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美媒报道「奥密克戎或源自老鼠」,有哪些科学依据?真实性如何? 第1页

  

user avatar   paizhaorushi 网友的相关建议: 
      

谢老铁邀。

这个起源问题,我在公众号那边已经写得比较详细了。

免疫缺陷病例长期感染养蛊的假说见这里:

动物(特别是啮齿动物类)回传的假说见这里:

另外咱还搬运了一篇Kai老师发表在《Science》的综述,

里面也提到了题主问题描述所说KG Anderson老师的观点,可以见这里:


总结总结就是:

  • Omicron的起源几乎不可能靠着回溯实锤;
  • 但绝逼不是德班某病毒实验室泄露出来的;
  • 主流意见分为三派:免疫缺陷病例长期感染假说、动物回传假说和长期隐匿流行假说;
  • 注意以上三种假说并不互斥;
  • 免疫缺陷病例长期感染假说的主要依据是几个眼熟的突变位点:刺突蛋白69/70DEL、144DEL、N440、G496、D796、核衣壳蛋白P13L、ORF1a:3675DEL等;
  • 免疫缺陷病例长期感染假说的另一个依据是ins214EPE插入突变,插入片段的来源是灵长类动物的TMEM245,而整个南部非洲唯一有可能对人类造成新冠病毒传播的灵长类动物就是人类;
  • 另外我们也初步观察到免疫缺陷病例身上的变异株相对屁民毒株出现NTD结构域插入突变的风险更大;
  • 动物回传假说的主要依据则是另外几个眼熟的突变位点:刺突蛋白K417、G446、Q493、Q498、N501、Y505、H655等;
  • 需要注意,动物回传假说涉及的那几个突变,发生频率比免疫缺陷病例长期感染假说涉及的那几个突变要低得多。

具体发生频率可以参考这个表(截止2021年10月30日):

所以情况就是这么一个情况,

要说科学依据,

其实两种假说都各有一些间接依据,

但又都不够实锤,

估计以后也不可能实锤。


哦对了,再补充一下第三种假说(长期隐匿流行)的依据吧:

  • 已经找到了疑似和Omicron有共同祖先的测序记录,推定演化树分支发生在2020年5月左右,现在一共两份测序记录,分别于2021年7月底和10月中旬在南非豪登省和西北省检出;
  • 已经找到了高度疑似和Omicron有近期(最近?)共同祖先的测序记录,推定演化树分支发生在2021年中,现在一共8份测序记录,分别于南非、土澳、加拿大和新西兰检出(其中新西兰的疑似是南非输入病例)。因为这个表亲辈的存在,Omicron的命名将发生调整,由B.1.1.529变为BA.1,而表亲辈则命名为BA.2;
  • 以前也发生过隐匿流行憋出阴间变异株的例子,比如A.30(在坦桑尼亚隐匿流行,在安哥拉/瑞典/英国检出)和B.1.640(在刚果隐匿流行,在法国检出)。

——请品鉴:

↑ 上面是截止昨天的Omicron演化树(unrooted tree),

  • 其中绿色小圆点都是Omicron;
  • 最左边标了数字1的分支,就是上面所说2020年5月左右分家出去的那一脉;
  • 中间标了数字2的分支,则是今年年中分家出去的BA.2;
  • 最右边标了数字3的分支,是已提交的Omicron子毒株,比Omicron额外多了个刺突蛋白R346K,预计将来的代码是BA.1.1。

所以这第三种假说,

其实和前面两种情况差不多……

都有一定的间接科学依据,

但不够实锤,以后也很可能没法实锤。

并且有可能三种情况全都有份……




  

相关话题

  马克龙称要「气死」拒绝接种疫苗者,尽可能限制其社交活动,如何看待这一举措?是否能抑制疫情的蔓延? 
  2 月 18 日深圳两地调整为低风险地区,目前当地疫情形势如何? 
  新冠疫情致全美医疗压力陡增,多地 ICU 容量已不足 10%,目前美国疫情情况如何?需采取什么措施? 
  如何看待瑞典称中国产检测试剂「不准确」,导致出现3700例「假阳性病例」? 
  美众议院投票通过 1.9 万亿美元新冠纾困法案,拜登讲话称这是「美国人民的历史性胜利」,你怎么看? 
  如果国家要在六月解决留学生回国问题,困难是什么?应当怎样实施? 
  1 月 8 日河北新增 14 例本土确诊病例,无症状感染 16 例,目前当地防疫情况如何? 
  新冠疫情致全美医疗压力陡增,多地 ICU 容量已不足 10%,目前美国疫情情况如何?需采取什么措施? 
  安宁市一名人员确认核酸阳性,活动路径广泛,密切接触者、次密切接触者 280 人,有哪些细节值得注意? 
  1 月 6 日河南新增本土确诊病例 56 例,目前当地情况如何? 

前一个讨论
不同的病毒(病毒之间跨度较大的,例如HIV和流感病毒和某DNA病毒)进入同一细胞会发生什么?
下一个讨论
为何感染新冠病毒会失去嗅觉或味觉?





© 2025-04-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5-04-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