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很多回答根本不了解高考地狱省份教学一线的实际情况。
实际上从2013-2014年开始,高考地狱省份的省级示范性高中早就搞这一套了,高中三年的课程压缩到高一讲完,后面通过刷题巩固备考。
高中课纲内容早就不能满足前端学生的学习需求了,也正因为高中课纲早就无法满足前端学生的学习需求,所以高考地狱省份才会拼了命的刷题搞熟练度军备竞赛。
而这种模式铺开,说明对于比较前端的学生而言,高中课纲不够难、不够深、高考科目不够多,传统的出题思路选拔效果不够有效,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也就是说起码从2009年前后开始,高中课纲对于头部学生而言就是有明显的制约效应了。
淄博某些中学明显是明白隔壁省份的操作怎么回事,但是学的慢了好几拍。
还有什么吐槽冲刺清华美院的,实际上这类校领导的目的根本不是冲刺什么重点985的艺术类专业或者专业院校,而是往有985211名字的工科院校或者师范院校输送那些能闻过艺术类一本线的毕业生提高92率或者一本率。很多人一看就知道既没有接触过这类操作,身边也很少有走这条路的同学/朋友。
说句政治不正确的,苏俄的教学实践也好,中科大的少年班的实验结果也罢,总之结论是越早给中学生加大实际的课业压力(即提高难度而非提高熟练度),对大脑的发育和知识体系的构建是有足够好处的。俄国骨干高校之一、号称东欧LSE(实际上和LSE也是姊妹校)的HSE的新校长,就是15岁考入莫斯科大学数力学习的天才少年之一。如果做个类比就是今年初三考入清华丘班的那些优秀中学生。
之所以加压这种事情推广不开,是因为哪怕在基础教育资源非常充沛的俄国(教学班班容量普遍小于30人,我国普遍大于40人,实际情况是50人以上居多),这种专门高级中学/科学中学都是高度集中在大城市的。这涉及到一个非常严肃的教育公平和教育资源的可获取性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也是非常严峻的,因为这涉及到全社会要为教育多付出多少无用成本以及随之而来巨大的精神卫生问题和生育意愿下降问题。
这种搞法就是典型的折腾学生感动自己了……
很多说一不二的领导就喜欢这样,大力出奇迹,往死里整,感觉反正下头更痛苦了,那总能榨出点什么来吧。
榨个锤子榨,卷到一定程度之后,学生缺的根本不是更大的压力,而是充足的睡眠。
五点起来「早早读」,晚自习下课指不定又是几点了,第二天爬起来连自己姓什么都说不清楚,按着脑袋又要超进度学习,能学进去那才有鬼了。
一天学习十小时可能考到六百分,一天学习二十小时,那绝对考不到一千二,能活着上考场就谢天谢地吧。
这种浮夸风搞下来,最后无非是台上假装上课,台下假装听讲罢了。
至于校长本人,反正显他「做事」了,被折腾半死的又不是他自己= =
高度怀疑这位新校长,有没有念过高中,参没参加过高考……
且不说,清华美院就不是高中才拿起画笔的人能考得上的;单单看“高一便完成所有科目的课程教学,而高二高三全部用来进行复习”,这人就是个十足的外行。
这一点简直可以构成择校的标准之一。
如果一个高中宣扬自己一年内赶完课,吹嘘这样复习时间长,成绩好。那这所学校不是官本位外行领导内行,就是那群学衡水学个皮毛拿来哄家长的。
高中学习,尤其是理科,很讲究第一次接触知识,就走在正道上。
第一次学,就把它扎扎实实地学明白了,不要学个囫囵吞枣,日后纠正不知道要费多大力。
这也是为什么,越是教学质量高的重点高中,越是厌恶学生在外面的培训机构提前预习。因为那群野狐禅,大多只会拎着那些看似炫目的“答题技巧”“绝招”哄什么都不懂的学生。
说句虚一点的话,这就是“只得其术,不得其道”。
我以前在新东方的同事,高考考一道拟南芥(一个植物)设定的生物题目,他曾经教学生做过拟南芥相关的题,他就敢吹自己压中题了。然后学生家长就真的信。
但你要真问他这两道题,考察的是哪个能力目标,那他搞不好连高中的能力训练都包括啥都说不上来。
真正会教学生的,不会无脑赶进度,也不会耍这种华而不实的花招。
我在人大附念高中,老师在家长会,会非常明确地要求,不要让学生预习,老老实实跟着学校进度走。我们理科到高三上学期,都还在讲新课,耽误我们高考出成绩了吗?家长也着急,也问为什么别的学校都结课了,但只要学校拿得出成绩,这种质疑最后自然不攻自破。
只有那些,不会教学生,知道自己凭能力出不了成绩,才会做这些表面功夫,来表示自己努力了尽力了。
战略懒惰战术勤奋,出工不出力。
————————————————————————————————————
统一回复一下评论区:
当年我们家长着急,肯定不是因为河北结课早,河北结不结课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是因为北京很多其他学校,也一样早早结课了。
不要以为首都就不赶课。首都一样有市重点初二预定学生,初三讲高一内容,签约进本校象征性中考,高一结课复习两年的,一样的,作啥妖的都有。
但是效果并不好。他们生源锁定得这么早,一样考不过正正经经按时间讲课的学校。
中考同样的分数,进人大附和进这类学校的,最后高考差出小二十分。多少个操场的人。
建议查查这个人怎么读的大学,是不是冒名顶替的师范出身
艺术和文化根本就不是一条赛道。艺术科目筐瓢、被录取到文化生分数线比高考成绩低几十分的卷王艺术生很少?见过最冤枉的一位,高考文化课580,考中音艺考砸锅只能读文化生录取分470多的民办。
十几年没摸过画笔,敢问怎么能在艺考拿高分?
还有“高一上完三年内容”。有一个常识,叫“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劝成绩好的学艺术冲击美院这个我理解不了
别的,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难道不是很普遍吗
以前学科竞赛还管用的时候,高一一年学完所有课程,有余力的学生高二学学科竞赛,剩下的高二复习,高三所有人都复习....
这不是什么新闻吧,很多学校都这么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