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吐谷浑的著作我没怎么读过,这里暂不回答唐朝如何平吐谷浑。本回答主要说说人们喜闻乐见的唐灭东突厥问题。吴玉贵先生在《突厥汗国与隋唐关系史研究》一书中对此问题有专门章节论述。这里主要援引他的观点,即贞观三年唐军北伐前夕,东突厥汗国业已分崩离析,唐军主要是“收拾残局”。
1.突厥内部因为汗位继承问题,素来严重存在矛盾。颉利可汗与突利、郁射设、阿史那思摩等突厥贵族互相猜忌,由来已久。加上颉利重用粟特人,又把更多的突厥贵族推到了自己的对立面。
武德九年的渭桥之役,突厥之所以貌似强大,仅仅是因为上述矛盾暂时还没有公开化。但突厥兵临长安之际,唐太宗就发现对方“众虽多而不整,君臣之志,唯贿是求”,即草原各部是基于经济利益才追随颉利出兵,并不是真心想与唐朝打仗。甚至渭桥之会前夕,已有很多突厥贵族私下单独与唐廷媾和,颉利竟不能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可汗独在水西,达官皆来谒我)。这明显是颉利的“帝国”要散摊子的征兆。
果然,到贞观二年,颉利就与上面提到的突利、郁射设相继发生火拼。到贞观三年,突利、郁射设皆率部降唐。两三年间其他降唐的突厥部落还有不少。仅贞观三年一年之内,塞外部落及散落在蒙古高原上的汉人降唐者就达120万口。这无疑严重削弱了东突厥汗国的实力。
2.对于颉利而言,祸不单行的是,草原其他民族也趁机群起反抗突厥。其中以铁勒人的打击尤为致命。铁勒是与突厥存在同源关系的游牧集团,其部落众多,是突厥汗国重要的财源和兵源。《隋书》称突厥正是因为控制了铁勒的人力物力,才得以统一蒙古高原。
大约在武德九年或贞观元年,九姓铁勒在漠北群起反抗颉利。铁勒人共推薛延陀首领夷男为可汗,打败了前来讨伐的突厥拓设和欲谷设。按两唐书的说法,突厥损失人马在“十万”以上。不单如此,突厥统治者的大本营,即鄂尔浑河与土拉河流域也于贞观二年被铁勒人占领。颉利的主力应该是遭受了重创,只好“播迁”到漠南的残山剩水苟延残喘。
问题是漠南也不安生。贞观二年,也就是颉利丢掉漠北半壁江山的同年,契丹人主动脱离了突厥统治,内附唐朝。颉利以默许唐廷吞并梁师都为代价交换契丹,被唐太宗强硬拒绝。最后突厥既保不住梁师都,也没要回契丹。可见东突厥汗国已经内外交困,奄奄一息。
3.唐朝的情报工作做得也比较合格。大约是在铁勒人在漠北击溃突厥主力后不久,唐廷就得知了这一消息,并于贞观三年与夷男结盟,册封其汗位。考虑到古代的交通条件,唐朝的这一举动可谓相当迅速。双方约定南北夹击突厥。颉利败亡的命运就此注定。
前文提到,贞观三年,颉利还在与突利他们打内战。唐太宗毫不犹豫,与薛延陀结盟完毕,即于此年八月筹备北伐,并在十一月出兵。大厦将倾之下,不少突厥贵族不仅不予抵抗,反而争先归附,突利即于十二月间降唐。颉利的宠臣康苏密(粟特人)也带着萧后和杨政道投降唐军。颉利这时已组织不起像样的抵抗,与唐军的两次接触,均是不战自溃。比如歼灭颉利主力的阴山之战,在苏定方率两百唐军前锋(唐军主力也只有一万)出现在距离颉利的阴山大营尚有七里左右的位置时,号称还有十多万人突厥主力立即作鸟兽散,最后大部投降,颉利本人骑良马逃走。所谓“强大”,不过尔尔。然后就是李靖追击颉利残余的戏份。
4.总的来看,东突厥汗国灭亡前的两三年内,突厥的实力已经消耗在了内讧与铁勒人的战争上。重创东突厥汗国主力的几场硬仗,也基本都是铁勒人打的。唐军出兵后,并没有经历大规模血战就取得了胜利。因此唐太宗在战胜突厥后颁布的大赦令中讲此役“不劳卫、霍之将,无贾、晁之略,单于稽首”——他承认唐军基本上是捡漏。
因为灭东突厥的战争前后打了几十年。只不过大部分人不懂什么叫军事包围政治孤立经济封锁罢了。
唐朝几次灭国战争,都是对对手完成包围圈后消灭对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