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计之余功,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
苏辙《黄州快哉亭记》
张怀民远比大家想象的惨多了,他不是就那一晚上惨,简单来说,元丰六年那一冬天都很惨。
山上的笋都被苏轼亲哥俩夺完了,
本来张怀民住的地方离江齁逼近,修个亭子就能直面大江了,
南合沅湘 ,北合汉沔,那时候的长江水嗷嗷大,
晚上的时候江水动静“鱼龙悲啸”,张怀民的房子“蓬户瓮牖”,说白了四面透风,不仅不隔音也不供暖,
临着大江,听着江水喔嗷喊叫的声音,张怀民同志瑟瑟发抖,冻得跟孙子似的,
过了农历十月,也就是公历十一月左右,这房子就不能住人了,
为什么张怀民好好的人要去承天寺睡,因为他妈的自己家太冷了睡不着啊!
就在张怀民终于找到个暖和房间,睡得正香的时候,
突然门被人一脚踹开了,
苏轼进来就喊,
“走啊派大星,我们去抓水母啊!”
搁你你不疯了么?
ps:为啥说这哥俩笋一块去了?
因为苏辙到黄州写《黄州快哉亭记》是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离承天寺夜游半个多月,字里行间的意思,张怀民搬回去住了有木有,
有人问,那么冷为啥不在承天寺接着睡了,
因为怕苏轼再来大半夜偷家啊!
我估计苏轼后面还来过一回承天寺,一进门发现张怀民早都带着铺盖跑的没有影了,自己悻悻回去,也不好意思再写啥文。
苏辙到了黄州之后,哥仨在张怀民那约饭,苏辙写快哉亭记说张怀民住的地方景色好,破也是文艺的破,四面漏风但自放于山水,实在是快哉……
大意是:“张哥你真流弊,这么破都能住。”
张怀民心说:“要不是你哥,我特么住这?”
放今天就叫苏轼苏辙都在秀,只有怀民在挨揍。
笑点在反差感。
按照课本的赏析,很容易脑补出两位志趣高雅的君子、忧国忧民的文人月下漫步,画面美丽,但是总有一种距离感。
抖音上低情商:怀民刚要睡,高情商:怀民亦未寝等等解读,一下子把千年前两位古人与我们的距离拉近了。
让人一下联想到自己休息了,损友非要敲门强拉着一起喝酒等等……
原来课本上冷冰冰的苏轼、苏大家、大词人,文学家的影响一下子变的和蔼可亲,有血有肉,两人的形象都生动起来。
让看到的人不由得会心一笑。
文章写于宋神宗元丰六年,此时苏轼被贬已四年,这种解读也有一定道理。
这首诗的背景,张怀民和苏轼都是落魄人。苏轼已经被贬出抗体了,但张怀民基调就是,夜不能寝,难以入睡。苏轼有可能睡不着,但张怀民铁定睡不着,因为张怀民是初到承天寺,刚来没几天,情绪低落呢,苏轼嘴上说的睡不着想散步,实际上是担心张怀民吧
醉翁之意不在酒,其实用脑筋想想就知道,苏轼来这三年了早该习惯了,不可能就突然失眠,表面上大大咧咧的,实际对友人的关心才是真正的意图吧
这样一个傲娇的苏轼就跃然纸上了
苏轼: 才没有担心你呢,我是睡不着找你散步!
你们不要听苏轼的一面之词,要兼听则明。
因此,除了读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外,我还从潘家园旧货市场高价收来一篇张怀民写的《记承天寺遇袭》: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苏轼入户,骇然起行。念孤身难抵,遂至承天寺社区求救。承天寺群众亦未寝。
挺有趣的。
挺有生活情趣的,苏轼深夜找怀民玩儿。
怀民睡了。
“笃笃笃”敲门声响起,怀民被吵醒。
苏轼来句:怀民亦未寝。不是挺搞笑的吗?
以前讲究的是兴至而来,兴尽而返,乐观豁达,还有一点儿是,如果有好朋友深夜来访证明他们关系真的好。以前不是现代,出门靠走,车马慢,深夜有好友来访,自然是赏心乐事。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就是美。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这就是好友来访,秉烛夜游。
夜里景色优美: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有朋友,有美景,这难道不是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儿吗?
不说其他,你想想现在有几个人愿意陪着你夜里疯魔的出去玩儿,还能和你玩儿得来,谈得来的?
孔子也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三乐之一,岂不是赏心乐事。
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就算是吵醒朋友,又如何呢?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说明怀民也和苏轼一样欣赏月夜美景。
至于网友们欣赏为吵醒朋友,只会让苏轼更接地气,就连我们自己也看着很有趣儿。
再说回古代的苏轼,虽然仕途波折,但是苏轼总有一种让自己快乐起来的能力。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 ·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你看,苏轼什么时候都能够看到美景,乐观达观。
同时也是一个吃货,留名千古的东坡肉让苏轼成为所有吃货的偶像。
林语堂的《苏东坡传》极为经典,可以一观。
故,就算苏轼知道这个段子也不过是飒然一笑,再说苏轼也是宋代经典的段子手。
佛印和牛粪的故事,东坡吃草的故事都是非常脍炙人口的。
佛印和牛粪这个众所周知就不说了,东坡吃草这个可以讲一下:
有一天东坡去看望老朋友佛印,一时找不见佛印,有心调侃,高呼:秃驴何在?
佛印悠悠然走出来:东坡吃草!
怀民应该是苏轼的老朋友,人与人的界限感是很分明的,不到老朋友的地步,没人找你玩儿,也没人深夜找你玩儿。
不说怀民睡没睡,就算是怀民睡了被吵醒也是开心的。因为古时候娱乐匮乏,聊天打屁也比一个人早早上床休息要好。
再说古人如果从书里画里走出来,也会更有生命力,不用计较这些无伤大雅的玩笑。
至少我觉得挺有趣的,就算是吵醒,我也觉得苏轼的灵魂有趣,也为苏轼和怀民这对儿流传千古的朋友感到开心。
再说了,因为一个承天寺夜游,怀民直接穿越千古让我们知道有这么一个人,这可比立功立言立德三不朽还要快捷便利呀。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也一样将好友王伦留下印记。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也让任安声名广播。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也是李白的将进酒让两位穿越千年。
不过如果只以这种方式来看他们的友情,倒是有些亵渎啦。
鲁迅先生曾说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这既是苏轼的幸运,也是怀民的幸运。
时间流逝,不朽的是诗词之美,闪耀的是友谊之光。
【记得点赞、喜欢+关注@阅读修身】
我们当时的年级主任在大会上说了这么一句话:要不是容易影响成绩,谁几把管你早恋啊,可你有能力靠事实担保早恋不影响成绩嘛?没有吧,很蓝的啦。
这就是高中反对早恋的真实原因。
所谓的为了学生着想,都是屁话。这跟高中老师和校长主任没有一分钱的关系。
而且因为高考的性价比极高,导致家长也不愿意孩子早恋。
当然对大部分人来说高考确实是性价比最高的跨越阶级的方案,肯定要珍惜啊。
这种事情在大城市互相为“中产阶级“或者收入颇丰的家庭就不存在这种屁事,老师管都懒得管,门当户对,双方最后都是要出国留学的不需要走高考这套规则,只要别太激进离谱就行,双方接收正确的恋爱观和性观念就行了。新兴”中产阶级“家长也有能力给子女传输正确的这些观念。
当然,不是门当户对那一方家长和另一方家长就是不同的态度了。
这事情其实就是郭楠一个两难的悲剧
从情感上
我认为应该要立刻回击
从现实中
我也不得不承认 以当今的利女执法环境
这位男性很有可能被诬告成功 然后拘留。 女的立刻无事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