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点
以前看过一点生物,讲一个动物行为学的例子吧
老鼠每天需要10单位的食物维持生存,现在给老鼠两个食槽,一边每天提供10单位的食物,一边每天有50%的几率提供40单位的食物,老鼠只能选择一边。
在搞明白两个食槽的关系之后,所有的老鼠都选择了固定提供食物的食槽。
原因很简单:食物容易腐败不能存储,选择另一个食槽一旦有一天断供,老鼠就得饿一天肚子。
当两个食槽提供的食物减半时,老鼠就会去选择不稳定的食槽。因为稳定的食槽一定无法达成需求,此时不稳定的食槽有几率填饱肚子。
下面来回答问题
贫穷对一个人的影响最主要体现在这个人几乎无法调动社会的任何力量,使其成为了社会上的“孤狼”:他无法自社会上获得有价值的援助,社会的力量也给不了他任何保障,这使得贫穷往往直接导致人陷入极端短视的功利主义之中:由于无法获得有价值的援助,因此会将任何有长远获益可能的机会变现(因为没有援助以支付变现的时间成本);由于无法得到基本的保障,因此会畏惧任何形式的可能的风险(因为完全没有抵抗冲击的能力)。
在上面的第一个例子中,如果老鼠能够使用冰箱延缓食物的腐败,那么老鼠很明显就会选择带有风险的食槽。但在现实生活中,使用“冰箱”是需要调动社会力量的。
上面的第二个例子可以比作社会环境恶化,此时如果能够调动社会力量(冰箱),老鼠从概率学的角度上看是能活下来的。
到此为止,下面是拓展。
我们不难看出,如果穷人能够一定程度调动社会力量,那么他们就可以尽可能少的受到贫穷的影响,这就形成了地下帮会:地下帮会在成立之初多为穷人团体,当他们建立自己的社会,并用暴力和劳动获取社会力量时,他们就像有了魔力一样富起来了,当然也随之形成了帮会社会下的“孤狼”。
另一个鲜活的例子是扶贫贷款,货币资本是资本的一种,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资本象征着调动社会力量的权力。因此在还上贷款后,银行没亏,穷人却赚了。
上文提出了一个重点:脱贫的关键是让穷人能够一定程度调动社会力量,这有至少两种方式实现:一是通过形成组织,用暴力或劳动(实践)的形式获得,这种多见于上层建筑崩溃或者压根没有的情况;一是通过完善的上层建筑保障权利来间接赋予,这种是现代大多数政体用于使穷人摆脱贫困的主要方式。
最后我提一嘴我的想法:资本主义天生不适合搞脱贫,主要问题在于:资本主义框架下要让穷人能够“一定程度调动社会力量”基本靠钱,但要解决这个问题如果要靠钱来解决,代价会极为高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