对了,你就跳过去不看答案了。每一道选择,都必须明明白白地知道「对的为什么对,错的为什么错」。因为,有时候你虽然做对了,但你是凭感觉做对的,你认为的点和答案的点可能不是一回事,那下次再遇见类似的,你就不一定能做对——这就是你选择题总是不稳定的原因。

如果你认为一道选择题出的不严谨,也一定得说出个所以然来。就算确定了这道题就是出的不严谨,也应该想一想,它和我们以前做过类似的严谨的题,在表述上的区别是什么?

主观题的答案,虽然是「参考答案」,但它是我们得满分的最低标准。你必须思考的是:

  • 【关注答案内容】:答案为什么是这几条?顺序可以变化吗?每一条是关于哪个方面?能不能有别的方面?如果有,我写上能不能拿分?为什么?
  • 【关注答案格式】:答案里这几条的句式一致,题干里有没有提示词?我做的时候为什么没有想起来使用这个句式?
  • 【关注答案用词】答案的语言组织好在哪里?它用的概括词和术语跟我用的相比,为什么更准确?我用了一个跟答案贴近的近义词,可以吗?哪个词更好呢?这个词是从哪儿来的呢?我怎么思考才能选出最贴切的词?
  • ……

我一直都觉得答案非常有价值。因为,如果你善用答案,它就是帮助你思考的利器,而不是惰化你思考的洪水猛兽。



补充一下哈:

以上都仅仅是我的个人看法的分享,我不认为自己一定是对的,也不强求别人接受我的观点。

因为我教的是高中语文,我基于自身教学经验的分享,也仅仅局限于高中语文而言。理科的学习方法,我不了解,不敢妄言。更小的学段,由于自主性和自制力可能不尽相同,也不敢说就适用。

我的观点分享其实只有一句话,老师的教育教学方法,怎么有效怎么来。如果有教师朋友认为【收答案】更有效,那当然也很好,毕竟我的个人经验不能代表大家。

我只是分享自己对【答案】这个东西本身的看法,绝对无意评价教育部下架app的举措。教育部做的决策当然有自己的考量,我作为一介小小老师,当然是举双手支持的。只是看到这个题,有感而发,才冒昧写了一些话。抱歉了。


user avatar   li-xiang-1-48 网友的相关建议: 
      

可能有点用,但是时代已经变了,这是不可逆的,不能靠简单地把技术取消掉来解决技术带来的弊端。大胆预测,这个政策将导致更多学生学会用境外网站搜题。


user avatar   da-jiang-jun-50-69 网友的相关建议: 
      

不允许补课,小学搞素质教育不着重教学

现在不允许自己搜题,把自学的路径也堵死

中考55开不允许复读

这是帮着孩子们日后进厂offer拿到手软


user avatar   mei-wen-ti-de-ren-96 网友的相关建议: 
      

想必你乎的精英,上学的时候从来都没有抄过练习册后面的参考答案是吧?果然精英!服了。




     

相关话题

  10 月 19 日,在岸、离岸人民币对美元双双突破 6.4 关口,创下 4 个月以来新高,发生了什么? 
  肯德基不满盗图商家分辨率,为其提供高清免费素材网站,怎么看待这一操作? 
  如何培养孩子,使其成为一个自律独立的人? 
  如何看待格力未给员工足额缴纳公积金?这种现象普遍吗? 
  如何看待郑渊洁之女郑亚飞接受学校教育最终被六所美国名校同时录取? 
  韩国政府拟立法禁食狗肉,受社会意见反对,民调显示其「近半数民众反对政府立法禁食狗肉」,反映了哪些问题? 
  老师写给孩子的评语,有哪些让你感触颇深? 
  为什么看了《小舍得》对南俪一家观感不太好? 
  如何看待香港一男子看奥运侮辱国歌,成首个侮辱国歌罪被拘案例? 
  如何看待“央媒:精神鸦片:竟长成数千亿产业”? 

前一个讨论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不欢迎中年人?
下一个讨论
2021 年失业的人真的很多吗?他们都去哪里了?





© 2024-11-21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1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