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被输出的时候这就是褒义词,现在想要输出的时候突然就变成贬义词了。
你说为什么?
这个风谁在吹?
我给大家理一理脉络。
中国过去是搞孔子学院是吧?然后有人就说了,这不是文化输出,你搞得这些老气横秋连中国人自己都不爱看,外国人就更不爱看了,你怎么输出?
(其实孔子学院就是个教汉语的地方,跟文化输出不怎么沾边,最大输出指标就是教多少老外学会汉语。结果年年被拿起来当反面教材,也真是冤。)
后来大家就达成一致意见了,文化输出就应该搞流行文化,搞三俗,搞下三路,这样外国人就会喜欢,就会接受。
这可不是我胡说,不信你翻翻前几年的问答,所有高赞答案都是这么说的。
当时我就说你要真这么搞,没搞出名堂则罢,一旦搞出名堂了,人家马上换一套说辞说你输出的都是垃圾,你还没得辩。下三路不是垃圾是什么?
后来中国有些人就真的开始坑坑巴巴对外输出三俗文化了。你别说,效果还真不错,在亚非拉地区极大地改善了中国的形象。这种事你只看英语互联网是看不出来的,英语互联网对中国的正面信息防范极严,迄今只有李子柒和原神突破了障碍,我猜大概是原神李子柒并没有展现任何刚健和有攻击性的意识形态,气质上比较软,所以人家也就抬抬手放过了。但在各种小语种国家那里,中国形象改善速度是很快的。我常年跟踪这些信息,感受很深。
有人说你输出这些有什么用?
怎么没有用呢?
国产烂剧在客观上就是能掩护中国产品的销路,提升中国产品的附加值。如果亚非拉人民都以为中国人戴斗笠插秧,那中国的手机还怎么卖?
但凡他看过一部国产烂剧,这个顾虑就会烟消云散。剧情也许挺烂的,但剧中高楼大厦俊男美女总不是cg做的。
而且说来也奇怪,中国越是烂的剧,在亚非拉就越受欢迎,我们公认还可以的剧,反而不行。我猜大概是烂剧情节明快,肢体情绪夸张,比较适合亚非拉人民不到90的智商。
说句不好听的,亚非拉90智商的人,它掏出的100美元,和智商200掏出的100美元,没有任何区别。
你看这个事就这么简单,当年全知乎有识之士都纷纷给过正确答案,很多中国人也照着做了,除了没考虑到英语网络的天然护甲之外,其他的都是严格按照剧本在演。
然后知乎一些人就开始不满意了,竟然阴阳怪气起来,我看了半天也没看明白他们要表达什么。“文化输出为什么现在是贬义词?”讲真的,我也不知道为啥贬义了,莫非以前被人输出,它就褒义,现在输出别人了,它就贬义了?
我还看到一种奇葩说法,说中国搞文化输出最好只谈钱,切记不要涉及意识形态,不要想着“输出”什么。
这个说法我觉得十分奇怪,艺术就是最极端的意识形态,不让讲意识形态,跟虫豸在一起怎么搞得好文化呢?禁止别人讲意识形态,本身就是一种意识形态。
西方的标准操作就是既要赚你的钱,还要恶心你。最近已经进化到了宁可不赚钱也要恶心你。它明知电影要暴死,坚果卖不出去,它也要气你一下。人家怎么就那么有阶级觉悟呢?亏自己的钱也要“输出”你一下。
西方的国家形象已经建立很久了,不需要再建立,最近几十年都是在攻击别人的审美防线。我们还没到那个历史阶段,我们现在先要把国家形象立起来。文化输出的本质就是用各种小ip给“中国”这个大ip添砖加瓦,然后反哺到中国制造的产品和服务上,形成良性正循环。文化输出还真不能只谈钱,亏钱输出是非常常见的手段(当然,能挣钱更好)。
现阶段,就是堆各种ip。ip这个东西就是抢注,你先展现了,植入全世界大脑了那就是你的。我记得小时候老师说别国偷我们的文化,举的例子不是韩国而是日本,日本才是发明这套偷ip大法的祖宗。日本人几乎所有的东西都是借鉴中国的,然后它稍微改得跟你有点区别,率先展现给全世界,那就是它的专属元素了,你还没处说理去,谁让你积贫积弱呢。韩国人不过是师其故智而已。
还是那句话,什么贬义词不贬义词,中国现在就是要堆积形象,抢注形象。无脑堆,加紧堆,堆得越多越扎实,子孙就越感谢我们,功在当代,利在千秋。19世纪欧洲列强互相堆形象,堆到最后竟然旗鼓相当,比如哥特风到底是哪家的,好像每家都有。哥特建筑起源于法国,哥特小说起源于英国,现在我们最熟悉的是德国哥特。最神奇的是连美国人都进来插一脚,哥特跟你杨基佬有什么关系?美国人说我有爱伦坡。
你想想万一哪家当时忘了抢,那现在可就说不清了哦,就变成你抄袭别人了。
其实不仅哥特被争着抢,罗马也被争着抢,大概希腊抢的人少一点,因为真有个希腊国,列强们大概不好意思说自己比真希腊还希腊。但列强们确实说自己比意大利还罗马。
不同的词语在不同的时代下是有不同的意思的
比如十年前你夸你们公司两个最优秀的人是卧龙凤雏
他们挺高兴
现在你说他们是卧龙凤雏。。。。
第一天,几个外国人在国外用筷子,你说是文化输出。
第二天,几个外国人穿唐装,你说是文化输出。
第三天他们过起了春节,你又说是文化输出。
第四天一本小说被介绍到国外,你又打上了文化输出的标题。
……
合着文化天天被输出呗?
我今天赶时间,吃个汉堡,是不是西方文化输出来了?
我第二天穿了西装,出席活动,是不是也是西方文化输出来了?
第三天我过着圣诞节,自己嗨一下,你又说这是西方文化输出来了?
第四天一本外国小说被引入国内,我不由自主地打上西方文化输出的口号。
文化这么容易被运过来输过去的吗?老拿这标题造势就很烦!
你觉得是文化输出,人家指不定认为是师夷长技以制夷呢!
关于输出,我以前只听过输出共产主义,团结全世界无产阶级。
——————————————————
好多人还在说这个就是输出啊,恕我直言,您这个输不输出还真就没啥大用。你拿输出输入的观念来判断这些真有点肤浅和狭隘了,咱们以前也喊输出共产主义,后来又怎么样了呢?
对于一个网站来说,都不会只看浏览量点击率,还得看转化和留存呢!出海和入关是一个基本的标准,但是你老说这个那就没太大意思了。你出海不只是为了把东西运到海外的吧?你多少是想要从中换点有用的东西的吧?
行,你说你做这些都是为了推广,打开知名度,让他们感兴趣,然后到了你这地儿给变现,那你这天天说有个啥意思?
对于文化而言我们还是要看影响力,影响力不是说单纯地看你穿什么吃什么,还得看你脑子里装的是什么,思维方式是什么,情感变化是什么。你都改革开放这么多年了,改那么多还不是为了跟人家在一个圈里好好玩,想着把自己实力玩上去?难不成你是图一乐?
对于文化进出咱就当成进来的人和出去的人就得了,你不能光看他进来和出去啊,这有啥好看的,你不得看看他进来出去干了啥?
咱也甭说啥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我压根也没说啥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的事儿。
是,他是个中国人,我就问一句,他出国了,很自信?很骄傲?这就没啥可说的,因为人来的也不少啊?您就天天揪这个,不知道啥意思。说到这儿我就很反感有些人出个国,回来了就趾高气昂的劲儿,好像全中国都得卖他的面儿!
那有的人进来了,他在这儿转一圈儿,然后抱着一大把钱回去了;有的人进来了,转一个圈儿,带着一票人回去了;有的人进来了,他吃不饱穿不暖,沿街乞讨;有的人进来了,他作威作福,吃喝玩乐,做祖宗;有的人进来了,他爱上了这片地儿,他心里也认同这片地儿上的一些东西;有的人进来了,他就为了在你这片地儿上吐口唾沫星子……
这都是进来的,这能一样吗?那输出一个道理,你天天顶着个“输出”,“输出”,就能一笔全包了?
当然,您要非这么用这输入输出去衡量,那我也懒得说啥。但您这三天两头的,一本书出国,一部剧出国,给它戴个“文化”的帽子,天天就吆喝“输出”,“输出”,整得跟大炮打到了彼岸一样,我就听得有点烦。
有个古代道学先生穿越过来。我义务帮他介绍当代情况。
谁知道他看着我,满脸不屑:“你是犯罪分子吧?”
我懵了:“我不是犯罪分子。怎么这么说?”
他:“不是犯罪分子怎么头发短短的,像受过髡刑似的?”
我:“现在人不蓄发了。这就是现在的正常发型,向西洋人学的。”
他:“所以你们留了西洋夷狄的发型?”
我:“不错。”
他:“你这身古怪的衣服,也是夷狄的式样?华夏的衣冠发式就这么抛弃了?”
我:“是的,但我的心依然是中国心。”
他:“现在是什么年月?”
我:“现在是公元2021年,公历12月25,星期六。”
他:“什么叫公元?”
我:“公元就是基督纪元。传说中耶稣基督诞生于公元元年。以他的诞生纪元,象征全人类在他统治之下。”
“什么又叫公历?”
“公历就是格里高利历。由罗马教皇格里高利颁布。”
“什么又叫星期六?”
“一个星期分为七天,源自圣经,上面说上帝花了六天创造世界,第七天休息。他的信徒就七天一个周期的过,并在第七天休息。犹太教的安息日是星期六。基督教的安息日是星期天。我两天都休息,哈哈。”
“外面什么声音?”
“哦,今天还是基督教的圣诞节。有人在过圣诞,真是一群崇洋媚外的家伙!”
道学先生突然举起拐杖就打:“你也是个崇洋媚外的家伙!”
“我怎么崇洋媚外了?”
“你留夷狄之发,穿夷狄之衣,奉夷狄之历,过夷狄之节,还不崇洋媚外?”
“我没过夷狄之节啊?”
“夷狄的安息日你凭什么休息?”
道学先生打得更起劲了。
我夺过拐杖,将他踢倒:“我还学夷狄之语呢!英语是必修课!但我不算崇洋媚外,过圣诞才是崇洋媚外。”
“凭什么?”他不服。
我双手举起对上一拱:“因为我的标准是上不是外!中华之大义,莫过于忠顺。上是之则是之。上非之则非之。此忠顺之道也。守忠顺之道,即中华之人。”
道学先生恍然大悟:“是我眼光浅了。”
我和道学先生在此向大家发出倡议:
“为了方便生活,和国际接轨,过基督徒的安息日,是完全正当的。
但是,为了图热闹,崇洋媚外,过基督徒的圣诞节,是万万不行的。
用汉字笔画的注音字母ㄅㄆㄇ落后麻烦。
用拉丁字母的拼音字母jqx 先进方便。
汉服是古代少数贵族的服饰,不穿你会死啊。
中医是中国古老宝贵的传统,必须发扬光大。
我出生之前改掉的都是封建落后,我长大之前没改的才是中华正统。
我长大之后,谁改谁洋奴。
谢谢大家!”
哦?毛熊和鹰酱同年同月同日死的愿望要成真了?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