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我国学者新发现揭示哺乳动物「吓一跳」的科学机制,这一发现都有哪些意义? 第1页

  

user avatar   MarryMea 网友的相关建议: 
      

题目贴出的“深化了对本能防御行为神经机制的认识,为研究人类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慌症等疾病提供新方向”就是在解释这项研究的意义。

提供新方向,意思是“有了新的思路,目前还没开始搞”,今后几年可以关注一下后续的发展。

对于这类研究,要求可以低一点:能帮助降低“惊吓导致心脏病发作、癫痫发作、脑出血、摔倒”之类的概率就很好了。这可是很难的——问题不止出在人们对神经机制的了解程度上,你很难广泛应用对耳蜗核-脑桥尾侧网状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进行监视的设备,许多患者在首次出现重大问题前并没发觉自己有这方面的问题。可以从相关研究成果里找出“或许会有风险的模式”并应用于体检。


user avatar   feng-kuang-shen-shi-92 网友的相关建议: 
      

文章是这么写的。

对于包括人在内的哺乳动物来说,突发的声音或触觉刺激能瞬间诱发惊跳反射,俗称“吓一跳”。

近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熊伟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耳蜗核—脑桥尾侧网状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这条神经环路,对哺乳动物的“吓一跳”反应起到重要作用。

此发现深化了对本能防御行为神经机制的认识,为研究人类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慌症等疾病提供新方向

上面讲了提供了新方向跟新思路。

惊跳反射是一种重要的本能防御行为,但是控制惊跳反射的基本神经环路尚不清楚。


这个很自然的让人想起了吴京PTSD患者。

按照论文的思路如何治愈吴京PTSD患者呢?

脑干的脑桥尾侧网状核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被大量激活。耳蜗核—脑桥尾侧网状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这条神经环路……

就是把那条神经通路破坏。

比如把他们的耳朵捂起来,这样就能治愈吴京PTSD患者了,当然也可以阻断或者切掉耳蜗核—脑桥尾侧网状核这部分东西。



user avatar   wang-heng-67-77 网友的相关建议: 
      

推一个自己以前写的回答。

显然这项研究不是“揭示”了“吓一跳”的环路(耳蜗核—脑桥尾侧网状核—脊髓运动神经元这条神经环路),不然我比他们还早都知道了这事了。

该研究主要是在这个环路已被揭露的基础上做了“深化”,这个确实是有的。

熊伟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当声音诱发惊跳反射时,位于哺乳动物脑干的脑桥尾侧网状核的谷氨酸能神经元被大量激活。研究人员使用光遗传及化学遗传手段,发现特异性“激活神经元”可以诱发小鼠出现弹跳表现,颈部及后肢肌肉也能同步记录到肌电活动,这是典型的惊跳反射行为。而特异性“抑制神经元”则可以抑制小鼠产生惊跳反射,并且不会影响运动协调、步态、感知觉等其他行为。
随后,课题组通过病毒示踪的方式,发现谷氨酸能神经元直接接受来自耳蜗核的兴奋性投射,并与脊髓运动神经元之间存在直接突触联系。他们进一步的实验结果表明,谷氨酸能神经元在接受耳蜗核的输入后,直接投射到脊髓运动神经元,最终完成了对颈部及四肢肌肉的控制。

这是另一则通讯中对这项研究具体内容的描述。

和泠姐说的意思差不多,距离所述的“为研究人类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恐慌症等疾病提供新方向”的拓展,还未见得有那么快的应用。而且这个发现也没有题述想得那么“从零到一”。

就这个研究当然是值得肯定的,能做出点有价值的工作发篇NC,比我肯定强多了。




  

相关话题

  福寿螺能吃吗? 
  请问为了省油省电,能否在公路上铺设一块块能变换地面摩擦力的板,板能通过电脑感应,调节地面的粗糙程度? 
  当孩子问「为什么星星不会掉下来」要如何回答? 
  百兽之王到底是狮子还是老虎? 
  为什么孩子那么容易对游戏上瘾,为什么人类面对丰富的世界,会更容易对游戏产生兴趣?从生物学角度解释下? 
  科学发展到现在能否证明上帝是不存在的? 
  如果一个人的体表温度很高,而心脏和其他脏器失温了会怎样? 
  国内的乌鸦是不是被吃光了? 
  研究发现早寒武世澄江生物群节肢动物腿肢新结构,具有哪些意义? 
  俄航天局长:在乌的美国生物实验室研发生物武器,可削弱特定族裔生殖功能。如何看待? 

前一个讨论
求推荐HIFI落地音箱,预算一万以内?
下一个讨论
细胞分裂有分裂成两个以上子细胞的吗?





© 2024-11-08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08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