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比较奇怪为什么现在问这个问题,这真不是时候,要是早五年问这个问题还会显得不是那么的....
现在你不觉得,但未来你回头看时就会发现,今年就是标志性的一年,分水岭般的存在。
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不是一个数字的赛跑游戏, 经济增长数字来源于各行业真实增长后的货币表现,经济不行了,数字就自然会不行。数字自己不会往前跑。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迎来了十几年的超高速增长,很多人就以为这是和中国这个标签联系在一起的必然的特质。但怎么可能,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经济增长。
入世前中国有之前几千年来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巨大而年轻的人口,有巨大的国土和资源,美国最终点头中国可以入世后,国际市场敞开了大门,美欧日跨国资本带着资金,技术进来把中国国内这些廉价的资源要素整合,迅速变为产品后再以这些跨国公司的品牌行销到世界市场, 可以说短短几年就可以大变样,靠你自己去一点点摸索技术——形成组织管理经验——形成产品力——在内部市场一点点变现形成积累,再投入.......那速度肯定没法比。因此这十几年里中国就是在不断的扩张再扩张,反正扩张的基础设施是服务于制造业的扩张,制造业的扩张有国际市场来消化产能, 一切都看上去红红火火。
而跨国公司在华企业出口的大增长,直接表现为中国出口竞争力增强,进而表现为汇率的坚挺,或者是在本币不断贬值的情况下对外币也不贬值。于是本币计算经济规模不断增长时对外汇率也在不断提高,一年按照美元计算复合增长百分之几十都不算什么。
于是才有了很多人嘲笑的所谓中国很难超过日本GDP的那次集体狂欢。
但是这种增长模式谁都不难想到:不可能以这种方式一直持续:
第一,外部市场是有限的,我在日本经济还在如日中天,逼近美国的6、70%时就下过一个论断,那时我年龄不大,当时很多砖家在畅谈日本GDP超过美国,我就论断这绝不可能,因为日本经济是出口导向,依赖美国等外部市场吸纳其产品,就算你把外国产业都打垮,全换上自己的产品,这个市场容量也会是有限的吧,更何况人家也要活,也要保留自己的产业。
现在的中国也一样,不可能依靠向国际市场倾销商品继续带动经济这样增长。就算外部世界听之任之都不会,更何况现在美欧日都联手开始限制,靠以前那样政府补贴去打垮各国企业然后再去收割的路子走不通了。比如现在比较典型的,半导体产业,美欧日韩都在逆全球化,构建本土的半导体产业链,其它如电动汽车,医药生产等也都会如此。最终各个国家会更依赖本国的市场来发展。
那么外面市场不行了,内部市场呢? 那就需要中国老百姓的消费力够才行,只有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才是有效需求,一句话,得老百姓有钱。
现在内部消费力起来没我就不多说了吧。
当然还有一个经济引擎这些年来作用巨大,就是房地产和基建。
每年卖地都有几万亿,留在地方政府发工资做项目。而建设住宅办公楼商场的项目又带动了钢铁(中国一半多的钢产量是建筑钢筋),水泥,工程机械,有色金属,家具家电等等一长串的产业链。
但是现在人口确定是在下降了,房屋空置越来越多,房产税又要交了,房地产还能增长么?老百姓都是买涨不买跌的,一旦销售不动,还会有多少开放商能活能增长?那么这条产业链怎么带动?
而且人口出生萎缩,几年内就将带动母婴用品产业的萎缩,玩具,书刊,教具,体育用品,服装等等的萎缩,长远看,买车,买房,办公用品,婚纱,摄影,餐饮等也都会萎缩。
我说了,经济不会光有个数字自己往前跑,那么你来告诉我,接下来这个GDP怎么“一直增长下去”?
顺便说一下,现在国际主流观点并不是认为中国会一直增长下去,尖锐指出问题的也很多。不过这些观点和我这个帖子一样肯定会被认为是别有用心的唱衰罢了。
为什么所有人都认为“楚人”在靠岸后找不到他的剑?两个小时前不就是从标记那里掉下去的嘛。
这种问题有什么意义呢?
认为中国GDP将超过美国的依据是什么?题主难道自己看不到?如果看不到,我说了也会被题主质疑能否代表主流观点。
30年前日本也是繁荣景象,那时候日本国内外是否也认为日本GDP将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这也是一句非常有利于题主的问题,首先90年代时候,日本是不是繁荣中国人真的知道吗?不一定所以是不是繁荣还不是题主一个人说了算,至于那时候日本人怎么认为的,中国人更不知道了,所以这个靶子也是由题主说了算。
因为题主加了一个条件,“但我们现在讲主流观点”
谁是主流,题主却没有说。。。。这就诡异了
中国人怎么有资格成为日本主流来谈论日本人30年前的理想?
——————————————
由此我也按照这个逻辑来发一个问题,问一下题主
认为中国GDP不能超过美国的依据是什么?120年前英国也是繁荣景象,那时候美国国内外是否也认为美国GDP将超过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当然看衰的肯定有,但我们现在讲主流观点。
大家认为中国一定会超越美国,并不是因为中国现在欣欣向荣,就预言中国以后一定要超越美国,如果这样的话,那就跟日本当年没差别了。
中国和日本本质上的区别。
第一,中国现在有相对稳定和健全的资源禀赋,这是日本不具备的日本一切资源都依靠输入,因此即便在欣欣向荣状态下也是有资源隐患的。
第二,日本不具备中国现在的完整的工业体系。
第三,中国已然具备了接近美国甚至个别领域已然超越美国的科技实力,而现在的经济发展水平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能力。
第四肉眼可见的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和美元日益颓势的过程,也和当年日本所谓的星星相融不一样。
第五是最关键的疫情等事件中,展现出中国的领导能力,动员能力,的确要大大的优于包括日本在内的其他国家
第六,中国本身就是最大的市场。而且中国现在已经逐渐懂得利用自己巨大市场,这个地位对其他国家进行反制和打压,而其他国家往往又没有更好的手段反击。
是的。
当时(八九十年代,尤其八十年代末和九十年代初的)日本人确实觉得日本未来有可能(在经济上)超过美国的一天,相信日本以小博大超过美国并非不可能,而且美国等外国人里不少也有这种看法(类似《日本可以说不》《日本第一》之类的书都是当时出现的,松下、索尼等日本大企业的创立者在当时几乎被封神),所以近些年美国在中美贸易战里打出的那些组合拳,当时的日本是一个也没少挨。
科技上,一方面当时日本虽缺乏诺奖得主这种顶级人才,但工程师队伍是当时最大的,大幅超过美国,也超过英法德加一起的总量,劳动力的质量和数量是当时世界最高一档。而且,日本人在当时而言,属于最“好管”“听话”,且几乎不“闹事”的那种,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会差别巨大,社会总体相当稳定。
另一方面,日本的科技高度商业化,又缺乏军事责任(战败国限制+和平发展模式),不用花钱在军事上太多,所以当时日本的科研高度市场化,R&D的总量和GDP占比也比其他发达国家高,更能适应市场潮流地把“好钢用在刀刃上”,甚至自主创造市场潮流。
而在机器人等未来的生产和消费领域,日本当时比美欧更具备规模优势,一方面各种“匠人精神”讲究手艺的历史传承,生产自动化程度却也是世界最高一档。
金融上,日本开始成为世界金融大国和最大债权国,增长率比其他发达国家高(常年10%左右),当时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东南亚国家以及美国,都有日本要通过经济实力实现“自由贸易帝国主义”版的“大东亚共荣圈”的预期,因此当时中国既欢迎日本投资,也要求美国的对华投资要保持和日本同等的水平,以防止日本在事实上控制中国。
在那段时间,对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而言,日本的工业制成品都是比欧美同类更有竞争力的(日本制造开始从廉价货变成了高品质产品的代表),日本从其他国家几乎只进口原料,而在一些高端消费产品的生产上,日本也已经超过了当时的欧美,并开始攻关更多的高附加值的工业品制造领域,因此也在这些领域引发了美欧明里暗里的联合抵制(像日本的光刻机、汽车、家电和其他数码产品)。
当时认为日本将成为21世纪经济超级大国的预期是普遍存在的,甚至认为21世纪的日本,由于经济实力的增长,有可能成为美苏之后的另一军事大国,日本的制度和文化当时也被外界和很多日本人认为是有先进性的,不少人去当时的日本取经,其中也包括当时的中国人和美国人。
唯一给美国等其他国家自信的是,日本的国家规模虽然不小,但也不是很大,且在战后国际环境下也无法开疆扩土,无法将东亚、东南亚其他国家沦为事实上的殖民地,在拉美和非洲的经济扩张也拼不过欧美原有的势力网,继而拼规模优势拼不过美欧。
且当时外界认为日本当时还没有多少诺奖得主级别的高端人才(尽管事后诸葛亮地说,当时只是明面上是这样),认为其科技实力并不是世界第一,经济的泡沫却很大,因此也有部分人认为日本的国力上限将很快到达,认为其持续多年的高增长会慢慢停下来。
部分或居安思危,或明贬实褒地唱衰未来日本的人在日本和其他国家也是存在的,越到90年代后半段就越是这样。
但当时预计到日本将失去一个又一个十年的人,可以说几乎没有,或者说虽然有,但没有明面说出来这种在当时而言相当异想天开的看法。
—————————————————许久不用的分割线——————————————-—
更新一些数据,省着好事的抬杠:
——————————————————再补充———————————————————
30年前的日本和现在有点相似之处,但和中国的情况又有很大不一样的地方。
1985年的日本GDP虽然已经是世界第二(不算苏联),但只是1.38w亿美元的经济体,而美国是4.34万亿,日本只是美国的三分之一不到而已。远谈不上超过美国。但是85年的泡沫经济以后,日本的GDP被急剧拉高。88年就到了3w亿美元以上,一直冲到1995年的5.4w亿美元。
也就是说,在1980年到1985年,日本经济增长率没有超过10%,已经脱离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开始了经济缓速增长时代。但1985年以后,日本每年的经济增长几乎超过30%,这个速度过于恐怖,完全是日元上涨和美元下跌,加上日本央行的政策搞出来的泡沫经济。那时候才有日本要GDP要超过美国的说法。如果把泡沫挤掉,能维持住美国的三分之一,已经是日本的经济极限。
但中国和日本不一样,虽然中国一样有泡沫,但在宏观调控方面远超日本。另外就是人口,14亿人口只要达到美国的人均GDP的四分之一,GDP就可以轻松超过美国。
人均计算我国一直是劣势,但算总量是恐怖的存在。否则,加拿大那么大个地方,怎么GDP只有印度的60%呢。
只谈后半段,当年的主流论调确实是日本威胁论,就是日本会超过美国
1980 年至 1988 年日本在美国的直接投资增长了 10 倍以上
日本人拥有 2850 亿美元的美国直接资产和证券资产
控制了超过 3290 亿美元美国银行业资产(占美国银行业资产的 14%)
控制了加利福利亚州银行业资产的 25%以上以及其未清偿贷款的 30%
在美国拥有的不动产超过欧洲共同体的总和
购买了 30%~40%的美国财政部债券
占有了纽约股票交易所日交易量的 25%
美国市场上 20%的半导体器件,30%以上的汽车,50%以上的机床以及绝大部分消 费类电子产品和其他数十种商品和服务是日本提供的。
美国《商业周刊》1989 年 8 月 7 日调查
68%的美国人认为来自日本的经济威胁比来自苏联的军事威胁更加不利于美国的未来。
日本工厂使用的技术的现代化程度,在一九七三年已超过美国。在一九七五年,一个日本工人生产价值一千英镑的汽车,只需九天,而英国利兰汽车厂则为四十七天。
在一九七六年,欧洲任何汽车制造厂(菲亚特、雷诺、大众等),每个工人每年产量为二十辆,而日本的尼桑为四十二辆,丰田为四十九辆。
一九六二年,日本钢铁工人每人平均产钢一百吨,英国为四百吨,到了一九七四年,日本钢铁生产率却比英国高一至二倍。
一九七六年,日本轴承工厂每人平均产量比英国名厂RHP的工人高出两倍半。
——戴尔·乔根森
在国民生产总值、生活水平、国际政治力量以及文化影响等方面,日本还不是世界第一。
根据经济学家的各种统计,在按人口平均的国民生产总值上,一九七七年和一九七八年,日本已超过美国。不过,日本要在国民生产总值的金额上超过美国,如果不出现日元极端升值的局面,恐怕还得十年。
日本每个家庭的收入,把月薪和各种补贴都算进去,是高于美国的。
但在购买力方面,按照过去经济学家的预测,一九七八年美国还是领先的。
当然,仅以购买力来断定生活水平高低,是有问题的。因为它是根据美国人的习惯设定的。日本人则更节俭,因为很少负债,需要付的利息也更少,收入用于储蓄的部分比美国人更多。美国人则更爱追求宽敞的住宅和花园。
——《日本第一》傅高义(美)
冷战结束了。冷战的赢家是日本。决不能让日本成为冷战后的赢家。
——詹姆斯·贝克
所谓新战略是为了防止将来在经济上出现珍珠港事件,包括改善美国对日本秘密情报的收集在内。
——罗纳鲁德·毛斯
1990年10月CIA在美国罗切斯特工科大学举行了击溃日本经济的研讨会
日本:敌对贸易,像战争一样的贸易,旨在消灭竞争的贸易
——迈克尔·克莱顿
日本威胁我们的生活方式,最终威胁我们的自由,就像纳粹德国和苏联过去的危险
一样
——威廉·S·迪特里希
时代在变,永远不变的珍珠港
1991年的美国出版了一本书叫《珍珠港幽灵: 1941年12月7日的遗产》
作者Thurston Clarke写到
在日本比珍珠港更持久的胜利中,”日本赢得了“贸易战”,并正在把夏威夷变成一个“经济殖民地”
2015年美国同样出版了另一本书
铁打的夏威夷
流水的假想敌
当一个宏观经济问题,大到了 “宏大” 的层面,且实质性涉及了历史周期律和全球权力变换,就必然不只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了。不但不只是一个宏观经济问题,而且狭义经济学在解释和预测上的权重,就越来越排不到前面了。
权重更高的分析框架,就已经是地缘政治、军事、科技、货币、规则、定义等等了,而这些话题,就已经不是典型的宏观经济话题了。
中国是否能超过美国?有可能,且可能性不小。但是否板上钉钉?自然也没那么确定,可谓机遇和挑战并存。
目前能确定的只有两点:
1,自从美国接替英国,成为全球垄断力量之后,有且只有中国,达到了在经济、产业、科技、地缘政治、军事、货币、规则、定义等方面上,全面挑战美国统治权的可能性。其他任何一个国家,不管是苏联还是日本,在其历史鼎盛时,都没有达到过这个状态。而除了今日的中国之外,全球也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或国家组织,能看出有达到此状态的任何可能。
2,基于以上的认知,在这种话题范畴上,拿类似三十年前的日本,来做类比乃至历史影射的行为,基本上属于纯粹彻底的脑子不太灵光 — 日本在其最鼎盛时,也只有产业和科技,对当时的美国构成了挑战。而日本在地缘政治、军事、规则定义等方面的实力,面对美国,硬性地无限接近于零。这也正是决定了日本之上限的根本原因。
由此引申开的一个话题即,在20年前,韬光养晦式的 “加入” 乃至 “皈依”,不但是一个可以选择的方向,更是一个理性的必然。
但在今天,你我看到的诸多煞有介事或阴阳怪气却就是不立论的分析或话术,其不愿展开的立论,几乎都是隐性指向 “加入” 乃至 “皈依”。而之所以普遍不愿意明确对此立论,根本原因在于,若此立论明确,很容易就会被反问一句:
若我们的目标是人均发达国家,人民富足(绝对的无法反驳的政治正确),那么这对应的总量,甭管你是啥制度啥文化啥态度,人家让你 “加入” 乃至 “皈依” 的目的是啥呢?给自己找个新的全球老大?
— 若竟然真是如此,那这算是 “加入” 呢?还是 “收编” 呢?算是 “皈依” 呢,还是 “变天” 呢?
这才是最核心的问题。可惜太多人,无意或故意回避开了。
事实证明,美国只要想,他就一直是世界第一。
这次印钞直接让美国啥都不用干,有了几万亿的gdp,妈的,真的叹为观止。
在八十年代开始到九十年代中期这段时间,日本认为未来会保持过去的经济增速,一个非常重要甚至是最重要的理由是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将给日本制造业提供巨大的市场与就业机会,看日本人写的回忆九十年代的书,或者分析失去的十年的文章,中国市场的预期被反复提及。我在看一个记述日本海外投资澳大利亚黄金海岸,为了预期中的日本人高尔夫球热和度假热,各大日本财团出巨资几乎建设了一整座度假城市的文章里,也会提及,中国市场爆炸式的增长给日本带来超级乐观的预期。所以整个社会一直保持着非常乐观的投资与消费习惯,非常激进的投资方式,提前量较高的上设备,上生产线,下重注搞研发,超前消费,高杠杆消费,海外买地买资产保值。如果站在八十年代中国改革开放到九十年代东南亚经济危机中间这十几年,这个理念很难被证伪,海量的日本电器出口中国,著名的机电部黑白彩色电视机之争,组装生产以哪种方式进行之争,对应的是日本制造和日本经济美好前景的预期。
日本所谓失去的十年衔接人口问题的十年,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简单粗暴的广场协议或者人口问题都概述的不准确,但成因有一个共同特点,预期中的市场没有出现,经济规模不增反跌。美国的市场没增长,中国的消费市场遇到本土化竞争,日本本国的人口结构问题,都是日本当年没有预料到的,或者说过于乐观的时候忽略了的大问题。
以上都是国家或者社会治理不好,遇到的问题,从个体来说,疯狂加班或者丧文化,都比较极端,不是说高速扩张时期个体就更舒服,对社会个体来说,能正常安居乐业,少一些波动,才是好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