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问答小站 logo
百科问答小站 font logo



钟南山表示,相较于有些国家「感染后再治疗」的做法,中国「零传播政策」并非成本过高,这有哪些依据? 第2页

        

user avatar   xuebeijun 网友的相关建议: 
      

西方,注重的是个人

我们,注重的是集体

所以西方认为成本高

我们认为成本不高

这完全是两套不同的价值体系而已,只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等事情到了自己头上,开始想起西方那一套好,等事情到了别人的头上,始终觉得我们的这一套好。


user avatar   san-tian-97-63 网友的相关建议: 
      

钟南山说中国零传播政策并非成本过高,我觉得这是很明显的。

除了钟院士的解释,我还有几点补充:先谈谈“成本”范畴。单独对疫情防控,相比那些放纵式管理的,当然“零传播”是有成本的,成本也是比较高的。

但是这个“零传播”,是控制在尽可能小的疫情范围,比如,社区,行政管理区……同时,这些区域的临近区域,乃至远区至全国,是完全自由的,社会经济也不受影响。要是这样全面来看,成本还高?其它区域的自由加之经济贡献,是不是收益?这样的成本投入,岂不是性价比最高?

放纵管理后续感染,控制,治疗……这确实不是成本,不是防控成本,直接转入治疗成本了,还有生命损失可能!

还有一个问题,我国是抗疫目前最成功的国家,这个从疫情期间以及疫后经济恢复数据就可以看出。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诠释成本问题。那些抗疫不及我们的国家怎么还“指导”起我们的抗疫?我甚至怀疑这是境外敌对势力在混淆视听,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


user avatar   viaxke-yan-jia-su-qi 网友的相关建议: 
      

采取封城这样严格的措施来达到「零传播」,对国外很多国家来说,是一种「亏本生意」,但在我们国家,这样的措施却是成本最低的做法。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在我们国家,生命的「价码」高得多,特别是对于疫情这样的公共卫生事件来说。


新加坡,就是一个首先采取「零传播」策略,成功将疫情控制在两位数,甚至个位数的国家。但后来因为国家本身的情况,不得不放弃「治疗」,取消严格的防疫措施,到现在日增三千例以上(考虑到新加坡五百万左右的人口,这是一个非常可怕的数字)。

从大张旗鼓的请全球公民回国避难,免费星级酒店隔离,到现在基本完全放开,任由疫情自然发展,其逻辑还是防疫成本逐渐高于疫情带来的损失。

新加坡作为一个旅游业发达的城市国家,长时间的封城导致很多行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防疫成本越滚越大。而疫苗的普及则降低了疫情所带来的损失。当前者高于后者一定数量的时,放弃防疫也就成了新加坡后来的选择。

在这个平衡中,每一位新冠患者的治疗与劳动力的损失都会有一个明确或者不那么明确的「价码」,同样有价码的,还有几百名因疫情去世的新加坡国民的生命。

我相信,我们国家或许也有同样的一套「得失」算法,也肯定在这些「价码」中,中国公民的生命值钱的多。这就是为什么钟南山院士说,采取「零传播政策」,在我国是一种低成本的做法。

但我们国家对生命的「珍视」就是所有的原因吗?答案也并非这么简单。

首先,最近多次在国内造成传播链的毒株都是德尔塔毒株,其基本传染数R0平均为5.08左右,远高于一开始毒株的2.79[1]。

同时,这几次的传播事件,也早已告诉我们,德尔塔可以突破疫苗的保护,带来突破性感染,这也是我们现在要打加强针的原因。其传播能力远超武汉一开始出现的疫情。

我国作为高铁网最发达与最现代的国家,同时也是人口最多的国家,一旦放弃「零传播政策」,感染人数绝对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我国东部人口密度在全球位居前列,病毒带来的威胁也不能和地广人稀的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以及欧洲一些国家相提并论。

与我国东部拥有类似人口密度的印度,虽然记录在案的新冠确诊人数仅为3400万,死亡人数为40余万,但这个数据的可信度非常之低。

根据印度学者根据超量死亡预估的数据,新冠可能在印度直接、或者间接导致了280万到520万人的死亡[2]。

我国的疫苗普及率远高于印度,医疗水平也高于印度。但就算印度的死亡人数打个零点一折,五万人的死亡,在我们国家也是不能接受的。除了「零传播政策」,世界上并没有任何国家有「0.5%人口感染策略」与「1%人口感染策略」类似的折衷策略。

大多数国家,在放弃「零传播」后,采取的就是「取消防疫,全靠疫苗」。假设,我们有各种各样的算法,也给了生命一个合适的「价格」,算出我们国家在500万人感染的时候,我们的医疗系统不会被击穿,关于疫情的一切是利弊均衡的。可我们真的能够把感染人数控制在500万吗?

在病毒快速突变的时候,这样精准的「控盘」是不可能实现的。一旦超过500万,医疗系统被击穿,带来的损失可能就会被指数放大,远远超过采取「零传播政策」的成本。

既然如此,我们不如一开始就采取「零传播政策」。其次,得益于全国人民的自觉以及有效的组织,我们国家采取「零传播政策」的成本也得到了非常优秀的控制。

在最早开始全民检测的时候。我们就采用混检等各种策略,有效的降低了检测成本。随着经验的积累,组织这种检测来实现「零传播」的成本也会越来越低。

最开始武汉全民检测的,1100万人,一次全民检测要20亿。到今年南京全民检测的时候,成本降到了数亿元。

检测新冠的火眼实验室,在一地需要全民检测的时候几天就可以搭建起来几千平米。加上民众的配合。实现一次全民检测根本无需太大的成本。

在某地出现疫情后,各地采取的措施也非常迅速,通过小范围封锁,多次全民检测,基本都能够一个月左右恢复正常。

从每个人个人,到每一个企业,再到各地政府,都能在任何城市出现疫情时,迅速采取措施,避免正常生活受到疫情的影响。

现在国家多地爆发疫情的情况下,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采取「零传播政策」所带来的损失与成本,远没有一些人想象的那么高。综上所述,通过成本控制、高效执行,我们「零传播政策」成本低。

考虑我国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对生命更加珍视,以及医疗系统的成熟能力,放弃「零传播政策」带来的损失更大。毫无疑问,「零传播政策」是现阶段我国防疫的更优解。


参考文献

1. Liu, Y. and J. Rocklöv, The reproductive number of the Delta variant of SARS-CoV-2 is far higher compared to the ancestral SARS-CoV-2 virus. J Travel Med, 2021. 28(7).
2. Banaji, M. and A. Gupta, Estimates of pandemic excess mortality in India based on civil registration data. medRxiv, 2021: p. 2021.09.30.21264376.


以上内容均由ViaX盐趣在线科研教育签约导师C·Liu提供

责任编辑:Belle(邮箱:zhihu@viax.org如需交流、转载、供稿、合作请邮箱联系,并注明单位、职位及姓名)


user avatar   NLSZ-an-hao-xin 网友的相关建议: 
      

先说下钟南山被提问时的背景。

主持人提到:“中国对新冠疫情的这种零病例的政策,一些国家的评论员认为成本过高,甚至国内也有些人觉得成本过高。不值得其他地方借鉴。您怎么看?中国的防疫政策可持续性到底怎么样。”

然后钟南山在这个基础上,对以零病例为目标进行防疫的成本问题进行澄清。

钟南山的说法是:

虽然零病例的防疫成本不低,但要比起放任不管来说好得多。尤其是那些还剩一些小量传播的国家,决定采取彻底开放。但由于新冠的高速传播瞬间暴增,他们最后被迫收缩开放度。“一来一回”代价更大,并且对社会的心理产生影响。

而中国采取的是,面对疫情好转逐步放开管制,但总政策还是零容忍。

(大意)


也就是说,这些国家所谓的“成本低”,是指某一个时刻的横截面,对比了同一数量级的传染病例,以及同一时间的应急措施之后,得出结论:零容忍=高成本,放任=低成本。

他们不仅没有考虑到2020年初至今全球各国总体经济发展对比,甚至连放任后再爆发后不得不为之前政策擦屁股时的损失都没有算进去。只要当时推出政策时说的好听就足够了,更不要说出了任期会怎么样。

这种选择性论证是毫无价值的。人是活在连续的时空里,不是在一时的小情绪中。


这种总体、现实、非个例的数据,是对我们有利的。

那种瞬时、片面、被选择的镜头,是对他们有利的。

基于这种判断,我认为世界上的主要舆论风向,还是到处有人强压着你的脑袋去看有镜头的个例,并且到处扣了宏大叙事的帽子再解构宏大叙事。绝不能让你抬头看一眼事实全貌。让你算清楚成本,哪的了得?

现实就是这样:零容忍的政策是可以省钱的,和省命毫不冲突。

不得大病了再工作,既挣钱,又健康。世上没有更朴素的道理。

总不会是你在工作岗位能想明白的道理,混杂点意识形态就能给大脑关闭了吧?


user avatar   shen-yi-33-31 网友的相关建议: 
      

2019年全球票房前十:

2020年全球票房前十:

2021年全球票房前十:

就全球电影票房这个走势看,确实中国的防疫方式经济成本最低。


user avatar   davidtsang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成本计算方式有很多种,要看着怎么算成本。

如果单看财政支出成本,那可能清零成本是最低的。


user avatar   ternence-61 网友的相关建议: 
      

第三章 代价与收益

  • 讨论背景

在谈具体的代价收益之前,要明确一个事情,对个体而言,其生活环境几乎再也回不到2019年11月之前了,疫情反复肆虐与抗疫极大概率将会长期共存,这是所有判断和权衡的基础。

某条抗疫路线的代价与收益,比较的对象可以是其他抗疫路线的代价与收益,也可以是疫情肆虐下无措施的代价与收益,但是绝对不能用疫情前无防疫管制措施下的收益去跟疫情发生后的代价收益作对比。


路线一的代价与收益

  • 路线一的代价,主要体现为防疫措施对于社会人力资源、空间资源以及存量财富的损耗。具体来说,人力资源损耗的承担主体主要是医卫系统、基层组织、一线高风险人员。在经历原始毒株、阿尔法、德尔塔以及奥密克戎轮番侵袭后,这部分主体的潜力基本已到极限,需要进一步扩充队伍、轮换队伍,分担压力,才有能力面对后继新型毒株的挑战。空间资源损耗的承担主体为各集中隔离设施,这一块也面临潜能压榨殆尽的问题,政府需要建设、改造更多专业化隔离设施,必要时引入商业机制尽快扩充相应资源,同步释放原有非专业集中隔离设施。存量财富损耗的承担主体,目前看以国家财政、地方财政以及社保基金为主,为迅速扑灭多轮集中/散发疫情,中央地方财政投入了巨量的资金用于封控、检测、疫苗接种、一线维稳以及病患救助,同时也承担了封控期间经济活动停滞的各项财政收入损失,这一块的影响冲击很大,需要尽快制定政策,防止竭泽而渔。对于各类资源损耗的承担主体,社会面要有风险转移和反哺措施,防止这套应对系统不堪重负。


  • 路线一的期望收益,是在防疫闭环之外,社会面能够以接近疫情前的正常秩序运作带来的一般收益以及超额收益。之所以用接近,是因为社会面还是需要承担一些代价的:例如社会面人员定期检测、流动受限以及由此引发的一些次生经济问题。民众需要有限度地让渡一些权利以及经济利益,才能更好配合防疫。一般收益很好理解,举个眼前例子,不管国内老百姓对国内的防疫政策怎么看,是在网上口诛笔伐也好,还是在支持赞赏也好,至少你还有时间精力安安稳稳坐在电脑前“键政治国”。社会面近乎维持正常秩序,这就是最大的一般收益。至于超额收益,也好理解,当整个社会面资源往一个方向倾斜时,必然存在超额收益。超额收益的存在本身是合理的,关键的是怎么分配超额收益,要平衡好各方利益,让超额分配取之于防疫用之于防疫。路线一的逻辑基础是完备的,代价与收益都是相对清晰且可接受的。


  • 路线一是以整个系统的力量去对抗病毒,从而保护系统中的个体尽可能少受损失。系统的运作要可持续,目标要清晰,预案要充分,责任要明确,落地要可行,循环要畅通。从政府层面看,需要争取更多民众的理解与支持;而从民众层面看,防疫就是防疫,在制定防疫措施时,决策者少讲一点政治,多讲一点科学与经济,就是最大的善意。

路线二的代价与收益

  • 路线二的代价,主要体现为防疫对于研发资源、医卫资源以及个体生命权的损耗。具体来说,路线二需要倾注大量社会研发资源用于疫苗、药品的研制,同时需要为受感染者提供大量额外的医卫资源,感染者本身还会受到病毒引发的急性、慢性疾病以及后遗症的折磨。如果与新冠病毒的对抗只是一场高强度的短时战役,那路线二对于整体的代价未尝不可承受(尽管对个体而言太过残忍),但是目前从原始毒株、阿尔法、贝塔、德尔塔、奥密克戎乃至目前出现的奥密克戎变种(BA.2)看,短时战疫已经被拖成了持久战,意味着整个社会体系需要反复经历各变异毒株的冲击,靠一遍一遍淘汰不适应者,才能苟延残喘。新冠病毒的变异终点未知,特效药的大规模使用是否会形成新的变异选择压力未知,这一波的幸存者是否会成为下一波的被淘汰者未知,这些未知都有可能在未来成为新的代价。


  • 路线二的期望收益,是依靠医卫技术手段,大规模接种疫苗提高个体抗性从而提高整体抗性,使得社会组织以接近于疫情前的状态继续运行。但是这种期望收益的前提是个体抗性的切实提高,从病毒的变异速度看,个体抗性的提升速度有可能赶不上病毒的变异速度;再者,如果病毒变异点出了抗原原罪属性,那通过医卫技术手段提高个体抗性的逻辑基础有可能进一步瓦解。


  • 路线二的逻辑基础在大部分时间是成立的,但是在病毒变异后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需要持续投入研发资源,与病毒比拼速度。

路线三的代价与收益

  • 路线三的代价,主要体现为个体生命权、时间以及财富的损耗。具体来说,就是以个体自然免疫生成抗体为主,通过提高剩余个体抗性从而提高整体抗性。谁能成为剩余个体,谁被排除出整体外,这个选择权并没有把握在人类手里,而是纯粹交给了病毒。基于同样的现实,路线三的代价与不确定性跟路线二是接近的,但是更加残酷,肉身抗疫,舍身成仁。


  • 路线三的期望收益,个人觉得很难说是期望,因为结果太混沌,无法预期,苟住了一波,幸存者开启虚伪的正常生活,同时等待下一轮筛选降临。路线三代价与收益的本质,是让活着的人享受“收益”,让被淘汰者承担“代价”。

user avatar   li-yi-53-93 网友的相关建议: 
      

疫情本身是反工业化生产、反第三产业的

1. 疫情反工业化

从厦门疫情1传37的情况看,随便一个工人感染,就很容易传染一个车间。一个车间工人大面积请假离岗后,基本就瘫痪了。这样的停产还会影响到上下游企业。

在美国,越需要人工操作的肉类越短缺,价格涨幅最大的是蟹肉。

自从2020年以来,作为全球主要橡胶产品生产基地的马来西亚就深受疫情影响,陷入“工人聚集性感染,批量请假-->生产线停工-->工人康复恢复生产-->下一次聚集性感染”的循环里面。

由于东南亚等地的汽车配件厂(轮胎等物资)不能正常生产,美国等地的卡车生产受限,当地很难买到新车;另外由于缺乏配件,农机很难维修。

2021年10月12日路透社称,由于钢铁、橡胶等原材料的短缺,许多美国农民发现,自己的农业机械设备坏了,但找不到配件维修。

联合收割机故障后,戴尔 内辛坐在收割机的台阶上

芝加哥农民戴尔·内辛拥有联合收割机,但他找不到任何备用轮胎。

疫情大流行中,钢铁、塑料、橡胶和其他原材料的供应滞后,零件缺乏迫使公司将一些工厂停车场变成存储停车场。在内布拉斯加州大岛的CNH联合工厂,数百个未完成的联合体放在外面,等待零件。

另外,不少农业机械制造商也找不到工人,一些工厂的工人缺口高达40%。[1]


2.疫情反第三产业

据新加坡海峡时报报道,当地第三产业在“共存”后,收入大幅下降

新加坡 - 食品和饮料(F&B)运营商哀叹,收入已经大幅下降,甚至比过去更多,目前的限制,只允许两个接种疫苗的人一起用餐。

这些限制从9月27日开始实施,预计不久将进行审查。

此前,从6月21日至7月11日实行了双人用餐的规定,有5人可以一起用餐,最后一次是8月10日至9月26日。

Jigger & Pony集团联合创始人英德拉?坎托诺表示,与上次允许两人用餐时相比,他的餐馆每周收入进一步下降15%至20%。

该集团在海关大楼经营意大利餐厅,这是武吉帕索路的一家现代海鲜餐厅和酒吧。

其他餐馆也报告了类似的惨淡趋势。

滨海湾金融中心西餐厅LeVeL33的马丁·贝姆博士称这是"允许某种形式的餐饮的一段时期内最低的销售额"。

他说,"只有封锁有(比当前共存)更差的表现"。

与5月份允许5人用餐相比,他餐厅的收入下降了25%。

在滨海湾链接购物中心欧文的美食酒吧,降幅更大,为70%。

雷米·勒菲布夫尔的卡萨餐厅、奇姆斯的一家木火餐厅和珀维斯街的当代澳大利亚餐厅"盐红"本月都估计比上个月减少了40%。

传统上以公共用餐和大餐桌为生的中国餐馆尤其受欢迎。

国会大厦广场和森巴旺路宝藏董事总经理杰夫·福表示:"我们受到的影响比前一时期要严重得多,当时就餐人数仅限于2人和5人,与疫情之前相比生意相去甚远。我们的业务减少了 95%。

他补充称:"中餐馆主要迎合家庭和大型团体的需求。此外,由于病例呈上升趋势,许多人现在害怕外出就餐。[2]


所以在全球疫情大流行的阶段,能维持住工业产业链不断链,允许民众继续聚餐维持第三产业的发展就能避免巨额损失。

参考

  1. ^ https://world.huanqiu.com/article/459ufHC1dFY
  2. ^ https://www.straitstimes.com/life/food/eateries-hit-harder-this-time-with-dining-in-restricted-to-two-persons

user avatar   wang-xiao-ban-er 网友的相关建议: 
      

我支持。因为匿名是网络环境差的万恶之源。


知乎做得好。与此同时,头条和抖音也上线了IP属地。


根据 @新浪财经 报道:

据悉,今日头条、抖音展示的帐号IP属地均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文或评论时的网络位置,境内展示到省(直辖市、自治区、特别行政区),境外展示到国家(地区)。而且帐号IP属地以运营商提供信息为准,相关展示不支持手动开启或关闭。

在公告中,今日头条和抖音均提出,展示账号IP属地是为了维护真实有序的讨论氛围,减少冒充热点事件当事人、恶意造谣、蹭流量等不良行为。快手则表示是为了防止部分网友在热点事件中出现蹭流量、传播不实信息、冒充当事人等干扰正常讨论的行为。

实际上,在字节跳动和快手的产品上线该功能之前,微博已经于今年3月先行一步。3月17日,微博官方账号称,因发现个别冒充当地网友发布和传播不实信息的行为,微博将上线“用户个人资料页展示近期发帖所在地”的功能。

据悉,微博也是在个人主页中展示用户最近一个月内最后一次发布微博或评论的IP归属地,而且IP归属地显示规则与评论区此前显示规则保持一致,国内显示到省份/地区,国外显示到国家。


2、

几乎所有的网红产品,都是利用人性的七宗罪所达到的。


而匿名就是网络环境的万恶之源。


匿名,意味着一个人不需要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无论你是咒骂那个普通人去死,还是问候他的十八代祖宗。


在网络平台上,我们看过了太多这种悲剧。


为什么女权的“权”会被污名化成“拳头”的拳?


我个人是支持女权的。但是里面有人在故意把水搅浑。


为什么有人被人肉和网暴?


因为在屏幕面前可怕的那个他,不需要承担任何责任。甚至很多明星粉丝对普通人群起而攻之,所倚仗的,不过如此。


为什么微信上的环境要比微博等好得多?


因为微信是实名化的。喷他,意味着他可能能找到你的真实身份,如果他想的话。


当然,做人是需要互联网树洞的。在BBS这种场景下,所有人都可以匿名化。

而在如微博等社交平台上,我支持全面实名化。


但愿天下不再有网络暴力。


user avatar   wo-yao-zhen-xi-zhang-hao 网友的相关建议: 
      

如果是便宜的离谱的,一般有这几种

1.那些截图都是一年未必能有一次,或者你永远也抢不到的捡漏价。

2.截图是P的

3.产品不是正品

4.这些产品本身只值这么多钱

如果是稍微便宜一点,一般是这样的

1.代理拿货价不同,会比自己买便宜

2.利用各种返利方式,可以拿到一些好价

3.群里人多,可以找商家团购

4.也有可能不是正品,但是用接近正品的价格销售,以次充好,这种应该不多。

另外,这个回答下面,果然都是推荐自己群的……




        

相关话题

  癌症晚期的父亲要求母亲买安眠药,我该怎么做? 
  如何看待有人举报深圳粤海街道使用冰墩墩形象制作贴纸的行为? 
  怎么看待现在的医院,患者去看病多问几句,或者是叫医生解释一下病情,医生就很不耐烦,随便敷衍一下? 
  假如熟鸡蛋反生的实验确实真的成功了,那么足以颠覆现有的科学体系吗? 
  为什么没有出现全国连锁的大型私立医院? 
  如何看待俄罗斯发现境内首例人类感染禽流感病例?该病例的发现可能带来哪些影响? 
  9 月 24 日青岛 2 名装卸工感染新冠病毒,属无症状感染者,目前情况如何?应该如何防控? 
  西安高新医院、国际医学中心医院致歉称机械执行防疫政策延误救治患病孕妇、心梗患者,后续如何避免此类事故? 
  为何 CPU 只用硅,而不用能耗更低的锗制作? 
  什么样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能够中标? 

前一个讨论
人类军队可以抵御多大规模的丧尸袭击?
下一个讨论
为什么近年来好莱坞大片在中国越来越不卖座了?





© 2024-11-24 - tinynew.org. All Rights Reserved.
© 2024-11-24 - tinynew.org. 保留所有权利