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翻百度指数,能解读出这些信息:
1.搜索“汉服”的人,数量上多于搜索“旗袍”的人。
汉服会在每次法定节假日(如五一十一、春节中秋等)迎来一波热度,受到疫情影响很大。
旗袍在近两年年高考时,会凭借“妈妈穿旗袍助阵孩子高考”这种新闻有些热度。
2.搜索“旗袍”的人,年纪要大于搜索“汉服”的人。
这个差距比我想象中要小,因为在生活中,这个差距要大得多。
参加旗袍活动的都是阿姨辈甚至奶奶辈的,而汉服活动则是中学生满地跑。
3.经济发达地区搜索“汉服”的多,经济落后地区搜索“旗袍”的多。
为免地域黑争议,这条就不放图了,可能和不同地区人口的年龄结构有关。
4.汉服是男女都有的服饰,旗袍是女性服饰,但搜索“旗袍”的男性比例反而更高。
一开始我很疑惑,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直到我发现搜索“JK”这个词的男性比例达到62%,这才恍然大悟。
以上是数字解读,以下是个人见闻。
汉服运动发展到现在,穿汉服的人对旗袍的态度已经变化了不少。
在汉服运动早期,大家对旗袍十分厌恶排斥,觉得旗袍是个不中不西、不伦不类的东西,只是借着特殊历史时期的文化混乱,才窃取了国服之名。
但之后十几年里,汉服在年轻人当中彻底打垮了旗袍,哪怕不看仙服只算传服也一样。
现在旗袍虽然仍然是外交场合的女性正装,在中老年女性之中仍然地位很高,但已经变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年龄较小、较晚接触汉服的人,已经不会再把旗袍当成是汉服的竞争对手了,因为两者的市场定位已经错开。一个是中老年女性拿来怀旧的商品,一个是青少年赶时髦出风头的商品。
现在旗袍在年轻人当中的有效传播,也不得不依附于汉服。比如B站就有汉服UP主给旗袍商家打广告,也有汉服UP主发视频指责借旗袍搞软色情的人。
不出意外的话,未来官方旗袍和民间旗袍会各发展各的,互不相干。
官方旗袍碍于制度惯性,会继续在那个位置上存在着,退化成一种拍照用的道具。
民间旗袍除了特殊用途以外,很可能会变成汉服这把保护伞之下的一种小众服饰。就好像现在不尴不尬混在汉服店里的清汉女装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