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贴出的“深化了对本能防御行为神经机制的认识,为研究人类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慌症等疾病提供新方向”就是在解释这项研究的意义。
提供新方向,意思是“有了新的思路,目前还没开始搞”,今后几年可以关注一下后续的发展。
对于这类研究,要求可以低一点:能帮助降低“惊吓导致心脏病发作、癫痫发作、脑出血、摔倒”之类的概率就很好了。这可是很难的——问题不止出在人们对神经机制的了解程度上,你很难广泛应用对耳蜗核-脑桥尾侧网状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进行监视的设备,许多患者在首次出现重大问题前并没发觉自己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从相关研究成果里找出“或许会有风险的模式”并应用于体检。
文章是这么写的。
对于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来说,突发的声音或触觉刺激能瞬间诱发惊跳反射,俗称“吓一跳”。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伟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耳蜗核—脑桥尾侧网状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这条神经环路,对哺乳动物的“吓一跳”反应起到重要作用。
此发现深化了对本能防御行为神经机制的认识,为研究人类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慌症等疾病提供新方向。
上面讲了提供了新方向跟新思路。
惊跳反射是一种重要的本能防御行为,但是控制惊跳反射的基本神经环路尚不清楚。
这个很自然的让人想起了吴京PTSD患者。
按照论文的思路如何治愈吴京PTSD患者呢?
脑干的脑桥尾侧网状核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被大量激活。耳蜗核—脑桥尾侧网状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这条神经环路……
就是把那条神经通路破坏。
比如把他们的耳朵捂起来,这样就能治愈吴京PTSD患者了,当然也可以阻断或者切掉耳蜗核—脑桥尾侧网状核这部分东西。
推一个自己以前写的回答。
显然这项研究不是“揭示”了“吓一跳”的环路(耳蜗核—脑桥尾侧网状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这条神经环路),不然我比他们还早都知道了这事了。
该研究主要是在这个环路已被揭露的基础上做了“深化”,这个确实是有的。
熊伟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当声音诱发惊跳反射时,位于哺乳动物脑干的脑桥尾侧网状核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被大量激活。研究人员使用光遗传及化学遗传手段,发现特异性“激活神经元”可以诱发小鼠出现弹跳表现,颈部及后肢肌肉也能同步记录到肌电活动,这是典型的惊跳反射行为。而特异性“抑制神经元”则可以抑制小鼠产生惊跳反射,并且不会影响运动协调、步态、感知觉等其他行为。
随后,课题组通过病毒示踪的方式,发现谷氨酸能神经元直接接受来自耳蜗核的兴奋性投射,并与脊髓运动神经元之间存在直接突触联系。他们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谷氨酸能神经元在接受耳蜗核的输入后,直接投射到脊髓运动神经元,最终完成了对颈部及四肢肌肉的控制。
这是另一则通讯中对这项研究具体内容的描述。
和泠姐说的意思差不多,距离所述的“为研究人类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慌症等疾病提供新方向”的拓展,还未见得有那么快的应用。而且这个发现也没有题述想得那么“从零到一”。
就这个研究当然是值得肯定的,能做出点有价值的工作发篇NC,比我肯定强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