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基本的投资常识:高风险高收益,低风险低收益。
而近几年的师医公待遇,形成了诡异的“低风险高收益”现象,这种现象从理论上来说是不可能持久的。
(当然,房价的畸高从理论上来说也是不可持续的,然而二十年来看空的都一败涂地,所以说有没有可能像有人说的“今年降五万明年能涨十万”,我觉得有可能,毕竟从长期来看,我们都死了。)
知乎龚雾圆复读过一万遍的名言:“有本事你也考呀”
他们搞反了一点:不是门槛高伴随待遇高就是合理的,而是畸高的待遇抬高了竞争门槛。
知乎龚雾圆又一句复读过一万遍的名言:“降薪了我们还怎么买房。”
他们又搞反了一点:反而是他们降薪了,房子才有可能买得起了。
最后补一句,顶级名校的学生不太适合当老师,他们智商太高,一切在他们眼里都是“显然”、“易得”,从小到大学习过程太过顺风顺水,理解不了普通学生的困难点。
身边有朋友是深圳老师,两夫妻一个月公积金加起来1.5万,2016年入职深圳教师的,2021年上车买房570万,双方家里都无力支持,两夫妻靠这些年当老师的工资存款支付首付等近200万,我才知道原来深圳老师工资这么高,公积金每年都上涨,一个月7000多...朋友过年告诉我年终奖补税了,我才知道原来老师的奖金是不用缴税的,对税法规定深深怀疑。
在目前的经济形势下,打工人无比艰难,裁员降薪已是常态,教师手捧铁饭碗,寒暑假近三个月,薪资稍微调整就叫苦连天,着实让人难以理解
有些人只是补缴个税就受不了,把逃税漏税理所当然了。
既然你觉得苦,那就辞职下海嘛。
选择的权利.jpg
3.28更新
微博上网络上流传的图片即这轮降薪前后的对比是不准确的。没有那么多。
对比这几天 微博/知乎/xhs上的言论我发现
理智程度/文化程度 xhs》我乎》微博
我乎这个平台越来越不理智了。
很多人没搞清教师实际气愤的点就开始用自己的逻辑去论述自己的观点。
深圳新教师气愤的点是在于
19年以来 深圳教师招聘(龙华最夸张)打出了年薪30+ 有钱有严有点闲的口号在全国顶尖高校招人。这几年年年上微博热搜,很多学生因为szjyj招聘时许诺的薪资和对教育局的信任综合比较性价比后选择用使用应届生身份来到深圳而放弃其他offer。但来到后发现薪资与实际不符,认为招聘方利用不对称的信息差欺骗了自己,同时自己已经失去了应届生身份。没有办法再通过校招的身份去拿其他offer。只能走社招了。
3.26更新
具体降薪策略已经逐步通知。目前没看到文件,但接到通知。
今年无绩效,这一轮的降幅在下一年开始实施,数额在4-7w之间。这个数额不太好计算,因为涉及到累进制税制。为防被查不过多透露细节(细节和网络上公布的大差不差)。
今年非试用期本科生全包为 26-7/8=18左右
今年研究生非试用期全包为 31-7/8=23左右
全包为 工资+补贴+五险一金+住房公积金等全部的税前收入
下一年调整后全包会比今年多2-3w左右。
就像我去年12.21说的那样,高位接盘了各位
挺为背井离乡这几年(19-21)来深的朋友感到不值得
疫情非必要不离开深圳mean 基本离不开深圳几年有家不能回,爸妈没退休的话几年没见过面
现高三教师在校和学生一起封闭式管理,估计得高考后才能放出来了
暑期托管和课后延时 与教师职称挂钩 直接削弱假期时长和增加上班时间
现在原先承诺的待遇也开始无了。。。
现在想想难怪今年秋招末期的学历突然滑坡,可能一部分人也早就得到了消息。
今年校招和宣讲会上不敢公布薪资待遇,ld给提问的应届学生说是教育局不允许公布
今年的部分三方上写的薪资待遇是1w
校长让教师规划自己的生活开销,非必要不买,考虑好房贷车贷还不起时应该如何应对。
整理了一下似乎一切都有迹可循
大家可以关注一下微博话题深圳教师降薪
考编不异地 yyds
2.16更新
养老补贴无了,绩效3.7变1.
1.5日更新
这件事情部分学校已经提前打了招呼,现在在编教师都在等靴子落地,看最后降的金额,应该是不会有相应的hongtou文件出来,我们只能坐等每个月的工资来看最终的降幅了。
12.21日更新
确定要降薪,降薪的这部分不是绩效纳税的部分,还在讨论,但金额不小(8-10万左右,1/3),会涉及到两补两贴和绩效。这几年入深圳教师算是高位接盘了。
降薪的事情弄得很多教师无心上班,上班时间在学科组也在讨论这件事情,因为很多教师都背负着巨大的房贷。母亲学校专门就降薪这件事情开了会议,会议上没有明确说明是否会减工资,没有给准确答复,会议上校长的原话是'让教师规划自己的生活开销,非必要不买,先考虑好房贷车贷还不起时应该如何应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母亲是深圳在编教师。补税是必然,这里的补税不单单包括绩效,还有各种补贴和暑期托管的收入。这部分大概在2-4w左右(职称不同金额不同)。降绩效这事情还没有确定。
不管降了多少收入,已经入职的也没办法了,应届生身份已经没有了。而深圳只要保证明面收入高于其他地区,就可以保证深圳教师每年不会招不到名校学子,还是会有很多名校学子在乎总数而不是性价比而来,深圳从不缺人。一部分是深二代,一部分是并没有仔细考虑过自己在深圳安家实际难度和幸福感的非深二代。
补充:
1.以往深圳教师的部分补贴和绩效是没有缴纳税的,其他部分都有正常缴纳税款。补税是正常的。
2.关于除补税部分的工资是否变化,如绩效总数,两贴两补,计划生育奖目前还未确定,如果收到消息一定及时通知大家。应该这几周会出明确消息。
注意自己的财务安全。
背上高额房贷的尤其如此。
很多人根据收入消费。
有的家庭收入2万,就敢背1万多的房贷。几千元的车贷。
日常消费大手大脚,
结果有点风吹草动,就房贷违约上征信,车子,房子卖了还贷款。
房子卖不出去,被银行收了去拍卖,就更惨。
而没了房子,你又要租房了。房租也是费用。
今后几年,降薪将会是常态,别觉得不会到自己身上,各种税费负担都会加重,勒紧裤腰带吧……
嘲笑这个到也没啥,就是……到你们也降薪的时候,记得自己说了啥……千万要记得啊。
有啥好说的?
北上广深就深圳教师工资高,其他三个一线城市中小学老师税前6000到8000,有些小学老师还拿不到。
只要深圳政府别搞噱头,学习北上广经验,招聘老师限制户籍,一个月八千块招来的老师照样开开心心上班尽职尽责
中小学教师从来都不是一个高薪职业,而是标准的“中产阶级”里的职业。注意这里的“中产阶级”是指原始定义,即收入在30%-80%区间。深圳公立中小学20-30万年薪才是离大谱
身份:2022应届毕业生。签了两方,没签三方,非师范生,未受过任何师范教育。最近正在反思自己适不适合当老师。
1.高位接盘。当时和我一起面过的大都是清北博士,深圳当时架子很大,要求一个半小时以内决定要不要签两方,我们一群硕士果断签了,清北博们反复纠结横跳。作为硕士我没得选,但是如果我是清北博,属实不如去个职业学院人才引进了。
2.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如果真的坚定要教书育人,很多人回老家可能一年也就拿深圳一个零头。编制➕高薪,全国来看还是要数深圳。从地位到收入到稳定性,深圳教师不亏。
3.深圳教师的价值不能只看工资,还有学区房这一隐性价值。房价越贵,教师自带的优势越高,因而深圳教师隐性价值极高。(经评论区指正,名校教师自带隐性价值极高。因为我记得自己当时被校长的一番言论惊到了,他对我们说学校对面的房子2X万一平,我?
4.体制内降薪是全国性的,只是深圳工资高,因而降得多。疫情当下行业都不景气,深圳教师当出头鸟确实也不太好。去掉的工资会以别的形式补贴回来的,否则高层次(高学历)人才留不住,深圳这几年白忙。
5.唯学历论的反思。众所周知深圳对高学历的偏爱,与其他地区看重教学能力教师素质形成鲜明对比。当时的招聘我之所以能够浑水摸鱼拿到offer,是因为学校领导对高中基础知识笔试和试讲不做过多要求,只看学历奖学金论文。这对深圳教育的长远发展究竟是福是祸?
有人说难道这些人博士都读了,还学不会讲课吗?是的,确实不会讲课。学历论文对于中小学教育而言只是锦上添花,把握课堂才是核心。基础教育教师不需要那么高的学历,而且学历不代表这个人就会搞教育,一点教育学心理学都没学,不知教姿教态为何物就直接进课堂,知道什么是课堂吗?连教师资格证都没考过,正是说明从来都没把教师纳入自己的职业规划,为了工资去干两年,时刻准备着跑路。没有教育情怀和热情,这群人如何教书育人?深圳降薪,可能会给广东深圳本地想要当老师的学生一些机会,毕竟清华北大博士不去,岭南师范大学本科去了也挺好。
——————————
“岭南师范大学本科去了也挺好。”能被解读为清北学生能力不如岭南师范的强
让我来理一理
从“岭南师范当中小学老师也挺好”
到“岭南师范【教学能力】比清北强”
到“岭南师范【能力】比清北强”
老杠精了,属实让你给整明白了
评论区的几位学历不行,教育招聘没跑过,没上台讲过课,对公开课毫无概念,既然这么迫切地想给学历高的跪稳了,那就听我教育你们叭
这不是数学题,这也不是经济题,这是社会科学题~
猴子比较傻,给它朝三暮四,它觉得晚上比早上多一个就满意了
人比较鸡贼,早上拿四个,下午就跑到能拿五个的地方
至于一堆人发牢骚的原因也简单:他们跑不动,别人给几个,他们就只能接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